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6401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docx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

有关礼宾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的著作

篇一:

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

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

20XX级英语2班

杭丽

学号:

20XX1031207

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

“礼”的含义,尊重;“仪”的含义,表达。

礼仪是交往艺术,是沟通技巧。

礼仪就是人处在一个交际社会中要懂得的一门技巧,总的来说,礼仪是我们尊重别人,尊重社会的表现。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那涉外礼仪又指的是什么呢?

所谓的涉外礼仪,指的是中国人在对外交际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对外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

或是待人接物方面的行为规范。

随着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的加深,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与不同国度和不同文化的人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涉外礼仪在国际交往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涉外礼仪是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形成和惯用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形式。

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文化和社会风尚。

那么,在外事交往中礼仪的作用时候什么呢?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是问题最小化,效益最大化,交流信息,增强感情,巧妙的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都是它的作用。

因此,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是问题最小化,效益最大化要求我们怎么做呢?

首先,要求我们要规范自己的涉外礼仪。

一:

外事迎送。

在外事交往中,迎来送往是常见的一项内容,也是颇具要求的一项工作。

当得知海外客人来访时,首先必须做好的是迎接工作。

按照国示惯例,要根据来宾来访目的和来访者的身份,来确定迎接的规格,这里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的问题:

一是迎接的人员。

组织方的主要迎接人员一般应与来宾的身份相当,但到特殊情况,如当事人不在当地、身体不适不能出面,不能完全与来宾身份相当时,则可以由职位相当的人员或副职出面迎接,但要注意不能与对方身分相差太大,“门当户对”是一规矩。

二是迎接的仪式。

在外事的交往中迎接贵宾时较为常见的是以安排献花的形式来表示。

来宾离去时,也要做好送行的礼仪工作。

在迎送工作中,还应注意陪车的礼仪。

迎接客人抵达、欢送客人以及一些外事访问活动时,组织一般应当安排人员陪车,起到以接待和引路的作用。

在顺序上,掌握“后上先下”的原则。

“后上先下”的礼节体现了主客有序的礼仪,客人为重,客人为尊。

二、问候与行礼中的礼仪规范人们见面时,总要行使一定的礼节,以示礼貌和友好。

对于外国宾客,其打招呼和行礼的习惯方式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外事人员在接待外宾时,应按照他国的习惯行之,才能正确地表达礼貌与友好。

通常,行礼和问候是见面时共同或分别行使的礼节。

在接持不同国家的客人时,可以区别采用。

三、会见的礼仪规范

会见在国际上一般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接见,指的是身份高的人士会见身份低的人士,或是主人会见客人(又称召见);其二是拜会或拜见,指的是身份低的人士会见身份高的人士,也可称为谒见或觐见。

在我国则不作细分,统称为会见。

在接见或拜会后的回访,称回拜。

会见的礼仪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会见之前,会见双方都应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是提出方提出会见要求,必须将要求会见的人的姓名、职务、会见的目的等告知对方。

接着是接见方应尽快给予答复,如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接见,应婉言向对方作好解释工作;如同意会见,则要约好合适的时间,主动将会见地点,主方出席人及具体安排等通知对方。

做好会见前的沟通工作,是双方的一种礼貌相待。

会见时的礼仪。

包括:

会见双方都应遵时安约,尤其作为主方人员应提前到达

会见地点以迎候客人。

迎候时,可以站在会见的大楼正门,也可以在会客厅门口等候。

当客人到达时,应主动上前行礼表示欢迎,并引导客人入座。

因会见是一项对组织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为表示着重和便于会见时的交谈,一事先都有一珲的座位安排。

四、会谈中的礼仪规范在会谈中,双方一般围桌而坐,通常使用长廊形、椭圆形或圆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

座位的排列,以门为准,有不同的安排法,具体如图所示,记录员可安排在后卒,也可安排在会谈桌就座。

若多边会谈,座位可摆成圆桌,按礼宾次序依次就座。

在与客人会谈中,谈话时的仪表、语气、话题都显得十分重要。

出席谈话的人要努力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促使会谈煌成功。

其间涉及到的会谈礼仪有:

首先,要注意仪表、仪容。

出席会谈的人,衣着要整洁大方,谈话的表情应自然、诚恳,面带笑容。

其次,谈话的态度要诚肯,谈自己的观点时要谦和;他人发言时要认真聆听,不要随意插话;对原则性问题需要坚持和

拒绝时,注意态度上不要激烈,可做耐心的解释和婉拒。

交谈中,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如“请”、“对不起”等。

五、国外忌讳在涉外活动中,外事人员不仅应做到尊重国际公众、礼貌待人,也应了解国外人们的种种忌讳,避免不礼貌情况的发生,这也是十分重要的礼仪内容。

包括数字的忌讳、食品的忌讳、颜色的忌讳、花卉的忌讳、其他忌讳。

涉外礼仪的地位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

主权国家已经从20世纪的50个发展到目前联合国192个成员国。

国际合作和交流空前发展,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和深入。

这位外事工作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舞台,同时,了解外事礼仪、掌握外交礼仪也就成了外事人员和一切涉外人员的当务之急。

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为中西方的各种交流提供了机遇。

然而,由于各国各民族的习俗不同,中西方人民在相互的接触与交往中,常常因不了解别国的民族风俗或国际通行礼仪致使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与交流。

礼仪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感受人格的尊严,增强人们的尊严感;其次,它有助于发展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友谊。

在涉外交往中,遵守国际惯例和一定的礼节,有利于

以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广交朋友,避免隔阂和怨恨。

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彬彬有礼,待人接物恰如其分,诚恳、谦恭、和善,就必定受到人们的尊重。

因此,在涉外交往中,我们应该遵循一些原则。

维护形象、不卑不亢、入乡随俗、信守约定、热情有度、不必过谦、不宜先为、尊重隐私、女士优先、

篇二:

第四章涉外礼宾与涉外礼仪(new)

第四章涉外礼宾与涉外礼仪

一、涉外礼宾(又称外事接待):

根据本国的对外方针政策,组织安排对外礼仪活动与交际活动,以礼相待。

周恩来总理经常强调礼宾工作无小事,凡是涉外的工作坚持事必躬亲。

他经常打电话到礼宾司,了解情况,审核礼宾安排,决定宴请外宾的桌次和席位、确定菜单等事宜。

他那忘我的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和细致周到的工作作风,感人至深。

教育礼宾人员要严谨细致,技术上的差错往往会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

(一)礼宾三原则:

1、平衡:

指对大国、小国,对强国、弱国,对富国、贫国要平等相待,一视同仁。

这是我国外交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国际交往中一个普遍公认的原则。

2、对等:

指一方受到另一方给与的优待时,作为对等,也应给与同样的待遇。

(见幻灯片,周总理、陈水扁)

3、惯例:

指经过国际上的长期实践为大家所接受的行为规范。

注:

礼宾原则不是绝对的,有时在实际安排上也需要变通或给与“破格接待”。

20XX年6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了萨格勒布开始对克罗地亚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克两国建交17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共和国是马可·波罗的故乡。

克罗地亚总统梅西奇亲自到机场迎接,并全程陪同访问。

克罗地亚空军飞行员在等待,当胡锦涛乘坐的专机进入克罗地亚领空时,他们驾机飞上蓝天,为远道而来的中国贵宾护航。

访问只有26个小时,梅西奇在机场亲自为胡锦涛举行隆重欢迎和欢送仪式。

20XX年8月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年内第二次访华,胡锦涛总书记在长春会见。

有分析认为,朝鲜9月初将召开劳动党代表大会,金正日此次很有可能是与中方协商三子金正银的接班问题。

也有分析认为,最近国际社会的制裁和洪涝灾害使朝鲜经济濒于崩溃,金正日此行可能是向中国求助。

(二)礼宾要求

1、务实合作:

礼宾是手段,合作是目的。

涉外礼宾既要重礼仪,更要重实效,不讲排场,不铺张浪费,勤俭科学办外事(09年两会不上白酒;国宴三菜一汤;当年国宴四菜一汤是周总理确定的)。

2、尊重他人:

尊重外宾的个人信仰和个人隐私,注意了解外宾的禁酒事项,尊重各国不同的风俗习惯。

(美国杨伯翰大学的专家信奉摩门教,不抽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茶;韩国人不喜欢吃香菜;西方人不喜欢吃海参)

3、诚信守时:

涉外交往应努力做到信守承诺。

不可轻易做出承诺,已承诺的事情应尽力做到。

因某种原因无法履行的承诺应及早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涉外交往应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做到如约而至,按时到达。

(三)礼宾接待准备工作

外国领导人来访,通过各自驻外使领馆来接洽协商,没有使领馆的通过驻第三国外交代表机构接洽。

其他级别的外事接待通过相对应的外事部门来协商。

1、了解来访者的情况:

a:

来访的具体要求:

参观访问、政治会谈的愿望;抵离的具体时间;路线和所乘交通工具;来访者生活习惯、饮食爱好和禁忌等。

对重要外宾,有的国家还索取血型资料。

B:

外国领导人来访,报界要发表来访者的照片、简历等,则要向对方索要来访者最近的照片和简历;提供来访国的国旗旗样及制作说明、国歌乐谱,有国家元首旗的,可一并索要;搜集一些来访国的乐曲,以供宴会上演奏席间乐或者晚会演出时使用。

韩国语系KLPT揭牌仪式由宣传部提供统稿。

c:

请对方尽早提供来访全体人员按礼宾顺序排列的名单,注明职务、性别,各项礼仪

活动和乘车、住房安排都需要准确的名单。

我校接待的代表团,对方提供名单时通常都是按照顺序给排列好。

2、制定接待方案

a:

方案包括接待规格和各项主要活动的安排,主要有:

迎送、会谈、宴请、晚会、签字仪式、下榻宾馆、交通工具、参观游览、外地访问等项目,以及日程计划草案。

日程确定后应译成来访外宾所使用的文字,并印制好,届时放在外宾住房的桌子上。

B:

接待规格高低主要表现在安排礼仪活动的多少、规模的大小、隆重程度以及有哪些领导人出面(统战部长杜青林作为特使出访朝鲜,金正日让其等了两天才接见。

一般国外学校的校级领导来访,我校校长出面接待,一些重要的友好学校的重要岗位的中层领导来访,校长、副校长或国际处处长出面接待),反映对外宾的重视程度。

接待规格往往根据政治需要而有所差异,但在国际交往中应注意必要的平衡,不能给人以厚此薄彼之感。

d:

拟定周密计划,定任务、定内容、定单位和人员、定时间、定地点,严密组织安排,严格执行责任制,使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3、其他准备工作:

住房安排、迎送车辆、宴请、会见、会谈的现场布置以及座次安排,参观游览项目的选定,安全保卫工作等。

4、准备工作中应抓住以下重点环节:

(1)根据外事工作的特点及规律,准备工作的重点是组织好迎送队伍。

凡参加迎送工作的涉外人员都须进行严格选拔并进行培训。

(2)布置会见、会谈的现场。

整洁大方、严肃庄重

(见幻灯片5幅)

(3)安排接见(会见)、宴请。

接见宴请要定时间、定地点、参加人员、菜单。

对食品应严格进行检验检疫。

(4)安排好住房。

国宾住钓鱼台国宾馆。

东道主根据来访人员的身份安排,然后征询对方的意见。

也有时东道主把房图交给对方,由对方自行安排(保密性考虑)。

(5)准备好参观和游览项目:

每个参观点都应定内容、人员、时间和路线。

(见幻灯片,朝鲜代表团、肯雅塔代表团)

(6)搞好安全保卫工作:

根据外宾身份及接待规格,制定出保卫方案,把好涉外人员质量关、场地关、车辆关、道路关、饮食关和武器弹药关。

(白俄罗斯外长、坦桑尼亚教育部长、韩国驻华大使来校访问,公安厅提前勘查现场)

