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2412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6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docx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

中考政治总复习全程指导

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

第一单元认识自我

知识结构

考点1知道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矛盾,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心理冲动的方法。

一、是什么

1.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矛盾是什么?

(1)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

(2)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

(3)性发育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2.青春的烦恼是什么?

(1)不大愿意和爸妈谈心,有心事宁愿找好朋友聊,不喜欢爸妈的管教;

(2)开始关心自己在班里受不受欢迎了,希望引起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的注意;(3)盼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独立的、有“安全保障”的小天地;(4)希望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和长辈平等地倾谈。

二、为什么

克服青春的烦恼,珍惜青春的意义是什么?

无论是喜悦还是烦恼,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青春期是人的生命最旺盛的时期,青春给予我们激情,给予我们力量,给予我们思考,给予我们勇气,给予我们梦想。

然而青春一闪而过,我们要珍惜青春,做青春的主人。

三、怎么办

1.怎样克服青春期烦恼,珍惜青春?

(1)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

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不沉迷网络,多读健康有益的书,多运动,多做好事;

(2)努力充实自己,培养良好的心灵、健全的人格和文明的举止;(3)从生活小事做起,善于发现,敢于实践,从平凡中感受伟大。

2.怎样调控好心理冲动?

(1)可以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

(2)自己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如听听音乐或者打打球,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

在感到孤独的时候,与同学聊聊天,给朋友写写信等等;(3)加强道德、法制学习,增强对他人的责任意识;(4)学会如何与异性建立健康、正常的友谊关系。

考点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掌握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的方法。

一、是什么

1.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一种内心体验。

快乐、兴奋、愤怒、害怕、悲伤都是伴随着我们生活经历过程自然而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这些体验就是情绪。

2.人的四种基本情绪是什么?

喜、怒、哀、惧。

3.情绪的特点是什么?

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为什么

1.情绪为什么需要调适?

情绪是我们自觉失衡的主观感受,它往往伴随着某种生理变化。

不论何种情绪,均需要调适。

2.乐观情绪的作用是什么?

情绪是与人的心态紧密相连的,乐观的人看事物都是从好的方面去想。

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只要用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去积极面对,眼前的事情就如朗朗明月。

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我们找到良好的自我感觉,建立有价值的人际关系,获得成功的人生。

三、怎么办

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1.输入自我调控的意识。

常常提醒自己调整情绪,注意言行。

2.转换角度看问题。

3.用行动调控自己的情绪。

烦恼的时候可以和朋友倾诉,去运动场跑步;痛苦的时候可以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也可以用写日记的方法让自己快点走出来;悲伤的时候多和家人朋友在一起。

4.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

(1)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

(3)学会爱和感恩。

考点3了解挫折及其产生的原因,知道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懂得磨砺意志的方法和途径,形成勇于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态度。

一、挫折

(一)是什么

挫折怎样产生?

(人生难免有挫折)

人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动机和目标指引的,如果在实现目标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既难以克服又找不到替代目标,就会使人产生挫折感。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自然灾害或社会、个人条件限制等原因,人们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大小、轻重不同的挫折。

(二)为什么

为什么要直面挫折?

(1)挫折和逆境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表现在:

①消极影响:

给我们的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

②积极影响:

使我们经受考验,得到锻炼,成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

(2)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①消极态度:

有的人因受挫折而陷入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这是一种向挫折屈服的消极态度。

②积极态度:

有的人面对挫折能冷静思考,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不屈不挠,最终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

③挫折和逆境对人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是看采取什么态度应对。

(三)怎么办

如何积极面对和战胜挫折?

(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采取积极的态度。

当挫折来临时,能冷静思考,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不屈不挠,最终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

(2)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

要认识到一个人经受一些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它可以提高我们扭转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应该自觉、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3)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

①冷静对待;②自我疏导;③请求帮助——这是解开心理疙瘩,消除积郁,克服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

④心理换位;⑤精神升华——这是应对挫折最积极的态度。

二、磨砺意志

(一)是什么

1.优良的意志品质指的是什么?

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

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2.坚强意志的表现是什么?

(1)坚持不懈;

(2)处事果断;(3)不怕困难;(4)善于自制。

(二)为什么

为什么要培养坚强意志(作用、意义)?

(1)坚强意志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2)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在艰难条件下,甚至在逆境中做出优异的成绩;而意志脆弱者,会在挫折和失败面前退缩,成不了大事。

(3)从小培养自己具有坚强意志,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克服弱点、成就人生。

(三)怎么办

磨砺意志的方法和途径?

(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

(1)明确提出锻炼意志的任务。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4)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三、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一)是什么

1.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后不易改变的态度和言行。

2.什么是学习习惯?

