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0513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docx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DOC

图说中国古代民风、民俗(明)

明·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

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

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

《清波杂志》载:

『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到明代仍然如此。

文徵明《拜年》诗云: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

』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明·放湖灯

   轻舟荡漾玉波澄,中元盂兰放湖灯,梵呗伴得笙管韵,古寺东山月又升。

  中元节有放湖灯之习俗。

此俗在宋已有之,但当时是『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

』《扬州画舫录》:

『放荷花灯,中夜开船,张灯如元夕,谓之盂兰盆会。

盖江南中元节,每多妇女买舟作盂兰放焰口,燃灯水面,以赌胜负。

』《燕京岁时记》:

『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

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

』清蒋有尨《西湖竹枝词·放湖灯》诗。

湖灯,即在小板上用彩纸做成荷花状,中点蜡烛,又称『水旱灯』。

传说水上放灯是为亡魂引路;与上元在陆上张灯有别。

 

明·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录》载:

『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夥,殿以春牛。

观者如市。

』明周希曜《宝安春色篇》:

『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

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

』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

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明·斗百草

   百花争艳满庭芳,莺歌燕舞女儿乡。

不喜饮酒猜拳乐,闲将斗草过时光。

  明翟佑《四时宜忌》:

『《荆楚记》曰:

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

时有斗百草之戏,亦祖此耳。

』高启《斗草》诗:

『摘拾遍丛丛,铺茵曲槛东。

众家谁得?

胜独有并红。

 

明·走百病上城头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

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

  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

『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

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

』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

 

明·饮菖蒲酒

   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

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荆楚岁时记》:

『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

』唐殷尧藩诗云:

『少年佳话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可证唐代已饮菖蒲酒。

菖蒲又称『剑水草』,生于水滨。

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特点。

对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寿。

明代诗人瞿佑有《菖蒲酒》诗云:

『采得灵根傍藕塘,只因佳节届端阳。

金刀细切传纤手,玉斝轻浮送异香。

厨荐鲥鱼冰作鲙,盘供角黍蔗为浆。

同时节物充筵会,纵饮何妨入醉乡。

明·贴门神

   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

传到草民小茅舍,也请将军佑吉祥。

  东汉应劭《风俗通》中引《黄帝书》云:

上古有神荼郁垒二兄弟,居度朔山。

山有一桃树,树荫如盖。

每天他们在这树下检阅百鬼。

如有恶鬼为害人间,便缚之喂虎。

故家家户户于春节户悬『桃符』。

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便有唐王作恶梦,要秦琼、尉迟恭守宫门的故事。

明代《万历嘉兴府志》:

『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

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明·猴戏

   黄毛红臀小胡狲,翻斗爬竿踏车轮。

顶盔挥旗羊做马,妆扮美女笑煞人。

   汉代画像石中百戏图里有猴戏形象,可知我国驯猴作戏的历史甚早。

迄明清时,玩猴者多为谋生之计流浪江湖。

玩猴艺人多为一副扁担,挑两个箱子;或牵羊,带助手扛一长十字竹竿。

在选好场地后,敲锣引人驻足。

一般令猴翻筋斗、担水、走索;或爬高竿;或开箱戴面具,穿戏衣走场。

《燕京岁时记》:

『耍猴儿者,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猴手自启箱,戴而坐之,俨如官之排衙。

猴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

古称沐猴而冠,殆指此也。

其余扶犁跑马,均能听人指挥。

扶犁者,以犬代牛;跑马者,以羊易马也。

 

明·放纸鸢

   巧糊彩画飞蹁跹,乘风起舞绿杨天。

影驰碧空飘双带,又送红灯到上边。

   《朝野佥载》:

『鲁般者,尝作木鸢乘之而飞。

』元代诗人谢宗可《纸鸢》:

『画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跹。

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

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杨天。

黄昏人倚楼头望,添个红灯到上边。

』清代诗人描写放风筝:

『槐榆舒绿柳含青,阵阵东风拂面生。

最是儿童行乐事,置身檐瓦放风筝。

』『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

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

』北京称风筝为『鹞子』;缚竹笛于风筝背上,因风播响,称为『鹞鞭』。

据说初春的风,由下往上刮,过清明风则不稳;故易吹落。

 

明·磨镜

   云想衣裳花想容,宝镜绰约映春风。

难见庐山真面目,拨雾还赖老磨工。

   古代用铜镜照面,用久则不明,需倩工磨之。

如遇喜事,为使镜面光洁,也要磨之,如唐王建《镜听词》即有:

『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

……可中三日得相见,重绣锦囊磨镜面。

』《梦粱录》即载有:

『修磨刀剪、磨镜,时时有盘街者,便可唤之。

』与现今磨刀工相似。

 

明·妇女踢球

   阳春三月小桃开,笑语飞过百花台。

五彩毛团翻上下,原是双娇踢球来。

   汉代即有女子踢球运动,南阳汉代画像石中便有女子踢球形象。

《文献通考》:

『宋,女弟子队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

球不离足;足不离球。

华庭观赏,万人瞻仰。

』明王誉昌《崇祯宫词》:

『锦罽平铺界紫庭,裙衫风度压婷婷。

天边自结齐云社,一簇彩云飞便停。

』明代画家杜堇绘有『仕女蹴鞠图』,画中三位妇女在踢一白色大球。

明钱福有《蹴鞠》诗:

『蹴鞠当场二月天,仙风吹下两婵娟。

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扑蛾眉柳带烟。

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斜曳露金莲。

几回蹴罢娇无力,恨煞长安美少年。

』清代年画中仍有戴花帽缠足妇女踢五彩球之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