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9128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9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docx

届中考人教版物理含专题精练运动和力

运动和力

一、单选题

1.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向车转轴处加润滑油B.鞋底的花纹

C.在行李箱上安装滚轮D.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分离

2.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A.帕斯卡

B.千克

C.千克

D.牛顿

3.如图所示的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用力握紧球拍B.

汽车轮胎刻有花纹

C.

运动鞋底装鞋钉D.

轴承中装有滚珠

4.如图所示的物体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A.

压弯的锯条B.

拉长的橡皮筋

C.

被挤压的橡皮泥D.

拉弯的竹子

5.下列物体的重力约为1 N的是

A.1头牛B.1 L水

C.100 g的砂粒D.九年级物理课本

6.下列各力的作用效果,不属于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7.2018年2月,我校初中足球队,在深圳参加“2018年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初中组的比赛。

最终取得了全国第四名的优异成绩。

如图-1所示为健儿们比赛的精彩画面,图-2为某次球的运动轨迹(先过A后过B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员踢球是对足球的“踢力”和足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B.足球踢出去时速度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的越远

C.当足球到达最高点时,若外力全部消失,足球将处于静止状态

D.A、B两点等高,足球在A点时的动能大于在B点时的动能

8.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A.汽车的后窗上贴有“保持车距”

B.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C.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D.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9.如图所示的实验表明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位置有关

B.重力的方向始终垂直向下

C.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状态有关

D.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10.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有一物体在弹簧的正上方落下,和弹簧接触后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弹力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11.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以下三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A.①B.②③C.②D.①②③

12.2018年6月2日,我国制造的高分辨率卫星“高分六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其发射及完全进入太空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上升过程中火箭受到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小

B.火箭使用的助推燃料,热值一般比较大

C.进入太空后,地面接收的卫星信号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

D.卫星“高分六号”加速上升时惯性变大

13.下面是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一些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A.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快慢的

B.“踢足球”时,头球攻门是利用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足球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

D.打排球时手感觉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力会使物体发生形变

15.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量筒和弹簧测力计时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6.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离分度盘中央应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平衡

C.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必须保证水能淹没小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不会溢出

D.在月球上,弹簧测力计依然能够测力,天平依然可以测物体的质量

17.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N的是

A.两只鸡蛋B.一本八年级物理教材

C.一只母鸡D.一张课桌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中飞行的小鸟之所以会掉不下来是因为它不受重力的作用

B.物体的质量跟重力的大小成正比

C.重心总是在物体上

D.在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越大,其重力也越大

19.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牛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书的形变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D.无法确定

20.用力拍打衣服,衣服上的灰尘就掉下来,其原因是

A.拍打衣服,灰尘振动而掉落

B.拍打衣服,灰尘受力运动而掉下来

C.拍打衣服,衣服受力运动,灰尘由于惯性保持静止,从而脱离衣服而掉下来

D.拍打衣服,因为惯性,衣服保持静止,而灰尘运动,从而将灰尘从衣服中分离

21.如图所示,

两小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A.

B.

C.

D.

22.下列估测不符合实际的是()

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B.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A

C.九年级物理课本竖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000Pa

D.一名普通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m3

23.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象,这种图象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不可以用来描述()

A.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B.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过该导体电流的关系

C.同一位置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24.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用测电笔区别火线和零线时,人体一定要接触笔尖金属体

B.同一电路中的两个灯泡同时亮同时灭,这两个灯一定是串联的

C.鸡蛋碰石头,鸡蛋破裂,因为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

D.水中的鱼吐的气泡在水中上升时变大,因为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减少而减小

25.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长度为2.10cm

B.

通电螺线管右端为S极

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D.

电能表示数为13588kw·h

26.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①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②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③木块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

④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

⑤木块对小车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支持力

A.④②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推到桌子中央.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摩擦力不变

B.M对桌面的压力变大,摩擦力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力变小,摩擦力变小

D.M对桌面的压力变大,摩擦力变大

28.下列利用气球进行的实验中,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

双手压气球,球变形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乙图:

向后喷气,气球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丙图:

对气球充气,小圆点距离增大——模拟宇宙膨胀现象

D.丁图:

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头发被吸引——说明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29.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B.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

30.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指挥的统一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那么使龙舟、人、桨一起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龙舟B.手臂C.船桨D.水

31.关于力与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宇航员在太空站中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不具有惯性

