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0949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3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docx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2年北京市顺义区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

历史

姓名班级学校

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共24道小题。

满分7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稻谷外形完整,颗粒大小已接近现代栽培稻。

这可印证河姆渡居民

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2.以下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历史学习笔记,出现的关键词有“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开凿灵渠”,据此可概括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A.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B.汉文帝推行休养生息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唐太宗开创盛世局面

3.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促进了民族交融。

下列属于其改革措施的有

A.按军功授予爵位B.鼓励耕织免徭役C.改鲜卑性为汉姓D.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4.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图中①②两朝所处的时代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5“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此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北方战乱频繁B.经济重心南移

C.政治中心南移D.南方条件优越

6.“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

该历史事件指的是

A.张骞出西域B.玄奘西游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

7.右面知识建构图示,是中央政权对西藏地区加强有效管辖的措施,此朝代是

A.唐朝B.元朝

C.明朝D.清朝

8.央视一套《典籍里的中国》激发了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一位同学对中国古代书籍进行的分类,其中处可选的作品是

历史类:

《史记》《资治通鉴》

医药类:

《伤寒杂病论》《》

文学类:

《三国演义》《红楼梦》

A.《梦溪笔谈》B.《农政全书》C.《水浒传》D.《本草纲目》

9.某班同学创作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主题板报,设计以下板块:

“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当家作主”,下列事件能入选“开天辟地”板块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革命根据地开辟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0.1940年下半年,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广大地区,展开“大规模的运动战”,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敌人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线,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此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 

11.某同学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单元内容时,划分为“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三个阶段。

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A.转战陕北B.挺进大别山C.辽沈战役D.解放南京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生产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3.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讲道: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这次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B.波茨坦会议C.万隆会议D.日内瓦会议

14.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用一生耕耘造福人民,为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他的成就是

A.研制原子弹B.研制导弹、火箭等C.培育杂交水稻D.研制青蒿素

15.1848年,一个响亮的“声音”在欧洲出现: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一“声音”来自于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共产党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16.表格归纳同类事物是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表所列事件可以归纳的主题是

时间

历史事件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60年

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

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

1999年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A.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发展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C.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7.阅读下表,结合所学,请你判断导致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亿吨)

0.04

0.21

0.46

0.94

A.蒸汽机的改良B.火车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电灯的发明

18.1933年开始,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下表内容体现了新政实施取得的成果,与此对应的新政措施应该是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梁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85个

2.4万英里

A.整顿金融体系B.推行“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政策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9.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称为“冷战”。

冷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D.“北约”组织的建立

2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随之而成立的某一国际组织成为了支撑、协调世界经济的支柱。

该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B.欧盟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4题,共40分

21.(10分)社会的变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材料一

时间

新石器时代

铁器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生产工具

石锄、骨耜、

骨针等

铁质农具、牛耕、筒车等

蒸汽抽水机、珍妮机等

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

人工智能采摘机器人、无人车间等

劳作方式

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家庭为单位的

个体生产

工厂化

机器大生产

工厂化

机器大生产

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1)观察表格,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的变化。

(2分)

 

材料二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

国家

事件

作用

英国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

废除了君主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

美国

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

1789年法国大革命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俄国

1861年农奴制改革

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日本

1868年明治维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将①②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

(2分)概括上述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2分)

材料三在社会的变革中,每一次都包含有思想价值观念的大讨论……这说明思想价值观念在社会变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为社会变革既需要思想价值观念的同步变化,更需要它开辟道路。

——摘编自林文勋等《中国传统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①②③④中,选择一个事件,说说其对朝代发展的影响或意义。

(2分)并说明思想价值观念和社会变革的关系。

(2分)

 

22.(10分)棉花的生产、贸易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

材料一在中国的汉代,棉花作为一种稀少的原料,其制成的纺织品相当珍贵。

当时棉织品只在王公贵族之间流行,平民百姓很少见到这些东西。

……唐玄宗时期,棉花由西域开始转向中原移植。

因棉织品质地好、舒适度高、吸水通气性能优良,得到百姓的喜爱。

宋朝时期,棉花制成的衣服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较多地出现,元代以后的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引导民众种植棉花,逐渐确立了棉花经济作物的地位。

——摘编自王铭《棉花历史漫谈》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棉花在中国古代逐渐确立为主要经济作物的因素。

(2分)

