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9487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docx

总复习自然辩证法知识点

《自然辩证法》总复习提纲

一、知识题复习提要

1、科学、技术、工程的本质及其异同

含义:

“科学”是运用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技术”是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及改造自我的过程中所用到的一切手段、方法的总和。

“工程”是用科学和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某种范围的应用单元。

  区别在于:

科学是系统理论知识,能用于指导实践;技术是在科学的指导下,直接指导和服务生产的一种知识;而工程则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

2、科学解释的模型和要求条件

一个用于表述科学说明的术语,意为一个事件通过从一个一般规律和某些初始条件中演绎出而被说明。

说明就是把事件纳入一个一般规律,或者说用一般规律来“覆盖”它。

这称为说明的演绎-规律模型。

这个模型也可应用于覆盖律自身,即这一定律可由从更高阶的覆盖律或规律本身中演绎出而得以说明。

这种说明理论是由亨佩尔所详尽阐释的。

在一种拓展的意义上,覆盖律模型能利用统计规律,通过表明一个事件是高度或然的以说明它。

这一通常是归纳的说明模型被称为归纳一概率模型。

“覆盖律模型”一词由德莱在他的《历史中的规律与解释》一书中首先用于指第一种模型。

亨佩尔把它的使用拓展到第二种模型。

围绕着每一种模型都展开了许多争论。

对于演绎-规律模型,有些批评者认为,在某些情形中,提供说明无须规律,而至少有些满足这一模型的表述又缺乏说明力。

根据某种解释,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这种模型的形式化方法没有注意到说明中的情境因素。

对于第二种,争论关涉统计模型的本性和一个纯统计规律能否用于说明。

覆盖律模型也称作“说明的归类模型”。

 D-N模型:

又称为演绎---规律模型,或覆盖律模型。

  此模型对演绎律则的说明如下:

  1、说明必须是一个有效地演绎论证;

  2、说明句必须至少包含演绎中实际需要的一个普遍定律;

  3、说明句必须是经验上可检验的;

  4、说明句中的句子必须是真的。

  满足这样些条件的一种说明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使得人们能够预测被说明句或者类似诸事件的出现,如果人们能够自导初始条件或者边界条件成立的话。

  第一个条件保证,说明句对于被说明句的相关性。

第二个条件排除了自身说明自身的情况。

第三个条件可检验性,用意是排除一些非科学的说明,即求助于不能由观察、实验或其他经验数据所确证或否证的说明性因素的那些所谓的说明。

  根据对于说明的相关性和可检验性的考虑﹐Hempel提出了他的说明理论﹕经典的覆盖律模型(thecoveringlawmodel)。

按照Hempel﹐所有说明能够被归结在两种模型之下﹕演绎---规律模型(D-N模型)和归纳---统计模型(I-S模型)。

这些模型能够按照下列四个条件来表征﹕

  1.说明是一个具有正确的(演绎的或归纳的)逻辑形式的论证;

  2.说明的前提中至少一个必须是(普遍的或统计的)定律;

  3.这些前提必须是真的;

  4.说明必须满足最大专门性(maximalspecificity)要求。

  Hempel认为这些条件满足了我们对于说明提出的要求。

按照他的观点﹐通过从某些相关的前提中推导出一个给定的事件﹐这个事件便得到了一个说明。

这里﹐在D-N说明的情形中,我们期待被说明项以演绎的确定性出现﹔在I-S说明的情形中﹐我们期待它以高概率或对于实际目的足够高的概率出现。

Hempel关于说明的主导观念,即说明作为逻辑论证的思想﹐因此意味着说明项要包含如此充分的信息使得允许我们要么以归纳的,要么以演绎的确定性推出被说明项。

3、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

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放映过程,是科学思维的一种最普遍、最基本的类型。

它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思维两种形态。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在科学认识中各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

非逻辑思维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主要有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基本类型。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客体的具体形式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

直接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有时还伴随着被称为“灵感”的特殊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它是认识主体的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

在19世纪前的一切科学活动中,认为逻辑思维是唯一的科学思维方式,他们认为所有的发明结果都是逻辑思维的结果,只有逻辑思维才能推导出科学发现,从而排斥和否认非逻辑思维的作用,认为那只是凭空想象,毫无根据胡思乱想,根本不可能得出什么结果。

