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2083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x

遗传学复习资料

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二、填空题  1、①提出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假说;  ②提出种质论,支持选择理论但否定后天获得性遗传;③提出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④提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⑤用“Genetics”一词命名遗传学;  ⑥提出“Gene”一词,代替遗传因子概念,首先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概念;  ⑦提出了连锁交换规律及伴性遗传规律;  ⑧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学说;  ⑨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2、年、、三个人重新发现了孟德尔规律,该年被定为遗传学诞生之年。

  3、1910年,摩尔根用作为实验材料,创立了基因理论,证明基因位于上,而成为第一个因在遗传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

4、和于1953年提出了DNA分子结构模型。

5、(遗传)与是生物界最普遍和最根本的两个特征。

6、、和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三、选择题  1、1900年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A.达尔文  B.孟德尔  C.拉马克  D.克里克  2、遗传学这一学科名称是英国遗传学家(A)于1906年首先提出的。

  A.贝特森  B.孟德尔  C、魏斯曼  D、摩尔根3、遗传学中将细胞学研究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结合,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这是(C)的特征。

  A.分子遗传学  B.个体遗传学  C.细胞遗传学  D.微生物遗传学4、遗传学中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方法探索遗传物质的本质及其功能,这是(D)的特征。

  A.分子遗传学  B.个体遗传学  C.细胞遗传学  D.微生物遗传学  5、荻.弗里斯(deVris,H.)、柴马克(Tschermak,E.)和柯伦斯(Correns,C.)三人分别重新发现孟德尔(Mendel,G.L.)遗传规律,标志着遗传学学科建立的年份是(B)年。

  A.1865  B.1900  C.1903  D.19096、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C)  A.拉马克  B.摩尔根  C.孟德尔  D.贝特森7、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B)  A.拉马克  B.摩尔根  C.孟德尔  D.贝特森四、判断题  1、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2、遗传的实质是后代能够按照亲代经过同样的途径和方式,把从外界环境吸取的物质经过转化建造成与其亲代相类似的复本自交繁殖的过程。

3、1952年Hershey等人分别用35S、32P标记噬菌体后感染,实验结果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习题    二、填空  1、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核小体_,其核心是_H2AH2BH3H4___。

  2、次缢痕末端具有的圆形或略成长形的染色体节段称为____随体___________。

3、在有丝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呈L字形,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_近中部_______,如果染色体呈V字形,则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__中部___。

  4、在细胞有丝分裂中___前______期核仁消失,___末______期核膜重新形成,_____中___期着丝粒排在赤道板面上,__前____期微管集聚形成纺锤丝,__S_______期每条染色质的DNA复制,___后_____期染色单体向两极移动。

5、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I可细分为___细线期_______、____偶线期______、__粗线期________、_双线期_________、_终变期_________五个时期。

6、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___偶线期_____期配对,非姐妹染色单体在粗线期________期发生交换,同源染色体在_双线期________期分开。

7、减数分裂中后期Ⅰ发生的事件是__同源染色体分开离,向两级移动,染色特数目减半_,后期Ⅱ发__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向两级__。

  8、减数分裂后期Ⅰ是___同源_____染色体分开;后期Ⅱ是___姐妹染色单体_____分开。

  9、水稻体细胞里有12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根___12对___;胚乳_36条_______;花粉母细胞_12对_______;精细胞_12条_______;胚_12对_______。

  10、玉米的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在下面细胞期的各时期中,一个体细胞的前期着丝粒数为__20____;染色单体数为__40____;G1期的染色单体数为__0____;G2期的染色单体数为_40_____。

  11、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周期大多数是包括一个_孢子体世代___和__配子体_____世代,这两者交替发生,称为世代交替。

  12、多线染色体是存在于双翅目昆虫幼虫的__唾液腺、肠、马氏管_______中、有丝分裂____间______期核中的、一种可见的、巨大的染色体。

  13、在玉米中,5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______40____个配子,5个大孢子母细胞可产生_____5_____个配子,5个花粉细胞可产生_____10_____个配子,5个胚囊中包含有_____5_____个配子。