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①.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物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质量的关系时,液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③.探究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物体的受力面积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④.探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A.②B.①②C.②③D.②④

3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

B.在空中下落的排球,运动的越来越快,排球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C.加速运动的皮球,其机械能可能在不断减少

D.在水平路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有可能水平向右

3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平底轻质薄塑料杯,杯子底面积为2×10﹣3m2,高为0.1m,杯中装满水,水的质量为300g,将体积为100cm3、重为1.8N的小球缓慢的放入水中,当小球静止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10N/kg)

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3N

B.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500Pa

C.小球受到的浮力为1.8N

D.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增加了0.8N

35.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汽车装有消声器,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

D.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惯性

36.如图所示,甲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重为10N的木块,重为6N钩码乙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带动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要用力将甲物块向左水平拉动,拉力大小为

A.4NB.6NC.12ND.16N

37.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也有可能有摩擦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两个表面光滑的物体间也可能有摩擦

38.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次数

重力G/N

质量m/g

比值(G/m)/(N•kg﹣1)

1

0.98

100

9.8

2

1.47

150

9.8

3

1.96

200

9.8

A.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

B.小明处理数据时,绘出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象(如图),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C.小亮处理数据时,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表格),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D.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39.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1kg、底面积为  200cm2的圆柱形盛水容器,在容器底部用细绳将一质量是600g,体积为  10003cm 的正方体木块固定在水中,木块有  4/5 的体积浸入水中,绳子处于绷紧状态,木块静止后水深 30cm,如图甲所示;现向容器中加入适量水(水没有溢出)直至液面与物体的上表面相平,此时绳子刚好断裂,如图乙所示;绳子断裂后木块再次静止时,如图丙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绳子的拉力为 8N

B.从甲图到乙图所加水的重力为 4N

C.丙图相对于乙图的水面下降了 2cm

D.在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 3000Pa

40.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向车转轴处加润滑油使接触面更光滑一些,以减小摩擦力,故A是错误的;

B.鞋底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是正确的;

C.在行李箱上安装滚轮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故C是错误的;

D.气垫船是利用气体将船和水分离,使接触面脱离接触来减小摩擦的,故D是错误的。

故选B.

2.A

【解析】

【详解】

A.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简称帕,故A符合题意;

B.在国际单位制中,千克/米3(kg/m3)是密度的国际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国际单位制中,千克(kg)是质量的国际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N)是力的国际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解析】

【详解】

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手和球拍之间的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汽车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运动鞋底装鞋钉,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故C不符合题意;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了轴承转动时的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知道,本题考查的是弹力产生的条件,根据弹性的物体是否发生弹性形变判断即可。

【详解】

由于压弯的锯条、拉长的橡皮筋和拉弯的竹子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能产生弹力;而被挤压的橡皮泥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故不能能产生弹力,综上所述,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

5.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重力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力的单位的认识,即可解答。

【详解】

根据对实际生活的了解知道,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所以,一头牛的重力约在2000N左右,1L水的重力约为10N,100g的砂粒重约在1N,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在3N左右,故选C。

6.A

【解析】

【详解】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符合题意;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在减小,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苹果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解析】

【详解】

A.踢球时,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对脚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足球踢出去时速度越大没有关系,故B错误。

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如果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

D.在运动过程中,有空气阻力,球先过A点,当AB两点等高时,重力势能相同,在B点时的机械能减少,转化成一部分内能,所以A点时的动能大于B点时的动能。

故D正确,故选D。

8.A

【解析】

【详解】

A.保持车距是为了防止汽车由于惯性在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来而发生交通事故,符合题意;

B.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警告人们不要靠近输电铁塔,是有关安全用电的警示语,不符合题意。

C.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是为了防止人的头部碰到走廊而受伤,不符合题意;

D.景区边立有“水深危险”是为了防止人游泳时发生危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解析】

【详解】

由图知道,实验表明的是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故只有D正确,故选D。

10.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当物体与弹簧接触后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越来越大,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变,由胡克定律F=kx知道,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大,故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

11.B

【解析】

【详解】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二者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

②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同时由于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还一定受到小车对木块向左的摩擦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综上所述,②③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

B.