不可否认,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很多事情只有运用逻辑推理、综合分析、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对事物进行去伪存真,发现是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

比如粒子的波动性的发现就是通过类比推理的方式发现的。

所以这应该是科技工作者首先具备的科学思维能力。

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人们才越来越认识到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非逻辑思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并把他们与逻辑思维一起看作科学思维的三种基本类型。

而在逻辑思维一统天下的时候,爱因斯坦就认识到非逻辑思维的作用,并且认为它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逻辑思维,在他的瑞士首都伯尔尼的故居中的墙壁上有这样一句话:

“一切发现都不是逻辑思维的结果,尽管那些结果看起来很接近逻辑规律。

”爱因斯坦还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比如牛顿就是通过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一直观的想象的而发现的万有引力的。

可见,非逻辑思维也应该是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一种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研究是相通的,尽管各个专业领域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他们的思考方式基本上是类似的,当然建筑设计也不例外。

在以往的建筑设计中,或者说是建筑设计课的教学中,大多是强调非逻辑思维而很少有完全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造成了很多人经过四年甚至五年的专业学习后,也没有完全掌握建筑设计方法,往往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创作中无从下手,或是不着边际的东拼西凑,或是套取以往的经验模式,或是从某一张画片中选取类似的形体,往往会使后面的设计无法深入,有时甚至发现致命错误而推翻设计方案重新开始。

以后还会重复这样的过程,只有经过大量的反复后,才会积累一些经验,但是这始终是一种直觉和形象的设计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建筑的功能会越来越复杂,而且各种技术也飞速的发展,信息量也急速的膨胀,如果仅仅依靠直觉思维是很难将设计作的很好,难免会顾此失彼,漏洞百出,而沦为一个失败的设计。

当然如果没有非逻辑思维,而完全依靠逻辑思维来进行建筑设计,也会使设计过于平淡,缺乏新意,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在这里探讨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设计方法,将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结合,即系统的设计方法,使设计过程更加合理和系统,以减少设计过程的反复,树立一种系统的观点,这对于处理一些复杂的设计更为有用。

同时也鼓励创造性思维,以利于优秀设计的产生。

在现代社会里设计和管理工作已经愈来愈多地借助与计算机技术,故将设计中的要素数量化已成为建筑设计工作者的迫切要求。

此外现代凡是可以用数字表明的论据要比凭感觉而不能核查的论证能够获得更大的响应,而且应用数量化的方法更便于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者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交流、讨论和协同工作,从而能更好地、集思广益地进行设计。

设计方法是指设计中的系统化的、合理的进行方式。

系统的概念来源于人类的长期社会实践,系统是由某些相互联系的部件集合而成,这些部件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抽象的组织。

系统中部件及其结构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和改变系统的特性。

设计本身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它一般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即设计策划、设计决策、建筑设计、设计实施、使用运营和使用后评价。

不同的国家有各自具体的不同分法,但是基本上差不多。

建筑设计策划一般是指建筑设计前期的分析现状、提出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就是现状是什么样子,而实际应该是什么样子,如果二者之间有相异的地方,即存在问题,而实际应该就是策划的目标,也就是解决现存的问题。

所以说建筑策划是一种系统化进行的发展和决策的过程,他作为行为的准备,本身并不实施解决问题,而是用以制定目标,为实施确定方向和目标。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为最终决策提供多种可行方案,甚至进行排序。

只有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全面的考虑才能为决策提供帮助。

因为在这一阶段有很多关系很复杂的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很形象地被表述出来,首先要将其进行高度的抽象,然后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方法,得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确定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同时根据这些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且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为决策提供依据。

在分析现状后提出问题,这也许是一个大的抽象的问题,同时也是目标的提出。

接下来就要对问题或目标进行分解,也就是进行分析,以寻求解决方案。

将一个大的抽象的问题分为几个小的抽象问题(或称为局部课题),还可以进一步将小的抽象问题分解为单个的具体问题。

然后再分析的基础上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虑,形成多客观对象统一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综合。

其逻辑顺序是综合↔分析↔综合双向的并存和反馈。

设计决策是在策划提供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利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在这一阶段,很多要素都必须进行量化,进行反复的比较才能确定方案。

