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6076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

八年级语文教案

122.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1.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中,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多练习诵读。

重点掌握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即可,不必逐字对译。

有些句子如“曾不吝情去留”“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等,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不宜过细。

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不宜讲得过细。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贯穿文章始终,教师可设计表格,引导学生从其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填出内容。

这一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人方法,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幻灯片显示)

2.全班齐读课文后,指名翻译课文大意。

三、深入探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志趣。

一是读书。

“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

“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

“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要点提示: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

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

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四、总结全文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五、齐读课文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3.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二、补充注释

1.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

2.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

又常与友邻讨论,曾写过: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马说》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二、简介文体: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

三、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四、教师范读全文。

学生朗读课文。

(重点朗读第3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阅读课下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骈死:

骈,两马并驾。

骈死意为并列而死。

②才美不外见()外见:

表现出来。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

六、阅读课文并思考:

1.“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2.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

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3.中心:

借古代伯乐和平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七、课文分析

1.这篇“说”带有寓言的色彩。

文章的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

这个意思是从古代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中生发出来的,却又表现了作者的独特见地。

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2.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明全文主旨。

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手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

而实际的情形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是具有必然性的了。

接着就用“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它的可悲的遭遇。

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3.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但文章先不点出,而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

“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突出地表明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

而这一点,决非那些“食马者”所能知,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文。

所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又是在“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这一点上。

“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

点出这个要害之后,先以“是马也”一顿,再以“虽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势,然后步步紧逼,历数这种“不知”所造成的恶果,到段末再用反法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4.第三段,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

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紧承上文,全面地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又以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的愚蠢、狂妄、浅薄的宣称作对照,生动地揭示了这种人的愚蠢、狂妄、浅薄和荒唐。

后发感慨:

以“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反法,同时为下句蓄势,由此再用“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

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

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境遇的描述表现出来的。

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人才埋没的现象,则分别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抵辱干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权之间”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

文字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

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个中心,反复进行论述。

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

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归结到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中间由食马者的“不知”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术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执策者的无知,并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八、练习

1.课堂练习:

阅读课后练习,完成练习三。

2.课外练习:

背诵全文。

板书:

马说

韩愈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决定

不以千里称也

伯乐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人才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不知马

24.《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也说:

“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

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嗜学(shì)怠(dài)叩问(kòu)绮秀(qǐ)

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五、学习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

2.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文句。

3.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4.思考探究。

(学生分小组讨论)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

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

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

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六、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

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

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

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

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

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七、拓展探究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写成发言材料,下节课交流。

八、布置作业

1.完成上面“拓展探究”。

2.背诵课文。

教学后记:

25.诗词曲五首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四教法设计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

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

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

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

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

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五、学法指导: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二、研习诗歌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

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

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

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

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

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

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

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

何必为我一人可惜?

显示了诗人开朗的

胸怀。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

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齐读这首诗。

第二课时

(二)《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

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

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

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

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要点提示:

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

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背诵这首诗。

(三)《过零丁洋》。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

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

3.齐读这首诗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

二、研读作品

(一)《水调歌头》。

1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接着读序言,问:

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

——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

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

——团圆。

要点提示:

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2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

(1)阅读讲析词上片。

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

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

‘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

(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

)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

(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上片大意:

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2)阅读讲析词下片。

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

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

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

接着问月:

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提问:

①什么语气?

要点提示:

反诘埋怨。

②怀念谁?

要点提示:

弟弟子由。

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

③提问:

用什么语气、态度?

要点提示:

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

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

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④提问:

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要点提示:

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下片大意:

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

1.揭示课题:

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

曲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4.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

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5.思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

试说明理由。

1.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写的文章有哪些?

现在我们再学习鲁迅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

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学生回答,由教师归纳明确

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

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

3.介绍时代背景

二、学习指导:

1.做到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楚明白的了解,为研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2.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赞扬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贵品质,

三、阅读完毕,根据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归纳,提示要点:

1.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提问,补充书中的没有的注释。

2.1)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2)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3)变换了三个地点:

a“我”在东京b“我”在仙台c“我”离开仙台后

4)与藤野先生相处写了他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认真负责、正直热情、严谨求实的精神。

还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5)段落层次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

四、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请一学生朗读,同学们看书并考虑:

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形象的?

比喻和反语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无非”、“实在”对表达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作用?

3.“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

这群人生活空虚、无聊,不是去逛上野公园就是在会馆里学跳舞,这儿不是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的作者的栖身之所,因此决心离开这个乌烟瘴气的环境,而“到别的地方看看”。

这也就是作者想要离开东京去原因。

第3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由记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转到记叙在仙台的见闻和感受这一部分内容看似与写藤野先生无关,实际上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

他离开了东京,前往仙台,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这一部分课文,复习研习的内容(朗读要求流畅而有感情)

2.完成“理解.分析”题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习课文的主体部分---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复习第一部分研习的内容要点。

二、在课后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划分第二部分的层次

明确:

该部分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45段)写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6-23段)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并通过写藤野先生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24-31)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激发作者的爱国热情。

第四层(32-35)写作者离开时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三、研习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的内容

学生默读第4、5两段,思考下列问题:

从东京到仙台的途中,要写的内容是很多的,作者为什么只写“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点?

用意何在?

“大概”对表达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作用?

鲁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居然”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四、研习课文第二部分的第二层次内容:

学生快速诵读说明文的6-23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写藤野先生?

这些描写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

作者着重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

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学生边复述课文内容,边回答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