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9005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2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docx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研讨会全国卷I试题评析素材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英语试题评析及对高三复习备考的启示

一、2015年考试说明、考试大纲的新变化

1.词汇量要求的新变化

高考词汇量增至3500,2014年山东考试说明词汇为3346词,《大纲》词汇表与《说明》词汇表实现了统一,过渡期(全国考试大纲做如下的标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考试说明》中对词汇量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得低于3000个单词;同时,应制定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分批增加至3500个单词。

)结束。

语言知识考察范围扩大;考生应考工作量增加。

2.“阅读理解”能力要求的变化

2014年

2015年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正确理解文章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不懂单词含义根本就谈不上理解文章。

但英语单词的含义并非完全等同于词典中所标注的汉语意思,其含义随不同的语境会有所不同。

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变化的词义,才算是真正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阅读文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过去未见过的词,但许多这类生词的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出来。

这种不使用词典而通过阅读上下文来推断生词含义的能力,是一个合格的读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也是阅读测试中经常检测的一种能力。

3.语法填空题中所填词数的要求有了变化

2014年

2015年

阅读下面材料,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不多于3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阅读下面材料,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二、试卷总体分析

2015年全国I卷为一套难易适中的好题。

可概括为四句话:

平稳创新引领课改;梯度适当区分合理;注重能力体现探究;贴近生活注重交际。

具体特点如下:

1.全卷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命题原则,体现“突出语篇,强调运用,重在交流”的命题导向。

 今年试题题型顺序同2014年:

听力、阅读理解+语言知识的运用(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写作能力(短文改错+书面表达)。

这一态势表明“听力领先,阅读突出,侧重运用,先客(观)后主(观)”特色。

也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有助于学生思维表达的主观题”的要求——对考生考查由“单句”层次过渡到了“语篇”层次。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试卷的创新性,例如今年词义猜测题考查了考查了contributions在上下文的指代,完形填空47、56干扰项的设置不一致,语法填空中素材的“中国元素”,这些都极好地体现出试卷命题的创新性。

2.试题的命制彰显“四化”特征,即:

试题生活化、生活情境化、情境应用化、应用有效化;

从试题的语言风格及用词来看,所选材料皆为地道的英语文章,且素材体现出高度的生活化和时代感。

具体涉及到讲座相关安排,异地旅游经历,艺术家作品展览相关事项,咖啡馆大受欢迎的现象,重建信任,帮助他人,景点介绍,生活感悟等。

这些素材内容都与考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大多考生都能有切身体会。

试题素材不仅局限于外国生活和文化,更多地涉及到了考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融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

例如英语知识运用的第二节,素材给考生讲述的就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中国阳朔。

试题素材很巧妙地融合了中国文化,令人耳目一新。

2015年英语全国I卷整体而言比2014山东卷略难,更加强调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从文章主题思想,社会正能量,生活实际体验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活学活用”。

例如,阅读理解的28题,该题要求考生从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词来描述“Dali”,考生需要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并掌握“productive”一词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才可选出该正确选项。

再举31题为例,该题考查“contributions”一词在文章所代表的含义,如果考生简单的理解文章会很容易中出题者的“圈套”而选择C选项“donations”,但结合具体语境,可知“contributions”在文章中指的是“artworks”.

3.试题题型多样全面,难易泾渭分明;

如阅读理解的第一篇广告阅读非常简单;而最后两篇难度较大;区分度大。

同时二卷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的命题相对也非常简单。

4.充分体现测试功能和教育功能

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通过听力,阅读,完形,书面表达等方式测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英语教学工具性的体现。

英语课程的人文性要求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015年英语全国I卷阅读、完形、语法填空短文改错等的选材体现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人、环境保护、心理健康、热爱祖国等主题思想,充满正能量和教育意义,从微观上很好地察到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意识,这些无不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

三、试卷命题具体分析及启示

词汇分析及启示

1.试卷应用词汇具体分析

该套试卷英语单词总词数为2847词,因为题型设置不同,比2014年山东卷英语单词总词数3803词少了将近一千个英语单词,但单词难度却比2014年山东卷难很多。

主要表现在一是选修课本中的词汇大幅度增加;二是超标词汇多;三是熟词生意多。

具体分析如下:

1)选修课本(6-11册)单词共31个,它们是:

听力3个:

due,relationship,percentage

阅读理解22个:

civil;undertake,update;psychologist;;session;personality;exhibition;sculpture;reflect;per;exit;skip;accuracy;traditional;exhibit;document;adaptation;psychology;neighborhood;boom;platform,prayer;

七选五阅读3个:

outcome;angle;violate

完形填空2个:

quit;vividly;

语法填空1个:

destination

这31个单词中,七、八两册所占比例最大;九册单词(生词)出现零个;十册和十一册单词(生词)出现了三个:

prayer;violate;session。

2)熟词生意共18个,为历年最多,它们是:

听力试题:

Whenisthereportdue?