如果仅仅是凭直觉来确定方案,那决策错误的几率就比较高,不利于优选。

确定好了最优方案后,接下来就要实施方案,也就是真正的建筑设计阶段,在这一阶段更多的是非逻辑思维的思考方式,当然中间也会很大程度上使用逻辑思维的方式。

往往一个好的设计它并不是突然的灵感所带来的,它所谓的灵感是大量的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作为基础,那灵感也只能是意象。

同时灵感产生后方案还需要解决一些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的方法。

反过来,如果仅仅有大量的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所产生的结果,而缺乏非逻辑思维的思考,即没有灵感的出现,那也很难产生优秀的设计方案。

就像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新馆等等都是设计师的灵感所致,如果没有非逻辑思维那么建筑很难产生这么重要的作用。

设计实施这一阶段以逻辑思维为主,很多事情是按照流程来进行的,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还需要大胆的想法和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

使用运营和使用后评价这一个阶段主要是在分析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得出结果,目的是把实证的科学精神注入建筑设计之中,同时使设计思维方式更为客观务实,有助于提高建筑设计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

因为这一阶段所有的结果都需要量化,才能更好的指导以后的设计,否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例如,学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必然会产生问题:

现有的教学、生活设施是否能够满足扩大招生的需求。

当然这需要经过缜密的调研、系统地分析才能确定是否满足。

如果不满足,这就需要提出解决方案,最终确定一个最优方案——需要盖食堂(仅以此为例)。

这些都必须过逻辑思维的结果才能产生,也就是设计策划和决策。

结下来进行建筑设计,建筑采用什么样的空间形式和造型,什么样的色彩等等,这需要设计者有很好的非逻辑思维能力。

有了大体构思后,使用逻辑思维的方式解决好所产生的问题,并将其在图纸上实现,这一阶段是两种思维交替的过程。

最后是进行施工修建,投入使用和使用后评价,为其他类似的设计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

所以,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是不可分割的,他们在科学研究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忽视了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很难获得科学研究上的突破。

作为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这两种思维方式,更应合理的运用。

在建筑设计方法上更应如此,才能创造更多优秀的建筑,以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4、技术发明与技术原理的构思方法

原理推演法,实验提升法,模拟法,移植法,回采法,头脑风暴法,智力激励法,仿生法,组合法,形态分析法,逆向发明构思法等等

5、生态伦理观及其意义

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

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

“最大限度的(长远的、普遍的)自我实现”是生态智慧的终极性规范,即“普遍的共生”或“(大)自我实现”,人类应该“让共生现象最大化”社会价值优先于个人价值

为了使生态得到真正可靠的保护,应制定出具有强制性的生态政策。

在制定生态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个人偏好价值、市场价格价值、个人善价值、社会偏好价值、社会善价值、有机体价值、生态系统价值等价值关系。

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上,应把整体利益看得更为重要。

所谓社会善价值,就是有助于社会正常运行的价值;而个人善价值代表的则是个人的利益。

可见,生态保护政策不仅触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而且主张社会价值优先于个人价值。

具有强制性

生态伦理无论在内涵方面还是在外延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伦理。

传统意义上的伦理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制定出来的,通常也不写进法律之中,它只存在于人们的常识和信念之中。

传统意义上的伦理仅仅协调人际关系,一般不涉及大地、空气、野生动植物等。

传统意义上的伦理虽然也主张他律,但核心是自觉和自省,不是强制性的。

由于生态保护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生态伦理不仅要得到鼓励,而且要得到强制执行。

扩展了道德的范围,超越了人与人的关系

单靠市场机制,很难确保人类与生态之间的和谐,很难确保正确地对待动植物以及生态系统,很难确保考虑后代的利益。

因而,应通过制定生态保护政策来引导人们转变道德观念。

任何政策的落实都需要得到公众认可,生态保护政策更需要公众发自内心的拥护。

生态伦理所要求的道德观念,不仅把道德的范围扩展到了全人类,而且超越了人与人的关系。

生态政策必须兼顾生态系统的价值,兼顾不同国家间利益的协调。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的生物链遭到破坏,进而给生物的生存发展带来困难。

人类发展史表明,缓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第一,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地球的人口生态容量相适应。

