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2192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健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健康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健康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健康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健康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健康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健康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健康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docx

《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康教育.docx

健康教育

2016健康教育第二期

世界癌症日是UICC于2000年发起,活动时间定于每年的2月4日,旨在倡导新的方法促进各组织间的合作,加快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为人类造福。

预防癌症和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是反复出现的主题。

2013年,国际抗癌联盟推出的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你了解癌症吗?

(Cancer,didyouknow?

)”。

2013年,国际抗癌联盟推出的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你了解癌症吗?

(Cancer,didyouknow?

)”。

旨在消除人们对癌症的错误认知,消除公众对癌症治疗的恐惧。

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质量,实现减缓并最终控制癌症死亡率增长这一目标。

2012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

“共同参与,成就奇迹(Togetheritispossible)”,旨在呼吁全社会从不同层面(政府机构、肿瘤研究与治疗机构以及抗癌专业政府、民间组织等),针对不同群体(青少年、中年、老年、癌症患者、患者家属、普通群众等)开展相关活动,逐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肿瘤防控体制。

2011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

“科学防晒预防皮肤癌”,因为皮肤癌和紫外线辐射有关,地球接受紫外线的强度和臭氧层减少有关。

据统计,臭氧层每减少10%,地球上接受紫外线辐射强度就会增加15%到20%,研究发现70%的皮肤癌是由紫外线辐射造成的。

癌症的诱因对人体的危害是潜移默化的,所以肿瘤防控要从娃娃做起。

父母吸烟,特别是母亲吸烟对胎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010年世界癌症日主题是:

“癌症同样可以预防”。

要求卫生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普及疫苗注射,广泛宣传超重、肥胖对癌症发病的影响,宣传摄取平衡膳食、保持充足运动的科学知识,鼓励大众进行合理防晒以及在社会各阶层进行戒烟宣教活动。

2009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

“我爱我健康活泼的童年”,向家庭、卫生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倡导儿童合理饮食、充足运动、能量均衡、防止肥胖、科学抗癌、促进健康。

据报道,超重、肥胖将导致癌症。

在西方国家,约有30%的癌症是由饮食不合理、运动不足、超重和肥胖引起的。

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数字约为20%,并且逐年上升。

饮食以及运动问题已经成为继烟草之后第二大癌症诱因。

2008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

“我爱我的无烟童年(Ilovemysmoke-freechlidhood)”。

全球约一半的儿童(7亿)暴露在二手烟下,UICC借助今年的主题传递给家长们这样一条貌似浅显但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的信息:

“二手烟是你和你的家庭的健康威胁。

即使最少量的二手烟暴露也是有害的。

还你的孩子一个无烟的童年。

2007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

“今天的孩子,明天的世界”,向世界传递出要关注孩子的健康,为孩子创造良好健康的生长、生活环境的信息。

儿童肿瘤的发病率增高,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烟草的使用与许多癌症的发生有关,“被动吸烟”的环境让许多儿童直接成为烟草的受害者。

作为家长和医护人员,应该从自身做起,不吸烟、控制吸烟、不在孩子面前吸烟,给孩子创造一个无烟的环境,并向他们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让他们从小树立起远离烟草预防癌症的意识。

3癌症知识

癌症是由什么造成的

癌症源自于一个单细胞。

从一个正常细胞转变为一个肿瘤细胞要经过一个多阶段过程,通常从癌前病变发展为恶性肿瘤。

这些变化是一个人的基因因素和三种外部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外部因子包括:

物理致癌物质,例如紫外线和电离辐射;化学致癌物质,例如石棉、烟草烟雾成分、黄曲霉毒素(一种食品污染物)和砷(一种饮水污染物);生物致癌物质,例如由某些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

与某些癌症相关的感染例子

世界癌症日病毒:

乙型肝炎和肝癌、人乳头瘤病毒(HPV)和宫颈癌,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卡波希氏肉瘤。

细菌:

幽门杆菌和胃癌。

寄生虫:

血吸虫病和膀胱癌。

老龄化是癌症形成的另一个基本因素。

癌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极可能是由于生命历程中特定癌症危险因素的积累,加上随着一个人逐渐变老,细胞修复机制在有效性上具有走下坡路的倾向。

