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8331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docx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六册教学设计

1、“自信心”小测试

2、我最爱的校园一角

3、我想要……

第二单元学会学习

4、学会倾听的技巧

5、训练注意力

6、记忆技巧

7、“点”的学问

8、学习智慧操

第三单元学会做人

9、快乐时光

10、送你一缕阳光

11、给情绪画像

12、我爱我的老师

第四单元学会生活

13、热闹商店

14、拥抱大自然

15、四季美

16、生活智慧操

1、“自信心”小测试

[教学目标]:

虽然每个人有弱点,但一定有优点。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价值的,通过活动要让学生懂得尊重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我虽然有弱点,但也一定有优点。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价值的,因此,你更要尊重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二、“自信心”小测试

1、自信程度检查表

从下面描述的语句中,勾出与你情况相符的项目。

⑴从父母那里,我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爱。

⑵我怕难为情,但并不比别人严重。

⑶我很少严厉地批评别人。

⑷我的朋友犯了错,通常我不放在心上。

⑸我认为自己大多能从生活中获得该有的东西。

⑹我大概不会比一般人更敏感。

⑺对我而言,信任别人没有太大的困难。

⑻对于身体和情绪上的毛病,我不会太在意。

⑼我很少想到别人会嘲笑我。

⑽如果我遭遇困难,大部分人不会袖手旁观。

打勾的项目越多,表示你的自信程度越高!

2、从下面描述的语句中,勾出与你情况相符的项目:

⑴朋友或家人认为我过度敏感。

⑵喜欢争辩。

⑶喜欢批评别人。

⑷无法容忍别人的毛病。

⑸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

⑹太容易原谅别人,委屈自己。

⑺特别容易生气。

⑻过分嫉妒别人。

⑼经常责备自己。

⑽过于在乎物质上的条件。

打勾的项目越少,说明你不太会和自己过不去,也就越能接受自己。

三、指导增强自信的方法

增强自信有许多良方,如:

多下点功夫了解自己。

培养幽默乐观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力。

做自己思想和行动的主人。

充分运用自己所有的各项专长。

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以增加自己成功的机会。

确定努力的目标。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吸收各种知识、自我充实。

多接近良师益友。

四、自信格言录

对于自信,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请把它写下来,成为你自己行动的力量吧!

 

2、我最爱的校园一角

[教学目标]:

请你留心一下学习的环境、学习内容、学习伙伴等,发现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开学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伙伴等,可能出现了一些变化。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交流你所观察到的变化吧!

二、读一读

听老师读《日记一则》

二月十八日晴

哇!

一个寒假没见,学校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都有点认不出来了。

学校的大门楼粉刷一新,两旁新砌了花台,红的花、黄的花,都望着我笑哩!

教学楼贴上瓷砖,又清洁,又亮丽,看着它,心情舒畅极了。

我那喜欢的小竹园呢?

它还是静静地站在校园的东北角,竹子长得快有我两个高了。

站在竹林中,顿感一股凉爽之气,好舒服呀!

我的几个好朋友都来啦,张明、陈静、周晨,都是兴高采烈,陈静,又说起了笑话,让我们都笑得弯下了腰。

哈,陈静真好玩!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很开心。

我想:

这一学期我都会很开心的!

三、写一写

请你把留心观察到的新鲜事,令你惊奇的事,值得你高兴的事写下来。

1、新——

2、奇——

3、乐——

每人一张,把自己的发现一条条写在纸上。

各小组收齐,选出写得最多的两张。

当众宣读,却余“不合理”,全班选出最多的三张为优胜者。

四、课后活动

1、以“校园新、奇、乐”为题,出一期黑板报。

2、与家长谈“校园新、奇、乐”,他们一定会感兴趣。

3、我想要……

[教学目标]:

懂得自己的“需要”有合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不向家长、同学、老师提不合理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调查导入1、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填空。

⑴当天气炎热的时候,我特别需要⑵当受到老师批评的时候,我特别需要

⑶当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我特别需要⑷在家里,我特别需要

⑸在班上,我特别需要我特别需要⑹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需要

⑺受到委屈的时候,我特别需要⑻现在,我最需要的是

2、教师小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要求,除了上面填写的之外,你一定还可写出许多。

这些欲望与要求,有些是合理的,应该满足。

例如当你受到委屈时,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但有些则可能是不合理,不应该满足的。

例如“现在我需要很多钱”(你的家庭并不富裕)

二、讨论:

1、我的书包还比较新,但我仍然向妈妈要求买新书包。

2、在家做作业时,我心里总是想着要爸爸陪着我。

3、一看到校门口的冷饮店,我就想吃冷饮。

4、我有画画的特长,我想为班级设计黑板报。

想想以上要求合理吗?

