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三打白骨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9723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8 三打白骨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 三打白骨精.docx

《8 三打白骨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 三打白骨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 三打白骨精.docx

8三打白骨精

8三打白骨精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13个,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2.学会按照课文后练习第3题的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3.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学习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分段,精读第二段。

  学习过程

  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

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

(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

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

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

   可以有两种分法:

第一种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为一段,首、尾各一段。

第二种分法:

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

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

(嗅、凝视、吆喝、举、打、识破、追赶)

   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

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

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

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分层次一按三步分三层。

   ④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五、作业。

  1.完成作业题1、2、3。

  2.熟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巩固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三、四、五段。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徒弟、诡计、妖怪、金箍棒、识破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

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

  5.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

(诡计多端、善于变化)联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计敢于斗争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

他的话错在哪里?

(本来意思是:

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对白骨精讲慈悲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店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不应该对敌人讲慈悲。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作了铺垫。

  三、学习第五段。

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

齐读课文最后—段。

  四、作业。

  1.作业本5、6题。

  2.读熟课文。

第三课时

学习要点

熟读课文,回答课文第1题的几个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提高认识,按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学习过程

一、听写词语:

性命索性慈悲诡计多端腾空而去毛发直竖

二、指名读课文(5人每人一段)

  读后回答课后题1的3个小题目。

三、按照课后第3题的提示,简要地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1.复述“—打”经过。

  ①复述的要求:

  

(1)内容正确,不丢主要内容

   妖怪想吃唐僧,变成村姑。

   一打:

悟空识破妖怪,打妖怪,妖怪逃。

    唐僧责怪悟空。

  ②语言简洁(说得具体在这儿不作要求)。

  ③语句通顺,用词得当。

   学生试着复述。

师生评议。

  2.复述“二打”经过。

  3.复述“三打”经过。

 四、作业。

  1.熟读全文。

  2.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课后反思:

 

9词两首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和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

  1、预习新课(读词五遍,查字典:

常记、沉醉、兴尽、斜风、不须)

  2、诵读李清照的另外二首词:

《如梦令》、《声声慢》、柳宗元《绝句》

  学习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第一首诗《如梦令》,对比阅读李清照的另一首词。

  学习过程:

  一、复习诵读,导入新词:

  1、背诵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二、揭题:

  1、板书:

如梦令渔歌子

  2、生读题

  3、师解题:

《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词牌名。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出示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分别指名读两首如梦令,初步认识词牌,了解如梦令的特点。

  4、板书作者并做相关介绍

  李清照:

南宋第一才女,出生一个大夫的学者人家,博学多才,通书画,擅长写词。

  张志和:

唐代诗人,能书善画,长于音乐。

  三、初读,读流利词

  1、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正音。

  3、同桌读,注意读正确。

  4、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

  5、生练读,并指名读。

  四、精读指导,学习《如梦令》

  

(一)抓字词,理解词意。

  1、交流以下几个词的意思。

  常记:

常常想起

  沉醉:

大醉

  兴尽:

游兴满足了

  溪亭:

溪边的亭子

  2、整体感知

  

(1)师问:

这首词写的是词人一次郊游的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自由读词,请找到文中的关键字词回答。

(“醉”“日幕”)

  

(2)交流

  3、抓“醉”理解全词

  

(1)读一读全词,从“醉”你看出什么?

(可结合生活经验,也可联系下文)

  

(2)交流

  ①词人的心情愉快,畅饮导致醉

  ②不知归路

  ③日幕,游玩兴致还很高,流连忘返

  ④误入荷花深处

  ⑤词人在荷花丛中快速地划动小船,想找到出路

  ⑥惊起栖息的水鸟

  (3)师结:

作者愉快的游玩,兴致盎然。

由于畅饮喝醉了,以致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回想起来别有情趣。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意思吗?

先自己试一试,再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经常想起那一次在溪边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家的路。

游兴满足了,天黑了,往回划船,却错误地划进了荷花丛中。

使劲地划呀,划呀,惊动了满滩栖息的水鸟,都飞了起来。

  

(二)想画面,体会意境。

  1、看图,再读读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2、交流(兴致勃勃在溪亭游玩在荷花丛中一女子荡舟游玩,游兴不尽拼命的划船惊动了栖息的水鸟……)

  3、你从中感觉到什么?

(作者的心情很愉快,很有情趣,游玩的兴致很高)

  4、朗读,将这种感受读出来。

  指名读。

  (三)诵读,体会感情

  1、指导背诵,理清全词的思路。

  地点、时间、发生什么事(沉醉、误入、惊起)

  2、自由练习背诵

  3、不同形式的诵记

  4、你体会到早期时的李清照是怎样的?