烟草使用、酒精使用、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偏低以及慢性感染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部分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HPV),都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癌症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由人乳头瘤病毒造成的宫颈癌,是低收入国家中导致妇女癌症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高收入国家,烟草使用、酒精使用以及体重超重或肥胖是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如何可减轻癌症负担

已经掌握了关于癌症病因及预防和管理癌症的干预措施的大量知识。

通过实施以证据为基础的癌症预防、早期发现以及癌症患者管理战略,可使癌症得以减少和控制。

根据国际癌症合作者2005年所作的一项研究,通过改变或避免主要危险因素,超过30%的癌症可以得到预防。

癌症的危险因素

1.烟草使用

2.体重超重或肥胖

3.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

4.缺乏锻炼

5.酒精使用

6.性传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7.城市空气污染

8.家庭使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烟雾

预防战略

大力避免上述危险因素针对人乳头瘤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接种疫苗控制职业危害减少暴露于阳光时间及早发现:

如果及早发现和治疗,可降低大约三分之一的癌症负担。

癌症的及早发现以这样的观察为基础,即癌症发现越早,治疗越为有效。

目标是在癌症限于局部时(转移之前)发现它。

癌症及早发现有两个组成部分:

教育,帮助人们认识癌症早期征兆以及立即针对这些症状寻求医疗。

这类症状可能包括:

肿块、疼痛、持续消化不良、持续咳嗽和身体管口出血。

筛查规划,用于在征兆可发觉之前查明早期癌症或癌症前期患者,检测手段包括针对乳腺癌的乳房X线照相和用于宫颈癌的细胞学检测(子宫颈抹片)。

治疗和关怀

治疗的目的是治愈癌症患者,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些最常见癌症种类,例如乳腺癌、宫颈癌和结肠直肠癌,在得到及早发现和根据最佳做法治疗时,有很高的治愈率。

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放射疗法和化疗。

依靠成像技术(超声波、内窥镜或X线摄影术)和实验室(病理学)检查作出准确诊断,对于适当治疗至关重要。

依靠姑息治疗,90%以上的癌症患者可实现缓解疼痛和其他问题。

即便在资源不足的环境中,也可找到一些有效办法为癌症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姑息治疗服务。

4共同参与

每年的2月4日是国际抗癌联盟(UICC)指定的世界癌症日,2012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

“共同参与,成就奇迹(Togetheritispossible)”,旨在呼吁全社会从不同层面(政府机构、肿瘤研究与治疗机构以及抗癌专业政府、民间组织等),针对不同群体(青少年、中年、老年、癌症患者、患者家属、普通群众等)开展相关活动,逐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肿瘤防控体制。

全球癌症发病率持续升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一、全球老龄化趋势及人口的增长;二、与致癌性相关的行为活动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08年全世界约有1270万癌症新增患者,760万死于癌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癌症新增例数达56%,据推测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50%,即每年将新增1500万癌症患者。

不仅如此,癌症的死亡人数也在全球迅猛上升,203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至1320万。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中最常见的肿瘤,而肺癌是男性患者中最常见肿瘤。

目前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人现患率已经超过1%,现患率绝对数在13万以上。

世界癌症日吸烟是排名第一的杀手。

约20%的癌症死亡都与“吸烟”密切相关,吸烟是三分之一以上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吸烟量越多,烟龄越长、起始越早,癌症的发病几率越高。

有八成肺癌是由于长期吸烟引起,吸烟除了与肺癌关系最为密切,还与胰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口腔癌、舌癌、喉癌、膀胱癌、肾癌及宫颈癌等十余类肿瘤相关。

吸烟者肿瘤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明显增高,每日吸烟量越多,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烟龄越长,诱发癌症的危险性就越大。

有效地控烟可明显遏制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

我国拥有世界第一数量的烟民大军,达到3亿,再加上被动吸烟者数目难以想象,如何有效控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

而对吸烟者来说,更应该从自身做起,要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应当记住:

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越早越好。

不健康、不均衡的饮食习惯。

高脂、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缺乏(碘、锌、铜、硒等)微量元素、过量饮酒等都与癌症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每天进食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

