佛洛依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17118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洛依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佛洛依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洛依德.docx

《佛洛依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洛依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佛洛依德.docx

佛洛依德

弗洛伊德

概述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目录[隐藏]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简介

生平

弗洛伊德的本色

学术影响

主要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一、精神层次理论

3.二、人格结构理论(即社会化理论)

4.三、性本能理论

5.四、释梦理论

6.五、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主要著作

弗洛伊德文集8卷本

弗洛伊德对梦分析

弗洛伊德的名言

其他同名人物

1.油画大师

2.计算机科学家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简介

生平

弗洛伊德的本色

学术影响

主要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一、精神层次理论

3.二、人格结构理论(即社会化理论)

4.三、性本能理论

5.四、释梦理论

6.五、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主要著作

弗洛伊德文集8卷本

弗洛伊德对梦分析

∙弗洛伊德的名言

∙其他同名人物

1.油画大师

2.计算机科学家

  

SigmundFreud1914

[编辑本段]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原名SigismundShlomoFreud,1856年5月6日生于摩拉维亚,1939年9月23日卒于英国。

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他在求学时看到J.布罗伊尔医生用催眠法治疗癔病。

又于1885~1886年间就学于J.-M.夏尔科,深信神经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而奏效。

他曾用催眠治病,后创始用精神分析疗法。

1897年,他对自己进行了艰苦的自我分析,提出了恋母情结,即仇父恋母的情绪倾向。

弗洛伊德的"性"是广义的,他以为身体上的敏感部分都属于性觉区。

  弗洛伊德结过婚,有6个子女。

其中小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Freud)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

而他的孙子卢西恩·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写实主义画家。

[编辑本段]

生平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年5月6日出生在奥地利帝国摩拉维亚(今捷克)弗莱堡(Příbor,CzechRepublic)一个犹太商人家庭。

他母亲共生了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他是长子;但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

他的家庭财政紧张,居住拥挤,但他的父母尽力抚养他们。

他四岁时全家迁居到维也纳,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弗洛伊德读书时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1881年他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学位。

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在一个精神病诊所行医,个人开业治疗神经病,同时致力于生理学的研究。

他在巴黎与杰出的精神病专家让·夏尔科共事。

他还曾与维也纳内科专家约瑟夫·布鲁尔共过事。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思想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直到1895年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论著《歇斯底里论文集》;他的第二部论著《梦的解析》于1900年问世,这是他最有创造性、最有意义的论著之一。

虽然该书开始非常滞销,但是却大大地提高了他的声望,他的其它重要论著也相继问世。

1908年弗洛伊德在美国做了一系列演讲,当时他已是一位知名人士了。

1902年他在维也纳组织了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艾尔弗雷德·阿德勒就是其中的最早成员之一,几年以后卡尔·荣格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两个人后来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结过婚,有六个孩子。

他晚年患了颌癌,为了解除病根,他从1932年起先后做过三十多次手术。

尽管如此,他仍然工作不息,继续写出了一些重要论著。

1938年纳粹分子入侵奥地利,由于弗洛伊德是犹太人,因此他不顾八十二岁高龄逃往伦敦,1939年9月23日在那里因癌症不幸去世。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做出了很大贡献,用简短的文字很难加以概括。

他强调人的行为中的无意识思维过程极为重要。

他证明了这样的过程如何影响梦的内容,如何造成常见的不幸,如口误,忘记人名,致伤的事故,甚至疾病。

  弗洛伊德创造了用精神分析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他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个性结构学说,还发展和普及了一些心理学学说,如有关焦虑、防御功能、阉割情绪、抑制和升华等,在此不必一一列及。

他的著作极大地引起了人们对心理学的兴趣,对他的许多观点在过去和现在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论,而且自从他提出之日起就引起了热烈的争论。

  弗洛伊德最为世人所知也许是由于他提出了受抑制的性爱经常会引起精神病或神经病这一学说(实际上这个学说并不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虽然他的著作为普及这个学说做出了许多贡献)。

他还指出,性爱和性欲始于早期儿童时期而不是成年时期。

  由于对弗洛伊德的许多学说仍有很大争议,因此很难估计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他有创立新学说的杰出才赋,是一位先驱者和带路人。

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与达尔文和巴斯德的不同,从未赢得过科学界的普遍承认,所以很难说出他的学说中有百分之几最终会被认为是正确的。

  尽管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一直存在着争论,他仍不愧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

他的心理学观点使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观念发生了彻底的革命,他提出的概念和术语已被普遍使用──例如,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恋母情绪(Oedipuscomplex)和死亡冲动(DeathDrive或DeathInstinct)。