材料二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15世纪以前,棉花没有成为“全球商品”。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洋贸易网络的建立,改变了棉花的命运。

……在这个贸易网络当中包括殖民者在加勒比海的棉花种植园、从非洲强行贩运而来的奴隶、远洋运输等……18世纪后期的棉纺织工业技术发明,与全球贸易体制相结合,创造了一个棉花帝国。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填出图示中①②两处对应的历史事件。

(2分)任选其一个历史事件,说出其对时代发展的影响。

(1分)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联系19世纪40年代前后英国棉织品在中国市场表现,说明变化的原因。

(2分)

材料四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

李鸿章于1878年筹建,机器设备购自英美两国。

1890年投产,获利颇丰。

1893年毁于大火重建后更名为华盛纺织总厂。

1912年后更名为三新纱厂。

因外有日厂挤压,内部管理陈腐,多年负债,1931年三新纱厂抵押给英商汇丰银行,后卖给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成为申新第九棉纺织厂。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大量机器被破坏毁损,幸存的机器设备,大都被敌人“军管”劫夺。

抗战胜利后又遇战火,濒于瘫痪。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给予贷款,联合购棉,委托加工,代纺代织,申新九厂重获新生。

1954年上海的申新各厂先后申请公私合营。

1966年申新九厂更名为上海第廿二棉纺织厂。

——摘编自龚树标《艰难卓绝的历程——纪念上海机器织布局125周年》

1978-2019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入世,稳步开放的步伐,棉纺织业发展迅猛发展。

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从无到有……纺纱和织造产能、纱线和棉型织物产量、棉制纺织品出口量、棉纺织年投资额、装备水平、安排就业人数及拥有的技能人才等均居世界前列。

——摘编自朱北娜《改革开放40年之中国棉纺织工业》

(4)依据材料四中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变迁历程,结合史实说明中国近代棉纺织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2分)任选一个角度,说明当代中国棉纺织业迅猛发展的条件。

(国际、国内政治环境、技术等角度,1分)

 

23.(10分)建筑遗迹(遗址)是文明发展的物证,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彰显人类智慧】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都江堰体现的建筑理念与历史价值。

(2分)结合所学,再举一例蕴藏先民智慧的中国古代建筑遗迹(故宫除外),并说出其历史贡献。

(2分)

 

【见证历史变迁】

材料二

①坐落在伦敦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故居。

②1911年,起义军武昌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

 

③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党人攻占冬宫,推翻临时政府。

④1919年,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镜厅召开。

⑤1924年,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⑥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华,驻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2)依据材料二所示的建筑遗迹(遗址),结合所学,任意选择两个,说明其反映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影响,仿照示例完成。

(4分)

示例:

④凡尔赛宫,一战后,协约国与战败国在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条约》,与其他系列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关系。

【延续文化命脉】

材料三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在故宫博物院的各类文物藏品里均能得到充分的印证。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文化艺术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象征。

如何挖掘故宫的文化潜力,是新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

故宫博物院以故宫古建筑群保护和故宫博物院藏品保管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改造、院藏文物抢救性修复保护等。

以故宫研究院和故宫学院为平台,依托互联网,发展成为面向公众的文化传播中心。

——摘编自单霁翔《发挥故宫遗产价值助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

(3)依据材料三,请你结合自身理解,说说保护建筑遗迹的现实意义或为保护故宫提出行动建议。

(2分)

时期

地位

西周

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

蓟城是广阳郡的治所

更名为涿郡

都城,名为中都

都城,名为大都

都城,名为北京

都城

24.(10分)北京承载着国家记忆。

材料一古代北京地位的演变

北京成为明朝都城,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各个兄弟民族与北京中央政权的联系更为紧密,全国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对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也有重要影响,全国各地的重大事件,都在北京得到集中反映……对以后数百年中北京城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摘编自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组《北京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出与古代北京城兴起有关的政治制度名称。

(1分)概括明朝定都北京的历史影响。

(2分)

材料二

①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北京圆明园的无数珍宝并焚烧宫殿,其附近的街市和安定门等城门外的数百处村庄被洗劫。

控制北京后,清政府被迫签定不平等条约。

②1900年,北京陷落。

1901年,东交民巷内中国官署、王公官员府第及居民全部迁出。

淳王府为英国使馆占用……。

使馆区周边有高高的围墙、有炮台、碉堡等军事设施,由各国派兵守卫。

③1919年5月,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

并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

④1935年12月,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

(2)运用材料二描述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

(每个观点至少写出两个事件名称,4分)

