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9764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docx

《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docx

呼吸系统解剖及组织学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解剖

上呼吸道:

鼻咽喉下呼吸道:

气管和肺

鼻的解剖:

外形、鼻腔、鼻旁窦

鼻翼和鼻尖含有丰富的皮脂腺和汗腺,是酒糟鼻和痤疮的好发部位

鼻阈将鼻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这也是鼻的皮肤和粘膜的分界处

鼻中隔:

骨性鼻中隔(筛骨垂直板、梨骨)、鼻中隔软骨、粘膜

上鼻甲—上鼻道—中鼻甲—中鼻道—下鼻甲—下鼻道

鼻粘膜:

分为呼吸区和嗅区

鼻旁窦(四对):

上颌窦、蝶窦、额窦、筛窦

上颌窦:

开口于中鼻道。

最大。

窦口高,感染时分泌物不易排出

蝶窦:

开口于蝶筛隐窝

额窦:

开口于中鼻道的筛漏斗

筛窦的前中群:

开口于中鼻道的筛漏斗和筛泡

筛窦的后群:

开口于上鼻道

喉的解剖:

位置、喉软骨及其连接、喉肌(喉内外肌)、喉室、血管神经

喉的位置:

3~6颈椎前方,上接咽,下接气管

喉软骨:

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喉软骨的连接:

甲状舌骨膜、环甲膜、环状软骨气管韧带、环甲关节、环杓关节、弹性圆锥、方形膜

弹性圆锥的上方是方形膜,弹性圆锥位于声韧带的两侧

环甲膜切开或者将3~5气管软骨环切开进行紧急的通气。

声带:

声襞+声带肌+声韧带+粘膜

喉肌:

喉外肌:

(颈部的舌骨上下肌群)茎突舌骨肌、甲状舌骨肌、下颌舌

骨肌、二腹肌、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喉内肌:

开大声门:

环杓后肌

缩小声门:

环杓侧肌、杓横肌、杓斜肌

紧张声带:

环杓后肌、环甲肌

松弛声带:

加杓肌

缩小喉口:

杓斜肌、杓会厌肌

开大喉口:

甲会厌肌

喉室:

喉前庭—前庭襞—前庭裂—喉中间腔(喉室)—室襞—声门裂(最狭窄)—声门下腔

血管神经:

迷走神经—喉上神经(内支支配喉声门以上的粘膜;外支支配环甲肌)

喉返神经—(声门以下的粘膜感觉和环甲肌以外的喉内肌)

甲状腺上动脉—喉上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喉下动脉

气管及主支气管

气管的解剖:

位置、结构、毗邻、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

气管位于6颈椎下缘~胸骨角平面(4~5胸椎之间)

结构:

气管由14~17个不完整的软骨环组成,后方由膜封闭

气管的毗邻:

前方:

心脏及出入心脏的大血管、迷走神经、膈神经

两侧:

胸主动脉、胸交感干、右迷走神经

后方:

喉返神经、食管、胸导管

左支气管细长,走向倾斜

右主支气管粗短、陡直(异物易掉入右主支气管)

肺的解剖:

肺的位置、形态、叶及段、血管、神经、体表投影

肺的位置:

位于胸腔内、纵膈的两侧、膈肌的上方

形态:

一尖、三面

肺尖位于锁骨内侧上方2~3cm

肋面、膈面、纵膈面

纵膈面有肺门:

肺的动脉、静脉、神经、淋巴、支气管、支气管动脉和静脉出入的地方。

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肺根。

肺根内的结构排列:

(最前、最下是静脉)

从前向后:

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

从上至下:

右肺:

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右肺有三叶,上叶支气管靠上)

左肺:

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

肺的分叶:

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两叶

右肺:

被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

斜裂的体表投影:

后正中线第3胸椎至腋后线与第4肋相交至第6肋骨与肋软骨结合处。

水平裂的体表投影:

腋后线第4肋间至胸骨右缘第3肋间

肺段:

左肺8段,右肺10段

肺段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

左肺上叶:

后尖段、前段,上舌段、下舌段

左肺下叶:

尖段、内侧前底段、外侧底段、后底段

右肺上叶:

尖段、前段、后段

右肺中叶:

内侧段、外侧段

右肺下叶:

尖段、外侧底段、内侧底段、前底段、后底段

肺动脉的分支和支气管的分支进入肺段,肺静脉的属支走在两肺段间

肺的血管:

肺动脉(功能血管)和支气管动脉(营养血管)

肺动脉来自右心室,支气管动脉来自胸主动脉或者肋间后动脉

肺的神经:

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内脏神经

迷走神经:

支气管收缩、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

交感神经:

支气管舒张、血管收缩、腺体分泌减少

内脏神经:

感受肺的牵张刺激

体表投影:

前方:

锁骨内侧上2~3cm,至第2胸肋关节,至第4胸肋关节,右侧

直接到第6胸肋关节,左侧在第4胸肋关节向外2~2.5cm再至

左侧第6肋软骨中点

下方:

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后正中线分别是:

6、8、10、10

胸膜

胸膜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

脏胸膜紧贴肺的表面,并且伸入肺的裂隙中

壁胸膜:

肋胸膜、膈胸膜、纵膈胸膜、胸膜顶

胸膜腔:

脏、壁胸膜之间潜在的间隙,呈负压。

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形,连于肺内侧面和纵膈外侧面起着固定肺的作用,称为肺韧带。

肋膈隐窝最大,位置最低,积液常积于此。

胸膜的体表投影:

前面和肺一样,下面比肺低2个肋。

在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后正中线分别是:

8、10、11、12

呼吸系统的组织学

呼吸系统宝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肺。

1.鼻

鼻是呼吸和嗅觉器官。

鼻粘膜可分为前庭部、呼吸部和嗅部。

前庭部:

此处有鼻毛,皮脂腺和汗腺,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

呼吸部:

由于血管丰富而呈现红色,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温和加湿。

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嗅部:

由嗅上皮和固有层组成。

嗅上皮由支持细胞,嗅细胞,基细胞组成。

支持细胞:

数量最多,细胞游离面由许多的微绒毛,有支持、分隔和保护嗅细胞的作用。

嗅细胞:

为双极神经元,位于支持细胞之间,嗅细胞的树突末端膨大,称为嗅泡,和嗅泡相连有数十根嗅毛,嗅毛可接受外界气味的刺激,嗅细胞的轴突被嗅鞘细胞包裹形成嗅神经。

嗅细胞是体内唯一存在于上皮中的感觉神经元

基细胞:

具有干细胞的功能,可分化成支持细胞和嗅细胞。

2.喉:

是气体的通道,又是发音器官。

喉以软骨为支架,软骨之间借韧带、肌肉或关节相连。

喉的侧壁粘膜形成上下二对皱襞,室襞和声襞,声襞即为声带,炎症时易发生水肿。

3.气管和主支气管

其气管和主支气管的管壁分为三层:

粘膜、粘膜下层、外膜

粘膜:

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刷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构成),上皮与固有层之间有明显的基膜。

粘膜下层:

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混合型的气管腺

外膜:

气管和支气管外膜由14~17个C形透明软骨环和疏松结缔组织所构成。

 

4.肺:

支气管树的组成:

大约有24级:

第1级:

主支气管

第2级:

叶支气管

第3~4级:

段支气管

第5~10级:

小支气管

第11~13级:

细支气管

第14~16级:

终末细支气管

第17~19级:

呼吸性细支气管

第20~22级:

肺泡管

第23级:

肺泡囊

第24级:

肺泡

从叶支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为导气部,终末细支气管以下为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各级支气管的组织学特点:

1.主支气管:

与气管相似,但是环状软骨逐渐变成软骨片,杯状细胞和腺体减少,平滑肌纤维增多。

2,叶支气管至小支气管:

管腔逐渐变小,管壁变薄,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减少,平滑肌纤维增多,形成不成层的环形平滑肌束。

3,细支气管:

管径小于5MM,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逐渐变成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很小甚至消失,有环形的平滑肌。

4,终末细支气管:

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中主要为克拉拉细胞分泌糖蛋白,在上皮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消失,有完整的环形平滑肌并受自主神经的支配,调节进入肺小叶的气流量。

5,呼吸性细支气管:

上皮为单层立方,管壁上出现少量肺泡,在肺泡开口处上皮变成单层上皮。

有克拉粒细胞和纤毛细胞。

6,肺泡管:

管壁上有许多的肺泡,相邻肺泡开口之间呈结皮节状膨大,表面是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

7肺泡囊:

为多个肺泡的共同开口处。

8,肺泡:

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壁很薄,有单层的肺泡上皮组成,相邻肺泡之间称肺泡隔。

细支气管以下上皮为单层上皮、无软骨、无腺体、无杯状细胞

肺泡上皮:

I型肺泡上皮细胞:

覆盖肺泡95%的表面积。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I型肺泡细胞无增殖能力,损伤后由II型肺泡细胞增殖分化补充。

II型肺泡细胞:

散落在I型肺泡细胞之间,覆盖肺泡约5%的表面积。

在肺泡上皮表面形成表面活性物质,其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大小,防止液体进入肺泡,稳定肺的容积。

肺泡隔:

是指相邻肺泡之间的间质,其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大量的弹性纤维及成纤维细胞、肺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多种细胞。

肺巨噬细胞:

由单核细胞演化来,分布广泛,吞噬了较多尘粒的称为尘细胞。

肺巨噬细胞还可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在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肺瘀血时,大量红细胞从毛细血管溢出,被巨噬细胞吞噬,胞质内含许多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含铁血黄素颗粒,此种肺巨噬细胞又称心力衰竭细胞。

肺泡孔:

是相邻肺泡之间的通道,起着侧支通气的作用。

另外也是细菌扩散的渠道。

气-血屏障:

是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活性物质,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气-血屏障很薄,有利于气体迅速交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