水果和蔬菜或能降低患癌风险,而且多吃水果和蔬菜的人士一般亦较少超重。

适度进食红肉(如牛肉、猪肉和羊肉),以及避免过量食用加工肉类,有利于控制癌症发生风险。

研究表明部分酒精饮品的过量饮用都是引致多种癌症的成因之一。

因此,减少酒精饮品的分量能有效地降低患癌风险。

不要依赖营养补充剂来预防癌症,而是建议人们应该从食物中吸收所需的营养素。

增加对自身机体“和谐平衡”状态的认知度。

人类目前虽然尚未攻克癌症,但已经掌握一些癌症病因及预防干预措施的知识,通过主动积极的预防和干预,至少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人们应该破除“谈癌色变”的悲观理念,科学辩证地看待。

每一个健康个体中都存在“原癌基因”,都不同程度存在基因和染色体异常,也就是所说的遗传易感性,但在“抑癌基因”和正常免疫系统监控下处于平衡状态,不会产生病变。

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在前述高危因素(三大杀手)的轮番刺激下,打破了机体防卫平衡机制,“原癌基因”就会被启动,异常的遗传特性就会产生致癌表型,经过复杂的癌变过程,最终产生肿瘤。

由正常细胞变成肿瘤细胞需要经过非常漫长的过程,比如胰腺癌是近期大家比较关注的肿瘤,帕瓦罗蒂和苹果总裁乔布斯(胰腺内分泌癌)都是因它而故世,恶性程度极高,但是最近世界顶尖杂志Nature研究结论显示,从正常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逐步演变成癌细胞、直到远处转移,这个过程可能花费了十余年,换句话说我们有十余年的时间窗口去预防它、早期发现它、有效治疗它。

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掌握科学的防癌常识是保持自身机体“和谐平衡”健康状态三要素。

多种方法“综合协同”治疗模式应对癌症。

如果能够做到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1/3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

纵观临床肿瘤诊治进展,多学科综合治疗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模式和发展方向,它需要多学科的参与,需要不同学科对肿瘤学专业的共同认识,更需要学科之间的团结协作,使肿瘤治疗从单一方法到多种手段的联合,可以不断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水平。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直倡导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在国内较早组建了多支高水平治疗团队(Mu1ti-discip1inaryteamMDT),如乳腺癌、大肠癌、泌尿系统肿瘤、胸部肿瘤、胰腺肝胆肿瘤等,每个团队均由外科、放射治疗科、病理科、中西医结合科、肿瘤内科、放射诊断科、消化内镜中心、肿瘤基础研究人员等组成。

协作组为肿瘤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服务,通过多学科的讨论制订周密翔实的治疗计划,应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对具体病案制定出符合当前研究方向的、共同认可的治疗计划,缩短及优化从诊断到治疗的时间和流程,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努力提高治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共同参与”关爱每位癌症患者。

每一位癌症病人都应得到科学的治疗与全社会的帮助,不仅是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良好的家庭环境、充满关爱的社区氛围都非常重要,政府部门也应共同参与,为癌症患者搭建共享服务平台。

上海市抗癌协会始终以科普宣传服务全市肿瘤患者为己任,希望成为纽带,整合与抗癌事业相关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成就抗癌奇迹。

5世卫反应

2008年,世卫组织启动了慢性病行动计划。

目前,癌症行动计划也正在制定中。

世卫组织、联合国系统其他组织和伙伴在国际癌症预防和控制领域开展合作,以期:

强化对癌症预防和控制的政治承诺;产生新的知识以及传播现有知识,以促进采取以证据为基础的癌症控制策略;制定标准和工具,为规划和实施预防、及早发现、治疗和关怀干预提供指导;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各级广为促进发展多部门癌症控制伙伴网络;加强国家和地方各级卫生系统;提供技术援助,以便迅速而有效地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最佳干预做法。

6了解癌症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2013年的主题是:

你了解癌症吗?

的确,癌症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疾病。

在普通百姓的眼里,癌症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敌人”,并且这个“敌人”行踪隐匿,难以捉摸。

  面对日益高发的癌症,我们该怎么提防他们呢?

