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630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5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docx

五年级音下学期音乐教案详

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

更要使一部分学生转变思想(认为学习音乐无用,认为音乐课是副课),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教材分析:

(1)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2)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实践与创造。

(4)加强综合与渗透。

全套教材的特点: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

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聆听”“创编活动”等内容。

在教材中还增加了读谱唱歌、二声部合唱比例增大,难度提升了许多。

在本册中,歌曲难度、篇幅相对加大,歌曲内容较广,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风格。

通过学习合唱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

音乐常识有:

节拍的学习,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反复记号的学习,以及了解音乐家贺绿汀的故事。

教材中的音乐童话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展现的机会,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整册教材展现了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特色,使学生感受各种不同的魅力,更加热爱民族文化。

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学期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各班的学生情况有所差异,有的乐感较好,学习能力强,模仿能力好;有的上课纪律差,表演时不活跃;还有的性格内向,不敢表现自己。

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要求学会唱课本上的8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乐理知识:

下滑音、前倚音、拍号等。

3、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备注

1

2.25--3.1

歌曲《小鸟小鸟》、欣赏《致春天》

2课时

2

3.4--3.8

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欣赏《春水》

2课时

3

3.11--3.15

歌曲《巴塘连北京》、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课时

4

3.18--3.22

歌曲《迷人的火塘》、欣赏《阿瓦人民唱新歌》

2课时

5

3.25--3.29

歌曲《小白船》、欣赏《天地在我心》《望月节》

2课时

6

4.1--4.7

歌曲《让幻想展翅飞翔》、欣赏《水星——飞行使者》

2课时

清明节4、5、6、休7班

7

4.8--4.12

歌曲《童心是小鸟》、欣赏《四季歌》

2课时

8

4.15--4.19

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欣赏《秋收》

2课时

9

4.22--4.28

歌曲《田野在召唤》、欣赏《我们的田野》

2课时

27、28班

10

4.29--5.3

歌曲《铃儿响叮当》、欣赏《铃儿响叮当》

2课时

劳动节29、30、1休

11

5.6--5.10

歌曲《蝈蝈和蛐蛐》、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2课时

12

5.13--5.17

歌曲《我是中国人》、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2课时

13

5.20--5.24

歌曲《手拉手》、欣赏《我的朋友在哪里》

2课时

14

5.27--5.31

歌曲《可爱的苹果》、欣赏《让世界充满爱》

2课时

15

6.3--6.9

歌曲《盼红军》、欣赏《牡丹之歌》

2课时

8、9调班

16

6.10--6.14

歌曲《编花篮》、欣赏《花之歌》

2课时

端午节10、11、12休

17

6.17--6.21

歌曲《你猜俺河南都有啥》、欣赏《河南老乡》

2课时

18

6.24--6.28

歌曲《小枣树》、欣赏《小枣树》

2课时

 

课题:

第一课春意

教学内容:

1、复习上学期的音乐知识和歌曲

2、歌曲《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致春天》《春水》

教学目标:

1、巩固上学期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

2、指导学生用甜美、欢快的歌声,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3、通过欣赏童声合唱,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并掌握6/8拍的节奏型。

教学难点:

1、二声部合唱要做到声音协和,音量均衡;

2、弱起小节的演唱。

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鸟小鸟》

2、聆听《致春天》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巩固上学期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

2、指导学生用甜美、欢快的歌声,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3、感受钢琴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并掌握6/8拍的节奏型。

教学难点:

训练二声部协和,培养同学们的团体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了解大家在寒假所学到的音乐知识或是新歌;

2.进行“音乐知识抢答”赛,主要是复习上学期的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爱好;

二、新歌教学:

1、春天来了,你能用简单的词语描绘一下你眼里的春天吗?

2.聆听歌曲《小鸟小鸟》;

3.歌曲是几拍子?

能说出拍号的含义吗?

老师通过唱和拍打节奏引导学生说出刚才拍的拍子中哪几拍是最强的?

4.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认真找一找,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

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

5.找出相同的乐句,这样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6.学生唱第一声部的时候老师唱第二声部,应该让学生学会既要唱好自己的声部,还要聆听到第二声部的旋律;

7.教唱第二声部,把学的快的同学用来唱第二声部;

8.加入歌词演唱,然后再复习第二声部旋律(多练几遍)加入歌词;

9.两个声部合成,老师可以帮着二声部唱一唱,等稳定之后可以让学生直接看老师的指挥的演唱;

在练习中少用钢琴或不用钢琴,让学生的听觉去适应二声部合唱,以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要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注意气息的支持和声音位置的保持,让声音变得更美。

10.歌曲处理:

用演唱、舞蹈、打击乐器等进行二度创作表演。

三、欣赏钢琴曲《致春天》。

1.简单介绍挪威:

挪威地处北半球的高纬度,冬季漫长而黑暗,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人们热忱地企盼春天的降临,一旦大地回春,人们的心情将是何等的欣喜和珍爱!

