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1308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docx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doc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名: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

编号:

制定人:

制定日期:

版次:

修订人:

修订日期:

印数:

审核人:

审核日期:

颁发部门: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分发至:

修订情况:

目录

1.产品简介

2.处方和依据

3.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生产环境洁净区域划分

4.制备方法

5.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6.卫生管理

7.本产品工艺过程中所需的标准操作规程名称及要求

8.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

9.工艺用水的制备、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

10.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1.需要进行验证的关键工序及其工艺验证的具体要求;

12.包装要求、标签、说明书(附样本)与产品贮存方法及有效期;

13.原辅、包装材料消耗定额、动力消耗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物料平衡以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14.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5.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6.劳动组织、岗位定员与产品周期。

17.综合利用和三废处理:

附录1.常用理化常数、曲线、图表、计算公式及换算表等

2.供修改时登记批准日期、文号和内容及本工艺规程发放及回收

XXXX胶囊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简介:

【中文名】

【汉语拼音名】

【英文名】

【剂型】

【规格】

【性状】

【批准文号】

【有效期】

【贮藏】

2.处方和依据:

2.1处方:

编号

原辅料名称

规格或要求

单位

每1000粒用量

每批生产用量(万粒)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2依据:

3.生产工艺流程图(包括生产环境洁净区域划分)

4.制备方法(药典或标准中的制法)

5.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条件

5.1中药材的前处理

5.1.1前处理依据: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炮制通则)及各药材项下的规定、《药材炮制规范》(修订本)

5.1.2前处理的方法和要求:

5.1.2.1领料

按本工艺规程规定处方下达及批生产指令,按批生产指令制作领料单,按相应规程领取物料(注上文件名及编号)。

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要点:

重点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称量核对。

5.1.2.2净制

按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具体药材的特殊要求、所使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净选。

及时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要点:

除尘、除杂、除铁、标志管理。

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规定收率:

5.1.2.3洗切

按洗切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具体药材的特殊要求及所使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洗切。

及时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要点:

用流动水洗、需浸泡时药透水尽、饮片大小及厚度、不同药材分别清洗、及时干燥,标志管理。

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规定收率:

5.1.2.4干燥

按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具体药材的特殊要求及所使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干燥(设备具体定)。

所得净药材要盛于洁净密闭的容器内,挂上标签及时入净料库或转入提取车间。

及时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要点:

干燥参数的控制、受热均匀、标志管理。

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规定收率:

5.1.2.5灭菌

按灭菌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具体药材的特殊要求及所使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灭菌(设备具体定)。

及时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要点:

灭菌参数的控制、灭菌后的再污染控制、标志管理。

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规定收率:

5.1.2.6特殊炮制

列出需炮制的具体品种,特殊炮制的方法及要点。

及时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要点:

标志管理

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规定收率:

5.1.2.7粉碎

按粉碎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具体药材的特殊要求及所使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粉碎(设备具体定)。

及时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要点:

粉碎细度的控制、标志管理。

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规定收率:

前处理各岗位规定的分步收率及总收率参考下表

编号

中药材名称

分步收率(%)

总收率(%)

备注

净选

洗切

干燥

灭菌

粉碎

1

2

3

4

5

6

7

8

9

10

5.2提取过程

5.2.1领料

按本工艺处方和批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内容应按要求逐项填写,由车间有关人员审核签字后,领料人员按“物料领用发放管理规程”到净料库领料,领料员和净药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的数量领料。

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处方:

要点:

重点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及称量核对。

5.2.2煮提:

按“提取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和“多功能提取罐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设备具体定)。

把净药材kg投到多功能提取罐内,(注意投料要松紧均匀,便于煎煮)然后加入倍量的饮用水,按照“提取罐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自沸腾起开始记录时间,保持微沸分钟后,过滤,滤液放入贮液罐内。

剩下的滤渣再加入倍量的饮用水,按照“提取罐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自沸腾起开始记录时间,保持微沸分钟后,过滤,滤液放入贮液罐内,合并二次滤液,准备浓缩。

