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力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8246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力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专题四力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四力学.docx

《专题四力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力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四力学.docx

专题四力学

专题四 力学

力学

[时间:

6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15·益阳]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

B.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没有施加力

C.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悬挂重物的力不是弹力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拍桌子,手对桌子施加力的作用,桌子同时对手施加反作用力;被拉长的弹簧和悬挂着重物的钢丝绳,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都受到弹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

2.[2014·南京]如图Z41所示,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下撞击坚硬的地面,锤头会紧紧地套在木柄上。

这是因为锤柄撞击地面( D )

图Z41

A.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B.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C.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D.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3.[2014·德阳]如图Z42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B )

A.7~20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图Z42

D.经过5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4.[2014·陕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5.[2014·山西]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进行。

小伟和小梁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D )

①踢球时,脚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

③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向前的推力

④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

⑤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⑥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A.①③⑤B.①②⑥

C.②③④D.①②⑤

6.在雅安地震中,巨大的石头挡住了救援车辆的通路,救援人员要用撬棍将石头撬开。

如果在撬棍a端分别沿如图Z43所示三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 B )

图Z43

A.沿F1方向B.沿F2方向

C.沿F3方向D.三个方向所用力一样大

7.[2014·泰安]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

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D )

A.5NB.7N

C.14ND.12N

8.[2015•雅安]如图Z44所示的实验中,小车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图Z44

A.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机械能增大

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则被撞击后的木块所获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

【解析】从斜面上开始下滑到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前,小车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不计空气阻力,但存在摩擦,所以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机械能是减小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如图Z45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图Z45

A.木块运动时,木块所受的重力对木块做了功

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解析】弹力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木块停止是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在重力方向上没有距离通过,重力没有做功。

 

10.[2016·预测]如图Z46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

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D )

A.20NB.25N

C.30ND.35N

图Z46

【解析】由于该动滑轮的绳子并不是竖直向上,不符合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的杠杆。

11.有一瀑布的落差(瀑布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约为100m。

在0.1s内有18kg的水流过瀑布顶端,经过4.5s落到瀑布底端。

质量为18kg的这些水从顶端落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约为( B )

A.4×102WB.4×103W

C.1.8×104WD.1.8×105W

【解析】P=

=4×103W。

12.60kg的人站在跷跷板某一位置时,跷跷板处于如图Z47所示的平衡状态。

由此可估测球的质量约为( B )

图Z47

A.20kgB.30kg

C.60kgD.120kg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由于杠杆是水平平衡,所以力臂在杠杆上,不妨认为人对杠杆的力是动力,则球对杠杆的力是阻力,由图知l1∶l2约为1∶2,所以F1∶F2约为2∶1。

又因为F2=G=mg,所以G=F2=G人/2,故m=m人/2=30kg。

13.[2014·武汉]某九年级同学家住5楼。

一天,他提着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走到家里。

在此过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D )

A.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200J

B.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W

C.他爬楼做的功约为6×103J

D.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1×103W

14.[2014·泰州]在图Z48中,s=60cm,与之对应的h=30cm。

现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两次操作:

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记录数据如下表。

分析数据有如下一些发现。

其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发现是( C )

A.沿斜面拉动时,拉力比小车的重力小

B.测力计示数与移动距离近似成反比

C.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少做功

D.可以计算力所做的功,且两次做功近似相等

图Z49

15.如图Z49所示,重为G的小铁块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沿条形磁铁的表面从N极滑到S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小铁块受到的重力始终不变

B.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始终不变

C.小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D.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强始终不变

16.如图Z410所示为人们向空中抛出实心球到实心球落地而停止运动的场景。

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D )

图Z410

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实心球停在地上

【解析】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由于重力的作用,实心球在空中减速上升加速下落。

17.[2015·荆州]如图Z411所示,婷婷同学用12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图Z411

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为水平向左

B.木板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将增大

18.[2015·长沙]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盛水的容器,现把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物体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刚好相平,如图Z41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图Z412

A.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C.两物体的质量相等

D.乙容器中物体密度较大

19.如图Z413表示一个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电梯上升过程中,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电梯上升过程中,人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C.电梯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做功为零

图Z413

D.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匀速上升动能不变,势能增大。

20.[2015·重庆]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Z414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图Z414

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

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物体的密度是ρ2=2.25×103kg/m3

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

【解析】由乙图可知,物体重9N,全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9N-5N=4N,刚刚浸没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0,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浮力,大小为4N;物体浸没时V物=V排=

