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171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docx

粤教版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

4.4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

(2)认识化合价的概念,知道有正价、负价,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领会、弄清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4)掌握根据已知的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2、过程和方法:

用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也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由此引人新课:

由元素组成的物质.能归纳出有关化学式计算的一般规律。

各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式涵义和有关式量的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1.化学式的涵义,常见化学式的一般写法和读法

2.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1.有关化学式计算的一般规律。

2.化合价的涵义,常见元素化合价的记忆。

3.常见单质及二元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四、教学工具:

相关的图片;多媒体视频;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表;小黑板;挂图等.

五、教学方法:

1.学生已经学过元素符号,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也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由此引人新课:

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其组成是否也可以用元素符号所组成的式子来表示呢?

从而使学生形成化学式的概念,并指出前面的教材中曾出现的多种物质的符号就是化学式。

对于化学式的教学要求,重点是要求学生认识化学式、会看化学式,这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初学化学时,不要求学生短期内强记过多的化学式。

在认识了硫酸的化学式之后,可以列出几组符号让学生比较,讨论后表达出其意义来。

例如:

2H------H2,4O------2O2,S和2O-------SO2,2P和5O-------P2O5等。

2.要向学生指出,化学式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只有客观存在的物质,又经过实验测定它的定量组成,才能写出一个化学式来。

关于化学式的写法,教材介绍了单质和一些二元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单质的化学式可帮助学生归纳为:

①单质的化学式中只有一种元素;②除了常见的几种气体H2、N2、C12、O2、O3之外,其他的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其化学式都用各自的元素符号表示。

至于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教材仅介绍部分常见的二元化合物化学式,教学时不宜扩展。

注意讲解以下几点:

(1)书写化学式必须由实验事实决定,明确有什么元素,每种元素各有多少个原子(由化合价可确定)。

(2)二元化合物化学式写法的四个步骤:

排——按顺序写出元素符号(正价左负价右,NH,例外)(氢前氧后、金属前、非金属后)。

标——在元素(或原子团)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

叉——将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写到另一符号的右下方作为它的原子个数。

查——化简个数比(有些不能约去,如C2H4)1个的1字略去,再检查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擦去上方的化合价。

(3)二元化合物的读法为:

从右到左读作“x化x”(有时要读出原子个数。

有些读法特殊,如H2O)。

3.关于化合价的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比以前有所下降,也没有独立成一节。

教材没有要求定义化合价,只限于说明它显示出元素的某种特性,通过列表方式给出常见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只提有正价与负价之分,不讲正负价的涵义,不提零价了。

教材在此首次出现原子团(根)一词,教师可稍做讲解。

教学时可以从几个与氧气化合的反应人手,分析生成物H2O、MgO、CO2,一个氧原子能结合两个氢原子,但只能结合一个镁原子,又只能结合“半个”碳原子(即两个氧原子才能结合一个碳原子),从而产生不同元素化合时,所需的原子个数比是不一定相同的。

讲解时指出:

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是化合时表现出来的性质,这种性质指结合别的元素的原子时的“能力”的大小。

可以比喻为人在某工种中的能力的大小。

例如运砖与砌墙,甲类工人每人运砖30块/分钟,乙类工人每人砌墙用砖20块/分钟,要组成一个合理的生产小组,甲、乙两类工人的比例是多少才不致某一方误工(答甲:

乙=2:

3)。

正、负价恰如不同工种,可变价元素可比喻为一个人在不同工种中的能力大小。

本教材中的化合价,实为氧化数概念,根据量力性原则,本教材统称化合价。

面对教材列出的23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记忆是十分困难的,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教案中列出了记忆的原则和记忆量,可编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例如: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铝三碳二四、铁二三,变价元素细细分。

常用化合价记忆口诀一

(1)常规价的: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

(2)变价的

铜一二,

二(负二)四六硫二四碳,

二四六七锰全占。

(3)负价的:

负一氟氯和溴碘,

负二氧硫负三氮。

常用化合价记忆口诀二

一价氢、锂、钠、钾、银,

二价氧、镁、钙、钡、锌,

铜、汞一、二,铁二、三,

碳、锡、铅在二、四寻,

硫为负二和四、六,

负三到五氮和磷,

卤素负一、一、三、五、七

三价记住硼、铝、金。

教材只安排了“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和“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之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