及时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按各品种条件详细描述)

要点:

(1)投料核对。

(2)煮提参数控制(温度、时间)。

(3)搅拌效果(动态提取时)。

(4)醇提乙醇浓度的控制(浸渍时,浸渍罐必须密封,乙醇浓度必须准确)。

(5)提取罐的投量料控制(所加药材和水的总体积不宜超过提取罐体积的三分之二)。

(6)如果是醇提,要加强防爆。

(7)固液分离效果(包括提取液药渣的含液量、提取液内含药渣量)。

(8)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9)标志管理

规定收率:

5.2.3浓缩:

将煎煮液分别通过真空浓缩罐进行浓缩,按照“浓缩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三效真空浓缩器标准操作规程”操作,浓缩至相对密度分别为(℃热测)和(℃热测),浓缩结束时,将浓缩液装入洁净带盖的容器内,准确称重。

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按各品种条件详细描述)

要点:

(1)参数控制(温度、真空度)。

(2)流浸膏的密度控制。

(3)流浸膏接膏与转运时防止污染。

(4)流浸膏的贮存期限及条件。

(5)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6)标志管理

规定收率:

5.2.4醇沉

方法与条件

把上述的浓缩液放入醇沉罐内,然后加入%以上的乙醇使含醇量达到%,搅匀,静置小时,取上述清液准备回收乙醇。

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要点:

(1)乙醇浓度的控制。

(2)充分混匀。

(3)静置时间及温度的控制。

(4)注意防火防爆。

(5)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6)标志管理

规定收率:

5.2.5回收乙醇:

方法及条件

取乙醇上清液,按照“真空浓缩罐标准操作规程”在真空浓缩罐内进行浓缩,收取的低浓度乙醇;按照“酒精回收塔标准操作规程”操作经酒精回收塔转变成高浓度的乙醇,把真空浓缩罐内得到的药液回收到无乙醇味时置于一洁净贮器内,常温下称重,在桶上贴标志牌,标明品名、批量、批次、毛重(Kg)、净重(Kg)、桶号、生产日期、交料人等,放置在冷库中冷藏,填请验单,经QC人员检查合格后,与冷藏库保管员进行交接,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要点:

(1)参数控制(温度、真空度、冷凝效果)。

(2)乙醇残存量的控制(列出标准)。

(3)质量标准:

规定收率:

5.2.6干燥

方法与条件(烘箱或喷雾),按照XXXX规程操作。

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要点:

(1)参数控制。

(2)浸膏粉的污染预防。

(3)吸潮的预防(对贮器的要求、室内的温湿度控制)

(4)粉的细度。

(5)标志管理

(6)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规定收率:

5.3制剂过程

5.3.1领料

根据本工艺处方及生产指令,车间领料员填写领料单,经车间主任签字后,车间领料按“原辅料领用发放管理规程”到原辅料仓库领取原药材粉、XXX浸膏、淀粉、糊精等原辅料;领料前,认真核对所领原辅料的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及化验报告单和原辅料放行单,核对无误后,称取规定量的原辅料,需拆零称量的原辅料,可以整件领取到称量室称量,剩余原辅料包装密闭,贴封条,写有品名、批号、当次称量日期、剩余量、称量人签名、退回仓库。

仓库保管员及车间领料员分别称量及复核并在领料单上签字,运至车间,经拆包间拆去外包装后通过传递窗进入洁净区,放置于备料间固定位置,挂上物料标志牌,同步填写生产记录,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要点:

(1)重点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及称量核对。

(2)直接入药原药材粉末微生物限度的控制。

(3)余料的管理。

5.3.2粉筛

方法与条件

按照工艺处方要求,把需要预处理的原辅料分别粉碎、过筛,筛目,按“粉碎机、旋振筛SOP”及“粉碎筛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将所得物分别盛入洁净容器中,容器内外均放有标签,写有品名、规格、重量、批号、并挂有状态标志牌。

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要点:

(1)细度的控制。

(2)防止交叉污染(分别粉碎、捕吸尘措施有效)。

(3)标志管理。

(4)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规定收率:

5.3.3制粒

方法与条件

按照配方称取原辅料,一人称量,一人复核,将称量好的原辅料倒入XXX型高速混合制粒机中,按照“XXXX型高速混合制粒机操作规程”和“混合制粒岗位操作规程”,搅拌XX分钟,转速:

XX,使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XXX浸膏和适量95%乙醇,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制粒即得湿颗粒。

将颗粒倾入容器内以备干燥。

按照工艺要求,使颗粒均匀铺在盘中,厚度3-5cm,(根据设备验证时装载类型:

设定并固定不变)放入料车上,每一料车放满,推入XXXX型热风循环烘箱中,按XXXX型热风循环烘箱SOP及干燥岗位操作规程,调温度控制器在50~60℃范围内,打开蒸汽排水阀门,首先排去蒸汽管道中的冷凝水,然后关闭,打开出汽阀门,打开进汽阀门,打开风机,加热即开始,同时记录温度,当温度升至50~60℃范围时,记时开始,干燥3h,关闭进汽阀门及风机,降温。

水份控制在0.5-1%。

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要点:

(1)软材的湿度控制、颗粒粒度控制(包括粒度大小、粒径分布)、颗粒密度、干燥参数的控制。

(2)水份控制。

(3)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4)标志管理

规定收率:

5.3.4总混

方法与条件

干燥后的颗粒,置XXXX型快速整粒机中,筛目XX,按XXXX型快速整粒机SOP及整粒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在整粒过程中,打开除尘装置,整粒后的颗粒放入衬有塑料袋的洁净容器中。

整好后的颗粒,置XXXX型旋振筛中按XXXX型旋振筛SOP进行选粒,上层用XX目筛去除大块,下层用XX目筛筛去细粉,留中间颗粒盛入洁净容器中备用。

容器内外均应放有标签,写明品名、规格、批号、重量,并挂有状态标志牌,进入中间站,办理交接手续。

检验合格的中间产品,由QA发中间产品放行单,贴合格证,挂合格状态标志牌。

从中间站领取整粒后的颗粒,办理出站手续,填写颗粒出中间站记录,按重量加入硬脂酸镁等辅料,置多向运动混合机中,按“XXXX型多向运动混合机SOP”及“总混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混合XX分钟,转速:

XX,混合后的颗粒装入洁净容器中,密闭,进入中间站,办理进中间站手续,挂待验状态标志牌。

容器内外贴标签,写有品名、规格、批号、重量、生产日期,写请验单,做中间产品检验。

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检验合格的中间产品,由QA发中间产品放行单,贴合格证,挂合格状态标志牌。

要点:

(1)总混参数控制、均匀度、水分的控制。

(2)外辅料的添加方法(如润滑剂)。

(3)颗粒流动性的控制。

(4)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5)标志管理。

规定收率:

5.3.5胶囊填充方法与条件

经检验合格的中间产品,办理颗粒出中间站手续,运至胶囊填充岗位根据颗粒的含量,计算颗粒重及颗粒重差异范围。

按照工艺要求,选择规定规格的上下模块、送囊板、水平叉、垂直叉、矫正块、充填杆和剂量盘(具体化),并清洁消毒,按XXXX型胶囊填充机SOP及胶囊填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用手动、点动调试胶囊填充机运转情况,调节好后,把空白颗粒清理干净,放入专用容器中存放,挂标志牌,以免混入药品中。

根据胶囊重,调整充填杆夹持器的高度,调整好装量,使填充的胶囊各项指标符合质量标准。

填充过程中,每隔30分钟取10粒半成品称量一次平均装量,记录时间,并把称量结果及时记录在批记录上,如装量超出控制范围,应及时调整。

擦粒人应及时把充填好的胶囊的半成品筛掉细粉,挑出坏粒,用胶囊擦粒机擦净,装入洁净的塑料袋放进周转桶内,盖上桶盖。

在盛装半成品的每个周转桶上部贴上不干胶签,注明品名、规格、批号、重量、桶数,然后进半成品中间站,交给保管员,写请验单,挂待验牌,用黄色绳围栏。

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经QC检验合格的待包装品,经QA审核,发放行单,贴合格证,挂合格状态标志牌,用绿色绳围栏。