  精神分析法实际上是一种代价极高的治疗方法,因此往往无效。

但是也有许多成功的事例应当归于这种方法,这是无容置疑。

未来的心理学家很可能最终会断定受抑制的性爱所起的作用比许多弗洛伊德派学者所认为的要小,但是这种作用肯定比弗洛伊德以前的大多数心理学家所认为的要大。

同样,大多数心理学家现在已经确信无意识思维过程对人的行为起着一种决定性的作用──一种在弗洛伊德之前被大大低估了的作用。

  弗洛伊德当然不是心理学的鼻祖。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人们也许会认为他作为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学说并非十分正确;但是他显然是在现代心理学发展中最有影响、最重要的人物。

[编辑本段]

弗洛伊德的本色

  在心理学的年鉴上,没有任何哪位人物会像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这样倍受吹捧而又惨遭诋毁,既被目为伟大的科学家、学派领袖,又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骗子。

他的崇拜者和批评家都一致认为,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对心理治疗的影响,对西方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的影响,比科学史上的任何人都要大得多;而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似乎是在谈论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知识体系。

  社会学家和弗洛伊德研究学者菲力普·里夫1959年说,“这个人的伟大之处不容置疑,这使他的思想更加伟大”,而他的写作“也许是20世纪汇成著作的、最重要的思想体系”。

  可是,几年之后,一位著名的学者和人文学教授艾里克·海勒却在《时报》文艺副刊中说,弗洛伊德是我们这个时代吹捧太过的人物之一;诺贝尔桂冠的彼德·梅达沃爵士称心理分析理论为“本世纪最惊人的知识欺诈”。

政治科学家保尔·娄森认为,弗洛伊德“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神学家保尔·蒂利希认为他是“所有深层心理学家当中最有深度的一位”。

可一位英国学者索顿却收集了一些证据,这些证据,按她自己的意见,是可以证明“(弗洛伊德的)重要的假说,即‘深层意识’不存在,他的理论毫无根据而且荒唐可笑”,说他是在可卡因的毒力影响下编制出这些理论的,说他是“一个虚伪而且没有信仰的预言家”。

  弗洛伊德的崇拜者,包括他最近的传记作者,历史学者彼德·盖依在内,都把他看成是一个大无畏的人,是真理的勇敢卫士。

恶意毁谤他的人却视他为精神病患者和野心勃勃的人,企图通过发表耸人听闻的理论哗众取宠。

不过,出语不凡的一位学者杰弗里·梅森却宣称,弗洛伊德实际上还有重要的发现没有照直说出来,因为那会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损害,这个发现即是,精神病是一个成人(通常是父亲)对孩子进行性虐待造成的后果。

大部分心理学史学家都把一长串有影响的发现归功于弗洛伊德,最为值得注意的是原动无意识的发现。

可是,科学史学家弗兰克·索罗维曾颇有见地地评论说,弗洛伊德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已经存在于神经学和生物学当中的一些思想的“创造性的转述”,而学者亨利·埃伦伯格也颇费心思地提出,弗洛伊德对原动无意识的发现,只不过是把他的前辈或者同时代人早已提出来的一些流传中的思想明确化了,并给它们一个清晰的外型而已。

  弗洛伊德对自己的看法,他的大多数传记作者也是这样看的,既他自己是一位局外人——一位在反闪米特的维也纳被隔离开来的犹太人——勇敢无畏地与保守医学作斗争,希望他的发现能造福人道精神。

贬诋他的人却说,他在夸大自己周围的反闪族氛围,企图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位勇敢战斗的英雄,而且,无论怎么说,他的许多思想皆来自他的朋友威尔汉姆·弗莱亚斯,可他却全部据为已有。

  这么多正反不一的意见,我们该采用哪一说呢?

可是,再一看,我们对一个本身就是一串矛盾的人说些什么呢?

他关于人性的理论异常激烈,他还是一位强硬的无神论者,除了他的早年以外,他在政治上是一位保守派。

他在性欲问题上采取了极为自由的学术态度可在自己又是一位礼仪的模范和采取性节制态度的人。

他宣称自己通过有名的自我精神分析解除了精神烦恼,可他一辈子都在遭受某类精神症状的痛苦,其中包括偏头疼,尿道及大肠问题,对电话几乎病态的讨厌,在极度紧张的个人压抑时经常有晕倒的倾向,还有对雪茄几乎病态的着迷。

(他一天抽20支,哪怕是上腭因此而得了癌之后还停不下来。

)他不喜欢维也纳,从未参加到当地很随便的喝咖啡的人群里去,可又下不了决心离开这个地方去找另一个更合适的地方,直到1938年纳粹占领了奥地利之后才搬到伦敦去。

  有时候,他是个不顾一切的自我中心者,他把自己比作哥白尼和达尔文,而且还对一位称赞他的晚期作品的人说:

“这是我最差的一本书,是一位老人写的书。

真正的弗洛伊德是位了不起的人。

”另外一些时候,他又像是极其谦逊,在他的晚年,在“一份自传性研究”中,他写道:

  那么,回过头来,看看我这一辈子所做的些杂碎工作,我可以说,我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也提出了许多建议。

