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392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docx

高等教育学题目答案总结

高等教育学

第1章绪论

★1.高等教育概念?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1.高等教育内涵⑴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教育,学生完成初等和中等教育之后,就可以选择进入高等教育学习。

⑵是由各类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高等教育活动是由大学、学院、专科学校及其他专门机构来完成的。

⑶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教育活动具有层次高、专业性和学术性强的特点,高等教育的职能突出体现在社会需要上。

2.★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⑴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和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高等教育按照专业特点设计课程体系,针对专业需要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专业性;高等教育在层次上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博)层次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

⑵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高等教育既要不断深化内部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充实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软硬件条件,又要密切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

⑶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当代社会,高等教育不仅高级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高等薛学校的社会化服务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3.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关系高等教育是高等系统的一部分,其本质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

各类高等学校作为学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体。

因此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

高等教育是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并承担着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高等学校是中等教育后开展高层次教育活动的场所,是普及型中等教育向专业教育的延伸。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社会,与社会对接。

同时高等学校还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通过自身职能的发挥,实现高等教育的功能。

/因此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往往通过高等学校的职能来表现,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的物质载体。

4.★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是怎样兴起的?

(1)清朝末年,以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政治经济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的先后兴起,我国古代教育开始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

(2)两次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主要利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主张学习外语和西方先进技术,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后来扩展为多科性学堂,京师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近现代高等教育学堂,它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3)戊戌变法后我国开始出现真正的新式大学,随着天津中医学堂、南洋公学上院和京师大学堂的先后创办,我国近代大学开始诞生,至晚清我国已有3所公立大学堂、24所省立高等学堂和127所省立专门学堂。

(4)我国的教育法也历经许多变革发展,民国初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颁布的《大学令》和《专门学校令》,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修正大学令》等,至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组织法》、《专科学校组织法》等一系列法令法规,对现代高等学校教育的学制、宗旨、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5)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别具特色,在战争时期培养出了一大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人才。

5.★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具体体现:

指高等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性:

⑴高等教育活动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首先,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的专业教育,在教育层次上高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具有层次性,其次,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仅仅停留在“高”和“专”的圈子内,还要考虑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如何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如何培养热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具有任务的特殊性。

⑵高等学校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具有特殊性,除具有一般教师的特点之外,高等教师还具有更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特点。

⑶高等学校学生具有特殊性,高等学校的学生一般已进入成年期,具备了高度的思维和学习能力,情感丰富、学习动机、态度、兴趣和理想表现为多样化。

⑷高等学校职能具有特殊性,高等学校具有教育教学职能、科学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和社会文化的引领作用。

6.★论述:

试述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

作为高等教育者,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学理论,可以系统地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高等教育的发展的历史和规律,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能,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等理论,并通过这些理论来指导工作

(2)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的教书育人水平。

高校的教书育人工作,即使按照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是通过对教师的知识培素养、品格、态度和敬业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形成重要影响的过程。

(3)有助于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教师是高校的主体,高校的社会价值,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高低、高校学科专业特色的形成和发展,归根到底都是高校教师队伍的水平休戚相关。

⑷有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化是指高校教师所应该达到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其中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既有学历标准要求,也有必要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求。

7.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目的和功能、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高等学校的教师与学生,高等学校的德育、校园文化,等等。

8.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发展史:

有关教育研究活动的专门记载,最早大约出现于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休伯所著《英国的大学》和纽曼的演讲集《大学的理想》是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两部最早的著作。

19世纪末,美国的一些大学开设了以高等教育问题为内容的课程,进入20世纪出,研究高等教育的学者越来越多,美国大学出现来了“高等教育专业”,并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成果,如《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等。

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初,主要以大学校长和高校管理者对高等教育问题发表著述,我国的教育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广泛兴起于80年代,1978年成立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1984年出版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

9.高等教育学概念:

研究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揭示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科学。

10.高等教育的特点:

专业性

11.高等教育层次性: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

按照我国的实际,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班)层次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

12.高等学校的起源:

在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则一般认为起源于商朝的右学,在周朝得到初步发展,至秦朝教育制度遭到破坏,直到西汉,兴办“太学”,汉代的鸿都门学,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

随后高等教育几经发展,先后经历了科举制度、书院等教育制度形式,至17世纪中期,成立京师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近现代高等教育学堂,它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而国外,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甚至更早,它被视为雅典的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教育史公认的正规高等学校。

但是与近代大学有密切关系的应该是十二、十三世纪产生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这些大学组成学部或者学院,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开设规定的课程,举行正规的考试,并颁发文凭和学位。

一般认为,真正的大学起源于12世纪的西欧。

17世纪,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13.在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则一般认为起源于商朝的右学,在周朝得到初步发展,至秦朝教育制度遭到破坏,直到西汉,兴办“太学”,汉代的鸿都门学,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