要点:

(1)均匀度(粒重差异)的控制。

(2)填充过程中的防潮。

(3)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4)标志管理

规定收率:

5.3.6铝塑包装

内包材铝箔及PVC在拆包间拆去外包装,通过传递窗进入洁净区,根据“物料进入洁净区域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洗、消毒。

按“铝塑泡罩包装岗位操作规程”及“XXXX型泡罩药品包装机操作SOP”进行分装,然后传出洁净区;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与下步工序进行交接。

要点:

(1)控制容器的洁净度(微生物限度控制)。

(2)容器的密封性。

(3)标志管理。

(4)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规定收率:

5.3.7外包装

方法与条件

按照包装指令,车间领料员填写领料单,经车间主任签字后,车间领料员领说明书、大彩盒、小彩盒、防伪商标、外箱,并查看有无包材检验合格证,无误后,领取包装材料,说明书计数发放,并复核,仓库管理人员和车间领料员分别在领料单上签字,运至车间包装工序,在固定位置存放,挂状态标志牌。

包装前,进行包装岗位清场检查。

按照外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捆扎机操作SOP进行操作,在包装工序装小盒、装大盒、贴防伪商标,盖批号,装外箱;包装规格XX粒×XX板×XX盒,外箱内放一张产品合格证,用密封胶带封严,捆扎牢固。

每批结束运至仓库待验区,挂待验状态标志牌,填写货位卡,填写请验单,做成品检验。

本批包装完成后,剩余、说明书、彩盒等包装材料退库,并填写退库记录,没有盖批号的彩盒、说明书退库保存,盖有本批批号及有残次的彩盒、说明书,退库后由仓库保管员在QA人员监督下销毁,并填写标签退库销毁单。

彩盒、说明书的领用数等于实用数、退库数及销毁之和。

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规定收率范围。

经检验合格的待验品,由QA对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及现场监控记录进行审核,合格后,填写成品审核放行单,发至仓库,仓库管理员把待验标志牌换成合格标志牌,填入库单入成品分类帐,并可放行销售。

要点:

(1)防止混淆的控制(多条线包装需要隔离)。

方法:

(2)合箱管理,按“成品库合并箱管理规程”进行。

(3)标志管理

(4)包装收率和包装物回收率规定范围及计算方法。

包装收率:

标签回收率:

纸盒回收率:

纸箱回收率:

(5)本步所得物的质量要求(原则上需罗列出来)。

6.卫生管理

6.1卫生可分为:

生产车间卫生、生产区环境卫生、人员卫生与健康、工作服卫生,物料卫生、设备卫生。

6.2生产车间卫生要求:

按照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程严格执行。

6.3生产区环境卫生要求:

按照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严格执行。

6.4人员卫生与健康要求:

按照人员卫生与健康管理规程严格执行。

6.5工作服装卫生要求:

按照工作服管理规程严格执行。

6.6物料卫生:

按照物料卫生管理规程严格执行。

6.7设备卫生:

设备卫生管规程严格执行。

(所有卫生管理规程原则上均应将具体内容列入本工艺规程)

7.本产品工艺过程中所需的标准操作规程名称及要求

名称

序号

名称

1

人员进入洁净区人更衣标准操作规程

18

2

人员进出一般生产区更衣标准操作规程

19

3

工作服管理规程

20

4

状态标志管理作规程

21

5

药品标签说明书退库与销毁管理规程

22

6

废物垃圾管理规程

23

7

物料进出洁净区域标准操作规程

24

8

胶囊剂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25

9

胶囊剂制粒干燥标准操作规程

26

10

胶囊剂总混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27

11

胶囊填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28

12

胶囊铝塑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29

13

胶囊剂外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30

14

各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

31

15

32

16

33

17

34

(以上各规程据具体规程而定)