将来,某些东西会从中诞生出来,不过,我自己还不能够说这东西是大是小。

然而,我可以表达一个希望,即我打开了一条通道,沿着这个通道,我们的知识会有长足的进步。

  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周围有很多忠实的信徒,可是,他与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追随者进行了好多年的争斗。

他在古稀之年还悲哀地写道:

许多人的爱我不能够指望。

我并没有逼他们高兴,没有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生活,也没有给他们以熏陶。

这些也不是我的本意所在,我只想去探索,解开一些谜团,揭开一部分真理。

  在照片中,弗洛伊德总是一脸严肃,表情沉重——穿戴无可挑剔,发式整齐,肃穆而不苟言笑——然而,他自己的作品,还有了解他的那些人写的回忆文章里都证明,他是一个极为机智的人,他喜欢讲一些好笑的故事,把一种心理学观点带进故事里。

这里有一个例子,是从他对幽默的研究《玩笑与无意识的关系》中选出来的:

  如果(一位医生)问一个年轻病人,说他是否与手淫有关系,答案一定是:

“O,na,nie!

(德语:

‘呵,不,从没有”——可是,在德语中,onanie的意思就是“手淫。

”)

  还有一个长一点的幽默故事,弗洛伊德很喜欢讲,讲得也不错:

  沙申(犹太媒人)站在他推荐的姑娘一边,替她平息那年轻男子的不满。

“我不在乎岳母如何,”后者说,“她是个不逗人喜欢的蠢人。

  ——“可是,不管怎么说,你并不是要去娶岳母,你想要的是她女儿。

  ——“是啊,可她也不太年轻了,而且她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美人。

  ——“没有关系。

如果她既不年轻,也不美,那她正好就是对您忠实的那一类。

  ——“而且她也没有多少钱。

  ——“谁在谈钱的话?

那你是不是要跟钱结婚?

你要娶的毕竟是个老婆啊。

  ——“可她的腰也驼了。

  ——“哎呀,你到底想要什么?

她连一点缺点都不能有吗?

  很明显,弗洛伊德的本色最起码来说也算不上简单。

可是,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吧。

[编辑本段]

学术影响

  弗洛伊德终生从事著作和临床治疗。

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

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是精神分析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根源。

[编辑本段]

主要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它有以下几种基本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和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

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二、人格结构理论(即社会化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由于对弗洛伊德的许多学说仍有很大争议,因此很难估计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他有创立新学说的杰出才赋,是一位先驱者和带路人。

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与达尔文和巴斯德的不同,从未赢得过科学界的普遍承认,所以很难说出他的学说中有百分之几最终会被认为是正确的。

  尽管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一直存在着争论,他仍不愧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

他的心理学观点使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观念发生了彻底的革命,他提出的概念和术语已被普遍使用──例如,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恋母情绪(Oedipuscomplex)和死亡冲动(DeathDrive或DeathInstinct)。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三个部分必须始终是和谐的。

  

三、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

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

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

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

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

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底普斯(Oedipus)情结(或称为恋母情节)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或称为恋父情节),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

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

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是形式,兼具繁衍后代的功能,这就进入了生殖期。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

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

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

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四、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

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

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五、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其父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压 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

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

  否 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投 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自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退 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

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隔 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们来月经很多人都说成“来例假”人死了叫“仙逝”“归天”,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抵 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他痛苦体验。

  转 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补 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升 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

  幽 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

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固着——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某一性心理发展水平。

  反向形式——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

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内心是渴望接解异性的,但却偏偏表现出对异性恐惧。

[编辑本段]

主要著作

  《歇斯底里研究》(又译《癔病研究》,与J.布洛伊尔合著,1895)

  《梦的解析》(1900)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1904)

  《多拉的分析》(1905)

  《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1905)

  《性学三论》(1905)

  《精神分析运动史》(1906)

  《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对童年时代的一次回忆》(1910)

  《图腾与禁忌》(1913)

  《论无意识》(1915)

  《超越唯乐原则》(1920)

  《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1922)

  《自我与本我》(1923)

  《焦虑问题》(1926)

  《幻想的未来》(1927)

  《自我和防御机制》(1936)(安娜·弗洛伊德著)

  《摩西与一神教》(1939)

[编辑本段]

弗洛伊德文集8卷本

  内容提要

  第一卷,癔症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包括《癔症研究》、《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这两部著作均属于弗洛伊德心理病理学的范畴。

  第二卷,释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包括《释梦》以及相关的《论梦》、《释梦在精神分析中的运用》、《论释梦的理论与实践》。

这些论著均属于精神分析一大理论支柱~一释梦的范畴。

  第三卷,性学三论与论潜意识,弗洛伊德早期关于精神分析学另外两大理论支柱——性本能论和潜意识论的主要专著,包括《性学三论》、《儿童性理论》、《“文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