隋朝设立科举制度,唐朝的科技教育到得重视,已有了留学生教育,宋朝时期出现了书院正式形成并盛行,是实施藏书。

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直至清光绪年间,全国各县书院改为学堂,科举制度被废止。

(1)清朝末年,以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政治经济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的先后兴起,我国古代教育开始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

(2)两次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主要利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主张学习外语和西方先进技术,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后来扩展为多科性学堂,京师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近现代高等教育学堂,它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3)戊戌变法后我国开始出现真正的新式大学,随着天津中医学堂、南洋公学上院和京师大学堂的先后创办,我国近代大学开始诞生,至晚清我国已有3所公立大学堂、24所省立高等学堂和127所省立专门学堂。

(4)我国的教育法也历经许多变革发展,民国初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颁布的《大学令》和《专门学校令》,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修正大学令》等,至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组织法》、《专科学校组织法》等一系列法令法规,对现代高等学校教育的学制、宗旨、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5)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别具特色,在战争时期培养出了一大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人才。

最早产生且延续不断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等。

汉代—鸿都门学,世界上第一所文艺艺术专科学校。

唐朝有了留学生。

宋朝—书院—正式形成并开始盛行—萌芽唐朝—宋四书院: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清光绪27年(1901)书院改学堂。

清光绪31年(1905)科举制度终结。

14.教育概念:

广义:

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

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15.学校教育制度概念:

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而系统实施的不同层次教育的制度。

包四个阶段。

括:

学前、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

16.完全中等教育包括:

初级中学教育和完成初中教育后的普通高中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

17.从办学形式上看,高等教育包括:

全日制高等教育和非全日制高等教育两类。

18.全日制高等教育指:

由国家批准设置的各类普通高等学校的普通高等教育。

19.非全日制高等教育指:

由各教育机构提供的成人高等教育、业余高校教育或分时段高等教育。

第2章高等教育目的

1高等教育目的:

是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总目标,是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标准方面的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体现,反映高等教育对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定和质量要求,集中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2.★我国的教育目的:

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理解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目的:

(1)注重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注重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体现:

高等教育的目的既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又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1)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

(2)高等教育目的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具有客观性。

3、高等教育的几种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为论、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文化本位论。

教育无目的论和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4、★谈谈你对高等教育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目的观的认识:

(1)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主要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服务。

代表人物卢梭、马斯洛、老子等。

认为教育目的的制定应以个人的价值为中心,以自身的完善和发展需求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

强调个人的利益和权利,兴趣和爱好,社会参与及自我实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积极的影响,是不完全的理论。

(2)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是基于人的社会性提出的,主张人的教育和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求,代表人物孔子、斯宾塞、涂尔干等。

认为教育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制定高等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

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人,这种教育观念十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值得肯定,打扮完全否认教育目的对个体的依存,否认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的影响,不可取。

5、★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3)激励作用(4)评价作用。

6、★高等教育目的体系包括:

(1)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分为科类目标与层次目标)

(2)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内容包括培养方向、使用规格和相应的质量要求)(3)课程目标(一、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建构的课程体系,二、每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高等学校培养目的:

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结合自身特点对接受高等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所提出的统一标准和总体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

是指高等学校的各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而确定的对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的总规定。

课程目标:

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手段。

7、★论述:

高等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

1)教学工作。

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是最基本的途径:

一方面,教育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的,但是进行最多的是教育活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高等学校教学的直接目的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2)科研训练,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高等学校通过科学研究,在重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社会实践。

是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和加深其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提高觉悟。

知识点:

2高等教育的目的从本质上看是一个价值追求问题,由于价值主题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社会矛盾的历史性和具体性,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样性、动态性,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高等教育目的观,主要有:

高等教育的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无目的论、辩证统一论。

3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方针的制定要以基本国情和教育工作自身的规律为依据。

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三方面:

(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教育的培养目标(3)实施途径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出来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培养方向、使用规格和相应的质量要求。

 

第3章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

1.★简要说明高等教育结构是如何划分的?

宏观上主要包括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类型结构、区域结构等;微观上主要有高等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教师结构、学生结构、课程结构、科研结构等。

宏观:

⑴形式结构:

一般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泛指按照国家计划招生并开展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是以提高学历或专业水平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形式。

按办学主体分为:

公立高等学校和私立高等学校。

⑵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中的各级教育。

一般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硕士、博士)教育。

⑶科类结构:

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构成。

主要表现为校、系、科、专业的结合形式。

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标准。

⑷类型结构:

教育系统内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的构成状态。

包括三类:

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

按学科划分:

单科性院校如外国语学院等、多科性大学(学科门类在三门以上)、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比较齐全)。

按职能划分:

教学型院校、教学研究性院校、研究型大学。

⑸区域结构:

主要体现在地区分布状况。

微观:

⑴高校组织结构形成了与政府部门类似的科层制与学术组织(主体)相结合的组织结构。

⑵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

层次上看,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从教学管理形式上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限选修课,从学生学习的形式看,分为正式(显性)课程、潜在(隐性)课程。

(3)高校学校的教师结构:

学校教师群体的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要素的构成状态。

2.★什么是高等学校管理体制?

