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5939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

这一记载反映了

A.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B.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

C.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

D.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的大意是:

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

这表明“天子的巡狩制度”的目的是了解民生,解决民困。

材料中“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的大意是:

饥饿的人不吃饭,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

这是孟子揭示的战国时的民情。

由此可见,孟子意在提醒统治者了解民情,重视民生,解决民困。

故答案为B项。

材料主旨与礼崩乐坏无关,排除,选项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排除C;中央集权体制是秦朝才确立的,孟子是战国时的思想家,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孟子言论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孟子的民本思想进行解题,可以解读出孟子对国君的劝导,希望国君以民为本。

 

2.先秦史籍和文物铭文在记载周公旦主政西周期间进行“东征”等大事时,多称周公为“王”,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及其后的史籍中却记述为“周公代成王摄政”。

这反映出

A.中央集权的发展

B.贵族政治的衰落

C.儒家影响的扩大

D.宗法制度的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原来称周公为王,到后来记述为“周公代成王摄政”,这实际上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因此C选项正确。

材料并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能得出中央集权的发展,而且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选项A与史实不符,排除;贵族政治的衰落、宗法制的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材料中涉及的时代为周成王时期,选项B、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联系司马迁《史记》著述的时代背景,当时儒家思想是正统思想,在史书撰写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再结合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排除与史实不符选项,即可解答出正确答案。

 

3.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由多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

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

B.监察官选任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

C.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

D.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后改为选举产生”和新中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表明监察官选任越来越民主,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故B正确;A表述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选项C不符合民国和新中国监察官的选任,排除。

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错误。

 

4.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

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

“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

”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

A.形式僵化限制严格

B.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

C.不再重视儒家经典

D.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

”可以得出,明代的科举考试内容比较全面务实,在传统内容之外,加了一些实用之学,B符合题意;A、D说法均比较片面,排除;C与材料“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不符,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了明代科举制的相关知识,解体的关键在于对材料“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的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

”的理解,结合科举制的发展演变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

 

5.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社会流动的,具有较强的调节社会矛盾、特别是土地权和货币权的矛盾的社会机制。

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三个主要剥削集团,官僚则是他们政治上的代理人。

在中国形成了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的“四位一体”,维护封建制度成为它们共同的根本利益。

材料主旨是

A.允许社会流动具有积极作用

B.中国封建社会矛盾尖锐

C.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D.统治阶层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内容“在中国形成了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的“四位一体”,维护封建制度成为它们共同的根本利益”可知,材料重在强调四大阶层在维护封建制度中的作用,故C正确。

而A只体现了材料的前部分,不是本质,故A错误。

B从材料中无法体现,D显然不正确。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阶层流动·对封建制度的作用

 

6.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

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

“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

材料反映出明代

A.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内阁如不同意、拒绝拟旨”等字眼足以证明在明代内阁对皇权还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在材料中根本就没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的内阁和近代的内阁有质的区别,明代内阁并非近代内阁的雏形,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君主专制是加强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内阁如不同意、拒绝拟旨”体现的是内阁对皇权的制约。

 

7.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

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交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久。

这将会导致

A.土地兼并加剧

B.大量自耕农出现

C.有效保护非耕地

D.田庄经济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从汉朝初年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国家税收制度的实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来看,由于不交土地税,国家对土地的流转情况难以掌握,加剧了土地兼并,A符合题意;B与材料主旨相反,土地兼并会导致大量自耕农的消失;C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出田庄经济的特点,D不正确。

 

8.古代中国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

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A.城市发展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

B.城市发展推动农业商品化

C.户籍制度阻滞了社会阶层流动

D.农业是工商业发展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这句话可以看出工商业还是依附于农业发展,因此选D;题干中可以看出城市经济功能并没有增强,工商业是农业的附属,选项A排除;题干中没提到户籍制度与城市发展对农业的作用,选项B、C排除。

 

9.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均田制下小农受田的相关记载。

由此可知,从北魏到唐朝前期

时期

内容

出处

北魏

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所受之田率信之”,再加桑田20亩,一夫一妇可受田140亩。

《魏书·食货志》

隋朝

隋朝隋文帝“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

《隋书·食货志》

唐朝

太宗巡幸至灵口(陕西临潼),“村落逼侧(拥挤),问其受田,丁三十亩”。

《册府元龟》

 

A.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B.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

C.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题干中的表格可知,在北魏、隋朝、唐朝时期所推行的“均田制”下,老百姓都得到了一定的土地,在此基础之上,社会经济一定相比较之前会有较大的发展,故选C;题干论及的是农民的授田数量,而不是社会人口的增加,排除A;题干论及的是在均田制之下,百姓得到了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不是耕地的减少,排除B;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一直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排除D。

 

10.朱熹曾说:

“熹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出入时无数文字,事事有两册。

”他的这种读书经历

A.导致了主流意识的混乱

B.反映儒学开始走向衰落

C.践行了知行合一的主张

D.为理学的发展做了铺垫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的读书经历为朱熹发展理学思想做了铺垫,故D正确;朱熹“旧时亦要无所不学”丰富了知识,并且朱熹个人的读书经历不可能导致了主流意识的混乱,排除A;宋朝时期以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故“儒学开始走向衰落”表述错误,排除B;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C排除。

 

11.江浙地区唐宋以后一直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东南之田,所种惟稻”。

但到了明中后期,“农田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植者,则十之七八”,各地广种棉花、甘蔗、果木、烟草等作物的记载也多见于史书。

这种现象反映了江浙地区

A.经济重心地位日渐凸显

B.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加强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历史现象主要是南方地区由种粮食为主到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商品经济发展,农业商品化水平提高,所以南方的种植对象日趋商业化,为此B选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出明朝中后期南方种植商品作物增多,而无经济重心转移的情况,故A选项错误;材料并无直接体现雇佣关系,为此无法推断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小农经济逐步瓦解的时间在鸦片战争后,而材料时间是明朝中后期,故不符合史实D选项错误。

 

12.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农具较少改进,有所创新的多是适应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的细小农具,元代王祯《农书》早有记载的一些大型高效农具十分罕见。

失去两汉或唐宋那种新器迭出的蓬勃发展气象。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劳动力的密集投入

B.精耕细作不被重视

C.自耕农经济占主导

D.工商业发展的冲击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农具的类型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农具多为细小类型的,这说明当时的农业发展对生产工具的需求不是很高,由其他方面的内容来弥补,即劳动力的增多弥补了生产工具的缺陷选项A正确;精耕细作依旧是中国主要的耕作方式,选项B排除;选项C是现象本身,不是原因,排除;工商业的发展对农业的冲击不是在生产工具方面,而是带动农业生产结构变化,选项D排除。

 

13.明清时期,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谴责和冷落,商人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

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以商养农成为商人的生存之道

B.儒家财富观是商业发展的动力

C.形成了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环境

D.商业行为受到传统儒学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商人重信义,若背信弃义就会受到谴责和冷落,说明儒家的道德规范影响商业行为,因此选D;题干中没有体现以商养农的方式,选项A排除;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儒家的财富观是商人个人致富的方式之一,并不是商业发展的动力,商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有资金、劳动力、市场、原材料、政府的政策等因素,选项B排除;商人致富后就去置地购房,并不利于资本的积累以及商业的再生产,选项C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能从材料中的关键词“背信弃义”“光显门楣”解读出儒家思想,进而反推出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规范对明清商人商业行为的影响。

 

14.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择美桑种椹”,“唯取中间一截”,“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

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

B.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

C.推动了近代进化论产生

D.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所列三种农书记载可以看出古代农业著作往往侧重农业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总结,来源于生产,选项D正确;古代农书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并未形成系统科学体系,选项A排除;汉代、北朝经济重心并未南移,选项B排除;近代进化论产生于西方而非中国,选项C排除。

 

15.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

A.民族融合利于社会文化繁荣

B.地域的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形成

C.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唐代

D.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地图可见唐代诗人主要分布于关中一带,这与当时政治经济重心分布有关,而宋代政治重心分别在开封和杭州,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因此宋代词人分布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由此可见地域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

形成,选项B正确;材料中民族融合并不明显,选项A排除;材料仅仅是唐代诗人和宋代词人的分布情况简介,无法由此推断两个朝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优劣,选项C排除;宋代词人的分布区域既受到政治重心的影响,也受到经济重心的影响,不能得出文化重心南移结论,选项D排除。

 

16.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记载:

“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出

A.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

B.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

C.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

D.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大致意思是指里巷中小孩子调皮顽劣,难于管教,家长视为苦事,于是只好给他钱,叫他与大伙儿坐在一起(一般是在茶馆里),去听人说评书、讲古话。

而当时的说书内容,常常涉及三国故事。

当小儿们闻听刘备(161—232,字玄德)战败,便皱眉且悲伤涕泣;听到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战败,即欢唱快活。

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曹操是奸臣、枭雄的代表,因此才出现材料中听到曹操打败而欢唱快活的现象,这说明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在百姓认知中《三国演义》人物的形象,说明传统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无法得出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民间百姓受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而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无法得出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民间对《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理解是受到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与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没有直接关系,无法得出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故D选项错误。

 

17.宋代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

这说明宋代理学

A.否定了先秦孔孟的元典儒学

B.在内容和形式上发展了儒学

C.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极目的

D.完成了向近代学术体系转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反映了宋代理学与汉代董氏儒学、先秦儒学相比有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发展,故B正确;理学不是否定先秦孔孟的元典儒学,而是发展其学说,故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理学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极目的,故C排除;宋代理学并不属于近代学术体系,故D排除。

