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7477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9.docx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9

关于影响我国电力消费量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

本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拟通过GDP,人口总量,工业总产值,电力出厂价格指数等数据,建立全国电力消费总量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对模型中是否存在违反古典假设的情况(包括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和自相关性)进行检验分析。

然后对症下药,针对模型中所存在的问题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修正。

最后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分析,解释其实际的经济含义,并对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我国电力消费因素计量经济学模型回归分析法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电力作为一国发展的命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日益突出。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其供给状况需要谨慎严密的监控,估计错误或供给不足,不仅会造成电力企业的损失,还会扰乱城乡居民的用电秩序,进而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和损失。

一、影响因素的选取

根据本文所研究的课题,在模型中以我国年电力消费总量Yi作为因变量,选择解释变量如下所示:

1.全国GDP总额:

一国经济增长水平可以由这个指标明确的反映出来。

在电子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越发展,对电力的依赖性越高,所以我们将GDP作为电力消费量的一个影响因素。

2.全国人口总量:

在电力的消费环节,城乡居民的用电需求不可忽视,每个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都需要不断的消费电力,当年全国人口总量与当年电力消费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正相关关系。

3.工业总产值:

总体上来说,工业部门多数属于高密度用电部门。

随着工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工业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对于生产过程中电力的需求也大大提高,故我们把工业总产值变动的因素考虑到了影响因素当中。

4.电力出厂价格指数:

价格影响需求,电价的波动会导致电力消费量的变动,所以我们引入价格因素,又因为各地区电价存在差异,较难直接引用,所以我们用电力出厂价格指数来近似电价。

二、模型设定

根据我们以上分析,回归模型设立如下:

Yi(i=1,2……15)――分别对应自1990年起至2004年全国的电力消费总量(单位:

亿千瓦时)

X1i(i=1,2……15)――分别对应自1990年起至2004年全国的GDP(单位:

亿元)

X2i(i=1,2……15)――分别对应自1990年起至2004年全国人口总量(单位:

万人)

X3i(i=1,2……15)――分别对应自1990年起至200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单位:

亿元)

X4i(i=1,2……15)――分别对应自1990年起至2004年全国电力出厂价格指数(单位:

亿元)

Ui(i=1,2……15)――随机扰动项序列

三、样本数据的收集

年份

电力消费总量(亿千瓦时)

GDP(亿元)

人口总量(万人)

工业总产值(亿元)

电力出厂价格指数

1990

6230.4

18531.0

114333

23924.00

107.4

1991

6804.0

19855.0

115823

28248.01

125.6

1992

7589.2

24379.0

117171

37066.00

136.7

1993

8426.5

34515.0

118517

52692.00

185.8

1994

9260.4

45006.0

119850

76909.00

259.2

1995

10023.4

58261.0

121121

91893.80

283.8

1996

10764.3

68594.0

122389

99595.30

321.0

1997

11284.4

73453.0

123626

113732.70

365.9

1998

11598.4

79396.0

124810

119048.00

386.0

1999

12305.2

81911.0

125909

126111.00

389.5

2000

13471.4

89404.0

126583

148601.87

398.3

2001

14633.5

95933.0

127627

165557.22

407.5

2002

16331.5

104790.6

128453

192142.05

410.8

2003

19031.6

117390.2

129227

246770.78

414.5

2004

21735.0

136875.9

12998

324736.13

424.4

数据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四、模型的估计

运用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在Eviews软件中键入命令

LSYCX1X2X3X4

得到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解释变量系数的t检验除X1,X4外都显著。

改变模型的设定形式,采用对数形式,输入命令

GENRINY=LOG(Y)

GENRINX1=LOG(X1)

GENRINX2=LOG(X2)

GENRINX3=LOG(X3)

GENRINX4=LOG(X4)

LSINYCINX1INX2INX3INX4

得到回归结果如图

我们发现,采用对数形式后模型的R2反而降低,且F统计量的值也有所下降,所以对数模型的效果不明显。

所以我们仍采用第一种方法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

五、回归结果的检验

(一)统计检验

1.从回归结果看,方程的样本可决系数R2和调整后的样本决可系数R2均非常高,表明方程拟合情况非常好。

2.系数显著性检验:

除X1和X4外的其余解释变量t检验均通过(p值小于0.05)。

由于X1和X4没有通过t检验,我们初步判断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二)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很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2.修正多重共线性

采用逐步回归法,分别做Y对X1X2X3X4的一元回归,结果如下:

其中加入X3的方程R2最大,以X3为基础,顺次加入其它变量逐步进行回归。

经比较,新加入X2的方程R2改进最大,而且各参数的t检验显著,选择保留X2,再加入其它变量进行逐步回归。

如图

在X2X3的基础上加X4,发现R2有所提高,而且都通过t检验。

3.异方差检验

WHITE检验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Obs*R-squared所对应的P值为0.260788,大于0.05。