主要是指高等学校的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及其运行机制。

既有宏观上政府、社会与高等学校的联系方式,也包括微观上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类型:

(1)中央集权制,典型代表:

法国

(2)地方分权制,典型代表:

美国(3)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结合型,代表:

英国和日本。

我国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

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⑴高等学校的校长,我国高等学校内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校长室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的行政工作。

⑵高校的决策机构。

形式:

董事会、理事会、校务委员会、三种类型:

由非专业人员组成:

美国。

学术人员组成:

法国。

分别由上述两类人员组成:

英国、学术委员会(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3、高等教育的价值:

(1)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包括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科学技术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生活价值。

(2)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个体价值主要表现为促进个体知识能力发展、提高个体文明素质和实现个体的目标追求等方面。

4.★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对社会产生作用,通过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就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包括: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政治功能:

培养政治人才、使受教育者政治化和促进社会政治化。

经济功能:

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文化功能:

文化传承、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功能。

5、★高等教育经济功能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⑴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①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

劳动力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

②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专业领域的技能,同时还具备研究和创新能力,因而在经济发展中,高等教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③通过扩招,提高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支持。

⑵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表现为两种形式:

①传播科学技术,通过高等教育活动,将科学技术传授给受教育者,再由受教育者作用于生产过程。

②生产科学技术,高等教育活动不仅传播科学技术,培养人才,也利用其科学研究基础条件雄厚的优势,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创造新的科学技术,为经济领域提供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⑶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①一般不同区域的中心城市,集聚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

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大型企业研发机构可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交流和联合攻关,推进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②高等教育还可以承担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任务,在城市经济布局、区域特色和主导产业发展呢等领域发挥智囊和参谋作用。

6、★简述高等学校的职能(体系)

(1)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

(2)发展科学技术,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室国家科学研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开展社会服务,它是当代高等学校上述两种职能的延伸,是高校密切与社会的联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学以致用的主要途径。

社会服务类型:

教学类服务、科技类服务和开放式服务。

4.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

按科学研究活动对象的划分:

自然科学研究、工程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文科学研究;按科学研究的性质划分: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特征是探索和发现,让大学生了解、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和形式。

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1)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相结合(3)规划课题和自选课题相结合。

(4)学术价值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5)科研队伍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6.科学研究的程序:

科研准备、研究过程、成果总结。

7.高等教育的结构:

是指高等教育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

8.高等学校的决策机构:

董事会,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

9.1980教育部年制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1981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始试点并在全国推广。

10.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基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合法性。

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确认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11.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强调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在教育部的学科划分中,学科门是最高级别的学科,共12个,低一级是学科类71个,低一级为专业。

13.按照学科门类划分,高等学校可以划分为单科性院校(以某一个学科的专业为主)、多科性院校(学科门类至少有三个以上)和综合大学(门类齐全)。

按照职能划分:

教学型院校(技术教学型和普通教学型)、教学研究型院校(也称为应用型大学,分为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

14.综合性大学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侧重于基础科学,教学内容侧重于普通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15.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优化的目标。

16.高等学校的体制:

高等学校这一具体的组织中,领导和管理高等学校正常运行的制度、方式、方法的总称。

17.高校的运行机制:

对高等学校运行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

18.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处理好政府与高校、中央与地方、教育部与其他各部委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

19.建立科学概念、作出科学判断和构件理论体系是形成科学理论必须的三个步骤。

20.高校社会服务的实践最初发端于美国。

21.威斯康星大学是最早的赠地学院之一,1904年,校长明确提出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第4章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1★简述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概念,你如何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就是指高等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作用,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特征。

就是说,只有同时符合这三种特性的高等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和趋势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它是用来回答“高等教育”是如何运行的,它揭示高等教育在运动和发展中所遵循的必然的逻辑顺序。

2、高等教育的主要观点:

(1)把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将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把教育内部诸方面的关系称为“教育内部的关系”,进而把这两方面的关系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和“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2)按“规律就是关系”的说法进行分类,提出教育工作中诸如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等十大关系,并认为这十大关系就是教育的十大规律。

(3)按照教育规律作用的形式、范围和层次分类,分别将其划分为:

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教育的动态规律与静态规律、以及教育的基本规律、学校教育规律和学校内部具体教育工作规律三个层次的规律。

3、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整个教育基本规律的研究,但缺乏对高等教育的针对性研究。

(2)注重高等教育与其他方面关系的研究,忽略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3)注重高等教育各组成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忽略对高等教育的根本因素的研究。

4、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包括:

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是高等教育活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