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437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3第2单元第6讲 启蒙运动 学案.docx

高考一轮复习必修3第2单元第6讲启蒙运动学案

一、原因

1.经济: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2.阶级: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 封建专制 统治和教会压迫。

3.科学:

 自然科学 的发展,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4.思想:

 文艺复兴 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5.政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二、进程

英国(发源地)→法国(高潮)→欧洲(扩展)。

三、主要启蒙思想家

国别

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影响

法国

伏尔泰

《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①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 天赋人权 ”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三、主要启蒙思想家

国别

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影响

法国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②提出 三权分立 学说

③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

其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主要启蒙思想家

国别

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影响

法国

卢梭

《社会契约论》

①“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和社会契约思想

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其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主要启蒙思想家

国别

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影响

德国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①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

②强调人的重要性,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

③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但自由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启蒙运动的总结

四、核心思想

 理性主义 (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务的能力)。

五、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

1.思想:

思想进一步 解放 了,自由和平等深入人心。

2.政治:

推动 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爆发大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斗争)。

3.人类文明:

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逆向选择题一般带有否定性词语,但不一定是选择错误项。

因此首先要看清题,不能看漏了否定性词语、不能受惯性思维的影响,自以为是要选正确项或错误项。

在选择方法上,重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即逆向要求正向选。

逆向选择题选择方法

1.理性之光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斗争也深入展开,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启蒙运动由此拉开了帷幕。

启蒙(enlighten)的法文原意是明亮、照耀,启蒙运动的含义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启蒙先驱们提倡用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不再信奉传统的偶像与教条,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

1.理性之光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2)伏尔泰:

自由与平等。

更尖锐地批判现存制度,更热情地歌颂理性,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后世有人评论说:

“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3)卢梭:

社会契约。

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4)康德:

人非工具。

应当以人为本,人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福祉,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

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1.理性之光

以孟德斯鸠、伏尔泰等人为主将的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滨孙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

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C

2.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事件与时间

文艺复兴(14~17世纪)

启蒙运动(17~18世纪)

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及初步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内容

反对神学世界观,肯定人性

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强调人权、法治

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性质

思想解放运动,不同程度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影响

使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

推动人从封建专制统治中解放出来

(1)两者是继承关系(启蒙运动包括人文主义思想因素)。

性质相同:

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内容相似:

反封建;后果相似: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披着宗教外衣——撕开宗教外衣;提倡人性——提倡理性,将人性发展为人权;反神权不反王权——既反神权又反王权,将封建制度作为斗争对象;冲击了旧世界的一部分——要砸烂整个旧世界,并为新世界规划了制度和思想;推动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资产阶级政权建设。

2.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从阶级性角度看都是顺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都是反封建、反教权的进步运动。

但是这些运动所确立的以人为本、信仰自由、民主科学、人权法制等等思想观念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成为一种“普世价值”,丰富着人类的思想文化。

源于阶级,又超越阶级。

2.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资产阶级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后者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突出表现在()

A.反对教会的权威

B.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C.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D.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构想

D

3.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1)从内容上看:

①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动摇了封建统治;

②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谋划和架构。

(2)从时间上看:

对17~20世纪的人类历史乃至当今社会都产生了久远而巨大的影响。

3.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3)从空间上看:

①在欧洲,为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

②在美洲,为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依据,推动了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③在亚洲,先后激励着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3.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4)从政治上看:

①不仅推动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②也推动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

③并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营养。

(5)从思想上看:

对人类的思想解放和人文主义的发展作出贡献,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明。

法国启蒙思想家毕封说:

“大自然之所以能全面发展,之所以能够达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完善和辉煌,完全是靠了我们的双手。

”他的这一论点的实质意义是()

A.否定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

B.揭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

C.宣扬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

D.号召人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D

2010年5月5日下午1点,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主办,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史学社承办的“上海市青年人文读书工程人文经典论坛系列讲座”之第二十四场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历史系1206室开始。