“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只安排在“检查站”之第一题。

教学时要握好教学深难度,切勿操之过急。

4.关于化学式的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化学基本计算,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外,还应使学生学会一般的书写格式。

关于化学式的计算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①对一个化学式的整体进行计算——求式量(教材使用“相对分子质量”一词,教学时可以在建立了这个概念之后,口语中用“式量”代替之);②对一个化学式的某部分与整体或与其他部分之间的比进行计算。

(此时可以引入“部分式量”一词)

关于化学式的计算,其根据是写出正确的化学式和正确认识化学式(一个化学式表示什么,各种符号有什么意义,有多少种元素,每种元素各有多少个原子,其中的括号或小圆点又是什么含义)。

求式量的数学方法是加法,只有对相同的数相加,才改用乘法,其实仅用加法也是可以的。

求比值(或百分数)时,要弄清这部分(部分式量)与那部分之比,还是这部分与整体(式量)之比。

帮助学生克服数学方法的障碍。

相对分子质量(或式量)是以“相对原子质量”为基础的,也是相对的量,也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即1.661x10-27,’千克)作标准的,所以有些计算可以推广。

教案中介绍了一些推广应用,仅供有必要的班级选用。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化学式?

②阅读课文怎样写单质的化学式?

③阅读课文了解怎样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④阅读了解什么是化合价?

了解常用化合价.

(2)查阅关于化合价的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总结一定规律。

 

六、课时安排:

三课时

七、教与学互动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疑难指导

(一)创境激情导入新课

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否也可以用一种或几种元素符号组成的式子来表示呢?

这将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化学式。

那么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哪种“化学用语”表示呢?

这将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另一内容——化学方程式。

在相对原子量的概念中要理解关键词语”相比较,你知道比较的标准是什么吗?

比较的结果又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探讨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设问】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那么,由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否也可以用一种或几种元素符号组成的式子来表示呢?

【导学】化学式的意义。

教师出示几个化学式,引导学生试说出意义。

 

【追问】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教师指导讨论,也可参与小组讨论。

 

【指导】出示硫酸周围有数字化学式[3H2SO4],指导学生说出数字“1”、“2”、“3”、“4”的含义。

【分析】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这是因为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

【设问】怎样书写单质的化学式呢?

                                                                                                                                                                                                                                                                                          

【练习】指导学生写一些常见单质的化学式,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三)教学归纳回顾总结

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干知识。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见《作业设计》和《练习册》

 

活动1.回忆表示元素的符号,小组内交流,并知道元素符号表示的两方面的意义,根据教师的出示回答,指名班上交流。

 

活动2.阅读课文“什么是化学式”。

归纳化学式的定义。

活动3.分小组讨论,试说出化学式的意义。

 

活动4.小组讨论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

                                                                                                                                                  

 

活动5.先小组说,再班上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6.阅读课文114页内容,小组内归纳。

①单质的化学式中只有一种元素;②除了常见的几种气体H2、N2、C12、O2、O3之外,其他的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其化学式都用各自的元素符号表示。

活动7.学生以“我学到了什么”小组进行总结。

 

活动8.学生独立完成。

 

复习旧知,为本节课服务。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含义: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如:

O2氢气,H2等。

 

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

(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2)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

化学式中各数字的含义:

(1)右下角的数字: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原子数目。

如:

H2SO4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2)前面的数字:

该物质的分子数目。

如:

4H2O中的“4”表示4个水分子。

 

培养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能力。

 

形成知识网络,建立知识体系,加深巩固和理解。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学生已经学过元素符号,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也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由此引人新课:

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其组成是否也可以用元素符号所组成的式子来表示呢?

从而使学生形成化学式的概念,并指出前面的教材中曾出现的多种物质的符号就是化学式。

对于化学式的教学要求,重点是要求学生认识化学式、会看化学式,这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初学化学时,不要求学生短期内强记过多的化学式。

在认识了硫酸的化学式之后,可以列出几组符号让学生比较,讨论后表达出其意义来。

例如:

2H------H2,4O------2O2,S和2O-------SO2,2P和5O-------P2O5等。

2.要向学生指出,化学式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只有客观存在的物质,又经过实验测定它的定量组成,才能写出一个化学式来。

关于化学式的写法,本节重点介绍了单质的写法。

单质的化学式可帮助学生归纳为:

①单质的化学式中只有一种元素;②除了常见的几种气体H2、N2、C12、O2、O3之外,其他的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其化学式都用各自的元素符号表示。

 

第二课时(化合价)

教学目的

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

2、知道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

教材分析

重点

1、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

难点

1、化合价的理解

2、化学式的书写

3、利用化合价写化学式

教法

1、运用小组比赛的方法,调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到背诵化合价的活动中来

2、运用练习纠错的方法,采取小组成员互帮互助进行多重训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展示】

化合物

HCl

H2O

NaCl

原子个数比

1:

1

2:

1

1:

1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设问】为什么不同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同呢?

