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4951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docx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2017年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2017年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体温单:

体温单主要用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有关情况,内容包括:

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脉搏、体温、呼吸、血压、出入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页码等。

按照体温单项目分为:

眉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

(眉栏、一般项目栏、特殊项目栏均使用蓝色、蓝黑色或黑色水笔书写;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

一、眉栏包括

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科室、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均使用正楷字体书写

二、一般项目栏

包括:

日期、住院日数、手术后日数等

(一)日期:

住院日期首页第1日及跨年度第1日需填写年-月-日﹙如:

2011-05-06﹚,以后日期以070809记录,翻页体温单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写月-日﹙如06-05﹚,其余只填写日期。

一般项目栏

(二)住院天数:

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三)手术﹙分娩﹚后天数:

手术或分娩当天写¡°Ⅰ¡±。

自手术次日开始记数,连续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第二次手术当天写¡°Ⅱ/第一次手术后天数¡±,次日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三次以上手术以此类推。

三、生命体征绘制栏

体温、脉搏描记栏:

包括体温、脉搏描记及呼吸记录区。

1.体温:

(1).40℃-42℃之间的记录:

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

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达。

(2).体温符号

体温用蓝色笔描记

口温用蓝点表示●肛温用蓝圈表示○腋温用蓝叉表示×体温描记

(3).每小格为0.2℃,按实际测量度数,用蓝色笔绘制于体温单35℃-42℃之间,相邻温度用蓝线相连。

(4).体温不升时,可将“不升”二字写在35℃线以下

(5).物理降温30分钟后测量的体温以红圈“○”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

•新入院病人每日至少测量体温3次,为10:

00、14:

00、18:

00;

•病重(病危)每日至少测量4次体温,为06:

00、10:

00、14:

00、18:

00;

•手术后病人,每日至少测量4次体温,为06:

00、10:

00、14:

00、18:

00,连续3天;

•体温在37.5℃ª--38.9℃之间病人,每日至少测量4次体温,为06:

00、10:

00、14:

00、18:

00,体温正常后连续测量3天。

•高热病人(39℃以上)每日至少测量6次,为02:

00、06:

00、10:

00、14:

00、18:

00、22:

00,体温正常后连续测量3天;若病人高热经多次物理降温,应将体温变化情况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

•一般病人每日常规测量2次体温,为10:

00、14:

00;

•¡°外出¡±¡°拒测¡±应在呼吸粗线上两小格标识。

•所有病人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测量。

转科病人,接收科室应常规做“四查”(T、P、R、BP)并记录于体温单上,如果体温单填写“转入”的时间段内有监测数字填写,应将“四查”的数据记录于护理记录。

2.脉搏:

(1).脉搏符号:

以红点“●”表示,每小格为4次∕分,相邻的脉搏以红直线相连。

心率用红“○”表示,两次心率之间也用红直线相连。

(2).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先划体温符号,再用红笔在体温符号外划“○”。

我院规定:

1.使用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心率应以红“H”表示,相邻两次心率用红线相连。

2.心率﹥180次∕分或﹤20次∕分,在脉搏栏180次或20次位置划红“○”,并标识向上或向下的红箭头,长度不超过一小格,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实际次数。

3.脉搏80次,应标识在80次粗线上空格内。

3.呼吸:

(1)用红色笔以阿拉伯数字表述每分钟呼吸次数。

(2)如每日记录呼吸2次以上,应当在相应的栏目内上下交错记录,第1次呼吸应当记录在上方。

(3)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呼吸以®表示,在体温单相应时间内呼吸30次横线下顶格用黑笔画®。

当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在®下方用红笔填写自主呼吸次数。

四、特殊项目栏(呼吸线以下﹚包括:

血压、入量、出量、大便、体重、身高等需观察和记录的内容。

(1)血压:

①记录频次:

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并记录血压,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量并记录,如为下肢血压应当标注。

②小儿3岁及以上应测P、R,7岁以上应测P、R、BP(特殊情况除外)。

③记录方式:

收缩压/舒张压(130/80)。

④单位:

毫米汞柱(mmHg)。

(2)入量、出量

总出入量: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遵医嘱或护理常规记录,总出入量应当记录24小时出入量,如首次统计不足24小时应按实际时数统计,护理记录单上注明统计时数。

入量包括输入和饮入,出量包括引流液及尿量等,各项引流液可单独填写,一般病人不记小便次数。

出入量应当记录前一日24小时的出入总量,用ml表示,分别填写于相应栏内。

如“3月1日07:

00时前统计病人出入量后,应记录在3月1日体温单相应栏内”。

①入量:

记录频次:

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入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②出量:

记录频次:

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出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病重、病危或医嘱特别要求记录尿量的患者,应再单独记录尿量。

导尿以字母“c”表示,如为保留导尿需记录尿量时,应画斜线表示(“c”为分母,尿量为分子)。

如:

24小时内保留导尿共1500ml,则表示为“1500/c”。

③小便失禁时用“※”表示。

(3)大便:

①记录频次:

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大便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②特殊情况:

患者无大便---以¡°0¡±表示;

灌肠后大便以¡°E¡±表示,分子记录大便次数,

例:

1/E----灌肠后排便一次;

0/E----灌肠后无排便;

12/E-----灌肠前有一次大便,灌肠后又排便二次;

3/2E----灌肠两次后排便三次;

※/E----清洁灌肠后大便多次;

※-----大便失禁;

¡°☆¡±表示人工肛门;

昏迷且无陪人的患者,首日大便无法评估者在体温单上用¡°△¡±表示;若需记录大便量时以斜线区分,斜线上表示大便次数,斜线下表示大便量,例:

大便次数/大便量(g)。

③单位:

次∕日

(4)体重:

①记录频次:

新入院(转入)患者当日应当测量体重并记录,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量并记录。

②新生儿隔一日测体重1次,或根据医嘱测量体重并记录。

③特殊情况:

如因病情重或特殊原因不能测量者,在体重栏内可填上“卧床”。

④单位:

公斤(Kg)。

(5)身高:

①记录频次:

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身高并记录。

②单位:

厘米(cm)。

(6)空格栏:

可作为需观察增加内容和项目,如记录管路情况等。

使用HIS系统等医院,可在系统中建立可供选择项,在相应空格栏中予以体现。

(7)特殊说明:

①入院应填写血压、体重、身高,平车、轮椅或背入、扶入入院时需在体重、身高栏内根据实际情况填“平车”、“轮椅”“背入”、“扶入”,翻页只需填血压及体重。

②皮试结果在体温单相应时间栏内标识。

药物过敏阳性不续页。

医嘱单及医嘱执行单

1、长期医嘱单:

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病历号、开始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护士签名、页码。

其中,由医师填写开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护士每天执行长期医嘱的给药单、输液单、治疗单等,由执行护士签名归入病历。

3、一般情况下,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因抢救危重病人需要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护士必须复诵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安瓶以便再次确认,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护士应当据实补记执行时间并签名。

4、药物过敏皮试结果,记录在临时医嘱单上,阳性划“+”表示(同时在体温单中注明),阴性划“—”表示。

皮试起止时间及执行人签名应记录在输液执行单上。

①医嘱内容应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医嘱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②执行医嘱中同一时间若有数条医嘱,签名者应在每条医嘱执行后签名、签时间。

如特殊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的医嘱执行者要在对应栏内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③常规输液由办公护士准确执行医嘱(打印或转抄于输液执行单)后,由执行护士按输液执行单进行治疗(配药时用蓝黑或碳素笔打勾)。

输液或加液时用蓝黑或碳素笔准确记录输注时间及执行人。

④严格按医嘱组别顺序加液,如需同时建立双通道请作好标记。

⑤执行时间准确,记录及时,页面清洁,字迹工整。

⑥按照医院评审要求,所有药用医嘱由办公护士打印执行单后必须手写签名确认(审核程序)。

医嘱执行单护理文件书写输血记录单

存在问题:

  无取血者签名,记录有涂改,漏输血起止时间,三次记录中均填有时间,签名不规范。

•护理记录单:

分为入院评估及首次记录、护理监测记录单和护理记录单,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

入院病人应进行护理评估,应用护理记录单的病人,不再使用护理监测记录单,但两种记录应当紧密衔接,避免遗漏或脱节,按各自顺序编码。

原则:

做你所写的,写你所做的。

护理记录“五性”要求

护理记录的客观性

护理记录的真实性

护理记录的准确性

护理记录的及时性

护理记录的完整性

(一)入院评估及首次记录:

是指病人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书写的记录。

每个入院病人应进行护理评估,若病重、病危、有护理阳性体征及安全隐患,应有记录,记录应在当班内完成。

评估单项目填写完善、规范。

(二)护理监测记录单:

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

适用于除抢救、危重、大手术及需严密观察病情外的所有住院病人。

1、项目要填写完整。

记录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监测时限、页码、记录日期、时间、监测项目、备注、护士签名等。