  过渡:

生活如此有情趣的诗人,后来由于命运发生变故,她漂泊异乡,孤独寂寞的度过晚年。

  (四)、拓展阅读,对比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1、出示:

《声声慢》

  2、师读,生自由读,再指名读

  3、说说感受

  五、作业诵读《如梦令》、《声声慢》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张志和的词《渔歌子》。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2、诵读李清照的词《声声慢》

  3、背诵柳宗元的《绝句》

  过渡:

今天我们将再去认识一位在白鹭飞翔,桃花盛开,鳜鱼肥的季节中独钓的渔翁,享受一番当时的情趣。

  二、精读指导《渔歌子》。

  

(一)抓字词,理解词

  1、指名读

  2、出示关键字词,看图说说它们的意思。

  

(1)箬笠蓑衣

  

(2)斜风、细雨

  联系生活经验,猜想是怎样的风,怎样的雨。

  (3)不须归

  (4)师解:

西塞山:

在湖州,西塞山前有一溪,但樊漾湖已不存在。

  2、整体感知

  

(1)自由读,找一找,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它们是怎么样的?

眼前仿佛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秀丽的春天)

  

(2)交流

  (3)词中的人是怎样的?

  (4)交流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词意。

  

(二)想画面,体会意境

  1、划出表示颜色的词,想象中的画面是怎样的?

(交流)

  2、除了色彩缤纷,许多事物是处于动态的,找一找,你仿佛看到哪些事物正处于动态之中。

(交流)

  3、看书中插图,再读读词,你脑中出现怎样的画面。

  生闭上眼睛,师读词。

  交流

  4、探讨:

渔翁为什么“不须归”?

  5、朗读

  (三)诵读,体会感情

  1、指导背诵,并自由练背。

按由景到人的顺序。

  2、不同形式的背诵

  3、作者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渔翁形象,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

  赞美渔家生活情趣,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融和作者隐忧后的淡泊、澄清的高情远意。

  三、拓展诵读

  1、再读柳宗元的《绝句》,体会情感,同样有着隐者的淡泊、澄清的高情远意。

  2、背诵写春的古诗

  四、作业

  1、从两首词中任选一首,想象它所描绘的景象,先说说,再写下来。

课后反思:

 

10螳螂捕蝉

学习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学习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学习难点: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学习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

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

  

(2)指名说,集体讨论。

 3.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组成小组想到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讨论。

 4.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名读。

 3.师生评价。

 4.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完成习字册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

  

(2)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

为什么?

    

(3)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吴王考虑问题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1)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同学评议。

  (4)讨论:

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

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出示: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你认为这两句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3.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相机出示: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三、复述练习。

指名复述,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生动。

四、学生质疑,结合质疑小结课文。

五、作业:

 1.讲述故事。

 2.练习说话。

 3.搜集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的故事。

  附: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课后反思:

11读书要有选择

学习要求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重点、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

《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

  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根据已学过的读书方法,学习新课。

 1.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使什么,并结合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文章。

 3.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点意思,可以分为几段?

 4.评议课文使怎样写的。

  以问题作过渡,总领下文,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讲选择读物的范围和选择读物的好事。

三、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选择读物。

  板书:

               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取更多知识

  读书要有选择   名人传记

               科普类书

               工具书

我读书我快乐——阅读《西游记》

学习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并会运用。

2.在具体的故事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体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

3.通过青少版与原著的句子比较,激发学生探究原著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学习重难点:

抓住具体的故事,进行阅读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西游记》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歌曲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忘记忧伤,分享快乐。

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

会唱的一起唱。

(播放歌曲《白龙马》)

2、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部动画片()中的主题曲。

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轻轻敲开《西游记》的大门吧!

(板书:

西游记)

(二)初步感知

1、拿到一本书你会先看哪些东西?

学生自由发言

(看封面)封面上你可以知道什么?

(相机介绍作者吴承恩)(看前言)前言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看目录)从目录可以知道什么?

你喜欢那个故事?

(简单介绍故事内容)根据图片猜故事

(三)细品精彩

1、我们看书时会用到哪些方法呢?

(交流、相机板书:

想画面、勤思考、抓词语)

2、老师今天把书中的人物请来了,同学们看,这是哪个故事?

播放《三打白骨精》

3、白骨精变成美丽的姑娘给唐僧送饭,结果阴谋没有得逞,她有没有善罢甘休呢?