 

18.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

上述思想

A.是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反映了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C.体现了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D.代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兴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意在抨击古代君主视天下为己有,旨在批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意在主张民主,反对专制,二者的思想都具有启蒙特质,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

故答案为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启蒙运动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几乎忽略不计,真正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时间主要是中国开启近代化历史阶段之后,排除;C项,反对君主专制实际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排除;D项,黄宗羲属于地主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排除。

 

19.“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中相似的是

A.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B.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C.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D.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题目中的信息“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可知此应为智者运动,该运动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即“以人为本”;“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贤明政治”即百家争鸣时期儒家所倡导的“仁”的思想,故排除属于法家思想的A项、道家思想的B项;儒家思想本质上仍为专制统治服务,故排除D项。

本题应选C项。

 

20.亚里士多德说,陶片放逐法之定立是为了防范那些权高位重者,而在该法出台后的前三年内,人们放逐的都是僭主的朋友。

然而在第四年,它也被用于除去那些看起来过于强大的人。

据此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了该法

A.维护民主制度

效果

B.防范僭主政治的无力

C.执行的盲目性随意性

D.打击精英人物的倾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它也被用于除去那些看起来过于强大的人”可知体现的是亚里士多德强调陶片放逐法有打击精英人物的倾向,D选项符合题意。

维护民主制度的效果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陶片放逐法的局限性,A选项排除。

陶片放逐法是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B选项排除。

执行的盲目性随意性的说法错误,C选项排除。

 

21.《十二铜表法》规定: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唐律疏议》规定:

诸八议者(注:

八议指亲、故、贤、能、功等八类人),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

相比之下,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A.皇帝是否拥有最高裁决权

B.是否正视纲常伦理

C.是否注重法律的公平公正

D.是否保护个人利益

【答案】C

【解析】

从题中材料中的“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注重法律的公平公正;而《唐律疏议》给予八类人特权,说明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注重法律的公平公正。

故答案为C项。

A项是中国法律的特点,B项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也影响到中国法律,但与材料信息不符,均排除;D项是西方法律的特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点睛:

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

本小题属于对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根据材料找出两者的不同点。

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22.早期罗马法中妇女没有立遗嘱权。

到了哈德良皇帝时代,在一些法学家的解释中,可以看到妇女在不实行买卖婚的情况下可立遗嘱,只要她们不小于12岁,而男性则一般需满14岁才可立遗嘱。

据此可知,哈德良统治时期

A.女子有条件获得罗马公民权

B.男性经济权利开始低于女性

C.男女获得了政治上的平等地位

D.女子法律地位有条件得到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哈德良时代,罗马妇女在符合法律允许范围内可以立遗嘱,体现了罗马妇女法律地位的提高,选项D正确;有条件立遗嘱不等于获得公民权,选项A偷换概念,排除;选项B不符合史实,而且男子原本就有立遗嘱的权力,排除;妇女获得立遗嘱的权力不能就此认为男女政治地位平等,以偏概全,选项C排除。

 

23.罗马共和国末期,控制政权的军事将领一方面推动一系列法律的颁行,另一方面又不经任何法律手续拟定“公敌宣告”名单,宣告名单上的人为公敌,任何人都可直接杀死“公敌”并获得赏金。

“自然法之父”西塞罗就因被列入名单而遭刺杀。

材料反映出

A.罗马统治者缺乏法律观念

B.自然法精神不利于罗马的扩张

C.罗马法的效用受制于强权

D.共和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

依据材料可知,罗马共和国末期军事将领可以不经任何法律手续拟定直接处死“公敌”的“公敌宣告”,这说明当时罗马军事强权限制了法律的作用,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控制政权的军事将领一方面推动一系列法律的颁行”结合所学可知,罗马统治者具备法律观念;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自然法精神对罗马扩张的影响;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对共和制的评价。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4.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

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B.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C.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

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答案】B

【解析】

材料体现了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普罗泰格拉、欧里庇得斯均因“不敬神”的原因受到城邦的迫害,这表明当时人的地位低于神的地位,人文主义的精神并非雅典主流思想。

故B项正确;A项并非材料主旨。

C项不符合材料时间,此时雅典民主政治已经衰落。

D项材料没有体现“利用神权巩固统治”的内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2小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

25.现实问题的讨论往往会投射到对于历史问题的关注。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转型成为近年来历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

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它不是泛泛的所谓社会问题,也不是笼统地民生疾苦问题……他们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

从这个地方讲诸子起源的问题,才是中肯的。

——牟宗三

(1)根据材料,“周文疲弊”的涵义是什么?

为什么到春秋的时候会出现“周文疲弊”的问题?

儒家和法家提出了哪些解决“周文疲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