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0601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8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docx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含答案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所多出的那部分能量称做活化能。

2.我们用ΔH表示反应热,其单位:

kJ/mol。

放热反应:

ΔH<0。

3.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4.中和热的定义: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

例1.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

TiO2→TiCl4→Ti

已知①C(s)+O2(g)=CO2(g)ΔH=―393.5kJ/mol

②2CO(g)+O2(g)=2CO2(g)ΔH=―566kJ/mol

③TiO2(s)+2Cl2(g)=TiCl4(g)+O2(g)ΔH=+141kJ/mol

则TiO2(s)+2Cl2(g)+2C(s)=TiCl4(g)+2CO(g)的ΔH=。

高温反应TiCl4+2Mg=2MgCl2+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

 

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例1.—80kJ/mol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2(或CO2、N2)作用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单位为kJ/mol,通常可利用仪器由实验测得。

2.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3.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

例2.CO、CH4均为常见的可燃气体。

(1)等体积的CO和CH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2)已知在101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

相同条件下,若2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mol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倍,CH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120℃、101kPa下,amL由CO和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bmLO2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压强。

①若混合气体与O2恰好完全反应,产生bmLCO2,则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为(保留2位小数)。

②若燃烧后气体体积缩小了

mL,则a与b关系的数学表示是。

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例2.

(1)1:

4

(2)CH4(g)+2O2(g)=CO2(g)+2H2O(l)ΔH=―891.45kJ/mol(3)①0.33②b≥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1840年,瑞士化学家盖斯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这就是盖斯定律。

2、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1)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2)ΔH=生成物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3)燃烧热的计算:

ΔH=-Q放/n(可燃物)

(4)中和热的计算:

ΔH=-Q放/n(H2O)=-cmΔt/n(H2O)

(5)利用盖斯定律计算:

①虚拟路径法

ΔH=ΔH1+ΔH2+ΔH3

②加合法:

运用所给方程式通过加减的方法得到所求热化学方程式。

例3.为了提高煤热效率,同时减少煤燃烧时的环境污染,一般先将煤转化为洁净的燃料。

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主要化学反应为:

C+H2O=CO+H2,C(s)、CO(g)、H2(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O2(g)=CO2(g)ΔH1=―393.5kJ/molH2(g)+

O2(g)=H2O(g)ΔH2=―242.0kJ/mol

CO(g)+

O2(g)=CO2(g)ΔH3=-283.0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得下列循环图

 

试回答:

(1)根据以上数据,请你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2)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1molCO(g)和1mol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molC(g)完全燃烧

放出的热量(填“多”或“少”)。

(3)请你判断ΔH1、ΔH2、ΔH3、ΔH4之间的关系式。

(4)甲同学据此认为:

“煤炭燃烧时加少量水,可以使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乙同学据此认为:

“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直接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仅从能量观点看,甲、乙两同学观点正确的是,

出现错误观点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例3.

(1)C(s)+H2O(g)=CO(g)+H2(g)ΔH=+131.5kJ/mol

(2)多(3)ΔH1=ΔH2+ΔH3+ΔH4(4)乙甲同学忽略了煤与水蒸气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

其数学表达式为:

△v=△c/△t 或△v=△n/V△t 

  单位:

mol/(L·s)或mol/(L·min)或mol/(L·h)

2.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浓度变化之比=物质的量变化之比

例4.将物质的量均为3.00mol物质A、B混合于5L

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B

2C,在反应过程中

C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1)T0对应的反应速率v(正)v(逆)(用“=”、“>”或“<”表示,下同);

(2)此反应的正反应为热;(填“放”或“吸”)

(3)X、Y两点A物质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YX;

(4)温度T<T0时,C%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5)若Y点的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则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量为mol;

若Y点时所消耗时间为2min,则B物质的反应速率为。

 

参考答案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例4.

(1)=

(2)放(3)>(4)反应未达平衡,仍在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5)1.80.06mol/(L•min)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

(1)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2)对于气体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减小容器容积)相当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减小压强(增大容器容积)相当于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3)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解释:

升高温度,一方面通过提高温度使分子获得更高能量,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另一个是因为含较高

能量的分子间的碰撞几率也随之提高。

这两方面都使分子间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因此增大。

(4)催化剂能使发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使反应体系中含有的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从而使有效碰撞的

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增大。

(5)其它外界条件:

光辐照、放射线辐照、超声波、电弧、强磁场、高速研磨等

例5.硼氢化钠(NaBH4)不能与水共存,也不能与酸共存。

(1)将NaBH4投入水中,可生成偏硼酸钠(NaBO2)和氢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一反应的实质是。

(2)将NaBH4放入强酸溶液中,其反应速率比跟水反应,其理由是

例6.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lO

+3HSO

=3SO42-+3H++Cl—,该反

应的反应速率受H+浓度的影响,如图是用ClO

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的图像。

(1)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的原因是。

(2)纵坐标为v(Cl—)的vt曲线与上图中曲线(填“能”或“不能”)完全重合。

参考答案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例5

(1)NaBH4+2H2O=NaBO2+4H2↑;H2O中+1价氢与NaBH4中—1价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大  强酸溶液中c(H+)比水中c(H+)大得多。

例6.