今天,就由我们的专家带您了解这个看似熟悉又有点陌生的疾病。

  不健康饮食和生活易致癌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恶性肿瘤已上升至大城市居民死因第一位,超过了脑血管疾病。

当下,各种癌症的发病原因至今还未有明确的定论。

我们知道癌症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异常的细胞生长和向体内其他部位扩散(转移)是癌细胞的标志特征。

目前,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结构不合理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等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从一些权威的流行病学分析中我们得出,吸烟是三分之一以上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有八成肺癌是由于长期吸烟引起,抗癌屏障应从拒绝吸烟和杜绝二手烟做起。

此外,大家应该在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排除消极、压抑和恐惧的心态;坚持锻炼;保证每天充足睡眠,生活有规律,不熬夜;防止过度疲劳,维持良好的免疫力;戒烟,忌酗酒,保证丰富、全面、平衡的营养,要做到低盐、低脂肪、摄入适度高质量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日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等。

  非特异性症状需高度关注

  癌症因其早期症状隐匿而导致许多市民在发现症状后已经是中晚期了。

其实说癌症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也是不科学的,就一些消化道肿瘤而言,正是由于其早期症状的特异性不强,极其容易被误诊为慢性消化道疾病,进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上海是胃癌的高发地之一。

其实,早期的胃癌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或胃部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隐痛、饱胀感、乏力等,但这些都不是胃癌所独有的症状,服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后,症状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所以也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易被误认为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慢性肠胃道疾病。

我们建议,对于那些感染过幽门螺旋杆或者有胃癌家族史或者有常吃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或鱼等食物的40岁以上中年人,一旦出现食欲减退、饭后饱胀、上腹部隐痛或者消瘦,特别是呼气有酸臭及蛋臭味,应该及时去医院做胃镜检查,莫把胃癌早期症状误认为“消化不良”,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近些年,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发病也有明显上升的情况,80%的患者就诊时已经是进展期(中晚期)了,鲜有患者能够早期发现。

究其原因,非特性症状是“罪魁祸首”。

胰腺癌早期会出现一些诸如腹部疼痛、消化不良、腰背酸痛、突发糖尿病、皮肤黄染等症状。

普通市民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往往会第一时间去内科、消化科、骨科、传染科、内分泌科等科室进行诊疗,待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才意识到去看肿瘤科。

我们建议,当市民有上述症状时,先应该及时去医院的胰腺肝胆外科或者普外科就医,排除胰腺癌的可能,再去相关内科进一步治疗。

切勿因不对症的治疗,延误病情。

另外,对于那些中年突发糖尿病的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也应该及时去医院排除“胰腺癌”的可能性。

  高危人群早筛查降风险

  某些癌症的发生有着其固定的人群,换言之,就是有些人因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当的饮食习惯往往会导致某些癌症的高发。

这些人群也可以被称作高危人群。

  在近日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肺癌是常见高发肿瘤的第一位。

高发病率背后所折射的是肺癌的低检测率。

许多前来就诊的患者已经是晚期肺癌,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此,提高肺癌的早期检测率是提高肺癌治愈率最为有效的方法。

低剂量螺旋CT是发现早期肺癌最为有利的筛查利器。

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低剂量螺旋CT可以检出直径小于1厘米的小肺癌,早期肺癌率检出率高达80%,筛查出来的患者中80%~90%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切除治愈,无须进一步放疗和化疗。

  因此,建议50岁以上的市民,如有肺癌家族史或者“长期吸烟,吸烟指数在400年支以上(吸烟的年数乘以每日吸烟的支数),或者吸二手烟超过20年,或者长期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在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其中满足上述两项者,就应该每年定期进行1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扫描。

  恶性肿瘤不是一天长成的

  当许多患者就诊被诊断为癌症中晚期,往往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怎么发展这么快呢?

”有些恶性肿瘤来势汹汹,病情发展极为迅速,有些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则相对较慢,就像这次《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所披露的结直肠肿瘤。

事实上,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是肿瘤性息肉(又称腺瘤性息肉,大肠腺瘤),统计表明,80%的大肠癌都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的。

大肠息肉中,有些是肿瘤性息肉,有些是非肿瘤性息肉。

其中,肿瘤性息肉占70%~80%,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而非肿瘤性息肉的发生、发展与大肠癌关系不大。

  从癌变时间上来看,腺瘤发生癌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至少5年,平均5~10年。

这就意味着我们有5~10年的时间里能够早期发现大肠癌癌变的“蛛丝马迹”。

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大肠癌,将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在生活中,大便习惯和形状改变都是癌变的预警信号。

原本排便很规律,现在却突然增多或减少,出现腹泻、便不净等情况;大便变扁、变细或不规则等,一旦发现这些情况都要及时就医。

我们目前提倡,没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40岁开始每年做肛门指检和大便潜血检查;50岁时开始做肠镜,之后每3-5年做1次。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或慢性肠炎的人,应提前到40岁左右做肠镜。

另外,大便隐血阳性时应及时做肠镜检查。

年的主题是:

你了解癌症吗?