钢琴曲《致春天》正描绘了春天降临大地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2.聆听乐曲

1)设问:

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复听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3)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两个书面作业

板书设计:

《小鸟小鸟》

6/8拍强弱弱次强弱弱

《致春天》——挪威——格里格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春雨濛濛地下》

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用连贯平稳的气息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2、初步了解不完全小节的含义,并能正确演唱弱起音。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不完全小节及弱起的正确理解,把歌曲唱正确、唱完整。

教学难点:

通过对不完全小节及弱起的正确理解,把歌曲唱正确、唱完整。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CCTV动画城的节目吗?

(生:

喜欢)

师:

谁说说你最喜欢哪二个中国卡通明星?

(生:

……)

师:

“迪斯尼太远,去淇河书院。

”其实我们鹤壁也有一位卡通明星,知道它是谁吗?

(媒体出示鹤壁卡通明星——苏迪,井播放众人呼喊苏迪的声效。

可以自己创造)喜欢它的朋友太多了,要让苏迪注意我们,得想个好办法。

师:

让我们用歌唱的方法试试吧!

(用下面的方法练习歌曲中合唱部分旋律))

例,

6666|00|6666|

苏迪苏迪苏迪苏迪

00|4444|4444|

苏迪苏迪苏迪苏迪

师:

看,苏迪听到你们动听的呼喊,来欢迎你们了。

(媒体出示,苏迪带大家游览淇河书院的画面,背景音乐为《春雨蒙蒙地下》的伴奏音乐)

2、师:

苏迪带我们—起玩了很多游乐设施,就在大家和苏迪依依不舍在淇河书院门口分手时,却碰到了……(播放雷电雨录音)你们听!

师:

他们碰到了什么?

(生;雷阵雨)雷阵雨真的让我们措手不及,有一首歌唱的就是这样的情景,你们听。

(播放歌曲《雨中即景》片段)

3、听了刚才的歌,有谁能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呢?

(继续播放歌曲《雨中即景》剩余片段请同学表演,师引导孩子用身边的物品,如利用课本、凳子等模仿雷电、雨声。

师:

雷阵雨通常发生在什么季节?

(生:

夏季。

师:

歌曲中是用哪个象声词表现夏雨的?

(生:

哗啦啦啦)它让我们感到了怎样的夏季雨声?

(生:

雷雨声很大)那你们认为和夏雨声音反差最大的是哪个季节的雨声?

(生1:

春天;生2:

有时春天下的毛毛细雨根本听不到声音。

二、新歌教学

师:

试想,夏雨就象顽皮的精灵,有时真的让我们哭笑不得,不过却在炎炎夏日给我们带来清凉。

而春雨是春姑娘的使者,春雨过后,它让小树脱去了寒衣,换上春装,柳条飘摇,燕儿欢叫,给了我们无限的生机。

你们想听春雨的歌吗?

1、师:

请大家闭眼倾听。

(播放《春雨蒙蒙地下》录音,在学生倾听歌曲的同时启动一下室内电扇,把藏在电扇叶片上的纸柳条和小燕子放下)

2、师:

孩子们,请睁开眼睛,你们看,一场春雨,把春天也带进了教室,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

(出示课题)

师:

谁来帮助小燕子,让它走出困境?

(由于—根有小燕子的纸柳条被缠,没有及时放下。

从很多孩子举起的手可以看出,学生这时的表现是真诚的,教师不必再用语言来画蛇添足,最后我举起一位体重较轻的学生,让他把小燕子放下,我由衷地感谢课中出现的这次意外。

3、师范唱歌曲。

4、教师钢琴伴奏,请大家用“lu'”试唱旋律。

师:

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

有没有学习困难?

(生1:

春雨声就是我们练习的呼喊声;生2:

有的起唱跟不上。

5、通过以下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小知识:

不完全小节和弱起。

师:

同学们,让我们来看这不完全小节是怎样形成的。

请一些同学听老师的要求,变化一下座位。

(教室内座位是一排八位四组,教师请最左边上的一排学生把座位移动到最右边单独坐下。

然后再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座位的变化,再过渡过到在乐句中的变化,让孩子观察比较2/4歌曲第一小节的强弱变化。

2/4XX|XX|XX|XX|→

2/4X|XX|XX|XX|X|

师:

现在第—小竹有几拍(生:

一拍)最后一小节呢?