  14、某被子植物,如果母本的一对染色体是aa,父本是AA,通过双受精形成的种子胚乳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是Aaa  。

  15、一粒小麦体细胞里有14条染色体,下列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为:

根__14___条,茎__14____条,胚乳_21_____条,胚____14__条,精子___7___对,花粉母细胞__14____条,助细胞__7____条,管核____14__条。

  三、选择题  1、.组成核小体核心的组蛋白八聚体是___D___。

  A.2H1A、2H2B、2H3、2H4  B.2H1、2H2A、2H2B、2H3C.2H1、2H2、2H3、2H4  D.2H2A、2H2B、2H3、2H42、分裂间期相应于细胞周期的___C___部分  A.G0+S+G1  B.S  C.G1+S+G2D.G1+S+G2+M3、通过着丝粒连结的染色单体叫____A__。

  A.姐妹染色单体  B.同源染色体C.等位基因D.双价染色体4、联会现象出现在减数分裂前期I的___B___。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5、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I的____C__。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6、下列各项哪项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Ⅰ___D___。

  A.染色体浓缩  B.同源染色体配对C.交叉形成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7、一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n=10。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I,每个细胞含有多  少条染色单体____C__。

A.10  B.5  C.20  D.40  8、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___C___。

  A.6条  B.12条  C.24条  D.48条  9、马是二倍体,共有64条染色体,驴也是二倍体,共有62条染色体。

骡是  母驴和雄马杂交而生成的,它能生存但无生育能力,骡的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

___B___。

  A.62  B.63  C.64  D.32  10、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最后形成___C___。

  A.4个雌配子B.2个雌配子C.1个雌配子  D.3个雌配子11、某被子植物,母本具有一对AA染色体,父本染色体为aa。

通过双受精形成  的种子子叶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___C___。

  A.aa  B.Aa  C.Aaa  D.Aaa12、多线染色体上染色很深的带或区域是___A___。

  A.染色粒  B.着丝粒  C.染色体  D.随体  四、判断题  1、在细胞分裂中期,被碱性染料着色较浅的是常染色质。

  2、几乎所有生物细胞中,包括噬菌体在内,均存在染色体。

  3、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4、灯刷染色体出现于唾腺细胞减数分裂的双线期。

    5、有丝分裂使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都相等。

  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发生在偶线期,而同源染色的分离发生第一次分裂后期。

  7、细胞减数分裂时,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第二次分裂是染色单体分离。

  8、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有18条一定是来自父方的。

  9、在正常的卵子发生中,50个初级精母细胞将产生200个精子。

  10、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交换和细胞生物学中观察到的交叉现象是先交叉后交换。

(F)  11、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Ⅱ时发生分离,各  自移向一极,于是分裂结果就形成单倍染色体的大孢子或小孢子。

    12、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

  13、在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染色体都可能发生联会。

  14、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线期染色体已完成复制,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的双重结  15、无融合生殖产生的胚,其染色体数均是n。

  构  。

    第三章孟德尔定律习题  二、填空  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___分离_____,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___自组合______。

  2、孟德尔用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这对相对性状杂交,F1代全为红花豌豆。

孟德尔把红花叫___显性________性状,白花叫___隐形________性状。

  3、所谓测交,就是把杂种或杂种后代与__隐形纯合____个体交配,以测定杂种或杂种后代的__基因型_____。

4、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常用的方法有:

_测交验证__、_假说演绎法_和_统计法_。

5、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___3/16________。

  6、杂种植株AaBbCc的3对基因是自组合的,假定3对基因均为完全显性。

在AaBbCcDd×AaBbCcDd的杂交中,  ①每一亲本能产生_16_____种配子。

  ②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______81____种。

③后代的表型种类有__16____种。

  ④后代中ABC表型占___________%。

  ⑤后代中AABbCcDd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_1/256_____。

7、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n对基因杂合体自交F2代产生____2n_______种表型,  n  ______3_____种基因型。

  8、单倍体(n=10)植株产生平衡配子的概率是____10_________。

  9、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

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

问:

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___2/3______。

  10、在玉米的杂交实验中,父本的基因为AA,母本的基因型为aa,则F1代的果皮基因型为______Aa__或aa___,胚乳基因型为__Aaa或aaa___,胚基因型为___Aa或aa。

11、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自交,在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比例为1/128  ,在四个位点上为杂合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

12、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位于____同源_____染色体上的_等位________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形成不同类型的配子。

自组合规律的实质是位于___非同源______染色体上的___非等位______基因自组合。

连锁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___控制相对性状两对等位__________基因位于__同一同源_______染色体上。

    三、选择题  1、Aabb与AaBb杂交产生A_B_类型子代的比率为__A____。

  A、  3/8  B、5/8  C、7/8  D、9/16    2、亲代传给子代的是___C___。

  A、基因型  B、表现型  C、基因  D、性状  3、有一豌豆杂交:

绿子叶×黄子叶→F1全部黄子叶→F23黄子叶:

1绿子叶。

  那么F2中能真实遗传的黄子叶的比率是___A___。

A、1/4B、1/3  C、1/2  D、3/44、AaBb的个体,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组合是_C_____。

  A、AaAAaaBbBBbb  B、AaBb

  

      C、ABAbaBab  D、AaAbaBBb5、人类白化症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白化症患者基因型为aa,无病夫  妇生下一患儿,该夫妇基因型为___D___。

A、Aa×aa  B、aa×aaC、AA×aa  D、Aa×Aa  6、有一个杂交组合:

AaBbCc×AaBbCc。

假定这三个位点都是自组合的,并  呈完全显性,并有不同的表型。

那么在后代中,表型完全同亲代的概率是__C____。

A、1/64  B、3/64  C、27/64  D、1/4  7、杂种植株AaBbCc自交,如果所有的座位都在常染色体上,无连锁关系,与自  交亲本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__C____。

  A、1/8  B、1/4  C、37/64  D、7/88、在AAbbCCaaBBcc的杂交后,F2代的纯合隐性个体的比率是__D____。

  A、1/3  B、1/8  C、1/32  D、1/649、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隐性纯合的严重的代谢缺陷病症,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那么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___B___。

  A、3/4  B、2/3  C、1/2  D、1/4  10、杂种植株AaBbCc自交,如果所有的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无连锁关系,则  与自交亲本表型不同的子代比率是___C___。

A.1/8  B.7/8  C.37/64  D.1/411、玉米的胚乳细胞中有___C____条染色体。

  A.10  B.20  C.30  D.40  12、设一个植物的4个基因A、B、C、D,分别位于四条不同的染色体。

  aaBBCCdd×AAbbccDD→F1,F1自交得F2,F2中基因型为AaBBCcDd个体的比例是__B____。

  A.1/8  B.1/16  C.1/32  D.1/64  13、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  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____C___。

A.Ddrr×ddRr  B.DdRR×ddrrC.DdRr×ddrr  D.DDRr×ddrr  四、判断题  1、具有n对基因的杂合体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配子,显性完全时,F2表现型为2n种,F1形成的不同配子种类为3n  2、基因型纯合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组合。

  3、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正好反映出被测个体所形成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4、遗传学的测交是指用杂种与亲本进行交配。

  5、根据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6、“基因”一词最初是摩尔根提出的。

  7、隐性性状一旦出现,一般能稳定遗传,而显性性状还有继续分离的可能。

8、近亲婚配时,子女中出现遗传病的可能性要比非近亲婚配者高得多。

9、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姊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后期II发生相互分离。

表现型是指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0、在一个混杂的群体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一定相同。

11、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F)  12、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称等位基因,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

  13、表现型是指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4、具有三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自交,F2基因型为AaBBcc?