据测算,地球可容纳的人口最多为80亿。

世界现有人口已达60亿,若不加控制地继续增长,在2050年将突破100亿,超过地球人口生态容量的警戒线。

因此,控制人口增长,以保障人类的需求与自然再生产的供给相协调,是一项紧迫任务。

第二,把改造自然的行为严格限制在生态运动的规律之内,使人类活动与自然规律相协调。

改造自然不应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性控制,而应是调整性控制、改善性控制和理解性控制,即对自身行为的理智性控制。

第三,把排污量控制在自然界自净能力之内,促进污染物排放与自然生态系统自净能力相协调。

倘若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污染物就会在大气、水体、生物体内积存下来,对生物和人体产生持续性危害。

第四,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再生产能力相协调,为人类的持续发展留下充足空间。

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促进自然再生产能力的提高,以保证在长期内物种灭绝不超过物种进化,土壤侵蚀不超过土壤形成,森林破坏不超过森林再造,捕鱼量不超过渔场再生能力等,使人类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人类应摆正自己在大自然中的道德地位。

只有当人类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生态道德行为,并理智而友善地对待自然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才会走向和谐,从而实现生态伦理的真正价值。

6、科学始于问题

科学㧆的本身就是"观察".由于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不是人造出来的,所以人不能够问大自然为什麼会出现这些规律.

  科学是人类以观察者(第三者)的身份观察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所以科学是人类头脑思维活动的行为。

由于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部分是不能够知道整体状态的。

所以,人类通过已经对大自然所知(有限的)智识,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思维验证发现的事实。

换句话说,凡是未经过科学检验证明的理论,都是假设,不能够算作科学原理(例如,数学,哲学,超心理学,宗教信仰等的理论)。

真正的科学原理,只能是发现,描述,模仿,利用大自然规律的手段。

科学没有创造,消除,改变和解释大自然规律的能力,换句话,科学描述的原理(规律)都是大自然早就已经存在的规律,人类不过是发现出来加以利用,人类可以利用已经知道的科学原理来解决,克服,改造及适应生活环境中所出现的问题。

7、科学的评价和检验

一、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一)科学理论的评价科学理论创立之后,必须经过同行的评价和检验,才能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提出后首先要接受同行的评价。

科学理论的评价主要是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进行评价,检查其是否有欠合理、欠完备之处,有时称为理性检验。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

相容性评价、自洽性评价和简单性评价。

1.相容性评价

(1)理论的相容性:

如果从新理论T2可以推出公认的理论T1,或者从T2推不出与T1相矛盾的推论,那么T2与T1就是相容的。

(2)相容性评价就是将新科学理论T2与公认的科学理论T1进行比较,以确定T2是否与T1相容。

如果新的科学理论与公认的科学理论不相容,且该新理论得到确认,就将引起科学共同体抛弃相应的公认的理论或其中的一部分,从而引起科学革命或对公认理论的修改或补充。

2.自洽性评价

(1)自洽性评价:

分析理论内部是否自相矛盾,即分析理论内在逻辑的完备性。

(2)一个理论T,如果不能从它逻辑地推出命题A和非A,就是自洽的,反之就不是自洽的。

自洽性要求科学理论内部的各个命题之间有逻辑联系,不能相互矛盾。

3.简单性评价

(1)科学理论的简单性:

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彼此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尽可能少(逻辑基础简单,不是内容简单。

(2)简单性评价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考察理论的普遍性。

第二、考察理论的前提或基本假定是否足够少。

第三、考察理论所包含的公式的参数或变量是否较少,这些参量的次数和方程的级是否较低。

(二)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是实验检验的前提和基础,但科学理论最终必须接受实验的检验。

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假说的推论进行经验的验证,以确定该理论的真伪。

 

1. 实验检验  

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假说的推论进行实验的验证。

  科学理论的推论与观察事实的对照有三种可能情况:

   

第一,推论和已知经验事实相符,这其实是理论对该事实的解释,不能确证该理论是真是假。

   

第二,推论与未知的现象符合。

这是对未知现象的理论预见。

这未知现象被确证,是对该理论为真的一种确证。

   

第三,推论与未知现象不符,该理论被否证。

 2.实验检验的复杂性  

第一,一个全称命题所演绎出的接受检验的结论是无限多的,其中部分结论与观察事实相符,并不足以完全证实该假说,只是为该假说提供了辩护和支持。

   

第二,以全称判断形式出现的科学假说是通过检验蕴含的方法接受验证的。

这是通过证实后件(即推论)为真从而证实前件(假说)为真的方法,但在逻辑上,这种方法的保真性是没有保证的——后件真,前件不一定真。

  

