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2270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x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用()来表示,材料的吸湿性用()来表示。

材料的吸水性用()来表示。

2.石膏的硬化时体积是(),硬化后孔隙率较()。

3.石灰浆体在空气中硬化,是由()作用和()作用同时进行的过程来完成,故石灰属于()胶凝材料。

4.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四种矿物成分的分子式是()、()、()、()。

5.混凝土的合理砂率是指在()和()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获得最大的流动性,并能获得良好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砂率。

6.砌筑砂浆的流动性用()表示,保水性用()来表示。

7.钢结构设计时碳素结构钢以()强度作为设计计算取值的依据。

8、石油沥青按三组分划分分别为()、()、()。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2分,。

共16分)

1.材料的吸水性用含水率来表示。

()

2.气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

()

3.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成分中,水化速度最快的是C3A。

()

4.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

5.混凝土的流动性用沉入度来表示。

()

6、相对湿度越大,混凝土碳化的速度就越快。

()

7.伸长率越大,钢材的塑性越好。

()

8.石油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用针入度表示。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表观密度

2.普通硅酸盐水泥

3.碱骨料反应

4.钢的冷弯性能

5.沥青的温度敏感性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现有甲、乙两水泥厂生产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矿物成分如下:

生产厂

C3S(%)

C2S(%)

C3A(%)

C4AF(%)

54

20

10

16

45

28

7

20

若用上述熟料分别制成硅酸盐水泥,试估计它们的强度发展速度、水化热、耐腐蚀性、28d龄期强度有何差异?

2、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

和易性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影响和易性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引气剂加入到混凝土中,混凝土性能的变化?

4、说明下列钢材牌号的含义:

Q235Ab,45Mn。

5、表征石油沥青性能的三大技术指标是什么?

分别表征沥青的什么性能?

五、计算题(其中1题9分,2题10分,共计19分)

1、一块标准的普通粘土砖,其尺寸为240×115×53mm,已知密度为2.7g/cm3,干燥时质量为2500g,吸水饱和时质量为2900g。

求:

(1)材料的干表观密度。

(2)材料的孔隙率。

(3)材料的体积吸水率。

2、计算某大桥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强度标准差为6.0Mpa,用52.5级硅酸盐水泥,实测28d的抗压强度为58.5Mpa,已知水泥密度ρC=3.10g/cm3,中砂,砂子表观密度ρOS=3.10g/cm3,碎石,石子表观密度ρOG=278g/cm3。

自来水。

已知:

A=0.46,B=0.07,单位用水量为195kg/m3,砂率Sp=0.32含气量百分数为ɑ=1,求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

(W/C最大水灰比为0.60,水泥最小用量为280kg/m3)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1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润湿边角含水率吸水率

2、膨胀的大

3、结晶碳化气硬性

4、C3AC2SC3SC4AF

5、用水量水泥用量

6、沉入度分层度

7、屈服

8、油分树脂地沥青质

二、(正确的在题干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2分,。

共16分)

1、×2、×3、√4、√5、×6、×7、√8、×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表观密度: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2、普通硅酸盐水泥: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普通硅酸盐水泥。

3、碱骨料反应:

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的碱与某些碱活性骨抖发生化学反应,可引起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这种化学反应称为碱一骨料反应。

4、钢的冷弯性能:

冷弯性能是钢材在常温条件下承受的弯曲变形的能力。

5、沥青的温度敏感性:

沥青的粘性和塑性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的性能。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由上表可知甲厂硅酸盐水泥熟料配制的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发展速度、水化热、28d时的强度均高于由乙厂的硅酸盐水泥,但耐腐蚀性则低于由乙厂的硅酸盐水泥。

2、和易性:

混凝土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是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

和易性包括三方面内容:

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

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1)水泥浆的数量和水灰比

(2)砂率(3)温度和时间性(4)组成材料

3、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2)、提高的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