阅读理解A:

andyoudon’tneedtobook.

Theyendaround21:

00

阅读理解B:

ThefreezingNortheasthasn’tbeenaterriblyfunplace…

dulledbymonthsofcold-weatherrootvegetables…

ButIhomedin,

ononeparticulartableattheBrown’sGroveFarm’sstand

Theseweretherealdeal

IrealizedthatthebestpartofSarasotainwinterwasgoingtobeeatingthingsthatbackhome

阅读理解C:

TheexhibitionshowshowDalidrawstheviewerbetweentwoinfinities

andwithcontributionsfromotherinstitutionsliketheSalvadorDaliMuseuminSt.Petersburg.

阅读理解D:

saysMauriceFrisch,acaféLaChoperegularwhoworksasareligiousinstructorinnearbychurch.

somethirtyParisianswhopayjustunder$2…

七选五阅读:

wherethewrongdoertakesnoresponsibilitytofixthemistake.

完形填空:

MykidsandIwereheadingintothesupermarket

Wewerelowoncashourselves.

语法填空:

IhadskippednearbyGuilin.

anddarkwatersoftheLiRiver64arepicturedbyartistsinsomanyChinese65

I’dheadstraightforYangshuo.

这18个熟词生意中,转换法所构成的熟词生意最多,共9个。

其中head当做动词的用法出现了两次。

这些词的灵活运用,既反映了试题的选材为地地道道的英美国家的语言材料,更体现了在语境中考查词语的灵活运用的命题立意。

3)超标词汇(专有名词和标注词除外)33个,主要集中在阅读理解部分。

符合高考命题生词不超过3%的要求,但仍然为历届最多。

这其中纯超标词汇5个:

well-being;persistence;contraction,limestone;showy

标内合成、派生构词法形成的超标词汇28个,它们是:

abundance,personality;admiration,betrayal;freezer;mentality;preservation;catering;wrongdoer;reopening;understandable;gratefulness;unfailingly;supplier;masterwork;showman;mislead;expansion;creation;pastimes;unemployed;homemakers;retirees;spiritual;watery;choking;industrialization;smog(smoke+fog)这28个词汇,虽然不在课标范围之内,但中等和中等成绩以上的学生,却不难利用构词法猜出它们的含义,因此,这28个超标词汇对中等成绩以上的学生构不成阅读障碍。

4)可能对中等程度的学生构成理解障碍的短语有5个:

touchdown;catchon;carryover;fallvictimto;doawaywith。

这些短语的出现提示我们老师要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指导帮助学生积累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2.词汇考查角度分析

除完形填空考了两个短语搭配(makeacommenton;inneed)外,其余全部为考查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语义理解。

3.对高三复习备考的启示

1)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与学的困境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问题:

重词用,轻词义。

词汇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讲解单词的用法及搭配,而且拓展过多、过难。

这种教学方法严重背离了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教考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

许多老师甚至在一轮复习时候还要把每一单元所谓的重点单词的用法再讲解、复习一遍,纯粹浪费学生的时间!

其实许多单词只需要混个“眼熟”即可,只要学生看到它们的“整体形状”,就知道中文意思就行,没有必要掌握这些单词的搭配和用法。

能认识50个单词,比完全掌握5个单词更有价值

词汇教学方法单一,以讲解和练习为主,不能给学生创造丰富的语境进行词汇教学,许多老师甚至脱离课本,单纯照着附录表中的词汇表进行词汇教学和复习,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效果极差。

检查和跟踪督促方式单一,力度不够,且主要以听写为主,效果不佳。

2)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问题:

词汇学习无计划、不系统。

不能站在高考角度,统筹规划和反思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词汇学习。

被动依赖教师、教材和课堂。

普遍存在记忆单词的畏惧心理。

词汇记忆和复习的方式单一,习惯较差。

很多学生一到复习阶段,每天英语学习做的事情就是翻看课本附录部分的词汇表,结果到考试的时候却还是不过关。

究其原因就是:

方式单一、习惯较差和缺乏语境。

很多学生只读不写、只写不读,只记英语拼写不记汉语意思,只知记忆不知道自我检测,甚至还有的只看不读,再加上缺乏语境,自然是流于形式,效果极差。

质量不高,无法达到高考要求。

主要体现在一是量不足:

许多高考词汇不认识;还有许多同学虽然认识,但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常见词的一词多义掌握的不好。

二是质不高:

准确度差、熟练运用能力不足。

高考后对很多考生的调查表明对高考词汇掌握不熟练、不准确,在很大程度上正成为学生解题能力有效发挥的制约因素!