【过度】接下来我们介绍有关化合价的知识。

【讲解】我们知道化合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果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请看课本115页表格4-18

【提问】通过次表格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小结】

1、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过渡】:

如何用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呢?

这就需要先了解相关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价的规律

化合价是根据元素的性质而规定

【投影】展示化合价的规定

1、H为+1价

2、氧为-2价

3、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根据这些规定,我们可以推知上述几种物质中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展示】下列化学式

Ca(NO3)2CaCO3BaSO4

Mg(OH)2

【提问】这些化学式与前面的化学式有何不同?

在这些化学式中有一些原子的集团,如OH、CO3、NO3、SO4等,这些集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

活动1.说出每个分子的构成,式计算原子个数比。

 

活动2.通过以上展示可知,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化学式,原子的个数比可能也不相同

 

活动3.小组讨论、归纳:

1、HCl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Cl元素的化合价为-1

2、H2O中H的化合价为+1,O为-2

3、NaCl中Na的化合价为+1,Cl的化合价为-1

 

活动4.分析讨论:

1、这些化学式中的元素的种类较多,不是前面物质的单一的两种元素

2、这些化学式中有的有括号

 

让学生自主探究化合价与原子个数比之间的关系

 

化合价的得到及其概念现在的大纲已经不做要求,只需要学生会利用化合价写化学式,或已知化学式推出化合价即可。

所以记住化合价是这节课的重要内容。

 

原子团是初中阶段重要内容之一,在这里就提出原子团的概念及其化合价是相当必要的

样,我们把这样的原子集团叫作原子团,也叫作根。

2、原子团:

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也叫作根

【提问】原子团有没有化合价呢?

为什么呢?

【总结】可见,原子团也具有一定的化合价,如OH为-1、CO3为-2、SO4为-2等

所以原子团的化合价也是需要我们记忆的

为了便于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3、化合价规律: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①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2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2)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小结】可见化合价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工具,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掌握它,记住它,然后才能去应用它

【提问】化合价的数字记忆比较枯燥,我们如何去记住这么多的化合价呢?

我们可以采取编顺口溜的方法。

展示自编的顺口溜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谈变价,也不难,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活动5.学生讨论归纳

若原子团没有化合价则不能满足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律

 

活动6.要求学生记笔记,

 

活动7.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顺口溜的背诵比赛,看哪一小组既快又准。

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以将这一内容放在课后,对于检测学生背诵的情况可以放在下堂课。

常见离子:

O2-S2-Ca2+Mg2+Fe2+Fe3+Cu+Cu2+

Na+K+H+OH_NO3_CO32-SO42-NH4+PO43-

 

总结归纳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利用分组背诵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和调动其积极性

 

课后反思:

我觉得学生在此时学习化学的兴趣正浓,以小组的形式对化合价进行背诵,学生反应情况良好,基本能都在第二堂课就能都达到背诵要求。

【讲解】4.根据化合价求化学式的一般步骤

(1)写出元素符号,正价在左,负价在右

(2)求两种元素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3)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4)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后下方

(5)按正负化合价为0的原则检查化学式

根据化合价可以求出化学式,反过来根据化学式能否求出化合价呢?