观点

事件名称

近代北京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饱受民族屈辱。

近代北京在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中,推动中华民族反帝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

材料三

鸟巢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用钢量最多、结构最复杂的钢结构体育场,耗资在当时据世界前位……Q460E高强度钢首次实现国产,解决了施工、焊接等数十项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生产、技术空白。

从鸟巢到冰丝带,创新是一脉相承的,建设者们用建筑音符雕刻而成的精美建筑艺术,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而成为标志性建筑。

——摘编自侯建斌《从“鸟巢”到“冰丝带”,“双奥总工”李久林展现中国智慧》

首钢园区北区实现了“火”到“冰”的华丽蜕变,昔日的料仓、精煤车间、转运站、车站用房等改造成办公空间、现代化体育设施、酒店的载体。

曾存放炼铁原料的西十筒仓,成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既可用于现代化办公,又保留了工业遗迹风格。

滑雪大跳台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永久保留的滑雪大跳台场地。

由原发电厂改建而成的香格里拉酒店,将现代设计美学和绿色可持续理念结合,实现了工业文化与体验文化的铸融,与自然光线交相辉映,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摘编自甄敬怡《首钢产业转型:

从“火”到“冰”的重生》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自己体会,谈谈北京成功举办“双奥”所展现的中国智慧。

(至少两个角度,3分)

 

2022年北京市顺义区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C

B

D

D

D

A

D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C

C

A

C

B

B

C

一、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0分)

(1)(2分)生产工具:

由手工生产变为机器生产,逐渐便利化、精细化、专业化;从简单到复杂;农业生产技术逐步提高,科技含量逐渐提高(1分)

劳作方式:

由原始协同劳作(或共同劳动、共同分配)转变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个体生产,随着机械生产技术的革新,又转变为工厂化机器大生产和人工智能;逐渐智能化、机器化。

(1分)

(2)(4分)①美国独立战争②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分)方式:

改革和革命(2分)

(3)(4分)只写事件,不写作用,不得分。

事件和作用对应才得分。

事件与作用: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地发展。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事件1分,影响1分,共2分)

关系:

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或:

社会变革促进思想价值观念变化,思想价值观念变化引领社会变革。

(2分)

22.(10分)

(1)(2分)因素:

棉花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棉织品优越性多,得到越来越多百姓的喜爱;统治者的重视、引导等。

(任意两点,意思合理即可2分)。

(2)(3分)①新航路开辟或三角贸易、殖民扩张;(一个事件即可,1分)②工业革命或三角贸易(殖民扩张等)(一个事件即可1分)

影响: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三角贸易,种植园和黑奴贸易给欧洲带来了巨额利润;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任意一个事件的影响,1分)

(3)(2分)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中国国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口岸,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分)

(4)(3分)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挤压;内部管理不善;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任意两点,2分)

条件:

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不断技术创新等(任意一点,1分)

23.(10分)

(1)(4分)建筑理念: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应自然;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兼具多重功能。

(一个角度,1分)

历史价值:

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历史悠久,至今发挥巨大效益的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显示了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

(一个角度,1分)

建筑遗迹:

如明北京城;明长城;隋朝赵州桥等,影响言之合理即可得分。

(建筑遗迹名称1分,影响1分,共2分)

(2)(4分)①达尔文,近代自然科学家代表,其著作《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事件1分,影响1分)

②湖北军政府,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辛亥革命首义成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事件1分,影响1分)

③冬宫,见证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十月革命是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事件1分,影响1分)

⑤黄埔军校,1924年由孙中山创办,是国共合作时期的产物,为国民大革命培养军事指挥人才,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做出贡献。

(事件1分,影响1分)

⑥卢沟桥,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事件1分,影响1分)

(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选择,一个角度2分,共4分)

(3)(2分)现实意义:

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的创造智慧等。

(意思合理,2分)建议:

文物定时修复;利用互联网建设智慧故宫等。

(言之合理即可,2分)

24.(10分)

(1)(3分)分封制或郡县制(写出一点即可得1分);历史影响: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

(任意两点,2分)

(2)(4分)观点一: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任意两事件,2分)

观点二:

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2分)

(3)(3分)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等。

(任意两个角度,言之合理即可,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