的确,癌症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疾病。

在普通百姓的眼里,癌症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敌人”,并且这个“敌人”行踪隐匿,难以捉摸。

  面对日益高发的癌症,我们该怎么提防他们呢?

今天,就由我们的专家带您了解这个看似熟悉又有点陌生的疾病。

  不健康饮食和生活易致癌

世界癌症日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恶性肿瘤已上升至大城市居民死因第一位,超过了脑血管疾病。

当下,各种癌症的发病原因至今还未有明确的定论。

我们知道癌症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异常的细胞生长和向体内其他部位扩散(转移)是癌细胞的标志特征。

目前,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结构不合理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等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从一些权威的流行病学分析中我们得出,吸烟是三分之一以上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有八成肺癌是由于长期吸烟引起,抗癌屏障应从拒绝吸烟和杜绝二手烟做起。

此外,大家应该在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排除消极、压抑和恐惧的心态;坚持锻炼;保证每天充足睡眠,生活有规律,不熬夜;防止过度疲劳,维持良好的免疫力;戒烟,忌酗酒,保证丰富、全面、平衡的营养,要做到低盐、低脂肪、摄入适度高质量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日多吃[1]绿色蔬菜和水果等。

  非特异性症状需高度关注

  癌症因其早期症状隐匿而导致许多市民在发现症状后已经是中晚期了。

其实说癌症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也是不科学的,就一些消化道肿瘤而言,正是由于其早期症状的特异性不强,极其容易被误诊为慢性消化道疾病,进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上海是胃癌的高发地之一。

其实,早期的胃癌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或胃部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隐痛、饱胀感、乏力等,但这些都不是胃癌所独有的症状,服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后,症状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所以也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易被误认为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慢性肠胃道疾病。

我们建议,对于那些感染过幽门螺旋杆或者有胃癌家族史或者有常吃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或鱼等食物的40岁以上中年人,一旦出现食欲减退、饭后饱胀、上腹部隐痛或者消瘦,特别是呼气有酸臭及蛋臭味,应该及时去医院做胃镜检查,莫把胃癌早期症状误认为“消化不良”,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近些年,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发病也有明显上升的情况,80%的患者就诊时已经是进展期(中晚期)了,鲜有患者能够早期发现。

究其原因,非特性症状是“罪魁祸首”。

胰腺癌早期会出现一些诸如腹部疼痛、消化不良、腰背酸痛、突发糖尿病、皮肤黄染等症状。

普通市民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往往会第一时间去内科、消化科、骨科、传染科、内分泌科等科室进行诊疗,待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才意识到去看肿瘤科。

我们建议,当市民有上述症状时,先应该及时去医院的胰腺肝胆外科或者普外科就医,排除胰腺癌的可能,再去相关内科进一步治疗。

切勿因不对症的治疗,延误病情。

另外,对于那些中年突发糖尿病的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也应该及时去医院排除“胰腺癌”的可能性。

  高危人群早筛查降风险

  某些癌症的发生有着其固定的人群,换言之,就是有些人因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当的饮食习惯往往会导致某些癌症的高发。

这些人群也可以被称作高危人群。

  在近日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肺癌是常见高发肿瘤的第一位。

高发病率背后所折射的是肺癌的低检测率。

许多前来就诊的患者已经是晚期肺癌,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此,提高肺癌的早期检测率是提高肺癌治愈率最为有效的方法。

低剂量螺旋CT是发现早期肺癌最为有利的筛查利器。

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低剂量螺旋CT可以检出直径小于1厘米的小肺癌,早期肺癌率检出率高达80%,筛查出来的患者中80%~90%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切除治愈,无须进一步放疗和化疗。

  因此,建议50岁以上的市民,如有肺癌家族史或者“长期吸烟,吸烟指数在400年支以上(吸烟的年数乘以每日吸烟的支数),或者吸二手烟超过20年,或者长期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在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其中满足上述两项者,就应该每年定期进行1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扫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