你曾向家人、同伴提出过哪些不合理的要求,写出印象最深的两次。

三、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排演小品)

1、四位小伙伴中的三位小伙伴都在展示、夸耀自己的漂亮文具;“小品”中的主角受他的影响,很想有漂亮文具,但又想这样的欲求也许不对。

此时,一位同学展开一张事先写好字的大纸,上书“怎么办”,请根据内容画画。

2、“小品”中的主角在拉小提琴,她极想得到家长、老师的鼓励或表扬。

可老师多次在班上表扬的却是竞赛、作文比赛中得奖的学生。

此时,一位同学展开一张事先写好的大纸,上书“怎么办”。

3、摊主正在起劲地叫卖“羊肉串”,一位同学被吸引住了。

他很想吃,但是又想努力克制自己。

此时,一位同学展开写好字的大纸,上书“怎么办”。

全班同学讨论:

教师举例指导:

例一“重新比较法”。

你们的文具比我好,可我的学习成绩比你们好!

原来的比较公式是,有漂亮文具比没有漂亮文具;现在的比较公式是,学习成绩不好比学习成绩好。

例二“想象法”。

想象自己将来在学校文娱演出会上拉小提琴,获得一片掌声。

例三“回避法”。

离开那些对你有很大吸引力的环境。

看不见就可能不会再想了。

四、教师小结

人的需要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我们不应该向家长、同学、老师提不合理的要求,运用学到的约束方法来约束自己的“需要”。

第二单元学会学习

4、学会倾听的技巧

[教学目标]:

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掌握倾听小窍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每天都在听别人说话:

听老师讲课,听父母的吩咐,听同学的摆读;老师、父母每天也在听我们讲话,听我们告诉他们学校的消息、同学的事情,听我们给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要从别人那里获得信息,都与听有关。

可见,听着一种多么重要而必备的技能!

可是我们都具备这种技能吗?

听什么?

老师,你知道吗?

测一测:

在下列符合自己的情况的题目前划“√”。

()1、别人说话时我总想着自己的事。

()2、别人经常说我答非所问。

()3、对方说话时我特别注意他是否爱眨眼睛,爱带口头禅。

()4、听别人谈话,我总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不明白或不懂的就要问清楚。

()5在听别人谈话时,我总是急于判断谁对谁对。

()6、听别人谈话时,我常常打断别人。

()7、听别人说话时,我能用一些话引导对方往下说。

()8、即使别人说些无聊的话,我也并不立即表现出不爱听。

评析:

如果1、2、3、5、6中你划“√”的超过了半数,说明你的倾听技巧还需要锻炼。

教师小结:

语言,如一道空中的彩桥,联系人们彼此的心灵。

认真倾听,你会获得很多知识;

认真倾听,你会更好地了解别人;

认真倾听,你会赢得许多朋友;

认真倾听,说明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

二、活动与训练

1、全神贯注地倾听。

一般来说,讲话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120~180个字,思考的速度比说话的速度快四五倍。

所以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对别人说的话稍不注意,就会漏掉一半。

有一次,一位女主人决定要测验客人是否在认真听她说话,她一面请客人吃点心,一面说:

“你一定要尝一尝,我加了点巴豆(吃了以后会让人拉肚子)”。

所有客人竟都毫不犹豫地吃了下去。

有人还说:

“真好吃,一定要把做法告诉我。

”以后我们应该认真倾听别人说话,要不然就有可能闹出这样的笑话。

小组讨论:

各位同学轮流讲一则小故事,其他同学听,并复述对方所讲的内容,掌握倾听小窍门。

每个人要想学会倾听别人的谈话,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交谈者,就必须掌握一些关于倾听的窍门。

⑴注意别人在说什么,明白他说的话真正意思。

⑵用“怎么样”、“为什么”、“噢”、“嗯”、“后来呢”等词句引导对方说下去,以表示自己正在专心地听。

⑶注视谈话的人。

⑷领会说话人的感情,必要时随说话人一起喜、怒、哀、乐。

⑸如果没听明白或没听清楚,可请对方再说一遍,表示你很重视他的讲话。

三、反思体验

1、老师在班上讲话,你是怎么倾听的。

2、你喜欢和谁聊天?

为什么?

3、别人喜欢和你聊天吗?

为什么?