=4×

10-4m3;物体的密度:

ρ=

=2.25×103kg/m3。

二、简答题(每空格1分,共18分)

21.[2015•扬州]同学们在瘦西湖公园游玩,小明用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这是因为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以船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静止__的。

小华在荡秋千,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华的__重力势__能最大,若此时小华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她将__保持静止状态__。

22.[2014·盐城]2014年2月13日,我国运动员李坚柔夺得索契冬奥会女子500m短道速滑金牌。

起跑时,她用脚向后蹬冰面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相互的__。

她冰鞋上的冰刀摩擦冰面,冰面熔化,这是通过__做功__方式改变内能。

滑过终点线后,由于__惯性__她仍向前滑行。

23.科学研究表明:

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物体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

若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风速的影响,雨滴由云层向地面下落的过程中,其运动情况是先做__加速__运动,后做__匀速__运动。

(均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解析】开始时由于重力大于阻力,物体向较大力的方向做加速运动。

随着速度增大,雨滴受到阻力增大,当与重力大小相等时做匀速运动。

24.[2015·襄阳]如图Z415所示,用3N水平力F拉长木板A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运动,而B静止不动时,若逐渐增大F(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则B受到摩擦力__不变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方向向__右__。

图Z415

【解析】A向右运动,B相对于A向左运动,所以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图Z416

25.如图Z416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重为0.5N,弹簧测力计拉着杠杆并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

读数并计算后发现结果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

该实验操作的不规范之处是__弹簧测力计没有沿竖直方向拉(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没有与杠杆垂直)__。

26.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Z417所示,选择正确的图,并说明理由。

正确的图是__A__,理由是__跳水员全部没入水中之前,V排与h成正比,当全部浸没后,因V排不变,所以F不变__。

图Z417

图Z418

27.如图Z418所示,一长为l的粗细不均匀的水泥电线杆,重心在距A端l/3处,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1将A端抬高h(B端仍在地面上)时,F1做功为W1;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2将B端抬高h(A端仍在地面上)时,F2做功为W2,则F1∶F2=__2∶1__,W1∶W2=__2∶1__。

图Z419

28.[2014·菏泽]探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二个力的平衡条件”,需要比较“平衡”和“不平衡”两种不同状态的受力情况才可以得出结论。

实验室内的实验装置如图Z419所示(定滑轮按45°角固定在桌边上)。

小红利用此装置做实验的过程中,将木块进行扭转,小亮说:

“由于定滑轮无法扭转,所以会影响实验效果”。

(1)在木块不扭转的情况下,“二力平衡”的三个条件中,对哪些平衡条件的探究存在缺陷?

__①方向相反;②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__。

(2)根据实验需要改进该实验装置,简述你的改进方案。

__改进方案:

将两侧的定滑轮一端固定,一端角度可调(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格2分,共16分)

29.[2015•资阳]酱油是一种密度略大于水的居家常用调味品。

小明学习了密度测量的有关知识后,设计了一个测定家里所用“临江寺”牌酱油的实验。

所用器材有:

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小塑料块,两只小碗,一把刻度尺,水和酱油。

小明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A.往一只小碗中加入适量的水,让正方体小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在水面位置处做上标记

B.取出正方体小塑料块,用刻度尺量出小塑料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h

C.往另一只小碗中加入适量的酱油,让正方体小塑料块漂浮在酱油面上,在酱油面位置处做上标记

D.取出正方体小塑料块,用刻度尺量出小塑料块浸没在酱油中的深度d

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

(1)正方体小塑料块的质量m=__ρl2h__。

(2)正方体小塑料块所受水的浮力F1__=__所受酱油的浮力F2(选填“>”“=”或“<”)。

(3)“临江寺”牌酱油的密度ρ′=__hρ/d__。

【解析】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F1=ρgV排=

ρgl2h,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小塑料块的重力:

G=F浮=ρgl2h,小塑料块的质量:

m=ρgl2h/g=ρl2h。

(2)由漂浮条件可知,小塑料块漂浮在水中时浮力F1和漂浮在酱油中时的浮力F2都等于小塑料块的重力,所以F1=F2。

(3)小塑料块漂浮在酱油中受到的浮力:

F2=ρ′gV′排=ρgl2d,则:

ρgl2h=ρ′gl2d,所以ρ′=ρh/d。

30.[2015·济南]如图Z420所示,图甲为小刚和小强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猜想时的情景。

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他们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质量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块。

图Z420

(1)要验证他们的猜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

他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

要准确地测出物体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使它沿水平长木板__匀速直线__滑动。

(2)他们通过图乙、丙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保持__接触面粗糙程度__一定时,__压力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强对小刚说:

“我只要用丙中的器材再做一次实验,就能验证我的猜想。

”小强的做法是__将塑料块放在下面,木块叠放在塑料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它们__,重新做一次实验。

(4)小刚和小强都感到对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读数有一定的困难。

经过思考,小刚提出如果按照图丁所示来改进实验装置,实验效果会显著改善。

请写出这样改进的好处:

__操作方便,实验中不必再控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读数方便,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比较容易读出数据__。

四、分析计算题(共26分)

31.(8分)[2015·海南]海南环岛自行车赛引人瞩目。

下表是制造赛车各种材料的技术指标。

 

材料

技术指标

铬铝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

性能(强度)

较弱

较强

密度/(kg/m3)

7.9×103

2.9×103

4.3×103

1.6×103

求:

(1)若车架的体积约为3×10-3m3,则车架的最小质量是多大?

(2)若整车和赛车手的总重为700N,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3m2,请计算赛车手在比赛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强。

(3)若赛车手在某路段匀速直线行驶,30s通过450m的路程,所受阻力约为60N,求赛车手匀速行驶的功率。

(4)请说出赛车手在比赛过程中,用什么方法减小空气阻力提高成绩。

(写出一种方法)

【答案】

(1)4.8kg 

(2)7×105Pa (3)900W (4)弓腰成流线型、穿赛车服(紧身衣)、减小受风面积等。

【解析】

(1)要想车架的质量最小,则密度最小,查表可知,符合车架材料的是碳纤维,密度为1.6×103kg/m3,由ρ=m/V,可知车架最小质量:

m=ρV=1.6×103kg/m3×3×10-3m3=4.8kg。

(2)赛车手在比赛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强:

p=F/S=G/S=700N/10-3m2=7×105Pa。

(3)赛车手匀速行驶的功率:

P=W/t=Fs/t=60N×450m/30s=900W。

32.(8分)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Z421图甲所示。

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

小科觉得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

图Z421

(1)分析BC段:

随着h的增大,工件所受的浮力大小将__变大__,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大小将__变大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__400__。

从图像分析,a表示了工件一个物理量的值,这个量就是工件__受到的重力__。

(3)求C点所对应状态下,工件所受的浮力及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

(不考虑大气压强,提示:

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答案】1000N 4000Pa

【解析】(3)深度增大后液体压强增大,在BC段由图像可知还没有完全浸没,随着浸入深度增大,排开液体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

C点处,竖直向上的浮力等于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压力之和,F浮=G+FC=400N+600N=1000N。

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上下表面的压力差,由于在C点处物体刚好浸没液体中,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

工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浮力,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p=

=4000Pa。

33.(10分)[2014·咸宁]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均匀实心圆柱体,重力都为5.4N。

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细绳的一端系于圆柱体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竖直拉着轻质杠杆的A端。

当把圆柱体乙悬挂在杠杆的B端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AO∶OB=2∶1,如图Z422图(a)所示,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1350Pa;当把圆柱体乙放入底面积为3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M中,将质量为450g的水注入容器,圆柱体乙刚好有3/4体积浸在水中,水在容器中的深度为20cm,如图(b)所示。

(已知ρ水=1.0×103kg/m3)求:

图Z422

(1)圆柱体甲的底面积是多少?

(2)当圆柱体乙刚好有3/4体积浸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圆柱体甲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

(1)20cm2 

(2)1.5N (3)2.7×103kg/m3

【解析】

(1)∵F甲·OA=G乙·OB

∴F甲=

G乙=

×5.4N=2.7N。

S甲=

=0.002m2=20cm2。

(2)V水=

=4.5×10-4m3,

V总=Sh=3×10-3m2×0.2m=6×10-4m3,

V排=V总-V水=6×10-4m3-4.5×10-4m3=1.5×10-4m3,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5×10-4m3=1.5N。

(3)m=

=0.54kg,

V甲=V乙=1.5×10-4m3×

=2×10-4m3,

ρ甲=

=2.7×103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