(生:

也是一拍)那第一拍的节奏跑到最后单独成一小节,那起音应该是强还是弱?

(生:

应该是弱拍)

师:

不完全小节一般都出现在乐段的开始和结束处,在乐段中是不可能出现不完全小节的。

而首尾的不完全小节拍数相加往往等于一个完全小节,而弱起的音符不能唱太响,强拍应该落在次小节的第一个音。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井学唱歌词。

7、师;春雨是多姿的,文学家用语言赞美她,音乐家用音符赞美她,诗人用诗句赞美她,请听!

(播放古诗《春夜喜雨》录音)

师:

诗人的哪一句诗句最能体现春雨的声响?

(生;润物细无声)那我们歌中的雨声怎样演唱更恰当些?

(生1:

应该象诗中描写的一样唱得更轻柔一点:

生2:

要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

8、有表情地演唱。

师:

请大家把春雨的细致感觉唱出来。

9、请男、女同学分别唱一唱,比一比。

师提示还要注意连音与非连音唱法的对比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三、聆听《春水》

1、以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师:

春水从何处来?

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

请听音乐

2、欣赏

1)歌曲创设了一幅幅的画面

2)合唱有几个声部?

表现出怎样的情绪?

3)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划小节线

4、按教材上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为歌曲伴奏

5、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6、各小组展示表演。

四、拓展

1、师:

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个舞蹈。

(媒体播放舞蹈《嬉雨》)

2、师:

这个舞蹈表现了什么?

(生:

在雨天玩耍,玩得高兴时连伞都扔一边了)如果老师就让你们用《春雨蒙蒙地下》这首歌来表达雨中的快乐,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

(生1:

可以加快点速度;生2:

要用更快乐的情绪演唱)

3、尝试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体会不同速度对营造歌曲意境的重要性。

4、师:

同学们的演唱真棒,让我们真正体会一把踩雨的快乐好吗,我想大家肯定会给今天忘记带伞的同学以帮助的,可不能让他们淋着雨噢!

(播放关闭音乐的舞蹈《嬉雨》,配上歌曲《踩雨》的录音,然后请带小伞的同学和没带伞的同学—起来体会一下踩雨的感觉。

四、小结:

(低音量播放钢琴曲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

师:

我国的文字是奥妙无穷,关于描绘雨声的象声词还有许多,请你们回去来找一找适合春雨的象声词,小组确定后分组练一练,下一堂课上,老师想听到各种不同的雨滴声。

同学们,其实世界无处不存在美,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就连下雨天心里也是甜的,你们说是吗

作业布置:

完成书面作业

板书设计:

春雨蒙蒙地下

6666|00|6666|

苏迪苏迪苏迪苏迪

00|4444|4444|

苏迪苏迪苏迪苏迪

2/4XX|XX|XX|XX|→

2/4X|XX|XX|XX|X|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二课《欢乐的村寨》

教学内容:

1、表演《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

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塞》《阿佤人民唱新歌》

教学目标:

1、在感受、体验、实践学习中,了解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的单调风格及风土人情,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音乐视野。

2、以优美抒情的演唱歌曲《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

了解藏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及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唱好跨小结切分音,连音线,圆滑线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巴塘连北京》

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塞》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倾听歌曲,通过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法演唱歌曲,从而准确掌握跨小节的切分节奏的演唱方法;

2、指导学生用甜美、欢快的歌声,表达自己的感情。

3、在理解乐曲的情景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前提下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乐曲民族性、地方性的音乐特点,并对其主题进行哼唱。

教学重点:

能够用连贯的气息、准确的舞蹈动作和优美抒情的歌声进行《巴塘连北京》歌舞表演,以表达藏族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

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和一音多字的唱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听《青藏高原》

师:

美好的诗,感人的歌象从高原雪山倾泻而下的河,时空已挡不住它奔向大海的冲动,藏族人日夜聆听的歌也早已跨过时空飞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引导我们走进神奇而美丽的西藏。

二、走进西藏,了解西藏风土人情

师:

到过西藏吗?

能把你所了解的西藏与大家分享吗?

(1)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在那可仰望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

(2)在那可观赏雄伟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建筑——布达拉宫

(3)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

(4)服饰、礼仪、文字、献哈达

(5)藏族歌舞:

刚才我们感受了藏族独特风土人情,藏族素有“歌舞海洋”之称,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听过哪些藏族歌曲,会哼唱吗?