5、训练注意力

[教学目标]:

1、懂得注意力是搞好学习及工作的基本条件。

2、懂得注意力的品质是可以改变的;坚持自觉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注意能力。

3、了解提高注意力的常用方法,能说出四种以上,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平时的训练,并在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

[教学过程]:

一、小测验导入(你的注意力集中吗?

1、快看数字

54379125785081347645126834087352

09478901852417801546349122541864

55218073258606759254344735064910

84615768162472504256898498714936

152********927475593704128759634

再快速看一遍全部数字,并写出:

第一行有个3,第五行有个3,第十行有个3。

再快速看一遍,并写出:

第一行3字前紧挨的数字是;第五行3字前紧挨的数字是;第十行3字前紧挨的数字是。

2、请从头至尾逐行阅读下面数字,在阅读过程中

⑴如果某个数字的前两个数之和等于10,就将这个数字圈起来。

⑵如果某个数字的前两个数之间相差1,也将这个数字圈起来。

例如:

46⑧578②①73③4①

要求认真仔细地读完全部数字,读过的数字不要回头补做,尽可能以最快速度完成。

(计时3分钟)

364235479216538476158464537982

537148258374261725352902473562

618465318025764253784296171706

418242380027351742974251362504

438201752741629084725145207346

17426173469292536846254627184

61352637204261428045376428516

自己评分

圈对一个得1分,圈错一个扣1分,计算总得分。

二、训练注意力方法指导

1、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课前,请写下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现。

2、心灵博士提出几种方法:

⑴实物导引法。

外面有很大的嘈杂声,你要集中读书,不妨用铅笔或用手指,指着书上的内容,一行一行地往下读。

⑵从后往前倒着学习。

比如,读课文,可以先读结尾,再问自己,前面写的什么,再往前看。

这样,这容易集中注意力了。

⑶凝神想象。

⑷问题导引。

当你读书时,先看个题目,然后根据题目,提出若干问题,再根据这些问题去看下面的内容。

⑸大声朗读法。

⑹自我警告法。

3、除了这些方法以外,你和你的同学还有什么好方法,请写在下面。

三、谁的注意力最稳定

1、“拣绿豆”比赛

2、录音声中的比赛

放录音,5分钟记忆谁最多。

数字:

4552180938067461254914523731862157

四、小结

请在一个星期内,试用其中一种方法,记下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和结果,送你一句话:

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6、记忆技巧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识记忆,增强记忆。

[教学准备]:

一张测试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只要经过科学训练,掌握了适合于自己的记忆方法,就一定能成为善于记忆的强者。

请你判断一定你对记忆的认证正确吗?

二、完成测试题

请在你同意的看法后面的括号内打“√”。

⑴越是广背博记,记忆力越超群。

()

⑵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⑶新知识若有旧的知识经验作基础就容易记。

⑷深入理解了的知识容易记。

⑸记忆力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提高。

⑹越抽象的知识越难记,越具体的知识越容易记住。

⑺精力充沛时,人记忆力很旺盛。

⑻相信别人能记住的内容自己也一定能记住。

评价:

你的“√”越多,表明你对记忆的认识越正确。

反之,你有待更新记忆观念。

三、记忆技巧的指导

过渡:

为什么有的人记忆力好?

有人记忆力差?

为什么对同一个人来说,记某些知识感到困难,而记另一些知识却既轻松又牢固呢?

这就要碰到记忆技巧的问题了。

(板书课题)

1、重级记忆

请读五遍下列数字,看能不能记住?

3691215181248163264128

如果把上述数字重新组织一下,看能不能很快记住?

3691215181248163264128

哪种记忆效果好?

为什么?

2、尝试练习

用刚才这种重组记忆法,记忆下面词语:

鱼、房屋、斧头、兔子、西瓜、电灯、汽车、桃子、青蛙、剪刀、轮船、猴子

3、理解记忆

光看下面第一行的字母两遍,再看第二行的汉字两遍:

Ⅳ  Ⅲ  Ⅱ  Ⅰ  

ⅤHr

木林森大天夫水冰

请用另外的纸,很快地默写下来。

对照一下,是第一行的正确率高,还是第二行的正确率高?

先理解,后记忆。

用这种方法背诵正在学的语文课文和数学公式。

4、尝试记忆

背诵下面一首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种方法是逐字逐句背,直到背熟为止。

可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

第一遍读,第二遍就开始边读边尝试背诵,记不住可以再看书;第三遍,依然如此,第四遍就背熟了。

自己找个数学公式或数学概念,用“尝试记忆法”读背一下,看记忆效果怎么样?

5、目标记忆

记忆要给自己定目标,哪些课文多长时间要记住?