成为学生答题的拦路虎。

2)破解之道

知彼知己,摸清底数。

高考课标词汇为3500,而初中课标词汇为1600(初中教材实际呈现了2500词),所以高中实际需要学习掌握的单词只有1900个。

考生还要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明确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词汇表中的词汇;逐一排查,筛选出仍“不认识”的词汇,它们也就是高考词汇中的“生词”。

同时任课老师要做好9——11册非课标词汇的排查,将非课标词汇坚决删掉,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改变观念,创新思路。

我们一定要坚决地摈弃传统的以词汇的用法分析和讲解为基本方法,以少数“重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为教学的主基调的一轮复习的老路,变重词用讲解,为重词义及词形拓展,通过构词法、近义词、反义词、同类词归纳、联想、拓展等来扩大学生的隐性词汇量。

在这一方面,市编一轮新学案的思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崔老师当时提出这样的一个词汇复习的思路和变革决不是空穴来风,是经过深入调研的,是非常符合当前高考英语命题的形式和特点的,是立足于考情和学情的),就词汇复习的这个角度来说,在浩如烟海的一轮复习资料中,市编新学案其新颖的体例模式,是目前唯一的特色、高效、符合学情、考情的最佳复习资料。

用好了市编新学案,词汇复习一定是省时高效的。

创造语境,突破“运用”。

从以上我们对高考试题的词汇分析来看,词汇考查的主要角度是考查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理解,而对词汇用法的考查则几乎没有涉及。

而现实情况是:

我们的许多学生连课后词汇表中的词义都不能掌握,而且存在词形和词义无法对应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产生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对词汇的记忆缺乏语境,其孤立的、单一的单词记忆策略注定是耗时低效的。

因此,我们的词汇复习必须立足于学情和考情,积极创造、利用语境,让学生学会在语境中理解和记忆单词,在语境中运用单词,从而达到对考纲词汇的牢固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

在我看来,市编新学案的编写就是这一策略的充分体现。

我们的一轮复习首先要利用好课文这个大语境引导学生记忆单词,然后指导学生利用市编新学案的词汇识记和词汇拓展部分进行自我检测和巩固。

然后对于“应用”词汇(写作常用词汇及一词多义的词汇)利用市编新学案的“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的语意或完成相关练习”部分进行自测,该部分实际上是为“应用”词汇设置了一个单句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该单词的语义及其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根据单元话题进行同话题词汇总结(市编新学案单元话题词汇小结部分可以根据学情再加工,比如说对同话题词汇再分类、结合其他模块同话题的词汇再拓展等。

),然后利用好市编新学案的“要点串记、话题写作”部分,通过学生动手写作,实现话题词汇和应用词汇的熟练掌握和运用。

此外也可以给学生提供网络上较为成熟的语境词汇记忆材料,如《四十语篇巧记高考3500单词》、《200个句子包含高中4500词汇》就是很好的词汇记忆材料。

丰富形式,强化落实。

为了避免学生记忆单词时因材料单一而出现的失去兴趣,效率低下的问题。

要给学生提供多种版本和形式的词汇记忆材料,如课本词汇表、话题词汇表、考纲词汇表、高频单词词汇表、熟词生意词汇表、不规则动词词汇表、口袋词汇书等让学生背诵记忆。

也可以在高三学年制定三轮的词汇复习计划,采用车轮战——多个轮回,突出“生词”记忆;麻雀战——各个击破,明确特点;四位一体——词形、读音、词性、词义抓特点,明“考点”;重点“熟词新义”;高三教师应该定期采用拼写大赛等形式激励学生记忆和巩固单词。

再好的复习思路和方法离开了落实都是空谈。

要利用多种形式来检查学生的词汇落实情况,除传统的听写外,还可以采用小组检测、同桌互测、小测验、词汇拼写大赛等形式。

既要检查英译汉,也要检查汉译英,既要有单个单词的拼写检查,也要把单词放在单句或段落中检查。

要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即“高考词汇”结合“教材”;“词汇学习”结合“综合练习”;“词汇学习”结合“语句”;要积累语句,体会词形、词性变化;最终超越“识字”阶段,达到熟词新用、活用。