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

(二)为什么

为什么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学习习惯有良好和不良之分。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获取优良的学习成绩,塑造健康人格,使人受益终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佳,严重的还可能产生厌学,荒废学业,可能会导致助长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贻害无穷。

(三)怎么办

1.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制定具体、明确、可行的计划开始,计划越具体、细致,要求越明确,效果就越好。

2.怎样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1)交一些能够管束自己的朋友。

(2)用暗示法来提醒自己。

(3)用写日记的方法来管束自己。

考点4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了解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方法。

一、为什么

自我评价的重要性是什么?

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我们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

全面认识评价自己,有利于悦纳自我,有利于悦纳他人,有利于完善自我,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地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二、怎么办

1.我们应该从哪三个方面观察和认识自己(自我评价的内容)?

(1)外在体征:

个子、身体、长相、衣着打扮、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

(2)内在的精神世界:

情绪、爱好、性格、能力特长等。

(3)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

包括在同学中的影响、在班级和学校中的作用,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

2.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正确认识自己?

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等途径,客观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正确地认识自己。

3.悦纳自己的方法(怎么做):

(1)客观地评价自己,即不要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

(2)欣赏自己的优点,体验长处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3)接受自己的不足,勇敢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4.完善自我的方法(怎么做):

(1)发扬优点。

(2)克服缺点。

(3)追求进步。

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了解昨天的“我”,又要认识今天的“我”,更要追求明天的“我”,不断进步,实现自我完善。

第二单元 自尊自强

知识结构

考点5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生命的独特性,懂得生命的可贵,能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一、是什么

1.生命的独特性有哪些表现?

(1)人是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自然界的任何生命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着,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着、发展着,共同构成了这个美丽而神奇的生命世界。

2.怎样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来自于大自然,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人的生命孕育于自然,又依赖于自然,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等最终离不开大自然。

没有大自然的恩赐,人类就丧失了存在的可能。

二、为什么

为什么要珍爱生命?

(1)生命是地球上各种生物体特有的现象。

(2)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动人。

(3)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4)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短暂,生命弥足珍贵。

三、怎么办

1.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感激之情。

(2)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建设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世界。

(3)我们要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4)善待其他生命。

2.我们应当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要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2)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①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②面对突发的灾难,要坚强勇敢,团结互助,在困难和挫折中,磨砺生命的意志,展现生命的光辉,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

(3)善待其他生命。

不要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考点6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懂得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造生命的价值。

一、是什么

如何看待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1)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

(2)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

(3)人生价值的内容各有不同,但有价值的人生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劳动创造。

所以,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创造的成果也就成为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

(4)劳动创造不但能使我们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是改进人生、丰富人生、提升人生、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

(5)生命是由无数个瞬间构成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为宝贵的阶段。

我们要珍惜今天,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

二、为什么

劳动创造对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意义?

(1)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

(2)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

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创造的成果也就成为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

(3)劳动创造使人生得到不断完善

劳动创造,不但能使我们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是改进人生,丰富人生,提升人生,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

(4)今天的学习也是一种创造,是人生追求的重要阶段。

三、怎么办

怎样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2)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

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应该认真学习,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从自己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多做对他人、集体、社会有益的事,通过实际行动来创造生命的价值。

(4)在劳动创造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即通过今天的努力学习和明天的积极工作来创造人生的价值。

考点7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一、是什么

1.什么是自尊?

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

2.自尊的表现是什么?

(1)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2)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3.自卑的危害是什么?

自卑是一个心理牢笼。

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当我们在自己的弱点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就可能陷入自卑,就会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贬低,甚至自暴自弃。

自卑妨碍我们建立快乐的人生。

4.自尊与自负的区别是什么?

自尊是恰如其分地肯定自己,而自负是过度地自我肯定。

5.自负的危害是什么?

(1)自负的人夸大自己的优点,制造虚幻的自我满足,常常在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同时贬低别人;

(2)自负的人希望得到超过自己实际价值的社会肯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6.自尊与虚荣的区别是什么?

自尊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而虚荣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

7.虚荣的危害是什么?

(1)虚荣心膨胀,就容易被夸张的言辞、华丽的外表和金钱、荣耀、排场这些看起来光彩夺目的东西遮蔽了双眼。

(2)虚荣心使人浅薄,使人忘记真正的价值。

追求虚荣使人忙于收集光环,却丢弃了钻石。

(3)虚荣不仅不能增强人的价值,反而会失去别人的尊重。

二、为什么

1.人为什么需要自尊?

(1)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

(2)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3)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

(4)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形成健康的人格。

(5)有了自尊,我们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

2.为什么自尊始于知耻?

(1)自尊心和羞耻心是互为表里的。

因为:

①有了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地生活着。

②有了羞耻心,我们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难为情。

③有了羞耻心,我们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

④有了羞耻心,我们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

(2)人要有羞耻之心,洁身自爱,才能确立自尊。

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3.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尊重他人,就要尊重自己。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3)事实说明,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可以使人悔过,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三、怎么办

1.怎样做到自尊?