(3)、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4、Q235Ab表示屈服点等级为235Mpa,质量等级为A级的半镇静钢。

45Mn表示含碳量为0.45%较高含锰量的钢。

5、针入度、延度,软化点。

粘性、塑性、温度敏感性

五、计算题(其中1题9分,2题10分,共计19分)

1、解:

(1)根据1、ρ0=m/v=2500/240×115×53=1.7g/cm3

(2)、P=1-ρ0/ρ=1-1.7/2.7=37%

(3)、Wv=Wmρ0=(2900-2500)/2500·1.7=27%

2、解:

(1)fcu,t=fcu,k+1.645σfcu,t=40+1.645×6=49.87Mpa

(2)W/C=Afce/fcu,t+ABfceW/C=0.46×58.5/49.87+0.46×0.07×58.5=0.52

(3)因为0.52<0.60,所以C0=W0/W/C=195/0.52=375kg,因为375>280,所以C0=375kg

(4)        根据体积法求砂、石用量

C0/ρC+W0/ρW+S0/ρos+G0/ρoG+0.01α=1

S0/S0+G0=SP所以

375/3100+195/1000+S0/3100+G0/2780+0.01=1

S0/S0+G0=0.32

所以S0=616G0=1310

所以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

水泥:

375kg砂子:

616kg石子:

1310kg水:

195kg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建筑材料可分为脆性材料和韧性材料,其中脆性材料具有的特征是()。

A、破坏前没有明显变形B、抗压强度是抗拉强度8倍以上

C、抗冲击破坏时吸收的能量大D、破坏前不产生任何变形

2.一般来说,材料的孔隙率与下列性能没有关系的是()。

A、强度B、密度C、导热性D、耐久性;抗冻性;抗渗性

3.以下四种材料中属于憎水材料的是()。

A、天然石材B、钢材C、石油沥青D、混凝土

4.在常见的胶凝材料中属于水硬性的胶凝材料的是()。

A、石灰B、石膏C、水泥D、水玻璃

5.()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体积发生微小膨胀。

A、石灰 B、石膏  C、菱苦土   D、水泥

6.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混凝土宜优先选用()。

A、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矿渣硅酸盐水泥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7.采用沸煮法测得硅酸盐水泥的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是水泥熟料中()含量过多。

A、化合态的氧化钙B、游离态氧化钙

C、游离态氧化镁D、二水石膏

8.用于寒冷地区室外使用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

A、普通水泥B、矿渣水泥C、火山灰水泥D、高铝水泥

9.在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

A、火山灰水泥B、矿渣水泥C、普通水泥D、粉煤灰水泥

10.不宜用来生产蒸汽养护混凝土构件的水泥是()。

A、普通水泥B、火山灰水泥C、矿渣水泥D、粉煤灰水泥

11.在受工业废水或海水等腐蚀环境中使用的混凝土工程,不宜采用()。

A、普通水泥B、矿渣水泥C、火山灰水泥D、粉煤灰水泥

12.某工程用普通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产生裂纹,试分析下述原因中哪项不正确()。

A、混凝土因水化后体积膨胀而开裂。

B、因干缩变形而开裂。

C、因水化热导致内外温差过大而开裂。

D、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

13.配制混凝土用砂、石应尽量使()。

A、总表面积大些、总空隙率小些

B、总表面积大些、总空隙率大些

C、总表面积小些、总空隙率小些

D、总表面积小些、总空隙率大些

14.压碎指标是表示()强度的指标。

A、普通混凝土B、石子C、轻骨料混凝土D、轻骨料

15.石子级配中,()级配的空隙率最小。

A、连续B、间断C、单粒级D、没有一种

16.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选用合理砂率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混凝土的强度B、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