请同学们用选择黑板上的方法读一读这个故事。

说给小组成员听一听。

(1)小组汇报交流(我用的什么方法看书,我知道了什么)相机出示孙悟空的句子。

体会孙悟空的特点。

4、当时的环境怎么样?

相机出示“这天,他们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这山山高路险,阴风阵阵。

(1)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用什么方法感受到的?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让我听一听这环境有没有让你们胆战心惊。

齐读这段话。

(3)原著中,对这一段的描写老师也挑选了一句。

出示“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自读,从这句中你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有什么感受?

(4)老师出示的只是原著中的一句,这个地方还有哪些可怕的东西呢?

这是个小秘密,同学们课后去原著中寻找吧!

(四)拓展总结

卢梭说: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西游记》是一首充满欢乐的歌,是一首充满斗争的歌,更是一首充满智慧的歌。

他的魅力在岁月的磨练下显得更加熠熠生辉。

魅力西游,让我们快乐阅读!

板书设计:

《西游记》

想画面

抓细节

勤思考

作业:

1、唐僧、猪八戒也是本书中很有特色的人物,请你选择一个,用我们今天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感悟、研究。

2、把你最喜欢的人物画下来,看谁画的最传神,做一次班级画展。

练习三

学习要求

   1.语文与生活:

阅读《红楼梦》描写笑的片断,联系生活体验描写笑的不同形式。

   2.写好钢笔字:

注意行楷运笔的活泼,简洁与保持字体工整、端正的关系,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3.诵读与积累:

积累12个描写《西游记》种孙悟空形象的词语。

   4.口语交际:

拓宽阅读《三国演义》,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描述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

   5.学写毛笔字。

  学习重难点、关键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课时划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的

   语文和生活:

通过《红楼梦》中描写笑的片断,认识笑的各种形式,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填写。

  学习准备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阅读《红楼梦》中描写笑的片断

   1、阅读《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十分精彩。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说说文中所描写的各人笑的形态。

   2、读后交流

   3、同样是笑,笑的形态各不相同,仔细阅读有关句子,你能想像出当时的情景吗?

   4、有感情朗读片断,脑中再现当时情景。

  二、选词填空

   1、指名读题,明确题义。

   2、“讥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苦笑”分别是怎样的笑?

集体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填空。

   4、交流订正:

(1)大笑

(2)哄笑(3)微笑(4)讥笑

   5、齐读句子。

  三、照样子写词

   1、审题。

   2、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填写。

   3、集体交流。

   4、总结:

笑有如此多的形态,希望同学们以后在笑时多观察多用心,把笑写得生动形象。

第二课时

  学习目的

   (4)诵读与积累和齐天大圣孙悟空有关的12个词语。

   (5)写好钢笔字。

  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读一读这段文字,从整体上观察一下行款布局,看一看每一个字的字形。

   3、从这段话中找出难写的字,如“选、领、掌、能、帮、获”,讨论一下怎么写才好看。

   4、描写钢笔字,要一边描红一边记忆,一气呵成,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5、反馈。

  二、诵读与积累

   1、审题。

   2、凭借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3、交流,利用《西游记》的有关情节,充分发挥想象,说一说词语的大体意思。

   4、整体吟诵,熟记成语。

   5、用学习过的12个词语填空。

     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使筋斗云、()、();拥有七十二变,()、();一双()可以()。

他曾经(),赢得了“()”的美誉,后来保唐僧去(),()。

   6、小结。

              第三课时

  学习目的

   1、口语交际:

漫话三国英雄。

   2、学写毛笔字。

  学习准备

   实物投影。

事先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并选择好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作重点准备。

  学习过程

  一、口语交际

   1、课前,老师请大家阅读《三国演义》,或重温看过的三国故事的电影、电视,并选择好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作重点准备,说说三国英雄,做好准备了吗?

   2、课堂交流,漫谈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

要注意听,哪些地方讲得精彩?

哪些地方讲得不够生动?

   3、评一评,谁漫谈的人物最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4、读一读《三顾茅庐》中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一段对话,边读边分析、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讨论、交流一下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分角色表演。

   6、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评议。

   7、小结: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走进了“三国”,漫话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希望大家回去后再认真研读《三国演义》,更加了解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观察范字。

     “画”字的三框儿呈下包上之势,“画”字的中间部分,须向下、向中间靠拢,外框取上展下收之势,位置不要太高。

    “闹”字呈立长形,“门”呈上包下状,“闹”字形稍阔,半包围的下部略有向外展开之势,“门”内部分须向上靠拢。

   3、练习临写。

   4、反馈。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漫话三国英雄

             关羽  曹操诸葛亮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