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上染料的鉴别.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1395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织物上染料的鉴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织物上染料的鉴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织物上染料的鉴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织物上染料的鉴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织物上染料的鉴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织物上染料的鉴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织物上染料的鉴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织物上染料的鉴别.docx

《织物上染料的鉴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织物上染料的鉴别.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织物上染料的鉴别.docx

织物上染料的鉴别

织物上染料的鉴别

、实验目的初步掌握单一纤维染色织物上染料的系统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不同类别染料应用性能,利用某些化学试剂,如酸、碱、氧

化剂、还原剂或有机溶剂,溶解或分解染色纤维上的染料,再按染料对不同纤维的上染性质及特征反应来加以鉴别。

三、实验内容

(一)纤维素纤维(棉、粘胶)上染料的鉴别

通常纤维素纤维染色主要用直接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不

溶性偶氮染料和活性染料。

1.直接染料鉴别

该类染料为水溶性染料,上染纤维后又能在水中溶解下来(氨水

条件下),且染料浸出液加食盐后能对纤维素纤维再度上染。

因此,根据染样的染色情况,可以进行判断

1)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

1实验材料。

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白色棉织物。

2实验仪器。

小烧杯、玻璃棒。

3实验药品:

浓氨水、食盐。

(2)实验步骤(直接染料移染):

将约0.3g染色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入约20ml水及2ml浓氨水,加热至沸,使织物上染料溶解于氨水溶液中(尽量使染料充分溶出),取出试样。

另将约0.03g白色棉织物及0.03g食盐加入上述染料浸出液中,加热保持微沸3min,取出染样,水洗。

比较染样得色情况,若白色棉织物在含有食盐的氨水溶液中能染得与原染色棉织物几乎相同深度,则表明织物上的染料为直接染料。

2.硫化、还原类染料鉴别

该类染料为非水溶性染料。

在碱性保险粉溶液中,染料被还原成可溶性隐色体,颜色也发生变化,在空气中或氧化剂作用下,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1)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

1实验材料。

硫化染料、还原染料染色棉织物、白色棉织物。

2实验仪器。

试管、玻璃棒、滤纸、醋酸铅试纸。

3实验药品:

10%氢氧化钠、保险粉(Na2S2O4)、10%次氯酸盐、16%盐酸、镁带或锌粉。

(2)实验步骤

1硫化或还原染料。

将约0.1g试样置于大试管中,加入5ml水及2ml10%氢氧化钠,加热至沸,加0.03g保险粉,保持沸腾3s,如果是硫化或还原染料,能迅速变色,将试样夹出置于滤纸上,经5-6min即恢复原来颜色。

2硫化染料。

用10%次氯酸盐溶液作用于试样上,经数分钟后硫化染料将被完全破坏。

取0.1g试样置于试管中,加入16%盐酸,加热处理约0・5min,加0・005g镁带或锌粉,置醋酸铅试纸于试管口,温热1min,试纸变黑或变棕即证明为硫化染料。

③还原染料。

将约0・3g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3ml水及1ml10%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沸,加0・02g保险粉,继续加热,并保持沸腾1min,取出试样。

力口0.05g白色棉织物、0.02g食盐,加热至沸并保持1min,冷却。

取出染样放在滤纸上氧化,若白色棉织物能上染,且与原试样色泽相同(仅有浓淡差异),即表明是还原染料(在检出或排除硫化染料存后)。

3.不溶性偶氮染料鉴别

该类染料为非水溶性染料,能溶于有机溶剂(如吡啶)。

碱性保险粉溶液能使染料分解而遭破坏,即氧化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1)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

1实验材料。

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棉织物、白色棉织物。

2实验仪器。

试管、玻璃棒、滤纸。

3实验药品:

吡啶、10%氢氧化钠、保险粉(Na2S2O4)、酒精。

2)实验步骤

1吡啶萃取。

取0・05g试样置于试管中,加1-2ml吡啶,加热至沸。

所有的不溶性偶氮染料在一定程度上被萃取(通风橱内操

作)。

②将约0.2g试样置于试管中,加入2ml10%氢氧化钠溶液及5ml

酒精,加热至沸,力口5ml水及0.05g保险粉再加热至沸,待染料被还原,冷却,过滤。

滤液中加入0.02g白色棉织物及0.03g食盐,沸煮2min,冷却,取出织物,如被染成黄色并在紫外光下显荧光,表明是不溶性偶氮染料。

4.活性染料鉴别

该类染料为水溶性染料。

由于活性染料染色时染料与纤维形成共

价键,结合非常牢固,因而活性染料上染纤维后,不能被水解,也不能被有机溶剂萃取。

因此,可以根据染料在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判断。

(1)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

1实验材料。

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

2实验仪器。

试管、玻璃棒。

3实验药品。

二甲基甲酰胺。

(2)实验步骤:

二甲基甲酰胺萃取:

置0.1g试样于试管中,加入5ml二甲基甲酰胺,加热至沸,移去热源,观察溶剂变色情况。

一般经洗涤的活性染料染色试样上的染料不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即溶剂不变色。

可溶于二甲基甲酰胺的有硫化染料、还原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有机颜料。

(二)蛋白质纤维(羊毛、蚕丝)上染料的鉴别蛋白质纤维染色主要用直接染料、酸性染料、1:

1型酸性含媒染料、1:

2型酸性含媒染料、酸性媒染染料(仅用于毛织物)、活性染料。

上述各类染料均为水溶性染料。

1.直接染料鉴别

方法与直接染料在纤维素纤维中的鉴别方法相同。

(略)

2.酸性染料、1:

1型酸性含媒染料、1:

2型酸性含媒染料、酸性媒染染料鉴别

1)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

1实验材料。

酸性染料、1:

1型酸性含媒染料、1:

2型酸性含媒染料、酸性媒染染料染色试样、白色毛线、白色棉织物。

2实验仪器。

小烧杯、瓷坩埚。

3实验药品。

浓氨水、稀硫酸、碳酸钠、无水硝酸钠。

(2)实验步骤:

将约0.5g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入20ml水及2ml浓氨水,加热至沸,使试样浸出足够的染料。

将浸出液用稀硫酸中和,并继续加稀硫酸若干滴,使其显酸性。

加入0.04g白色毛线和0.04g白色棉织物,加热至沸保持2min。

(3)结果分析

1若染料上染毛织物而不上染棉织物,则为酸性染料或1:

1型酸性含媒染料。

2若染料能上染毛织物,但颜色很淡(与原试样比较),则可能

为1:

2型酸性含媒染料。

3若试样浸出液与原色不同,且浸出液在酸性染浴中仅能使羊毛沾色,则可能为酸性媒染染料根据上述结果若要进一步确定染料类别,则需进行金属鉴定(方法见附录)。

3.活性染料鉴别

如前面鉴别无上述各类染料,则有可能为活性染料。

(1)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

1实验材料。

活性染料染色毛线。

2实验仪器。

小烧杯、玻璃棒。

3实验药品。

二甲基甲酰胺(DMF)、水(1:

1)、二甲基甲酰胺、冰醋酸。

(2)实验步骤:

置0.2g试样于小烧杯中,加入二甲基甲酰胺:

水(1:

1)5ml,加热微沸3-4min,取出试样,将其置于DMF溶剂中,再加热微沸3-4min,取出试样。

将试样放入盛有5ml冰

醋酸溶液(冰醋酸:

水=1:

1)的小烧杯中,加热微沸3-4min。

经上述处理后溶剂中若均未浸出或极少浸出染料,则可证明为活性染料

三)合成纤维上染料的鉴别常用的合成纤维包括涤纶、腈纶及锦纶,对不同的合成纤维需用

不同的染料进行染色。

涤纶通常用分散染料染色,腈纶通常用阳离子染料染色,锦纶通常用酸性染料染色(鉴别方法同蛋白质纤维)。

1.分散染料鉴别

该类染料为非水溶性染料,但溶于有机溶剂。

因此可利用有机溶剂的萃取方法鉴别该类染料。

(1)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

1实验材料。

分散染料染色试样(涤纶)。

2实验仪器。

试管、玻璃棒。

3实验药品。

间苯二酚、乙醚。

2)实验步骤:

将2g间苯二酚置于试管中,并放0.1g试样覆盖其上。

小火加热使间苯二酚熔融,并轻轻震荡使试样完全溶于

间苯二酚,冷却。

注意试管内壁自上而下出现液体凝固而底部尚未凝固时,沿试管壁小心加入约15ml乙醚,萃取染料,过滤,若沉淀残渣呈白色或淡色,证明试样上的染料为分散染料。

2.阳离子染料鉴别

该类染料为水溶性染料,用染色及萃取方法可对该类染料进行鉴别。

(1)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

1实验材料。

阳离子染料染色试样(腈纶)。

2实验仪器。

小烧杯、玻璃棒。

3实验药品。

10%冰醋酸、10%氢氧化钠、乙醚。

2)实验步骤

①染色实验。

将约0.5g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入1ml10%冰醋酸及10ml水,加热至沸,并沸煮1min,取出试样。

然后加入阳离子可染腈纶0.04g继续沸煮1min。

若能上染腈纶,则表明该种染料为阳离子染料。

②萃取实验。

若上述染液经染色后仍有颜色,可在该染浴中加入

7ml10%氢氧化钠溶液并冷却,再加5ml乙醚,盖上试管口,充分摇动、震荡,直至使阳离子染料被抽至乙醚层,静置使其分层。

加水直至乙醚层到试管口,将乙醚层小心倒入另一试管中,加五滴10%冰醋酸,盖上试管,震荡。

三芳甲烷染料及苯乙烯(多甲川)染料的色素阳离子部分将离开乙醚层而在醋酸溶液中显出原来的颜色。

四、实验讨论

(1)织物上染料鉴别分哪几步?

(2)织物上常用染料鉴别的方法有哪些?

五、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1)织物上染料鉴别前,首先要进行织物的纤维鉴别,以便推测可能的染料类别。

(2)织物上如有浆料或树脂整理剂,会影响染料的准确鉴别,因此必须预先加以去除。

一般方法是用2%淀粉酶和0.25%润湿剂在90C处理1min以去除浆料;用1%盐酸溶液沸煮1min以去除树脂,然后充分水洗、干燥后再进行染料鉴别。

(3)还原染料鉴别时要注意蓝蒽酮隐色体亦为蓝色,与氧化后的颜色仅有微小差异。

(4)有机溶剂加热时,要小心注意。

低沸点有机溶剂一定要远离火源。

5)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并用试样加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