歌曲特点:

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平时说话养成大声讲话习惯,日久天长,就形成了一种独特艺术风格,高原艺术特色,歌唱时音色高亢明亮,曲调婉转悠长,节奏律动强,衬词运用增添民族特色。

师:

歌中有舞,舞中有歌,歌舞一体构成了一种独特艺术风格,锅庄舞,弦子舞是藏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他们用舞来歌颂。

(6)那他们歌舞时主要会用上什么乐器伴奏?

(介绍藏族乐器)

三、感受藏族歌曲风格,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

1、初听歌曲

师:

巴塘人民非常热情,用歌声来迎接我们,听,远处传来了动听的歌……

请把你初听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2、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优美的旋律吧!

①用“lu”哼唱,连贯圆润②哼唱曲谱

3、歌中把彩虹比作云间金色的路,那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请仔细再听录音范唱

生:

这条路能把把塘和向往已久的北京紧相连,每当一地公路修起,当地人民非常高兴,唱歌跳舞,歌唱祖国感谢党,让我们也来一起歌唱吧!

(加歌词演唱)

4、不足之处纠正(请同学们把刚才这局再唱给老师听听,老师再想听听这非常有特色的一句。

5、接口唱①师生②生生

四、歌曲情绪激发

1、师:

刚才我发现有些同学演唱时已非常投入了,你觉得应该怎样唱才更能体现当时修起了公路,藏族人民激动心情?

生:

①加上衬词②改变速度。

2、师:

巴塘山水连着北京,巴塘人的心更向着北京,如今高原上不但修起了公路,更成功修成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

师:

天路让藏族人民从此走向幸福大道,他们 无比欢欣鼓舞,赞美幸福生活,此时心情激动欢欣鼓舞,有的甚至流下了泪。

3、那就让我们更加投入,带着深切感受来歌唱吧!

五、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塞》

导入

1.师:

同学们,寒假对你们来说,就是一个快乐的节日,大家觉得过节好玩吗?

还有哪些节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那么大家在过节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和平常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

有哪些不同?

(大街上的气氛;人们穿的衣服;人们的心情;脸上的表情;城市里的各种布置等)

3.师:

正是这些不同,才是我们感觉到了有节日的气氛。

下面请看一段录像。

(播放庆国庆场面)

4.师:

录像看完了,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

(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用美丽的花朵营造节日气氛,还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

师:

通过讨论,我们已初步找到了节日气氛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那么我们在音乐中能感受到节日气氛吗。

三、欣赏:

《北京喜讯到边寨》。

1.初听乐曲,初步体会乐曲的情绪。

2.作品介绍:

作品原为郑路创作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

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

3.作者简介:

郑路——北京人。

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

他的代表作品有:

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

马洪业——北京人。

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

1954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

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

4.分段欣赏:

(先让学生跟琴轻声视唱前四段的主旋律,然后边听边按声势图拍打节奏,并体会乐曲的表现手法)

引子:

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

第一段:

这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

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

第二段:

姑娘们纵轻盈、欢乐的舞蹈情的跳着,脚勃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

这是第二主题。

第三段:

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这是第三主题。

第四段:

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

这是第四主题。

第五段:

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

这是第五主题。

第六段:

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

第七段:

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

第八段:

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

5.再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

6.引导学生总结音乐特点。

a.小组讨论

b.师:

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粗犷奔放;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六、总结

今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了解了他们独特的风土人情。

同学们,不同的音乐把我们感染,不同情感把我们吸引,独特的文化让我们为之赞叹,今天我们用歌声用舞姿来感受民族文化,以后愿大家通过音乐课这条纽带继续品位中华民族渊源文化。

作业布置:

自己学唱一首藏族歌曲

板书设计:

切分节奏:

XXX;XX.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迷人的火塘》

2、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XXX、XX.,以更好的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2、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迷人的火塘》,表达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了解少数民族——侗族的音乐风格和风土。

教学重点:

通过对侗族的音乐风格及风土人情的掌握和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难点:

侗族音乐风格XXX、XX.的节奏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创设音乐情境。

2、师生问好歌

【设计意图:

歌曲《爱我中华》是学生比较熟悉喜爱的歌曲,溶入Flash,能够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对各个民族不同的服饰产生了兴趣。

二、感受侗族音乐和风情文化

1、初次聆听歌曲《迷人的火塘》

师:

一首《爱我中华》拉开了我们今天这节音乐课的序幕。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每个民族都有它不同的文化和生活。

单从音乐方面去欣赏,我们就可以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