此次讲座主题为“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令愉老师主讲。

《论法的精神》所倡导的法制、政治自由和权力分立是对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抨击,成为此后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政治纲领。

特别是为孟氏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分权与制衡理论,对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经过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已经成为资产阶级国家构建民主制度和政权体制的组织原则。

孟氏所集中讨论的不是具体的法律规范本身,而是法的精神,即法律符合人类理性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所以,孟氏把法律置于决定地位,认为只有法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而专制则是对人性的蔑视和对自由的践踏。

他进而深

入探讨了自由赖以存在的体制条件,并借此找到恢复自由的基本手段——三权分立,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主张宪法统率下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政治制度,使法律、自由与宪法结合起来,奠定了宪政理论的基本框架,这也是孟氏对政治理论最杰出的贡献。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在国家出现以前,每个人都享有自然权利和自然赋予全体人类的一切物品,一切物品都是共有的,人类为占有这些生存所必需的物品无休止地厮杀,于是,人类意识到成立国家以确保和平的必要,彼此订立协约,建立国家。

上述观点应属于()

A.空想社会主义 B.启蒙思想

C.儒家思想D.基督教教义

B

西方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古希腊时期:

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们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例如,“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我们有理由把智者学派闪耀着人文精神的思想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泰格拉视为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西方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启蒙运动时期:

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C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解读:

16至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而同时期西方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这就使得欧洲启蒙思想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只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修补,而欧洲启蒙思想则开始构建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

②从法律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

③反对君主专制

④强调“公民意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D

1.(2009•海南卷)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

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C

蒙思想家的思想

蒙思想家的思想

2.(2009•江苏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B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

启蒙运动的比较和运用

3.(2010•江苏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

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

启蒙运动的比较和运用

3.(2010•江苏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

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

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

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

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

启蒙运动的比较和运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

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

启蒙运动的比较和运用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

启蒙运动的比较和运用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

启蒙运动的比较和运用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

启蒙运动的比较和运用

【参考答案】

(1)起因:

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变化:

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

(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

(2)局限性:

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

反应:

文学家转而关注个人的感情,产生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反对崇拜理性,对社会现状不满,强调个人感情)

(3)看法:

开启民智。

推动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丰富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人文主义内涵。

原则:

论从史出。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主张:

美德即知识

弟子: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起源

背景

(1)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2)古希腊民主政治使人的地位日益突出

表现

智者学派

代表:

普罗泰格拉

主张: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复兴

文艺复兴

背景

成就

文学三杰:

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

艺术:

达·芬奇

(1)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新兴资产阶级兴起

(3)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

影响:

思想解放运动

主张:

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翻译《圣经》

影响:

三大新教派;打击罗马天主教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宗教改革

背景

(1)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2)罗马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掠夺和压榨

马丁•路德

改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发展启蒙运动

背景

(1)英国资产阶级发展

(2)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自然科学的发展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伏尔泰:

君主立宪、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2)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

(3)卢梭:

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

(4)康德:

民主、平等、理性

影响: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1.人文主义在东西方

(1)西方:

古希腊孕育人文精神的滥觞;文艺复兴弘扬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人文主义深入发展;人文精神至今是西方的主流思潮,同时它具有广泛的包容性。

(2)中国:

古代先秦儒家具有民本思想,明清之际民本思想再次活跃;近代维新思想传播带来民主思想的启蒙,孙中山三民主义以民权为核心,新文化运动举起民主、科学的大旗;现代中国凸显人民当家作主,当代宣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

(1)两次运动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刚刚兴起时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和人性从宗教蒙昧状态下的觉醒;启蒙运动则是资本主义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专制主义政治的阻碍后资产阶级的一种公然的思想反抗和动员。

(2)两次运动都注重了人的价值。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思想的束缚,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它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封建的王权、神权和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

(3)两次运动都是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世界意义。

文艺复兴打击了宗教神学的精神统治,启导了欧洲范围宗教改革的浪潮;启蒙运动则更激进,它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掀起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