C、节省水泥D、节省粗骨料

17.坍落度是表示塑性混凝土()的指标。

A、和易性B、流动性C、粘聚性D、保水性

18.在浇筑板、梁和大型及中型截面的柱子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宜选用()。

A、10~30B、30~50C、50~70D、70~90

19.在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混凝土强度决定性的因素是()。

A、水泥标号B、水泥用量C、水灰比D、骨料种类

20.普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cu与轴心抗压强度fcp之间的关系是()。

A、fcp>fcuB、fcp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材料属于活性混合材料。

A、石英砂B、石灰石粉C、沸石粉D、粒化高炉矿渣E、块状矿渣

2、在下列()情况下,水泥应作废品处理。

A、强度低于该标号,只能满足最低标号B、初凝时间不合格

C、终凝时间不合格D、安定性不合格E、水化热太小

3、当砼拌和物流动性偏小时,可采用()措施。

A、W/C不变加适量水泥浆B、加适量水C、SP不变加适量骨料

D、加适量CaCl2E、加适量FDN

4、沥青胶技术性质包括()

A、耐热性B、针入度C、延度D、粘结性E、柔韧性

5.下列()为热固性塑料

A、聚乙烯塑料B、氨基塑料C、聚苯乙烯塑料D、玻璃钢E、酚醛树脂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合理砂率

2.溶出性侵蚀

3.钢材Q235-B

4.塑料

5.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四、判断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优劣是用流动性大小反映的。

()

2.钢材中含硫较多呈冷脆性,含磷较多呈热脆性()

3.高铝水泥不能与石灰或普通水泥混合使用()

4.含碳量越高,钢材的质量越好。

()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相比有何显著特点?

为何?

2.硅酸盐水泥主要技术性质有哪几项,哪些不合格应做废品,哪些不合格时为不合格品?

3.填充材料对沥青有何影响?

4、为什么说建筑石膏是一种很好的内墙抹面材料?

六、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实验室内试拌调整时,称取15升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材料:

水泥4.88kg,水2.78kg,砂9.5kg,石子18.53kg,经拌和后测出坍落度只有20mm,较要求坍落度指标小20mm左右,增加水泥0.25kg,水0.14kg后再测坍落度满足要求,实测混凝土拌和物表观密度为2390kg/m3,求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2.某工程需要软化点为85℃的石油沥青20吨,现有10号及60号石油沥青两种,其软化点分别为95℃、45℃,问按什么比例掺配?

各需多少吨?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2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ABCCB6-10、DBACA11-15、AACBB16-20、BBCC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C、D

2、B、D

3、A、B、E

4、A、D、E

5、B、D、E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最隹砂率:

在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坍落度达到最大的砂率。

2、溶出性侵蚀:

软水使水泥水化产物中的Ca(OH)2溶解,并促使水泥石中其它水化产物发生分解,称溶出性侵蚀。

3、钢材Q235-B:

屈服强度为235MPa的B级镇静钢。

4、塑料:

以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制成型,且在常温下保持产品形状不变的材料。

5、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指立方体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四、判断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用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项反映。

2、×硫引起热脆,磷引起冷脆。

3、√混用会引起:

(1)砼开裂和强度下降;

(2)缩短凝结时间,出现“闪凝”。

4、×质量由杂质(如:

磷和硫)含量来划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答:

粉煤灰替代了大量的水泥熟料,故粉煤灰水泥中C3S、C3A相对较少。

∴水化热低

水化速度慢,早强低,但后期强度发展大。

干缩性小,抗裂性好(因为球状颗粒需水性小)。

耐蚀性较强,抗冻性差。

2、答:

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

细度、凝结终凝时间、强度不满足时为不合格品;

当初凝时间、安定性不满足及强度低于最低强度等级时为废品。

3、答:

沥青与碱性矿粉之间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在矿粉表面形成一层结合牢固的沥青膜,即所谓“结构沥青”。

“结构沥青”具有较高的粘性、大气稳定性,较小的温度感应性。

提高了沥青胶的粘结性、耐热性、大气稳定性

4、答:

建筑石膏洁白细腻,但不耐水,硬化微膨,可单独作用,不易开裂,表面饱满光滑。

孔隙率高可调节室内湿度,防火性强。

六、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解:

试拌完后,各项材料的实际拌和用量为:

Cb=4.88+0.25=5.13kgWb=2.78+0.14=2.92kgSb=9.5kgGb=18.53kg

拌制混凝土总重为36.12kg

每m3混凝土的各项材料用量,即基准配合比为:

CJ=193kg/m3SJ=632kg/m3GJ=1226kg/m3

2、解:

60号石油沥青用量20吨×20%=4吨

10号石油沥青用量20吨-4吨=16吨

注:

若先计算10号石油沥青参照上述给分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3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吸水性

2.细度

3.基准配合比

4.煤沥青

5.骨架—空隙结构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岩石的物理常数包括。

2.石灰在空气中硬化的原因是由于两种作用。

3.设计砼的配合比设计时,选择水灰比的依据是水泥砼的和。

4.沥青混合料按沥青混合料制造工艺分类可分为、、和;目前公路工程中最常用的是。

5.钢筋按外形分类可分为和。

三、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道路建筑材料中,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中岩石的标准试件为边长为5cm的立方体件。

()

2.岩石的含水率>饱水率>吸水率。

()

3.过火石灰消解缓慢,故石灰浆在使用之前要进行陈伏。

()

4.水泥颗粒愈细,比表面愈大,水化愈快,强度愈高。

()

5.一般情况下水泥的初凝时间长于终凝时间。

()

6.水泥砼集料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需水量也越大。

()

7.普通水泥砼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增长一般与龄期对数成正比。

()

8.在满足施工与强度要求条件下,应选用较小流动性的水泥砼拌和物。

()

9.集料的最大粒径是指全部通过或允许少量不通过(一般允许筛余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

10.通常公称最大粒径比最大粒径大一粒级。

()

四、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5分;多项选择每题2分)

1.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是()。

A消化B硬化C煅烧D陈伏

2.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

A碳酸钙B氢氧化钙C氧化钙D结晶氢氧化钙

3.____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_______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

()

A、石灰B、沥青C、石膏D、水泥

4.水泥砼和易性包括()方面内容。

A粘聚性、保水性、流动性B粘聚性、易密性、砂率

C粘聚性、保水性、流动性、易密性D易密性、粘聚性、保水性

5.水泥砼坍落度试验中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在()s内完成。

A100B150C200D250

6.在沥青混合料AM—20中,AM指的是()

A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B开级配沥青混合料;C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D密实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

7.关于沥青混合料骨架—空隙结构的特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粗集料比较多;B空隙率大;C耐久性好;D热稳定性好;

8.以下()不是按原油加工方法分类得到的沥青。

A直馏沥青;B氧化沥青;C乳化沥青;D焦油沥青;

9.石蜡基沥青中蜡的含量可能()

A大于5%;B大于2%;C大于10%;D大于0.5%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石油沥青胶体结构的胶团是如何构成的?

 

2.什么叫结构沥青?

什么叫自由沥青?

 

3.评价建筑用钢的技术性质,根据哪些主要指标?

 

4.在配制水泥混凝土时,为什么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不宜过大?

 

5.叙述硅酸盐水泥凝结和硬化过程?

 

六、计算题(共35分)

1.试验中测得一组水泥胶砂强度试件的抗折强度强度值分别为:

6.5MPa、7.2MPa、6.8MPa,则该组试件的抗折强度测定值是多少?