2、按医嘱频次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变化随时记录于备注栏内,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体现专科特点。

3、口腔、尿管、胃管护理应实施后填写,压疮防止在翻身栏填写。

4、术后观察、引流管观察、特殊观察、特殊处置等应及时记录,如有特殊记录在备注栏内,根据病人病情决定记录频次。

5、使用吸氧、心监等在备注栏内记录,记录吸氧、心监起止时间,在观察栏应有血氧饱和度记录。

(三)护理记录单:

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病重(病危)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

适用范围

病重、病危患者。

病情发生变化,需要监护的患者

眉栏部分

包括科别、姓名、年龄、性别、床号、

住院病历号、入院日期、诊断。

填写内容

意识:

根据患者实际意识状态选择

填写:

清醒、嗜睡、意识模糊、昏睡、

浅昏迷、深昏迷、谵妄状态。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直接将测得数字填写在相应栏内,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

填写内容

吸氧:

单位为升/分(L/min),科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栏内填入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并记录吸氧方式,如鼻导管、面罩等。

填写内容

入量:

包括使用静脉输注的各种药物、口服的各种食物和饮料以及经鼻胃管、肠管输注的营养液等。

出量:

包括尿、便、呕吐物、引流物等,需要时,写明颜色、性状。

皮肤情况:

根据患者皮肤出现的异常情况选择填写,如压疮、出血点、破损、水肿等。

管路护理:

根据患者置管情况填写,如静脉置管、导尿管、引流管等

病情观察及措施:

简要记录护士观察患者病情的情况,以及根据医嘱或患者病情变化采取的措施

新入院病人应进行全面评估,除病危、病重需记录外,对有护理阳性体征应有记录,对有压疮、跌倒危险的患者进行筛查,高危患者应有记录。

护理记录单应根据医嘱、护理常规和病情做好记录。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病情观察记录应根据各专科的护理特点,如实记录病人客观的病情变化、实施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

抢救病人随时记录,未能及时书写抢救记录的,当班护士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大手术后的病人根据术后情况随时记录。

手术当天应重点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手术名称、病人返回病房的时间及情况、麻醉清醒时间、伤口情况、引流情况、镇痛药使用情况,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出入液量。

患者的病情变化、特殊治疗、特殊检查、特殊用药、输血等应及时记录。

危重病人临床护理记录单白班交班前小结12小时(19:

00)出入量,夜班交班前总结24(07:

00)小时出入量,不足12小时或24小时按实际时间记录。

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进行病情观察,病情有变化随时记录。

护理记录应根据医嘱、护理常规和病情作好记录,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病情观察应根据各专科的护理特点,如实记录病人客观的病情变化,施行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

抢救病人随时记录,未能及时书写抢救记录的,当班

护士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危重病人及须严密观察病情的病人日间至少2小时记录1次,夜间至少4小时记录1次,病情有变化随时记录。

----特殊专科记录单:

根据病人病情、专科特点制定专科护理记录单(神内、神外、新生儿)。

•规范记录:

1、原则:

做你所写的,写你所做的,记录做过的。

2、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

3、病人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4、病重病人除医嘱有特别监测要求外,每天至少

应观察记录4次,病情变化及时记录。

5、死亡病人抢救结束后,应及时完成各项记录,

包括出入量的小结,特别是尿量的统计。

危重病人观察记录

TPRBP、氧饱和度、出入量、心电监测等,能用数值表现最好,如小便不要写正常,而是具体的量。

不能把监测频率当任务,结果当数值,而是通过监测去认识数值中的意义。

意识(清醒、嗜睡、模糊、昏睡、浅昏迷、深昏迷、谵妄)如果不能对意识予以准确判断,可以通过临床表现描述,尤其对使用镇静剂、麻醉后病人掌握正常值、异常表现,判断指标—如心电监护

重要阴性体征记录

正常的生命体征、意识清楚、正常氧饱和度

术后引流管、引流通畅、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心梗病人未诉心前区疼痛不适、大便通畅

消化道出血病人肠鸣正常、未解黑便

哮喘病人未闻及哮鸣音、喘息不明显

自诉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反应

病情变化拐点记录

下病危的病情变化:

如医嘱为病危,予以一级护理。

但为什么下病危展现不出来,下一班也不知道该观察及注意什么

特殊检查…

•有创检查:

胸穿、腰穿等一定有相应观察常规,其合法合理性,可操作性及有效执行

•危急值:

包括电解质,血常规,心电图,影像学等;尤其在夜间,时效性,不论是告知医生,还是遵医嘱执行

•外出检查:

判断能否外出;不能又需要,需签字带相关急救设施,如氧气等,医护人员陪同

护理治疗…

•特殊药物治疗:

如硝普钠、升压药、异丙肾上腺素、利尿剂、强心剂

•输液治疗:

多通道输液的总和速度,尤其是心衰病人,液体按计划维持或完成的内涵:

目前加药的时间准确性

护理治疗…

•吸氧治疗:

记录流量(3L/分),勿中、高流量吸氧同时记录、氧饱和度、呼吸状态、体位、皮肤色泽等

•吸痰治疗:

重症病人吸痰前后记录氧饱和状态、痰鸣、皮肤色泽等

•管喂治疗:

重症病人、吞咽困难(神经系统、上呼吸机病人)、胃肠功能紊乱,一定要记录有无残留量

护理安全…

•压疮危险:

高危病人的评估结果,与家属

沟通发展方向的可能性,采取的预防及治

疗措施

•跌倒危险:

评估结果、告知、措施

•管道在位:

管道在位,引流通畅记录的内涵:

如尿管在位通畅,胃管在位通畅,重要管道最

好记录管道的距离,如气管插管---

护理安全…

•约束带使用:

家属知情认可,规范使用,如松紧适宜,肢端循环良好等

•药物过敏:

过敏史作相应的标识及交接;皮试阳性应做好记录,告知病人及家属。

•相关告知:

《侵权责任法》规定:

告知是医务人员不可以放弃的义务,必要时需要签

署相关内容,如PICC静脉置管。

(四)手术清点记录

1.是指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和敷料的记录。

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

2.手术清点记录单

记录内容:

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签名等。

护理文件书写

书写要求:

1、在经常巡视病房和了解病情的基础上书写。

2、内容全面、客观、真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3、字迹清晰可辨,不得随意涂改。

4、交班报告书写应在各班下班前完成(白班、上夜、下夜)。

5、一律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书写,书写者签全名。

6、准确填写交班日期及本班病人动态。

入院、病危、病情变化或特殊情况病人(特殊检查、手术、治疗病人)记录无遗漏,并且各类标识正确、规范。

7、续页书写时,应在续页上填写日期,并注明页码。

8、书写病人动态时依项目顺序并按床号排列,其项目顺序如下:

(1)出院、

(2)转出、(3)死亡、(4)入院、(5)转入、(6)手术、(7)分娩、(8)病危等。

9、若同一病人在本班内有2项或2项以上的项目需要填写时,可在同一项目栏内填写。

五、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①记录漏项

术后时间漏填写;

对于请假、外出的患者体温单上无注明;

漏测某一时间段的体温、脉搏、呼吸;

按医嘱灌肠后体温单无显示结果、多次灌肠标识不规范等。

出入量记录不全、不规范

②记录有误

入院时间与病历首页入院时间不一致

大便次数记录与护理记录不符,大便失禁体温单无标识等

③涂改记录

④虚假的记录

⑤与医生记录不一致

⑥降温后无重测记录

⑦安置起搏器的病人标识不规范

⑧皮试结果无标识

①医嘱执行时间不准确

医嘱漏执行,执行不规范医嘱;

盲目执行口头医嘱,补记不及时、不准确;

碍于人情,对有疑问医嘱不提出质询;

执行医嘱未查对,错误医嘱不知晓;

死亡病人的医嘱停止时间与护士校核时间不一致。

②医嘱执行签字不规范

代签字现象、签名字迹潦草;

签名或处理时间超前于医嘱开出的时间;

临时医嘱执行后未及时签字;

试验结果标记不及时,抗生素使用未写“续用”。

未按医嘱时间执行,输液滴数与医嘱不符。

①护理记录缺乏准确性

记录时间与记录内容发生时间矛盾,导致原始记录准确性降低;

记录未使用量化指标,书写中有漏、错字,有口语化现象、措词模糊;

病情描述不准确、不完整,不能反映患者真实情况;

前后记录不一致、记录与医师不符;

存在涂改、漏记等现象。

②观察记录缺乏及时、连续、动态的记录

记录不及时,没有将随时发现问题给予解决后立即记录;

上一班与下一班的病情、措施不连贯,不能体现护理连续性;

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有记录,但用药后无效果观察记录。

③护理记录未体现专科特点

专业术语使用不当,记录内容死板、机械,无实质性内容;

特殊检查、有创操作无记录、重要护理措施无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