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215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三大改造》。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

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本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大改造是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转折,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里程碑事件,它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已经具有接受较为系统的知识、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既有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

从其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对历史学习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

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感性事物容易理解,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有限。

本课内容概念性较强,如所有制、公私合营等名词,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在教学中要降低学习难度,通过提供具体的生动的史料,让学生归纳、总结,对学生的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知道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等基本史实。

通过研读史料,了解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通过分析三大改造方式的变化,增强理解问题、综合分析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激发爱国热情,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三大改造。

难点: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入手引入新课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新政权,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

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提示: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个人私有)。

使得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中国。

之后,国家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开始改变工业的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然而……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课三大改造》,了解国家三大改造方面内容。

二、新课讲述

(一)三大改造,什么是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从1953年开始,到1956年底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为什么要进行三大改造?

(二)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探究与分享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材料一: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

1952年产,粮食量1.6亿吨,比1949年增加49%;棉花130.4万——比1949年增加193.3%……

材料二:

土改后,农村出现了部分新情况:

土地买卖。

土地改革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人有重病,或无力耕种等出卖自己的土地。

1952年,山西对49村农民作了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占3.59%,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

09%……1954年浙江省龙游村,90户农民经济条件下降的有29户,34户中农下降的有11户,6户富农上升的有5户,全村真正困难的有32户……

材料三:

现在国家对粮食的需要量,同农民愿意交售的数量之间,是有矛盾的,而且矛盾相当尖锐。

如果按农民的意愿,他只愿意在自己吃饱了以后才把多余的粮食卖给国家。

假如让农民统统吃饱了,然后国家才征购,那末,我们这些人就没有饭吃了,工人、教员、科学家以及其他的城里人都没有饭吃了。

这些人没有饭吃,工业化也搞不成了,军队也要缩小,国防建设也不能搞了。

---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阅读材料,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分析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改造。

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提示:

学生得出结论:

材料一表明:

土地改革后,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材料二表明:

土地改革后,我国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分散经营的。

由于分散经营,生产力相对弱小,出现不能合理土地,甚至出现了土地买卖的情况。

材料三表明: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

结论:

1、土改后,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但是我国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需要农民间的合作。

2、农业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怎么办?

必须对农业进行改造。

怎样改?

探究与分享

(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方法

材料一:

在目前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

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

……有两条道路、两种办法:

……另外一条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的力量……

材料二:

1953年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号召农民联合起来,组成生产合作。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教材,说说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结论:

组织分散的个体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农民入社时,把属于个人私有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效率和产量:

即把私有转变为集体所有,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过程

原则:

自愿互利

办法:

典型推广

过程:

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完成:

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会(完成)。

对手工业的改造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影响下,1956年,90%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社。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意义:

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一方面也调动了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原因:

1、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遭受严重困难。

2、工商业中也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业主为牟取暴利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时间:

1954年

方式:

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是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

大体上经过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54年开始,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

企业由资本家所有变为公私共有,公方(社会主义成份)代表居于领导地位,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私)处于被领导地位,但私人股份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56年初,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赎买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

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完成:

1954年起逐步发展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1、三大改造完成意义: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由农民、手工业者或资本家私有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公有制)在我国建立起来,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

2、三大改造存在的问题:

(后期)要求过急(急于求成)、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知识结构

任务三:

【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课堂总结

中国人民紧跟时代的步伐,他们用鲜血铸就新中国,用自己的智慧来建设新中国,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中国历史的赞歌。

从农民组成合作社,依靠集体促生产;手工业者联合起来,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工商业通过公私合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板书设计

三大改造

 板书设计2

教学反思

优点:

上课时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

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

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内容过多。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地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