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86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docx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

危险废物管理规要求

主要容: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化管理有十二个检查项目,共30条检查容。

概括地说:

就是八项制度、三类设施环境管理、一项业务培训。

八项制度:

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标识制度、管理计划与备案制度、申报登记制度、源头分类制度、转移联单制度、经营许可证制度、应急预案与备案制度。

三类设施:

贮存设施、利用设施、处置设施。

业务培训:

与危险废物相关的业务培训。

一、污染防治责任

1、建立危废管理制度。

建立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部管理制度和应对危险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2、建立危废管理图表。

有危废管理领导小组与分工。

3、建立岗位责任制度。

企业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主管部门、主管人员、各生产单位主管人员与各生产班组〔员工〕在危废管理工作方面的岗位职责和责任。

4、建立安全操作规程。

企业产生危险废物工艺环节安全操作的有关规定与要求。

5、达标标准:

建立了责任制,负责人明确、责任清晰,负责人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

二、标识制度

1、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粘贴危险废物标签。

2、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3、。

 

警告标志标签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全部粘贴危险废物标签。

收集、贮存危险废物设施、场所,必须同时设置危险废物的警告标志和标签。

三、管理计划

1、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

2、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

3、报当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备案。

4、管理计划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与时申报。

5、达标标准:

制定了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容齐全,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处置方式描述清晰;报环保部门备案;与时申报了重大改变。

四、申报登记

〔一〕申报登记要求

1、如实地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2、申报事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与时申报。

3、达标标准:

如实申报;容齐全;能提供证明材料,证明所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证明材料---环评与验收批复、管理计划和产生台帐

〔二〕申报登记--台账

生产车间、贮存场所、利用处置场所均应建立危废台帐〔或称为记录〕,一式两份,一份存放在现场,另一份与时存档备案

 

〔三〕申报登记--须知事项

1、申报的类别要全,具体到8位危险废物代码与危险废物名称。

全省普遍漏报的危险废物有:

〔1〕“含有或直接沾染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清洗杂物〞,其废物代码为900-042-49,其类别为HW49其他废物;

〔2〕“危险废物物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和残渣〞,其废物代码为802-006-49,其类别为HW49其他废物;

〔3〕“生产、销售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含汞荧光灯管〞,其废物代码为900-022-29,其类别为HW29含汞废物;

〔4〕“研究、开发和教学活动中,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其废物代码为900-047-49,其类别为HW49其他废物。

〔以上4种危险废物必须纳入申报登记和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围〕

2、申报的数量要有依据,主要依据就是环评、台帐,要符合行业常识,并与上一年度申报相对应。

〔四〕申报登记--举例

啤酒厂〔老厂区〕

危险废物类别

危险废物类别

HW03废药物、药品

HW31含铅废物〔废含铅废液、废含铅电池、废铅酸蓄电池〕

HW08废矿物油

HW34废酸

HW09乳化液

HW35废碱

HW12染料涂料废物〔废油墨、废油漆、废染料、废涂料〕

HW36石棉废物

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

HW42废有机溶剂

HW21含铬废物

HW49其他废物〔废包装桶、废油抹布〕

HW29含汞废物〔含汞废液、废日光灯管、废含汞电池〕

五、源头分类

1、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展收集、贮存。

2、危险废物包装容器上标识明确;危险废物按种类分别存放,且不同类废物间有明显的间隔〔如过道等〕。

3、落实源头分类制度应当做到:

〔1〕危险废物与一般废物分开;

〔2〕工业废物与办公、生活废物分开;

〔3〕固态、液态、泥态、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分开;

〔4〕可利用的与不可利用的废物分开;

〔5〕有热值的与没有热值的废物分开;

〔6〕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分开;

〔7〕利用和处置方法不同的分开;

(8)大的类别要分清,每一种类也要区分。

4、落实源头分类制度应做到:

〔1〕危险废物包装容器上标识明确;

〔2〕危险废物按种类分别存放;

〔3〕不同类废物间有明显的间隔〔如过道、隔离墙〕。

六、转移联单

1、在转移危险废物前,向环保部门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并得到批准。

2、转移危险废物的,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方法》有关规定,如实填写转移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

3、运输资质符合要求:

运输单位、运输车辆、驾驶员与押运员。

〔产生、转移单位有责任审查运输单位资质〕

4、转移联单保存齐全。

5、有获得环保部门批准的转移计划。

按照实际转移的危险废物,如实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截止检查日期前的危险废联单齐全。

6、其他要求

〔1〕联单应在转移申请批准后,由产废企业向当地环保局申领,不应由经营企业代发;