表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4.自相关检验

给定显著性水平0.05,查DW表,当n=15,k=3时,得下限临界值dL=0.814,上限dU=1.750,4-dU=2.250.因为DW统计量为1.763523,大于dU,小于4-dU,根据判定区域知不存在自相关。

所以,本研究模型估计的最终结果为

Y=3290.430+0.018018X2+0.058720X3-2.050910X4

六、模型系数经济意义分析与政策建议

(一)系数经济意义分析

1.全国人口总量。

从回归系数0.018018可以看出,人口数量对电力消费量的影响是比较显著和重大的。

居民生活用电,作为总体电力消费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全国人口数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2.全国工业总产值。

无庸置疑,工业部门多数属于高密度用电部门,它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工业部门对电力的消费变动和需求直接影响了工业产出,从而影响了GDP,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讲,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电力出厂价格指数。

电价的波动会导致电力消费量的变动,所以我们引入价格因素,但是由于各地的电价不同,且商业、工业、以及普通居民的电价也是不同的,比较不适以单一价格引入模型,不仅计算复杂且数据的统计不能够很精确,不能很好的反映价格影响需求。

因为工业部门是电力的主要消耗者,所以我们用电力出厂价格指数来近似电价。

(二)回归分析的政策建议

1、优化电力工业生产结构。

我国目前的电源结构主要是以火电为主,其贡献率平均约为75%左右,这种以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一方面依赖不可再生资源另一方面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我国化石能源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和可开发年限均较低,其产量难以满足电力长期增长需求。

此外,我国煤炭的平均含硫量为0.9%,动力煤为0.85%,高硫煤和中高硫煤储量分别占全国煤炭储量的8.89%和3.74%,平均含硫量达到1.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电力工业的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炭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成为又一制约火电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

从长期来看,过分依赖火电的弊端十分严重,必须尽快做出调整。

所以在电力发展上,应该调整火电、水电、核电和发电、输电、配电结构,优化发展火电,积极发展水电,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

2、大力发展“绿色电力”。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一位。

据1993年的初步估算,经济可开发资源为装机容量2.9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2600亿kWH。

水电是清洁能源,优先发展水电是世界各国通行的能源政策取向。

目前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量已达到可开发量的90%,而我国只有20.4%,开发前景广阔。

但由于水电开发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投资风险大,所以应该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使得水电在电源结构中所占比重有较大提高。

  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诸如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电力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虽然我国已把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发电作为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措施,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依然很高,所以引进和消化电力生产的先进技术,加大新能源开发课题研究力度,是今后一项艰巨而又长远的任务。

3、加快电网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西电东送”工程。

电力工业要以“大机组、大电网、超高压”为发展方向,尽管长期以来不断开发新技术来完善电网,但是电网安全的压力非但没有降低,反而问题越发严重,事故的规模和波及的区域也随着电网的扩大而扩大,所以要合理规划建设和管理输配电网,降低线路损耗,加强需求预测管理,改善负荷结构,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入,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提高电网的安全性。

  我国西部地区具有世界最丰富的水利资源,水电开发潜能巨大,如果开发成功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

由于全国电力资源分布不均,西部电力建设必须与"西电东送"工程相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开发的整体优势。

“西电东送”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出的重大决策和标志性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

该项工程将把西部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获得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启动资金;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优质、可靠、廉价的电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调整国家工业布局;促进我国电力结构调整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产业带动作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4、深化电力改革,推进电力市场化进程。

电力体制改革的趋势应是:

政企真正分开,既不能政企不分,更不能以企代政,切实做到产权清晰并多元化。

打破“纵横向一体化”的行业垄断和区域垄断,引入竞争,建立制衡机制。

保护全社会办电的积极性,保护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大、中水电和绿色能源小水电的积极性。

实行发、输、配分开,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

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分层次、多区域、多市场竞争主体、有序竞争的电力市场,为用户提供质优价廉充足可靠的电力商品和服务。

框架模式应是:

调度中立(归属交易中心);输电共管,集散服务;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输配分开,竞争供电;建立监管机构,加强监督管理。

现阶段电力市场化改革,应该紧紧围绕加快电力有序发展这个主题,以深化电价体制和投资体制两大改革为主线,尽早尽快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和电力市场准入和交易规则,以规范市场秩序,落实企业自主权,加快电力有序发展,尽快形成合理的输配电价和合理的电价结构。

同时,吸引电力投资,扩充发电容量,提高电力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重视节能、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庞皓.计量经济学[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赵卫亚.计量经济学[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3]《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200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