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6249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5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常见的酸和碱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有关物质用途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D.氧气用作食品保护气

2.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A.熟石灰B.烧碱C.食盐D.大理石

3.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炉具清洁剂清洗家中的排油烟机,利用的是清洁剂的乳化作用

B.包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C.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煤炉上放一盆水

D.图书档案着火,最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4.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A.消石灰B.苛性钠C.石灰石D.生石灰

5.俗名和物质名称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俗名

熟石灰

小苏打

酒精

干冰

物质名称

氢氧化钙

碳酸氢钠

乙醇

A.AB.BC.CD.D

6.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  )

A.小苏打B.熟石灰C.生石灰D.纯碱

7.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它的俗名是(  )

A.大理石B.熟石灰C.石灰石D.生石灰

8.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9.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

C.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弹

D.食醋具有酸性,可用于减轻松花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

10.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C.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将铜丝放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11.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渍可将其投入过量的盐酸中

B.可用水鉴别其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

C.用碘化钾溶液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D.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可将其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12.下列四个图象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O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C.

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

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

13.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A.NaOH,CuSO4,Na2CO3B.KOH,HNO3,K2CO3

C.Ba(OH)2,CuSO4,CuOD.NaOH,HCl,Ba(NO3)2

14.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均已略去).先在试管Ⅱ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Ⅰ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甲:

NaHCO3、稀HCl;乙:

NaOH溶液

B.甲:

Al,稀H2SO4;乙:

Ba(NO3)2溶液

C.甲:

MgO,稀盐酸;乙:

AgNO3

D.甲:

Cu、稀H2SO4;乙:

BaCl2溶液

15.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Y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

A.硫酸的质量分数B.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C.溶液的pHD.生成氢气的质量

16.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B.10克碳酸镁和碳酸钠

C.5.6克氧化铜D.10克镁粉和铜粉

17.向某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试剂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MgB.H2OC.CaOD.Fe2O3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8.现有五种物质:

A.氮气B.浓硫酸C.熟石灰D.盐酸E.尿素,请用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可用作保护气的是      ;

(3)可用作化学肥料的是      ;(4)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

19.现有①干冰、②金刚石、③一氧化碳、④氢氧化铝四种物质.请你从这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2)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能导致人体中毒的是      .

(3)玻璃刀头上镶嵌的是      .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20.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能证明A中反应发生的现象      .

(2)写出上述实验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      (写一种即可).

(4)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      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

21.李兴同学将Ba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得到一种浊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李兴又将浊液过滤,并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猜想】

猜想1:

滤液里的溶质只有HCl;

猜想2:

滤液里的溶质有HCl和H2SO4;

猜想3:

滤液里的溶质有HCl和      .

【设计验证实验】

操作I:

滤液

验证猜想2

操作II:

滤液

验证猜想3

其中操作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应该将药品更换成      (填序号).

A.AgNO3溶液B.BaCl2溶液

C.NaHCO3固体D.金属铝.

22.张老师在指导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时指出很多反应可以归纳,如:

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都含有氯化钙和水.同学们兴趣很高,也进行了归纳:

(1)甲物质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CuSO4和H2O,则甲物质可以是      和      (请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A﹣H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蓝色沉淀,A、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F、H为黑色固体.他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①反应F→B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C的化学式是      .

③写出反应A

E化学方程式      

④答出G的一种用途      .

 

三、解答题(共8小题)

23.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活性炭B.天然气C.熟石灰D.氮气E.小苏打

(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2)常用作燃料      ;

(3)用作食品保护气      ;

(4)用于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

(5)用作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

(6)上述物质物质在使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至少填2种).

2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A、小苏打B、葡萄糖C、熟石灰D、纤维素E、黄曲霉毒素

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

(4)大米、花生、面粉等发生霉变而产生的有毒物质是      ;

(5)淀粉等糖类物质在人们内水解变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

25.为绿化环境并改善空气质量,在城市公路两侧种植了树木.园林工人常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等的石灰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一点即可)你还知道氢氧化钙的其它用途吗?

(答两点即可)

26.氢氧化钙有很多性质,使它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写出一条利用氢氧化钙的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除去该白色固体时,应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再用水冲洗干净,再用水冲洗干净,请写出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向一定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

(1)b处说明      

(2)为确定反应后a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以下方案,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完成探究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a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将上述步骤中的试管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若      

a处溶液中溶质      

若      

a处溶液中溶质

      

28.使用浓硫酸时要十分小心,浓硫酸有强烈的      !

所以,不要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为了加深记忆,小丽同学用如图形象地总结了硫酸能与5类物质发生反应.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硫酸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遇稀硫酸变成      ;

(2)稀硫酸能够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除锈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了验证反应⑤能够发生,应选择的物质是      ;

A.NaCl溶液B.NaOH溶液

C.Ba(NO3)2溶液D.MgCl2溶液

(4)用废铁屑与废硫酸(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反应可制取硫酸亚铁,写出由废铁屑中铁制取硫酸亚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得到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含少量硫酸铜,请你选择合适的物质除去硫酸铜,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

29.小明在实验室验证盐酸化学性质时,将碳酸钠溶液倒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为了解两种物质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1)小明对反应后溶液溶质组成了两种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

猜想1:

溶质为NaCl和Na2CO3

猜想2:

溶质为NaCl和HCl

猜想3:

溶质为      

(2)比较三种猜想,说明你提出猜想3的理由:

      

(3)小明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用两种方法验证了猜想2成立.按要求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      

      

猜想2成立

方法二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

      

猜想2成立

(4)反思与评价:

你认为方法二是否正确      ,说出理由:

      .