【讨论】已知氧的化合价为-2。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子计算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三)回顾总结归纳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表示物质的组成可以用化学式。

化学式既可以表示出该物质中有哪几种元素,也可以表示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每种原子有几个。

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测得的,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通过化合价来推求化学式。

并且也可以利用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来求出化学式中每种元素的化合价。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把化合价作为一种重要工具应用于日后的学习中。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见《类型训练》和《练习册》

活动8.请学生阅读课本117页的例题,总结出应用化合价求化学式的步骤

排——按顺序写出元素符号(正价左负价右,NH,例外)(氢前氧后、金属前、非金属后)。

标——在元素(或原子团)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

叉——将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写到另一符号的右下方作为它的原子个数。

查——化简个数比(有些不能约去,如C2H4)1个的1字略去,再检查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擦去上方的化合价。

配以补充练习

 

活动9.学生代表发言:

在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S肯定为+x

+x+(-2)x2=0

求得x=+4

所以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活动10.回顾总结归纳反思:

(1)书写化学式必须由实验事实决定,明确有什么元素,每种元素各有多少个原子(由化合价可确定)。

(2)二元化合物化学式写法的四个步骤:

排——按顺序写出元素符号(正价左负价右,NH,例外)(氢前氧后、金属前、非金属后)。

标——在元素(或原子团)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

叉——将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写到另一符号的右下方作为它的原子个数。

查——化简个数比(有些不能约去,如C2H4)1个的1字略去,再检查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擦去上方的化合价。

(3)二元化合物的读法为:

从右到左读作“x化x”(有时要读出原子个数。

有些读法特殊,如H2O)。

这个部分可以穿插十字交叉法,让化合价的利用看起来更简单化

 

课后反思:

化合价记忆的内容绝大多数同学都没有问题,但是这一部分的内容在课后很多学生存在疑问,这里就需要教师能够对个别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适量的辅导

 

化学式的读法

1.二元化合物从左到右读作:

“某化某”。

2.含有原子团的化合物读作:

“某酸某”。

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作到用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也知道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学生认识了什么是化学式、也会会看化学式,掌握了学习化学的基础。

同学们也能够用元素符号表示所组成的式子.从而使学生形成化学式的概念,学生也明白了教材中曾出现的多种物质的符号就是化学式。

化学式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只有客观存在的物质,又经过实验测定它的定量组成,才能写出一个化学式来。

学生们了解了单质的化学式及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但对化合价方面的理解还有欠缺.

关于化合价的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比以前有所下降,也没有独立成一节。

教材没有要求定义化合价,只限于说明它显示出元素的某种特性,通过列表方式给出常见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只提有正价与负价之分,不讲正负价的涵义,不提零价了。

教材在此首次出现原子团(根)一词,教师可稍做讲解。

教学时可以从几个与氧气化合的反应人手,分析生成物H2O、MgO、CO2,一个氧原子能结合两个氢原子,但只能结合一个镁原子,又只能结合“半个”碳原子(即两个氧原子才能结合一个碳原子),从而产生不同元素化合时,所需的原子个数比是不一定相同的。

讲解时指出:

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是化合时表现出来的性质,这种性质指结合别的元素的原子时的“能力”的大小。

可以比喻为人在某工种中的能力的大小。

例如运砖与砌墙,甲类工人每人运砖30块/分钟,乙类工人每人砌墙用砖20块/分钟,要组成一个合理的生产小组,甲、乙两类工人的比例是多少才不致某一方误工(答甲:

乙=2:

3)。

正、负价恰如不同工种,可变价元素可比喻为一个人在不同工种中的能力大小。

面对教材列出的23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记忆是十分困难的,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教案中列出了记忆的原则和记忆量,可编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例如: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铝三碳二四、铁二三,变价元素细细分。

课外拓展:

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化学式

阴离子

阳离子

OH-

NO3-

Cl-

SO42-

CO32-

H+

NH4+

K+

Na+

Ba2+

Ca2+

Mg2+

Al3+

——

Mn2+

Zn2+

Fe2+

Fe3+

——

Cu2+

Ag+

——

第三课时化学式的计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疑难指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投影出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氯化钠二氧化硫水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铁硫

2.说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CaOH2Al2O3MgCl2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引入】研究物质不仅要从质的角度,而且也要从量的角度进行研究。

而要从量的角度进行研究,化学式就是基础。

下面我们学习怎样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板书】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讲述】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叫做相对分子质量,其中“各原子”指的是各个原子而不是各种原子,相对分子质量也是一个比值,单位也为1。

【范例】

如: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x2+16=18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x5+14+12+16x3=79

【指导】教师巡回在教室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格式。

【板书】2.计算组成化合物各元素的质量比

【讲述】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总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典例】如:

H:

O中H:

O二1X2:

16:

1:

8。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计算过程中的错误。

【板书】3.计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讲述】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化合物中某一元素占有的总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如:

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