(1)ClO

+3HSO

=3SO42—+3H++Cl—,开始时随反应进行,溶液中H+浓度增大,使ClO

氧化性增强,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2)能

第三节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

质量或浓度可以保持恒定。

这时的状态就是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方法:

(1)“等”:

即V正=V逆,达到平衡状态

(2)“定”:

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3)“变量”:

变量不变时达到平衡,恒量不变时不一定平衡。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少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3)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扩大的方向移动;

4、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

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著名的勒夏特列原理。

5、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增加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

6、化学平衡常数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7、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化学平衡常数K=。

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8、浓度商(Qc):

任意状态下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

Qc

Qc=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c>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9、等效平衡:

(1)定义:

相同条件下的同一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达到平衡时,

任何相同物质的含量(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都相同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2)分类:

一个全等等效、两个相似等效。

条件

等效条件

结果

恒温恒容

(△V(g)≠0)

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示时量相同

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量、n、C均相同

恒温恒容

(△V(g)=0)

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示时等比例

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量相同,n、C同比例变化

恒温恒压

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示时等比例

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量、C相同,n同比例变化

 

例7.

(1)已知N2(g)+3H2(g)

2NH3(g);ΔH=-92.4kJ·mol-1。

请回答:

①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图中tl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②温度为T℃时,将2amolH2和amolN2放入

0.5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

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2)工业上常用纯碱溶液来吸收硝酸厂尾气中的二氧化氮,

吸收产物中有亚硝酸钠、硝酸钠和二氧化碳,

该化学方程为;

还可以利用氢气在催化剂下把氮的氧化物还原为和水。

例8.

(1)已知:

N2(g)+3H2(g)

2NH3(g)ΔH=-92.4kJ·mol-1。

1在500℃、2.02×107Pa和铁催化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后,

放出的热量_____(填“<”“>”“=)92.4kJ,

理由是。

②为有效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实际生产中宜采取的措施有。

A.降低温度B.最适合催化剂活性的适当高温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E.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F.及时移出氨

(2)已知铂铑合金网未预热也会发热。

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当温度升高时,K值(增大、减小、无影响)。

(3)在一定温度和压强的密闭容器中,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8.5的H2和N2混合,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出平衡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请计算此时H2的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第三节化学平衡

例7.

(1)①增大压强t2-t3②4/a2

(2)2NO2+Na2CO3=NaNO3+NaNO2+CO2氮气

例8.

(1)①<在1atm和298K条件下,1mol氮气和3mol氢气完全反应生成2mol氨气,放出92.4kJ热量,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全部变为生成物;又因为反应温度为500℃,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②CEF

(2)4NH3+5O24NO+6H2OK=

减小(因为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K会减小)

(3)设充入气体总量为1mol,氮气为xmol,则氢气为(1-x)mol。

则有:

28x+2(1-x)=8.5(或用十字交叉法)

解得:

N2:

x=0.25molH2:

1mol-0.25mol=0.75mol

又设平衡时N2转化ymol,则:

N2+3H2

2NH3

起始0.25mol0.75mol0

变化ymol3ymol2ymol

平衡(0.25-y)mol(0.75-3y)mol2ymol

则有:

 

解得:

y=0.075mol则氢气的转化率为: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地转化为无序的倾向。

2、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1)焓判据:

多数放热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有些吸热反应也是自发进行的,

因此,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

(2)熵判据:

许多熵增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有些熵减的反应也是自发进行的,

因此,只根据熵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也是不全面的。

3.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4.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为:

ΔH-T∆S<0反应自发进行ΔH-T∆S=0反应达到平衡Δ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其中ΔH为焓变,∆S为熵变,T为热力学温标,单位为K)

例9.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xH2O,已知298K时,由单质生成Fe2O3的ΔH=-824kJ/mol且ΔH-T∆S=-742.4kJ/mol。

计算说明在-150℃的空气中铁是否发生锈蚀?