第三,证伪假说在逻辑上是简单的(后件假,前件必假),但实际证伪并不比证实容易。

 

3.判决性实验与检验 

判决性实验是指如果对同一研究对象,存在两个对立的理论H1和H2,并分别推断出互不相容的结论C1和C2,而且可以通过一个实验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符合C1(或C2),不符合C2(或C1),那就可以认为这个实验肯定了H1(或H2),否定了H2(或H1),该实验就是关于理论H1和H2之间的判决性实验。

借助判决性实验进行的科学理论检验就是判决性检验。

8、科学家独有的精神气质

科学精神的四项“基本原则”

1 求真精神

2 理性精神

3 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4 创新精神

9、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社会公众的层面上,工程师的活动对人类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因素,这种影响又会给人类带来积极和消极两种趋势。

一方面,应该看到工程师为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工程科技是工程师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手段。

另一方面,几个世纪以来,工程师的主要追求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对生态的无情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程师应担负起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者的光荣使命。

今天,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发挥工程师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抑制发展技术的消极影响。

 

首先,工程师应担负一定的生态伦理责任, 即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责任。

工程师通常是技术的创造者, 这些技术不仅改善了环境, 也造成了环境的恶化。

例如,化工厂的建设可以用于新材料的研发, 但是所排出的气体和废水会对空气和水体产生污染。

而新型能源的开发使用会使旧能源的利用率得以减少, 从而产生资源浪费的可能。

所以说, 工程师的任务不只局限于掌握工程技术知识、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和开发技术产品, 还应该使世界变得更少有危险、更少受到破坏, 也比以往更繁荣。

因此, 对每一个工程师而言, 有责任准确和有效地说明新建工程或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后果, 从而避免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同时, 在资源的开发和提取环节, 工程师可以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减少开采过程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在资源的加工和处理环节, 工程师可以通过改变生产方式, 把生产中的损耗降到最低限度。

如今, 工程师起着保护环境和发展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工程师和其群体有义务充分意识到自己对人类所肩负的责任。

 

其次, 工程师应担负职业的伦理责任。

一方面, 工程师要有追求真理、客观、求实、诚实、公平、公正的精神。

一个合格工程师不应当只为一己私利, 在未经仔细核查和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完全保障的情况下, 进行工程建设或应用新技术;另一方面, 全球化趋势使得工程师之间的沟通更为方便。

在一些对整个人类都有影响作用的全球性问题上, 工程师群体应更客观、更全面、更负责任。

工程师依靠的不是权利、不是金钱, 他们依靠的是客观的研究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在未来, 许多国际争议将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以及人类长远的建设问题。

 

最后, 工程师应具有美德, 即工程师具有保护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的职责。

在经济活动中, 投资方是主要的责任承担者, 生产出的产品和建设完工的工程项目, 直接的受用者是大众消费者, 一旦产品或工程出现质量或安全问题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时, 人们一般都会将其视为投资方的责任。

工程师在活动中起到的是“中介”作用, 他的权限范围限于产品设计和工程项目的执行。

对工程师而言, 安全和质量是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的前提条件, 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首要问题,每一名工程师都应该严格地遵守和执行有关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法规、规范、标准和制度。

在产品设计和技术创造中, 工程师不仅要遵守相应的设计规则和标准, 而且应考虑到产品或技术作用于市场后的效用, 产品在使用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在运用时是否会对人类产生潜在的威胁。

在工程建设中, 应制定相应的安全分析报告, 分析和检查整个工程中凡是与施工有关的系统、设备、部件、建筑物等在正常运行和异常工况以及各种事故和自然灾害出现时的安全对策是否考虑周到,即它们的固有安全性如何, 各种控制保护系统和专设安全设施是否齐全, 功能是否完善等。

 

除此之外, 工程师还应担负起一定的科普责任。

工程师作为生产技术的主体, 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帮助社会公众认识技术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传播技术知识, 教导公众科学、合理、健康、道德地使用技术产品。

现代社会是一个用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社会, 科学和理性是人们趋利避害的指路明灯, 在现代社会中, 工程师不仅通过各种建设工程和技术产品来影响人类社会, 而且还应通过科普知识的传播来提高公民的素质。

10、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

科学假说是人们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