30.如图,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分别完成酸与碱、酸与盐反应的实验后,依次将反应后的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当乙同学沿废液缸缓慢倾倒废液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为科学处理废液,甲乙同学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猜想:

只有NaCl一种溶质;

乙同学猜想:

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溶质;

你的猜想是: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实验探究】:

如果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交流】:

随着大家环保意识的增强,实验室产生的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中产生的污染物必须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

 

广东省中山市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常见的酸和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有关物质用途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D.氧气用作食品保护气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碳酸钠碱性太强;氧气不能做保护气,据此解答.

【解答】解:

A、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A错误;

B、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

C、碳酸钠碱性太强,不可用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应该用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故C错误;

D、由于氧气是比较活泼的气体,不能用作保护气,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2.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A.熟石灰B.烧碱C.食盐D.大理石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酸性土壤一般用碱性物质来中和.选择碱性物质时还要综合考虑这种物质的性质,如是否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等.

【解答】解:

A、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性的物质.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故选;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一种常见的碱,能中和酸性物质,但其具有很强烈的腐蚀性.故不选;

C、食盐是一种常见的盐,不能改良酸性土壤,故不选;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性物质,常用于建筑材料.故不选.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几种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根据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其性质进行解答.

 

3.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炉具清洁剂清洗家中的排油烟机,利用的是清洁剂的乳化作用

B.包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C.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煤炉上放一盆水

D.图书档案着火,最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塑料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炉具清洁剂的成分是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可用于去除油污解答;

B、根据成型后的塑料还可以重新加热融化者属于热塑性塑料;成型后的塑料不能够重新加热融化者属于热固性塑料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分析;

D、根据图书档案着火,最好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解答.

【解答】解:

A、炉具清洁剂的成分是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可用于去除油污,故错误;

B、聚乙烯塑料袋常用加热的方法封口,这种封口方法利用的是塑料的热塑性,故正确;

C、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因此为了避免煤气中毒在炉子上放一盆水的做法是错误的;故错误;

D、图书档案属于贵重物品,图书档案着火,最好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错误;

答案: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的热点之一,也是维护生命和健康安全的基本保障,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A.消石灰B.苛性钠C.石灰石D.生石灰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钙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是消石灰,据此解答.

【解答】解:

A、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正确;

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错误;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错误;

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

故选A.

【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俗称和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俗名和物质名称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俗名

熟石灰

小苏打

酒精

干冰

物质名称

氢氧化钙

碳酸氢钠

乙醇

A.AB.BC.CD.D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常用盐的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名称和俗称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

A、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正确;

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正确;

C、乙醇俗称酒精,正确;

D、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名称和俗称,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  )

A.小苏打B.熟石灰C.生石灰D.纯碱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可用作建筑材料.

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故A错误;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故B正确;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故C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常见酸、碱、盐、氧化物的俗称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它的俗名是(  )

A.大理石B.熟石灰C.石灰石D.生石灰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熟记常用物质的名称、化学式、性质与用途,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解答】解:

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生石灰为氧化钙,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物质的名称、化学式、性质与用途.要能把物质的俗称和学名对应起来.

 

8.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去分析解答;

B、从氢氧化钙腐蚀性小,且价格便宜,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去分析解答;

C、从Al(OH)3属于碱类,能够和人体胃中过多的胃酸中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去分析解答;

D、从稀盐酸可以和金属表面的锈的主要成分:

大多数为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

A、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故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故A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腐蚀性小,且价格便宜,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B错误;

C、Al(OH)3属于碱类,能够和人体胃中过多的胃酸中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C正确;

D、稀盐酸可以和金属表面的锈的主要成分(大多数为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是,故选:

B.

【点评】催化剂的定义可这样记忆:

“一变二不变”指:

一变指:

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指:

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9.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

C.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弹

D.食醋具有酸性,可用于减轻松花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用盐的用途;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反应时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错误;

C、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弹,正确;

D、食醋具有酸性,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减轻松花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C.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将铜丝放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压轴实验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根据物质反应原理和实验现象进行解答: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不能使酚酞变色,氯化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铜排在铝后,与硫酸铝溶液不反应.

【解答】解:

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现象,不符合题意;

B、盐酸不能使酚酞变色,无现象,不符合题意;

C、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题意;

D、铜排在铝后,与硫酸铝溶液不反应,无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了解酸的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才能结合选项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

 

11.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渍可将其投入过量的盐酸中

B.可用水鉴别其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

C.用碘化钾溶液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D.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可将其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盐的鉴别;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A、根据铁锈和铁均可与盐酸反应分析解答;

B、氢氧化钠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C、碘遇淀粉变成蓝色,而不是碘化钾;

D、除杂时将杂质彻底除去或将杂质转化为主物质,所选物质不能与主物质发生反应.

【解答】解:

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渍若将其投入过量的盐酸中,则盐酸在除掉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后,还会与铁反应,故错误;

B、分别取样品滴加水,能使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固体,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固体,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C、碘遇淀粉变成蓝色,而不是碘化钾,故不能用碘化钾淀粉溶液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故错误;

D、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了原物质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B.

【点评】了解物质的性质,明确除杂、鉴别的注意事项,并能结合题意分析解答,本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12.下列四个图象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O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C.

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

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A、依据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以及放入盐酸后的反应顺序分析解答;

B、依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原理分析解答;

C、依据两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解答;

D、依据硫酸稀释后的酸性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解答】解:

A、由于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而放入盐酸后先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开始后该反应的过程中无气体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