8.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

8.1原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8.2辅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8.3中间体(半成品)质量标准

8.4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8.5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

9.工艺用水的制备、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

10.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0.2标签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0.3说明书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1.需要进行验证的关键工序及其工艺验证的具体要求

内容分类

验证的对象

验证工作要点

厂房及设施

净化空调系统

高效过滤器检漏、压差、换气次数

生产厂房

布局及气流方向合理、温湿度、洁净度达到《规范》标准

纯化水系统

供水能力达设计标准,水质达到《中国药典》标准

生产设备及工艺

高速混合制粒机

搅拌浆、制粒刀转速、电流强度,粒度分布调整

沸腾干燥机

送风温度、风量调整、袋滤器效果、干燥均匀性、干燥效率

干燥箱

温度、热分布均匀性、风量及送排风

V型混合器

转速、电流、混合均匀性

胶囊填充机

填充量差异及可调性、转速、真空度

铝塑泡罩包装机

吸泡及热封温度、热材压力、运行速度

设备、容器清洗

残留量

产品工艺

生产全过程

人员

操作人员

培训考核合格者上岗

12.包装要求、标签、说明书(附样本)与产品贮存方法及有效期

12.1包装规格:

12.1.2胶囊为:

12.1.3铝箔板装量:

12.1.4小盒装量:

12.1.5外箱装量:

12.1.6每小盒放有一张使用说明书,每一包装箱放有产品合格证。

12.1.7装箱方式:

12.2包装材料、小盒及说明书要求(附样本)

12.3产品贮存方法及有效期

13.原、辅、包装材料消耗定额、动力消耗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物料平衡以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13.1原辅料消耗定额:

单位:

万粒

序号

原辅料名称

规格或要求

单位

理论用量

规定损耗率(%)

消耗定额

备注

1

2

3

13.2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序号

包材名称

规格或要求

单位

理论用量

规定损耗率(%)

消耗定额

备注

1

2

3

13.3动力消耗定额

水、电、汽

13.4物料收率及物料衡算

本产品每个批次,每个关键工序生产结束都必须计算收率,考察物料平衡情况。

凡收率在规定收率范围内,经质量保证部门检查签发“合格证”后方可“流转”。

凡收率高于或低于合格规定范围,应立即贴“待查”标志,不能递交下工序,并由发现人填写偏差处理单,经车间管理人员质量保证部门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进行调查,采取处理措施,直至调查确认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方可放行。

13.4.1收率计算方法

分步收率=实际得量/理论应得量×100%

总收率=最终成品实际得量/理论应得量×100%或

总收率=各分步收率乘积

13.4.2规定收率范围(以列表形式)。

13.4.3需进行收率及物料平衡计算的主要工序(具体定)

13.4.3.1制粒收率=

×100%

13.4.3.2胶囊填充收率=实际得胶囊数/理论应得胶囊数×100%

理论应得胶囊数=干颗粒投料量/实际平均粒重×100%

13.4.3.3铝塑包装收率=合格铝塑板数×12/领用胶囊数×100%

13.4.3.4成品率=(入库数量+取样数量)/理论应得量×100%

14.主要设备及生产能力一览表(根据实际设备填写)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

生产能力

数量(台/套)

装机位置

15.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5.1技术安全

15.1.1设备动力部分。

如电机皮带轮应有保护罩。

15.1.2凡用汽设备均需安装安全阀,紧密放汽阀。

蒸汽输送管道需保温隔离。

15.1.3各工序在操作前应检查电源、机器部件,加油润滑,试车运转,正常后方能使用。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操作。

15.1.4操作设备必须严格遵守该设备的操作规程。

15.1.5机械电器设备均应根据不同性能定期检查和测试。

15.2劳动保护

15.2.1各工序操作人员均应按规定穿戴好洁净工作服、鞋、帽及劳动保护用品。

15.2.2原辅料称量及包装过程中应轻,避免起尘。

16.劳动组织、岗位定员与产品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