12.D

【解析】

【详解】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A正确;

B火箭使用的助推燃料,热值一般比较大,故B正确;

C.进入太空后,地面接收的卫星信号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故C正确;

D.卫星“高分六号”加速上升时,其质量不变,故惯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13.C

【解析】

【详解】

A、百米赛跑时路程相同,裁判员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快慢,即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快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头球攻门是改变了物体的运动方向,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击打排球时手给排球一个力的作用,同时球给手一个力的作用,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4.C

【解析】

【详解】

A.由力的定义可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正确。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故B正确。

C.两块磁铁不接触,只要靠近就会产生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正确。

故选C。

15.C

【解析】

【详解】

A.要用镊子加减砝码。

不能用手直接加减。

故A错误。

B.所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故B错误。

C.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故C正确;

D.拉力得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导致弹簧与外壳摩擦,测量不准确,故D错误。

故选C。

16.D

【解析】

【详解】

A.弹簧秤使用时可以是竖直放置,也可以倾斜使用,只要拉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保持平行即可,故A错误;

B.测量时,若发现指针稍许偏离分度盘中央刻线时,要移动游码,不能调节横梁上的螺母,故B错误;

C.石块形状不规则,不能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宽度和高度,再计算体积,所以借助量筒和水,采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石块必须全部浸没在水中,同时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故C错误;

D.月球上依然存在着引力,所以在月球上,弹簧测力计依然能够测力,天平依然可以测物体的质量,故D正确;

故选D.

17.A

【解析】

【详解】

A.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0.1kg,其重力G=mg=0.1kg×10N/kg=1N.符合题意;

B.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0g=0.2kg,其重力G=mg=0.2kg×10N/kg=2N.不符合题意;

C.一只老母鸡的质量约为2kg,其重力约为G=mg=2kg×10N/kg=20N.不符合题意。

D.一张课桌的质量约15kg左右,其重力G=mg=15kg×10N/kg=150N.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D

【解析】

【详解】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施力物体是地球,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故A错误。

B.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由物质的多少决定,故B错误。

C.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有关,可以在物体上,比如实心球,也可以在物体外,比如均匀圆环;故C错误。

D.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在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越大,其重力也越大;故D正确。

故选:

D.

19.A

【解析】

【详解】

A.书的形变产生的力是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书,受力物体是桌面。

选项A正确。

B.桌面的形变产生的力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书。

选项B错误。

C.书和桌面的形变分别产生了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选项C错误。

D.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可以判断,选项D错误。

故选:

A。

20.C

【解析】

【详解】

用手拍打衣服,衣服由于受到手的作用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而衣服上的灰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灰尘和衣服就会分离,由于重力的作用就会落下来.故C正确。

故选C。

21.B

【解析】

【详解】

AC、由图可知:

A. C中两个小球都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挤压的作用,也就不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不能产生弹力。

故A错误,C错误;

B.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小球都受到了对方的合力作用,从而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

故B正确;

D.无法确定两个小球之间到底有没有挤压作用,所以也就无法确定有没有弹力。

故D错误。

故选:

B。

22.D

【解析】

【详解】

 

A、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F=G=mg=0.1kg×10N/kg=1N.符合实际;

B、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大约1000W,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约为5A.此选项符合实际;

C、物理课本的重力在G=2N左右,竖放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在20cm2=2×10-3m2左右,竖放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在

符合实际;

A、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F=G=mg=0.1kg×10N/kg=1N.符合实际;

B、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大约1000W,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约为5A.此选项符合实际;

C、物理课本的重力在G=2N左右,竖放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在20cm2=2×10-3m2左右,竖放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在

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密度在1.0×103kg/m3左右,体积大约为

不符合实际。

故选:

D。

23.B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成正比的关系;

A、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可以用该图象描述;不符合题意

B、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过该导体电流的关系是二此函数关系,不能用该图象描述;符合题意;

C、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不符合题意;

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4.D

【解析】

【详解】

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人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故A错误;两个电灯串联时,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两个电灯,但当两个电灯并联时,在干路上的开关,也能同时控制两个电灯,故两个电灯不一定是串联,故B错误;石头对鸡蛋的力与鸡蛋对石头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石头对鸡蛋的力等于鸡蛋对石头的力,故C错误;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气泡所处深度减小,则水对它的压强减小,所以气泡膨胀变大,故D正确,故选D。

25.D

【解析】

【详解】

由A图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1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故A正确;由B图知道,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知道,用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左端为螺线管的N极,右端为S极,故B正确;由C图知道,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2”处,即弹簧测力计此时的示数是2N,故C正确;由于电能表的最后一位是小数,所以由D图知道,此时电能表的示数为1358.8k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