(7)安排好乘车和赴外地访问的交通工具:

根据外宾身份、接待规格、人数来确定。

对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座车,通常应安排开道车和摩托车护行,并在乘座车的右方插上该国国旗。

其他重要代表团也常派开道车,以示重视。

安全官员及必要的礼宾可安排在主车后,其余人员原则上按礼宾顺序安排。

大型代表团可乘坐大轿车。

注:

以前来访领导人所乘车辆要有摩托车护卫,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分别是11辆和9辆,也有的国家是9辆和7辆。

1984年6月武警北京总队国宾护卫队正式组建。

国宾护卫、鸣放礼炮、检阅三军仪仗队是国际礼仪活动中的三大最高礼仪。

中国从20XX年1月1日起已取消国宾车队安排的礼仪性摩托车护卫队。

20XX年12月18日,武警北京总队国宾护卫队最后一次执行任务,护卫以色列总统从钓鱼台国宾馆到人民大会堂。

也是国宾护卫队组队19年来迎送第523位外国领导人;第1680次担负摩托护卫的使命。

(8)宣传方面的准备:

学习有关对外方针、政策,掌握宣传依据;了解外宾所在国的政治情况,对外政策、历史、地理知识及风土人情;了解外宾的基本情况,来访目的和要求;熟悉并掌握有关业务方面的资料,做到胸有成竹;做好摄影、录像等新闻报道的准备工作。

(提供来访学校的基本情况、交流历史、来宾的简历:

校报、电视套、宣传部新闻报道)

(9)成立工作小组:

由外事、翻译、医务、警卫人员等组成,视情况增加民航、邮电

等部门人员。

具体到我们学校,主要是校领导、国际处、有关处室和学院、中心、校医院、公安处等。

(四)礼宾次序:

礼宾次序排列方法:

1、按身份与职务的高低顺序排列:

主要根据

2、同级人员按任职日期先后顺序排列(大使按到任时间);

3、按字母顺序排列:

多边活动中礼宾次序有时按参加国国名字母顺序排列,一般以英文字母排列居多,也有按其他语种字母顺序排列的情况。

这种排列方法多见于国际会议、体育比赛等。

在奥运会历史上有一个惯例,开幕式各代表团入场次序的排定,大多根据举办国的文字进行排序,例如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按照韩语排序,而20XX年雅典奥运会入场顺序是按照希腊文的拼法和字母顺序来决定。

20XX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运动员入场式的顺序,是依照204个国家或地区代表团名称的简化汉字笔画顺序进行排列的,这是一种礼宾顺序的创新。

此外,还应酌情考虑其他因素:

国家之间的关系、业务性质(武官、文化参赞)、语言交流、宗教信仰等。

(范例:

朝韩两国曾于二000年悉尼和二00四年雅典两届奥运会上携手入场。

原本北京奥运会宣布沿用此前做法,但两周前发生的金刚山枪击女游客事件,使两国产生很大隔阂,最终取消了联合入场;六方会谈的座次安排。

为让朝美代表挨着坐中方费心巧做安排。

每次六方会谈,团长的座位固定不变。

以中方为起点,右手逆时针依次为韩国、俄国、美国、朝鲜、日本。

据说,为了设计这个顺序,中方当初也颇费了一番心思。

英文字母顺序是排列的第一要则。

不过,英文字母是取全称,还是缩写则很有门道。

如果用缩写的话,中国是china(c),朝鲜是dPRK(d),日本是Japan(J),韩国是RoK(Ro),俄罗斯是Russia(Ru),美国是USa(U)。

按照这一顺序,美国团长和朝鲜团长就被隔开了。

为了让美、朝代表坐在一起,中方采用了按国名全称排座位的方式。

这样一来,朝鲜是dPRK(d),日本是Japan(J),中国是P.R.china(P),韩国是RoK(Ro),俄罗斯是Russia(Ru),美国是USa(U)。

美朝正好在首尾两端,双方团长在六方会谈的桌子上,也正好成了邻座。

G20伦敦金融峰会晚宴座次:

20XX年4月2日G20金融峰会在英国伦敦召开。

此次参加峰会晚宴的有来自2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

主要分为三大类:

G20成员国、非成员国(西班牙荷兰)、国际组织。

晚宴排序的大原则,按照国际惯例: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领导人;按参加人的身份、职务、资历来排定(以右为上)

一般情况如下:

按任职次序:

任职次序国家、职务任职时间实际座次

1、巴西总统20XX-1-15↓

2、中国国家主席20XX-3-152

3、印尼总统20XX-10-43

4、沙特国王20XX-8-11↑

5、墨西哥总统20XX-12-19↓

6、法国总统20XX-5-166

7、阿根廷总统20XX-12-107

8、韩国总统20XX-2-254

9、俄罗斯总统20XX-5-711↓

10、南非总统20XX-9-2510

11、美国总统20XX-1-208↑

正常座次如下:

调整座次:

----------------

美国阿根廷印尼英国中国法国

南非

调整后的座次:

美国8韩国4沙特1巴西5墨西哥9俄罗斯11

阿根廷7印尼3英国中国2法国6南非10

中国受重视的原因:

a:

国际地位显著上升: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国际社会对中国在金融市场和国际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高度关注。

20XX年公布高达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采购团与英、德等国达成多达150亿美元的合同;持续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提供和增加援助

B: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外汇储备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08年GdP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09年GdP增长预计8%(实际8.7%),唯一保持正增长势头的国家;世界经济09年的正增长可能也取决于中国,话语权显著上升

c:

英国借重中国推动国际金融体系重构或改革:

4月1日与布朗会晤,就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达成广泛共识。

双方希望峰会在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刺激世界经济增长、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帮助新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应增加新兴经济体(以“金砖四国”为代表)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重要代表,将在克服金融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

启示:

a:

礼宾次序的“变与不变”

基本原则是平衡、对等、惯例。

一般官方活动主要根据职务、身份安排。

要保持相对平衡,遵循惯例,这是“不变”的。

礼宾次序是要体现一国的外交政策和意图的工具之一,往往是有变化的。

其他考虑的因素包括国家之间的关系,地区位置、活动的性质、内容和对于活动贡献的大小以及参加活动人的

威望和资历等。

B:

综合国力是影响礼宾安排的重要因素:

峰会合影时,胡主席在布朗的右边,这是第一客人的位置。

其他如:

1989年2月,日本为裕仁天皇举行葬礼,美国总统老布什、法国总统密特朗、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曼等53位国家元首、15位副总统参加。

老布什刚任总统不久,如按资历排序,则无法提前。

天皇生前访问的国家不多,就以天皇曾经去过的国家优先排序,老布什的位次大幅提前。

c:

礼宾工作需要不断创新:

周总理曾经提过“礼宾革命”。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不断创新。

联合国大会的席次也按英文字母排列,但为了避免一些国家总是位居前排席位,因此每年抽签一次,决定本年度大会席位以哪一个字母打头,以便让各国有机会坐在前排。

08年奥运会依照204个国家或地区代表团名称的简化汉字笔画顺序进行排列。

(五)礼宾安排

1、迎送仪式:

按地点不同,可分为机场迎送、火车站迎送、码头迎送和宾馆迎送等。

以机场迎送为主,其他地点迎送可参考执行。

国家元首级别:

总统(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主席(中国、越南、老挝),国务委员会主席(古巴),国防委员会主席(朝鲜),国王(泰国、西班牙、瑞典等),天皇(日本),总督(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大公(卢森堡),执政官(圣马力诺)。

政府首脑级别:

国务院总理(中国),内阁总理、政府总理(俄罗斯、法国等总统制国家的总理,德国、意大利、印度等议会制国家的总理),首相(英国、西班牙、日本等君主立宪制国家)。

美国总统同时也是政府首脑、三军总司令。

议会领导人:

人大委员长(中国),最高人民会议委员长(朝鲜),国会参议院议长、众议院议长(美国、日本等),上院、下院议长(英国),联邦委员会、国家杜马主席(俄罗斯)。

总之国家制度、国家结构不同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的叫法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对于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军队领导人正式访问都要举行欢迎仪式,现在由于规格精简,我国对于议会领导人则不举行欢迎仪式了。

迎送规格主要依据来访者的身份及访问目的,适当考虑两国关系,同时注意到国际惯例,进行必要的平衡。

(09年7月26-27日中美首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国务院举行军乐队仪式欢迎戴秉国国务委员)。

20XX年8月31日,胡主席在长春会见朝鲜劳动党中央总书记金正日,这是金正日三个月内第二次访华。

我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不搞迎送仪式。

本着务实、精干、节约的原则,20XX年5月23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进一步改革出访礼宾仪式,今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将不举行送迎仪式。

5月26日至6月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莫斯科会议、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庆典和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这次胡锦涛主席出访,开始实行新的出访礼宾规定,不举行送迎仪式。

20XX年4月12日,胡锦涛主席出席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核安全峰会,抵达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机场,机场没有通常的欢迎人群和横幅。

这是中国领导人出访礼宾改革的新举措。

为进一步推进出访礼宾改革,今后中国领导人出访时,将简化驻外使领馆组织迎送活动相关安排。

这次出访率先实行新的礼宾安排,在抵达和离开往访国时,不再组织当地华侨华人、留学生等到机场迎送。

这是中央一贯倡导的礼宾改革的继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求真务实的作风。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内实际,中国礼宾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

1978年秋天开始,为外宾访华举行欢迎仪式的地点由机场改至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不再组织群众夹道欢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般不再举行答谢宴会或答谢招待会;1991年开始,中国领导人出访的离、返京送迎仪式从机场改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XX年开始,中国领导人出访离、返京不再举行送迎仪式。

这些改革受到了国内外一致好评。

篇三:

国际礼仪概论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

1.接待礼仪的基本要求是:

从事具体接待工作的每一名涉外人员,都必须树立起良好的礼宾

意识

要坚持主随客便,礼待宾客,宾客至上。

方所保留的文本上签字时,均应当名列首位。

2.依照礼仪规范,每一位签字人在己

3.在具体操作正式会晤与合影时,一方面必须讲究规范,另一方面必须掌握技巧4.根据会晤时宾主双方具体身份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会见、接见与

晋见5.所谓主客座方都比较公正。

谈判,是指在谈判双方单位所在地轮流举行的谈判,此种谈判对谈判双

方便外宾。

6.在安排交通工具时,方便外宾主要应当体现为在时间上、选择上和乘用上、安全至上、方便来宾这三项基本原则严格加以遵守。

7.从总体上讲,我方人员在考虑涉外接待过程中外宾的交通往来问题时,应对

维护主权8.总体上讲,要做口译工作主要应做到:

注意个人态度、始终全神贯注、坚持有主有次

待人有礼有度。

9.按照惯例,迎送来宾的具体活动地点大致上包括:

交通枢纽、下榻之处、办公地点和礼

宾场所

这四种类型。

10.礼宾规格通常具有礼宾性、

规范性、稳定性、差异性、简约性等主要特征,为此,在涉外接待中,涉外人员必须对上述特征有所了解。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所谓礼宾规格,指的是礼宾工作具体过程中的各种规矩。

在礼宾规格这一问题上,涉外人员应当注意以下要点:

(aBcdE)。

a.掌握原则

B.熟悉特征

c.来宾分类

d.常规内容

E.操作方式

2.在涉外接待中,我方陪同人员往往需要与外方来宾长时间相处,为此我方陪同人员应严格要求自己,这就是要做到:

(aBcdE)。

a.谨慎从事

B.服从领导

c.少说多听

d.计划周全

E.注意保密、私交适度

3.一般而论,有关礼宾规格确定与操作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aBcd)。

a.服从外交

B.身份对等

c.一律平等

d.有所区别

E.熟悉特征

4.SP是英文“SpecialPeople”的缩写,它的含义为“特殊的客人”,在涉外接待中,SP具体是指:

BcdE)。

a.王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