参考答案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例9.∆S=-273.8J/(mol·K),在-150℃时ΔH-T∆S=-790.32kJ/mol,故能自发进行。

 

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复习案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1.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和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重新结合

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状态。

2.写出电离方程式: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钡:

一水合氨:

;硫酸:

硝酸:

;碳酸:

次氯酸:

;醋酸:

例10.已知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第二步电离远大于第三步电离程度……今有HA、H2B、H3C3种一元、二元、三元弱酸,根据“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强酸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发生下列反应:

①HA+HC2-(少量)=A-+H2C-②H2B(少量)+2A-=B2-+2HA③H2B(少量)+H2C-=HB-+H3C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HA、H2B、H3C3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2)A-、B2-、C3-、HB-、H2C-、HC2-6种离子中,最易结合H+的是,最难结合H+的是。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3C+3A-=3HA+C3-B.HB-+A-=HA+B2-C.H3C+B2-=HB-+H2C-

(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H3C+OH-(过量)=。

②HA(过量)+C3-=。

参考答案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例10.

(1)H2B

(2)C3-HB-(3)B、C(4)C3-+3H2O2A-+H2C-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精确的导电性实验表明,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的电离,

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H3O++OH-,可简写为H2O

H++OH-。

酸、碱抑制水的电离,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

2.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为Kw=c(H+)·c(OH-),室温下,Kw=1×10-14

3.常温下,酸性溶液中,c(H+)>c(OH-),c(H+)>1×10-7mol/L

中性溶液中,c(H+)=c(OH-)=1×10-7mol/L

碱性溶液中,c(H+)

4.pH=-lgc(H+)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5、pH试纸的使用:

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央,

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

6、酸、碱溶液的稀释:

强酸每稀释10倍,PH增大1个单位;弱酸每稀释10倍,PH增大不足1个单位;

强碱每稀释10倍,PH减小1个单位;弱碱每稀释10倍,PH减小不足1个单位。

7、酸碱中和滴定:

(1)定义:

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

的实验方法。

(2)原理:

酸碱起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酸碱中和滴定中常用的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铁架台。

(4)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滴定弱碱,选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选酚酞;强酸滴定强碱,选甲基橙或酚酞。

(5)酸碱中和滴定操作:

查、洗、润;装、排、调;取待测液,加指示剂;

滴定(左手操管,右手旋瓶,目视瓶中;滴滴入瓶,突变暂停,半分定终;

重复两次,求平均值。

例11.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4NH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mol(CH2)6N4H+与lmol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

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称取样品1.500g。

步骤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

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

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色变成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

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

/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1.02

21.03

2

25.00

2.00

21.99

3

25.00

0.20

20.20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例11、

(1)①偏高。

②无影响。

③B。

④无;粉红(或浅红)。

(2)18.85%。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水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电离出来的某一种或多种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从而

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呈酸性、碱性或中性。

3.水解反应的逆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因而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4、盐类水解规律:

阳离子水解产生H+,阴离子水解产生OH-;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

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越弱(热、稀)越水解;

H+抑制阳离子水解,OH-抑制阴离子水解。

5、NaHSO3溶液、KHC2O4溶液显酸性(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NaHCO3溶液、NaHS溶液显碱性(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6.完成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氯化铵溶液:

醋酸钠溶液:

氯化铁溶液:

硫酸铝溶液:

碳酸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例12.在6份0.01mol/L氨水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物质:

A.浓氨水B.纯水C.少量K2CO3D.少量浓H2SO4E.少量NaOH固体F.少量Al2(SO4)3固体

(1)能使c(OH-)减小、c(NH4+)增大的是;

(2)能使c(OH-)增大、c(NH4+)减小的是;

(3)能使c(OH-)和c(NH4+)都增大的是;

(4)能使c(OH-)和c(NH4+)都减小的是。

 

参考答案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例12.

(1)D、F

(2)CE(3)A(4)B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

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而达到的平衡状态。

2.沉淀反应的应用:

①沉淀的生成:

调节PH法、加沉淀剂法

②沉淀的溶解:

酸溶解法、盐溶液溶解法、氧化还原溶解法…

③沉淀转化

3.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4.沉淀转化的规律:

①一般说来,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②两者差别越大,转化越容易。

5.将AgNO3溶液依次加入氯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硫化钠溴化钠溶液中都会出现不同颜色的沉淀,

沉淀的颜色变化是白色沉淀→黄色沉淀→黑色沉淀。

出现这种颜色变化的原因是:

溶解度:

AgCl>AgI>Ag2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