(1)自己看得起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正确看待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2)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知道惭愧,感到难为情,知道羞耻,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

(3)不图虚荣,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议论。

(4)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5)尊重自己的人格,不做丧失人格、有损人格的事。

拒绝卑下,洁身自爱。

(6)自尊要适度。

2.怎样克服自卑心理?

(关键:

树立自信)

(1)树立自信,学会尊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换个眼光打量自己,发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就能鼓起自信的风帆。

(3)掌握走出自卑的小处方:

①夸夸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②心理暗示,默念“我能行”、“我能成功”;③选准突破口,让自己取得成功,自信心就会增强;④树立坚定的志向,人的潜能就可能充分发挥出来。

3.怎样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就要把他人看成同自己一样需要自尊。

(2)尊重他人,就要关注他人的尊严,既要从欣赏、鼓励、期望等角度来善待对方,更要注意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

(3)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对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要接纳,不排斥,不藐视。

考点8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确立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逐步培养自立能力,准备过独立的生活。

考点9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精神。

一、是什么

1.什么是自立?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自立,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长大后要离开父母的呵护,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

2.什么是自强?

自强,就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

二、为什么

为什么要培养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1)古往今来,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

(2)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强;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面对困难,乐观向上,遭遇灾难,坚强勇敢;才能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

(3)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人生应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自强不息的精神,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文明得以延绵千载、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三、怎么办

1.如何学会自立?

(1)克服依赖心理。

①要培养自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处理好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②要发现自己的才能,尝试独立解决问题;③要多向榜样学习,有意识地与独立性较强的同学交往,学习他们如何待人处事。

(2)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比如管理好父母给自己的零花钱,计划好自己的正常消费;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科学支配时间;学会自主决策;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

2.如何培养自强精神?

①志存高远。

②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③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考点10了解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知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是什么

什么是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个人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从众心理的产生受信息、群体、人际关系、个性等因素的影响。

二、怎么办

1.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1)青少年处于兴趣高峰期,对许多问题都好奇、好动,这对探索科学奥秘,学习新知识很有好处。

青少年具有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是正常现象。

(2)但如果盲目地从众,对一些有害身心健康的活动也好奇,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中,甚至走上邪路。

我们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

(3)我们要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学会辨别生活中的美丑,对有益学习成长的保持好奇心;反之则不要盲目从众。

2.怎样增强自控能力,避免盲目从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树立远大理想,制定具体、实际、可行的学习计划,从小事做起。

(行动角度)

(2)加强坚强意志锻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铸造良知标尺,学会理性选择。

(心理角度)

(3)学会交往,明确少年阶段的基本责任,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培养高雅生活情趣。

(道德角度)

(4)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抵制不良诱惑,改掉不良行为习惯。

(法律角度)(实质上就是思想上和行动上两个角度)

考点11知道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

一、是什么

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什么?

做人的良知就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二、为什么

为什么心中要有良知的标尺?

(1)明善恶,辩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2)要判断一种行为是善的还是恶的,一件事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要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的标尺。

(3)做人的良知就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4)是非善恶并不像黑白分明的标签,贴在每一人每一事之上,学会理想分析,懂得思考不同的价值选择导致的不同后果。

三、怎么办

如何铸造良知的标尺?

(1)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法规。

(2)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以避免误入歧路。

(3)树立美好理想,学会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的价值选择导致的不同后果。

考点12知道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的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是什么

1.社会的复杂性是什么?

善恶丑美无所不容。

2.什么是社会流行?

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

二、怎么办

1.怎样正确对待社会的复杂性?

要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害的毒素。

2.怎样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1)对待长辈亲朋:

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不能无原则一概服从。

如果长辈做错了,应善意指出,帮助纠正对待。

(2)对待传播媒体:

要上网浏览,看电视,读报刊,最重要的是要辨别是非,学会选择对待。

(3)对待社会流行:

“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

对新潮娱乐、时尚服饰、热门读物、当红明星等,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找出正确答案对待。

第三单元 学法用法

知识结构

考点13知道法律规范的特征,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

1.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

(最主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3.我国法律的本质:

体现我国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考点14理解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区别与一致性。

1.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区别:

(1)道德规范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3)道德的调节范围比法律广。

2.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具有一致性:

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

①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

②社会主义道德补充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考点15知道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

如何理解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

法律的功能是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既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即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我国的刑法等法律、法规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制裁功能)。

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保护功能)。

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考点16知道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需要特殊保护。

一、是什么

什么是未成年人?

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

二、为什么

为什么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受法律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能力,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

(自身因素)

(2)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

(外在因素)

(3)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其他因素)

考点17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考点18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分别规定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内容。

一、是什么

1.家庭保护的含义:

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2.学校保护的含义:

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