(精度0.1MPa)(5分)

 

2.对砂进行筛分,试验结果如下,试计算分计筛余ai(%)和累计筛余Ai(%),并画该砂的筛分曲线。

(10分)

筛孔尺寸(mm)

筛余量(g)

分计筛余ai(%)

累计筛余Ai(%)

9.5

0

4.75

25

2.36

35

1.18

90

0.6

125

0.3

125

0.15

75

底盘

25

合计

500

 

3.某水泥砼的初步配合比为C:

S:

G:

W=300:

600:

1320:

180。

经测定,增加5%水泥浆其坍落度才可满足要求。

①计算该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

(4分)

②按基准配合比拌和混凝土,测得其密度为2370kg/m3,计算密度校核后的基准配合比。

(4分)

③若工地用砂含水率为1%,石子含水率为3%。

请换算工地配合比。

(4分)

④若工地上拌和每盘混凝土需水泥两包,计算每盘砼其他材料用量。

(3分)

 

4.下表为某沥青混合料各矿料筛分结果及各材料的取量;计算出该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填在空格中(需在表下列出计算公式),并判断级配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分)

材料

筛孔尺寸(mm)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通过率(%)

原材料级配

碎石100%

100

95

63

28

8

2

1

0

0

0

砂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0

60

35

10

1

矿粉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7

88

各种集料在混合料中的级配

碎石68%

砂24%

矿粉8%

合成级配

规范要求级配范围

100

90~100

68~85

38~68

24~50

15~38

10~28

7~20

5~15

4~8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3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岩石在规定条件下吸水的能力。

2.水泥颗粒粗细的程度。

3.在初步配合比基础上,根据工作性试验结果调整得到的,能满足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

4.用煤干馏炼焦和制煤气的副产品煤焦油炼制而成的沥青。

5.指矿质集料属于连续型开级配的混合料结构。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真实密度、毛体积密度、孔隙率

2.碳化结晶

3.试配强度、耐久性

4.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热拌沥青混合料

5.光面钢筋螺纹钢筋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

四、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5分;多项选择每题2分)

DCADABACCDAC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以沥青为分散相,油分为分散介质,树脂包裹在分散相沥青质的表面,并逐渐向外扩散,使分散相很好地胶溶在分散介质中,这样的胶体结构单元即为胶团。

2.沥青材料与矿料(主要指矿粉)相互作用后,沥青在矿料表面产生化学组分的重新排列,在矿料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δ0)的扩散结构膜。

在些厚度(δ0)以内的沥青称为结构沥青;在此膜以外的沥青称为自由沥青。

3.评价建筑用钢的技术性质有: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冷弯性能等指标。

4.若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水泥用量过低,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与耐久性度;反之,如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非但不经济,而且会降低混凝土的某些技术品质,如收缩增大等。

5.水泥加水拌和后,最初形成塑性浆体,然后逐渐变稠→凝结→硬化;最后形成坚硬的水泥石。

水泥浆的凝结和硬化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将这些变化过程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是水化反应,水泥加水后颗粒表面的矿物成分很快与水发生水化和水解作用,产生一系列新的化合物。

二是水泥硬化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①初始反应期,②诱导期,③凝结期,④硬化期。

 

六、计算题(共35分)

1.该组试件的抗折强度测定值为6.8MPa

2.

筛孔尺寸(mm)

筛余量(g)

分计筛余ai(%)

累计筛余Ai(%)

9.5

0

0

0

4.75

25

5

5

2.36

35

7

12

1.18

90

18

30

0.6

125

25

55

0.3

125

25

80

0.15

75

15

95

底盘

25

5

100

合计

500

级配曲线略

3.①基准配合比:

C:

S:

G:

W=300(1+5%):

600:

1320:

180(1+5%)

=315:

600:

1320:

189=1:

1.90:

4.19:

0.6

②ρ计=315+189+600+1320=2424kg/m3,

ρ测=2350kg/m3,

(2424–2370)/2424×100%=2.2%>2%

δ=ρ测/ρ计=2370/2424=0.98

修正后试验室配合比为:

C:

W:

S:

G=315×0.98:

600×0.98:

1320×0.98:

189×0.98

=309:

588:

1294:

185=1:

1.90:

4.19:

0.6

③工地配合比为:

C:

W:

S:

G=309:

588(1+1%):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