哪些词语多长时间要记住?

注意:

⑴目标要定得小。

如“我要记住一本书的全部内容。

”这个目标就大了,不容易完成。

⑵目标要定得通过努力能够达到。

如“我今天要记住四个词语”。

这个目标就比较恰当。

⑶目标完成情况要自我检查。

如昨天读要记住四个词语,今天就要检查一下,看有没有记住。

记住了,就打★奖励自己。

四、记忆小秘方

要使自己的记忆力提高,除了一些记忆技巧之外,还要注意:

1、加强体质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2、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醒来感到精神饱满为宜。

3、生活要有规律,特别要按时作息。

4、加强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成分。

祝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提高记忆力。

7、“点”的学问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凡事都要动脑筋,懂得正确概括的一两点方法。

[教学准备]:

训练概括能力的试卷(8题)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25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华达哥拉斯看到了小朋友在海边沙滩上玩堆石子,受到启发,于是他也把点一层一层地画出来,画成了一个个三角形的样子,他数一数各个三角形中的点的个数,它们分别是1,3,6,10,15……他觉得很好玩,就把这样子的一些数起名叫做三角形数:

解答: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

第一个图:

1个点

第二个图:

3个点,可看成分为两层。

第一层1个点,第二层2个点,可见1+2=3。

第三个图,6个点,可看成分为三层。

第一层1个点,第二层2个点,第三层3个点,可见1+2+3=6。

第四个图,10个点,可看成分为四层。

第一层1个点,第二层2个点,第三层3个点,第四层4个点,可见1+2+3+4=10。

第五个图,15个点,可看成分为五层。

第一层1个点,第二层2个点,第三层3个点,第四层4个点,第五层5个点,可见1+2+3+4+5=15。

每个图都可以这样画出来:

是第几层就画几个点,是第几个图就画几层,所以每个图的总点数就是从1开始的一串自然数相加之和,最大加到几,和就是第几个三角形数。

可见1+2+3+4+5+6=21第六个三角形数

1+2+3+4+5+6+7=28第七个三角形数

1+2+3+4+5+6+7+8=36第八个三角形数

1+2+3+4+5+6+7+8+9+10=55

仔细观察这一串数还会发现:

从开头看起,1+1=2,1+2=3,2+3=5,3+5=8……也就是说,前面的每两个数相加之和就是下面的一个数。

可见我们能接着把这一串数写下去:

1、1、2、3、5、8、13、21、34、55………………

人们把这样写出来的一串数叫菲波那契数列。

这是为了纪念意大利数学家菲波那契,他在大约800年前写的一本书中写出了这个数列。

二、练一练

1、观察下面,想一想往下再画一行,该画几个点?

如果再往下画两行呢?

2、下面各题中的“?

”是什么数,是什么图?

是什么词?

请填出来:

7、16、25、34、?

3、5、8、13、21、?

3、去对来,犹如上面对

船对沿,犹如汽车对

4、讨论:

上面练习题每题有什么规律?

8、学习智慧操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学习的四大技巧。

[教学准备]:

各节操的要求写在幻灯片上。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套学习智慧操,每天练一节,每节5至10分钟,持之以恒,练完3节。

再从头开始,坚持第二遍练习,你会发现,你在学习中渐渐变得聪明起来。

第一节讲一讲

1、要求:

你扮演老师的角色,爸妈或同学做你的“学生”,你用10分钟时间,把刚学过的主要内容讲给他们听。

2、练习,把你认为最重要的内容,讲给家长听。

第二节并一并

1、请读五遍下列词语,看能否记住?

桌子北京粉笔工人椅子黄牛

医生黑板纽约狮子教师美国

老虎律师白马法官延安农民

2、如果将它们重新归并一下,看是否容易记住?

3、在语文、数学及其他学科中,运用“并一并”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请举一例,写在下面。

第三节连一连

1、要求:

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可以用线条将它们连接起来。

例:

2、练习:

请按上例,把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连起来。

第四节问一问

1、要求:

⑴围绕一个内容自我提问(提的问题越多越好);⑵提出的问题不要重复;

⑶提出的问题可以自己回答,也可以不回答。

例:

诗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问:

①“晓”是什么意思?

②春眠为什么不觉晓?

③睡着了,怎么能听到鸟叫声?

④“知多少”究竟是知道多少,还是不知道多少?

……

2、练习:

请围绕本学期所学课文的题目进行提问,把提问写下来。

3、练习:

请围绕本学期所学的数学题(任选一题)进行提问,把问题写下来。

第五节变一变

1、要求:

围绕一个内容,进行各种变化,看它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变的方式越多越好。

例:

他是个坏孩子。

他是个好孩子吗?

