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2570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2.同化:

同化就是外界因素整全于一个正在形成的结构,也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3.意志: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4.顺应:

顺应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5.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6.第二性征:

第二特征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7.成熟:

格塞尔认为,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受基因控制的,他把这种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

8.生长突增:

在青少年期开始前,身高增加率突然改变,好像一夜之间长了很多,骤然间失去了儿童期体型的和谐外型,这现象称为“生长突增”。

9.焦虑: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三、判断改错

1.有意注意是指有一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错不需要改为需要)

2.米德认为青春期的困难和危机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对)

3.一般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在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中都是适用的。

(对)

4.直到14岁,人的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后,脑电波才主要表现为α波。

3.情感是情绪的基础,情绪要通过情感表现出来。

(错情感和情绪交换位置)

5.青少年期包括少年和青年两个年龄阶段。

(错改为:

少年和青年初期)

6.个案研究法的结果容易相互比较。

(错,改为:

不容易)

7.离差智商是由斯腾伯格提出来的。

由韦克斯勒提出)

8.高级情感是指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

社会需要)

9.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荡性。

矛盾的闭锁性)

四、简答题

1.偏重社会发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论主要有哪些?

(1)华生的行为主义观;

(2)勒温的生活空间说;

(3)哈维格斯特的发展课题论;

(4)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1)过渡性:

青少年保留儿童的某些心理特点,又具有成人的一些心理品质;

(2)闭锁性:

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含蓄、内隐的特点;

(3)矛盾动荡性: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造成青少年心理的不稳定,表现出各种矛盾的心理现象;

(4)社会性:

在社会环境中与人、事、物的交互作用,由单纯的自然人变成具有社会性。

3.访谈区别于日常谈话的性质有哪些?

(1)单项的互动性

(2)艺术性(3)科学的目的性

4.简述记忆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记忆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2)按照有无目的和动机,可以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3)按照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4)按照记忆的不同方式可以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5.青少年情绪活动有哪些特点?

(1)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矛盾性:

①暴怒性与温和性②可变性与固执性③丰富性与孤独性

(2)青少年情绪活动的迅速性(3)青少年情绪活动的外显性

6.青少年心理研究应注意的原则有哪些?

(1)客观性原则;

(2)教育性原则;

(3)矛盾性原则;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7.简述青少年想象力的发展特点。

(1)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2)想象中的创造成分逐渐增多;

(3)想象的抽象性、现实性在不断发展。

8.青少年心理研究应注意的原则有哪些?

(2)教育性原则;

9.早熟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

早熟对于不同性别的男孩和女孩的影响是不同的。

早熟的男孩的心理体验比同龄的男孩要丰富,与正常成熟的同龄女生更接近。

因而,他们更喜欢、愿意与同龄女生交往。

由于他们身体上成熟,体魄健壮,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色,很容易得到同伴的敬佩、羡慕、尊重;

也容易得到家长、老师的青睐,成为受欢迎的人物或当上班级干部。

早熟的女孩与早熟男孩相比,早熟女孩体会到了更多的麻烦、苦恼。

对这种在时间上早成熟3~4年的女孩来说,会品尝到周围同伴都未曾有过的体验、感受与变化,会产生与同龄人“不同步”的感觉,因而易使她们心理焦虑、紧张与负担过重,造成自信心方面的障碍,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

10.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是指对同样的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追踪研究的方法。

其优点在于它可以对群体和个体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因为所有的被试都有相近的生活体验。

然而进行这种研究是比较有难度的。

一方面,由于时间较长,被试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出现中途退出或丢失的现象。

另一方面,主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资金,耗时耗力。

另外,在取样的代表性问题上这种方法也需要注意,并且需要注意在不断的重复测查中保持测验人员、测量工具和程序的一致。

11.简述青少年注意发展的特点。

(1)注意的过程日趋稳定;

(2)注意的广度日益增大;

(3)注意的分配趋于协调;

(4)注意的转移日渐灵活。

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

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五、论述题

1.如何判断你的学生有没有抑郁的不良情绪,如果有应该如何应对?