听力试题分析

2015年全国卷高考英语听力整体情况与去年持平,重点考查听者辨别事实细节和简单推理判断的能力。

平稳中稍有变化。

短对话较之往年,句子更简短,结构更松散,语调的作用在上下文得到了较明显的体现。

长对话的材料组织在信息干扰方面加大了力度。

独白的句法、词法丰富,在描绘伦敦茶叶贸易中心图景的同时,充分展现了语言的文化魅力。

1.基本情况

2015年全国卷高考英语听力材料话题丰富多彩,贴近日常生活。

且部分话题近几年呈现出重复性考查的特点。

见下表:

本套试卷的听力主播是Kris&Laura,与去年一致;速度为150-155wpm;整套材料的词数约为731个单词,为近5年来最少;设题方面,依然以事实细节题和推理判断题为主;难度方面,整体上有6个左右的难度题。

具体分析见下表:

考点

主旨要义

说话人意图、观点和态度

简单推断

获取事实性具体信息

题数

1

5

6

6

6

8

8

题号

20

2,3,4,5,9

 

1,10,11,1213,14,

 

6,7,8,15,16,17,18,19

 

2.试题特点

1)更加真实的对话情境。

Text5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5.Whatdoesthewomanwantthemantodo?

A.Speaklouder.B.Apologizetoher.C.Turnofftheradio.

原文:

W:

Couldyouturnthatoff?

Ican’thearmyselfthink.

M:

What?

W:

Theradio.

M:

Oh!

Sorry.

整段对话字数很少,男女双方使用的都是只言片语,简单的话语配上合适的语调,勾勒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幕。

2)信息点密集。

正确选项和干扰项的信息点密集分布在原文中,尤其体现在Text6和Text9两段对话中,如第6、7、8、11、14、15、16小题。

第6题问HowlongdidMichaelstayinChina?

而原文中与之相关的信息点有fivedays,oneweek和twoweeks.第7题问WheredidMichaelgolastyear?

干扰的信息点有Russia,Norway和India.第15题问Howmuchrentshouldonepayfortheone-bedroomapartment?

相关信息点有$350,$400和$415.这几道题的干扰项信息点均出自原文,且位置紧密。

3)推断题构思巧妙。

尤其体现在第1、3、9、10、11、13等小题。

解答这类题在听取录音时,不仅需要记录相关信息点,排除干扰项的录音,还要进行简单的计算及推理判断。

3.Whatwillthemando?

A.Attendameeting.B.Givealecture.C.Leavehisoffice.

原文:

M:

Now,let’sstoptalkingandgetgoing.Ineedtobeinmyofficeinfifteenminutes,orI’llbelateforameeting.

W:

Okay,bye.

此题是对下一步动作的推断,答案为A。

从男士的话let’sstoptalkingandgetgoing.及orI’llbelateforameeting.可推知他接下来要去开会。

9.Whatarethespeakersgoingtodo?

A.Cookdinner.B.Goshopping.C.Orderdishes.

原文:

M:

Sally,doyoulikeseafood?

W:

Yes,ofcourse.

M:

Isthereanythingyouespeciallylike?

W:

Well,Ireallydon’tknow.Icanneverrememberthenames.

M:

Okay.Isthereanyfoodyoudon’teat?

W:

Well,Idon’teatchicken.AndIdon’tlikeeggs,either.ButIlikeallkindsoffishandvegetables.

M:

Thenlet’slookatthemenuandseewhatthey’vegotforus.

此题通过对下一步动作的推断来考查对话的场景,答案为C。

结合上下文语境及最后一句Thenlet’slookatthemenuandseewhatthey’vegotforus.可推知两人将要点餐。

10.Wherearethespeakers?

A.Inahospital.B.Intheoffice.C.Athome.

11.Whenisthereportdue?

A.Thursday.B.Friday.C.NextMonday.

原文:

M:

Youlookpale,Stephanie.What’swrong?

W:

Idon’tfeelgood.Ihaveabadheadache.Infact,Ihaven’tgotmuchsleepthispastweek,andIfeelreallytired.

M:

Whydon’tyougotoseeadoctor?

W:

Yeah,IthinkIshould.ButIhaveareportduetomorrow.Ms.JenkinsneedsitfortheboardmeetingnextMonday.

M:

Well,it’sWednesdaytoday.Whydon’tyoutalktoMs.Jenkins,andaskifyoucanhanditinonFridaymorning?

W:

MaybeIshouldtry.IguessIjustneedagoodsleep.Thanks,George.

M:

Ifyouneedanyhelpwi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