〔2〕联单应一车一单、一类一单,而不应一单多车或一单多类;

〔3〕联单转移总数量应与企业申报登记数量、转移审批的数量、台帐记录转移的数量以与环评数据根本一致,如有较大出入,应进展合理解释;

〔4〕联单第二联正副联应与时上报当地环保局备案。

〔5〕集团〔公司〕部子公司、分公司之间转移危险废物均应落实联单制度

7、产生单位转移危险废物程序

七、经营许可证

1、转移的危险废物,全部提供或委托给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活动。

2、有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签订的委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合同。

3、达标标准:

除贮存和自行利用处置的,全部提供或委托给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有与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签订的合同。

4、核实许可围。

产生单位应对拟委托处置单位资格、能力等进展核实,查明拟委托处置单位许可经营危险废物的类别〔包括8位危险废物代码和危险废物名称〕和数量。

5、核实许可期限。

签订委托处置协议应在经营单位经营许可证许可的有效期。

6、协议必须明确的容。

在协议中明确拟委托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价格,明确危险废物的形态〔固态、半固态、液态等〕、包装方式、运输方式。

7、集团〔公司〕部子公司、分公司之间也应按照要求落实许可证制度

八、应急预案

1、制定了意外事故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2、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备案。

3、按照预案要求每年组织应急演练。

4、达标标准:

制定了应急预案,并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当年度或上年度组织了应急演练。

5、制订预案。

按照制定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专门的有防意外事故措施的应急预案。

6、依法备案。

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备案,县级环保部门应当进展审查,并出具备案的证明。

〔当地环保部门不得拒绝辖区企业的备案〕

7、组织演练。

应有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记录和演练的影像资料,以备待查,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演练。

〔影像资料要每年更新一次〕

8、全面落实。

集团〔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分公司或分厂、集团公司或其它经济联合体的生产基地均应单独制订。

 

9、演练应是针对危险废物发生事故时的演练,应穿戴防护器材,携带必要的应急设施和设备,不要将消防演练混同于危险废物应急演练。

九、贮存设施

1、依法进展环境影响评价,完成“三同时〞验收。

2、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有关要求。

3、贮存期限不超过一年;延长贮存期限的,报经环保部门批准。

4、未混合贮存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6、未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7、建立危险废物贮存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贮存情况。

8、达标标准:

〔1〕有环评材料,并完成“三同时〞验收。

〔2〕贮存场所地面须作硬化处理,场所应有雨棚、围堰或围墙;设置废水导排管道或渠道,将冲洗废水纳入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贮存液态或半固态废物的,还应设置泄露液体收集装置;场所应当设置警示标志。

〔3〕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完好无损。

〔4〕危险废物贮存不超过一年;超过一年的经环保部门批准。

〔5〕做到分类贮存。

〔6〕有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贮存情况。

9、贮存设施—贮存间〔外〕

 

为了便于了解,将贮存设施区分为:

贮存间、贮存库、贮存罐、贮存池、贮存堆场。

贮存间:

企业产生种类相对单一、产废数量少;贮存间外墙明显处应设置警告标志、标签与相关责任制度;贮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装置或气体导出口。

贮存间〔〕

建立危险废物出入库台帐,按要求做好相关记录,在区域醒目的位置粘贴该类废物识别标志。

 

性质相容但类别不同的废物可在同一贮存设施中分区存放

所有有气味的固态、半固态、液态危险废物都必须放置于容器并进展密封

贮存液态、半固态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在四周设置导流渠和收集池

十、利用设施

1、依法进展环境影响评价,完成“三同时〞验收。

2、建立危险废物利用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利用情况。

3、定期对利用设施污染物排放进展环境监测,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达标标准:

有环评材料,并完成“三同时〞验收。

有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利用情况。

监测频次符合要求,有定期环境监测报告,并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者为达标。

十一、处置设施

1、依法进展环境影响评价,完成“三同时〞验收。

2、建立危险废物处置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处置情况。

3、制定环境监测方案,定期对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进展环境监测,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达标标准:

有环评材料,并完成“三同时〞验收。

有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利用情况。

监测频次符合要求,有定期环境监测报告,并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者为达标。

十二、业务培训

1、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展培训。

2、达标标准:

相关管理人员和从事危险物收集、运送、暂存、利用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单位指定的危险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等各项要求;掌握危险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

3、培训要求

〔1〕培训计划。

企业要建立业务培训计划;

〔2〕培训记录。

企业要有业务培训记录;

〔3〕培训资料。

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汇总、建册培训方面的资料;

〔4〕培训照片企业要有证明当年度已开展业务培训的影像等方面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