他难道是个好孩子吗?

他难道不是个好孩子吗?

谁说他是个好孩子?

2、练习:

⑴选一语文学习内容,进行变化。

⑵选一数学学习内容,进行变化。

第三单元学会做人

9、快乐时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经常保持愉快情绪,说出一两种保持愉快情绪的方法。

[教学过程]:

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生活,才会感到心情舒畅;在快乐的情绪中,人的才能会得到充分发挥。

因而,每个人都应尽可能地保持快乐情绪,即便是在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也要这样。

1、介绍一种“快乐情绪”的方法:

情境想象法。

请按下面提示,在头脑中想象——

现在你坐端正了。

全身都感到放松了。

你的头脑里出现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前几年,在家里,遇到一件最开心的事——你笑得弯下了腰。

暑假,有一次,你感到快乐极了。

那一天,你——真是好高兴!

你做过一个梦,这个梦使睡着的你笑醒了。

梦境是这样的——

现在你一定感到快乐了吧!

画一个人或一件事。

除了能引你笑,还要能让同座的同学笑起来。

请画:

2、你在幼年时期,一定有不少有趣的事情。

想一想,写一件在下面。

写完后,讲给同学听,过几天,再拿出来看看。

学生先写后小组交流。

3、展示一张你最喜欢的照片,并介绍这张照片为什么能给你带来欢乐。

请同学与你一起分享快乐。

10、送你一缕阳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努力做到学会称赞别人。

[教学准备]:

各自准备一本本子。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看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这儿的“阳光”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课题叫“送你一楼阳光”?

二、赞美别人

1、观察你座位前后的5位同学,给他们每人写一句赞语(如“你唱的歌真好听!

”)

称赞A:

称赞B:

称赞C:

称赞D:

称赞E:

2、六人一组相互交流,称赞别人。

记下别人对你的称赞:

当别人称赞你时,你的心情怎样?

当你称赞别人时,你觉得他(她)怎样?

三、心灵博士的话

称赞别人是增进同学之间友情的一种方式。

称赞别人的同时,学会了关注他人,尊重他人,发现他人的长处;受到称赞,则看到自己的优点,增强了自信,愉悦了情绪。

为什么不多多称赞别人呢?

11、给情绪画像

[教学目标]:

认识情绪,控制情绪,让人感受到生活所富有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自测

在下面这些情境中,你能找出哪些是代表情绪的词语?

并用“——”表示出来。

1、在众人面前有些心慌,不能自然地谈话。

2、初次与人见面,总是有些害羞。

3、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有些紧张。

4、晚上独自一个人在家,心里有点害怕。

5、考试前,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考个好成绩。

6、做出一道很难的习题,感到十分高兴。

7、被老师批评了,十分伤心。

8、被朋友冤枉了,非常生气。

9、经常期侮同学的人,大家都很讨厌他。

10、郊游时,全班同学都很开心。

上面这些情况,相信同学们都遇到过吧!

请你观察这些带“——”的词,想一想它们有没有共同之处?

二、善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当你高兴、快乐或伤心、生气时,都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把它们表现出来,这样别人才会知道你现在是在想些什么?

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助你的地方。

强忍头自己的眼泪,就等于慢性自镣。

记住哟,要巧妙地表达你真实的情绪。

当你想哭的时候,……

当你心情烦恼的时候,……

三、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的情绪有时像一匹野马,如果放纵它,它会伤害我们自己或别人,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支配我们的情绪。

★当你感到生气时,请深呼吸二十次,很有效的。

★每天清晨用5分钟对着镜子,练微笑,使自己的微笑变得真诚、轻松、明朗,一个月左右,你会发现自己变得乐观和开朗。

★控制情绪,牢记一些名言警句,提醒自己。

如:

愉快是健康的关键。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转移注意力。

想过去令自己高兴的事,也可以哼唱一首歌。

四、活动

认识情绪:

1、课前每个同学做一个面具,上面画好各种表情。

2、课堂中,每个同学将自己准备的面具先交给老师。

3、5个同学到讲台上,老师说出一个情境,找出相应的表情面具。

五、反思体验

填一填:

形容开心的词语形容不开心的词语

12、我爱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多多了解老师的想法,更好地跟老师交朋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你和老师的关系怎么样?

是不敢接近?

还是乐于请教?

是敬畏相加?

还是关系融洽?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搭好师生感情的桥梁!

二、绘声绘色说老师

从一年级一直到现在,哪位老师令你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