(1)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自卑、觉得不能胜任学习和工作等。

(2)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学生是否有抑郁的表现:

①学生是否有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坐立不安;

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丧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

精力减退,常常感到持续性的疲乏;

认为活着没有意思等表现。

②思考能力下降,联想困难,行动缓慢各方面能力都有所下降。

常常自疚自责,自我评价过低。

③机体的变化,如口干、消化不良、胃肠功能减弱、食欲下降、失眠等症状,或全身不定部位的疼痛,言语动作迟缓,显得疲乏无力,面容忧虑,伴有叹息、呻吟或哭泣的表情,有时也可有其它躯体疼痛的感觉。

(3)如果学生有抑郁表现,教师应该采取以下方法予以调节:

①分析引起这种情绪的最初原因。

②不应过分关注自己的各种症状。

③除以上自我调节的方法外,有抑郁情绪的青少年还应积极寻求心理咨询者的帮助,特别是那些觉得自己无力改变目前情绪状态的青少年更应该在心理咨询者的指导和建议下对各种抑郁情绪进行系统地改变。

2.试述如何根据青少年思维的发展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青少年期,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思维特点。

青年初期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在个体的认知发展中开始占优势,但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经验的支持,属于经验性。

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他们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并能以理论作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

青少年期思维发展的总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青年初期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2)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思维能力是智慧的集中体现,英国心理学家波诺的“学思维”教学证明了思维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提高的。

所以,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入手,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②适当运用变式③要适时做出语言概括④让学生自觉应用概念和原理

青少年心理学练习题二

1.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

假想观众和个人童话_。

2.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就是压力感。

3.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道德信念_。

4.从20世纪70年代,塞尔曼及其同事利用两难故事方法,如霍莉爬树,对儿童对友谊、权威、亲子关系等不同社会交往情景中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建构了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理论。

5.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不研究、分析行为的内在动机、只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通过条件发射、模仿学习等行为转变技术,以改变不适应的行为、纠正不良或异常行为。

6.青少年表现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7.社会性只是社会化的内涵之一,并非社会化内涵的全部。

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不仅形成了发展了社会性,而且使个性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8.压力具有情绪性和动力性。

1.易性癖:

心理对自身性别的认定和解释与生理上的性别特征恰好相反,持续存在改变自身性别的强烈愿望。

2.他律:

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

3.成人感:

由于青少年身体快速发育和性的成熟,表现为其具有了成人特征,使其心理上具有了成人感。

4.社会认知:

是指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人类自身事件的认知。

5.压力:

就是压力源、压力反应和压力感三者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

6.观点采择:

是指个体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即能够认识到对同一事物或事件别人可能会有不同观点和看法,并能试图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的能力。

7.对偶故事法:

是指设计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

在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中去探明儿童所依据的道德规则,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

8.社会性:

是指一个人的个性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动态复合系统。

9.逆反心理:

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10.自我意识:

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意识。

它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区别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11.性别角色:

是指社会大众视为代表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或态度,或符合大众愿望与理想的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

1.在青少年的个性倾向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兴趣,青少年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兴趣所驱动的。

(错,将两处“兴趣”改为“需要”)

2.性情感指和性生活有关的爱、憎、兴趣、恐惧等感情变化的活动。

3.让儿童听完一个包含着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讨论,这种做法是对偶故事法。

(错,将“对偶故事法”改为“道德两难故事法”)

4.青少年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多数还是生物取向的,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刻板性。

(错,“生物”改“社会”)

5.社会支持仅仅指来自朋友、同事等个人或组织所给予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

(错,将“仅仅”改为“不仅仅”)

6.性的发育开始于少年期。

(错,将“少年期”改为“胎儿期”)

7.青少年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完全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

(错,将“完全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改为“由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和社会氛围影响决定的”)

8.易性别癖是性取向上的心理障碍。

(错,将“性取向”改为“性别认同”)

9.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

10.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动力是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

(错,将“身心发展”改为“青少年品德”)

11.系统脱敏法是诱导个体缓慢地暴露出导致心理紧张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消除紧张的目的。

12.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13.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青少年的气质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错,将“就不会发生改变”改为“不是绝对不变的,受环境、个人主观因素、年龄等因素和性格等条件影响”)

14.性教育就是知识教育。

(错,将“就是知识教育”改为“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人格教育”)

15.青少年阶段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同一性。

(错,将“性别角色同一性”改为“对性别角色的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