的频率4/64,而表现型为A-B-cc的频率是9/64。

  第四章基因与环境习题  二、填空1、基因互作的方式有:

(1)互补作用

(2)显性上位作用(3)隐形上位作用、(4)抑制作用、(5)积加作用、(6)环境影响。

  2、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基因的相互作用类型称为隐形上位。

  3、如果父亲是B型血,母亲是O型血,他们的第一个小孩是O型血;那么他们的第2个小孩是O型血的概率是1/2;是B型血的概率是1/2;是A或AB型血的概率是0。

三、选择题  1、白猫与黑猫交配,F1都是白猫。

F1相互交配,F2中白.黑.棕三种小猫的比例  为12:

3:

1,是下列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__B_____。

  A.互补作用B.显性上位作用C.抑制作用D.环境影响2、罗卜皮色的遗传是两对基因控制的,用红色罗卜与白色罗卜  杂交,F1表现为紫色,F2出现9紫:

3红:

4白,说明两对基因之间存在:

___C____。

A.显性上位作用B.积加作用C.隐性上位作用D.抑制作用。

  3、黑色短毛雌兔与白色长毛雄兔交配,在其子代中,亲本性状等比例地重视,  雄兔的祖先全部具白色长毛,雌兔的遗传组成是:

___C____。

A.双纯合子B.双杂合子C.一纯一杂D.以上都不是4、某些基因可以影响其它基因的表型效应,这些基因称为____A___。

  A.修饰基因  B.强化基因  C.限制基因  D.抑制基因  5、ABO血型受一组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IA和IB对i都是显性,IA与IB为  共显性。

如果AB血型与B血型婚配,所生的子女中不可能有_____D__。

A.AB型  B.A型  C.B型  D.O型6、当母亲的表型是ORh-MN,子女的表型是ORh+MN时,则其父亲的表型为__B____。

  A.ABRh+MB.ARh+MNC.BRh-MND.Orh-N  7、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

7,9:

6:

1和15:

1,那么Fl与纯隐性个体间进行测  交,得到的分离比将分别为____A__。

  A.1:

3,1:

2:

1和3:

1  B.3:

1,4:

1和1:

3C.1:

2:

l,4:

l和3:

1  D.3:

1,3:

1和l:

4    四、判断题  1.用白颖与黑颖两种燕麦杂交,F1为黑颖,F2黑颖418,灰颖106,白颖36,可见颖色受两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在基因表达上属显性上位作用。

2.基因互作遗传中等位基因分离,而非等位基因不独立分配。

  3.高茎常态叶玉米与矮杆皱叶杂交,得的F1再进行测交,测交后代高茎常态83,矮茎皱叶81,高茎皱叶19,矮茎常态叶17,可见D与B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4.具有三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自交,F2群体中三对都是纯合隐性的基因型频率和表现频率均为1/64。

5.多因一效是指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这是于一个性状的发育是许多基因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

6.在一对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关系,是抑制与被抑制的关系。

(×)7.西葫芦的纯合白皮×绿皮杂交,F1表现白皮,F2出现12白皮:

3黄皮:

1绿皮比例,这是显性上位作用的表现结果。

  8.用白颖与黑颖两种燕麦杂交,F1为黑颖,F2黑颖418,灰颖106,白颖36,可见颖色受两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在基因表达上属显性上位作用。

  第五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填空题1、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显著特点是:

识别位点序列和切割序列一致且该序列多具有回文结构、所切割的位点常呈轴对称分布即产生黏性末端和互补黏性末端长度多为4~8bp,它们可以配对并被DNA连接酶高效连接。

  2、根据RNA聚合酶功能的不同将其分为RNA聚合酶Ⅰ、RNA聚合酶Ⅱ和RNA聚合酶Ⅲ。

催化合成hnRNA的是RNA聚合酶Ⅱ。

  3、基因工程的特点是在分子水平上操作,在个体水平上表达。

4、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遗传密码的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

5、分子遗传学认为,基因是可分的,作用子可分为_顺反子___、突变子和重组子_。

  6、如果DNA链上某一片段的碱基顺序为ATGCTACTT?

它们的互补链上的碱基顺序为__TACGATGAA___以该互补链为模版合成的mRNA上相应的碱基顺序为_AUGCUACUU___它们可以把_____3_____个氨基酸排列起来。

  7、mRNA与hnRNA相比主要具有3个特点:

即__无内含子______、___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8、某一双链DNA分子中,碱基T的含量占35%,则C的含量占___15%__,而mRNA中u的含量占___35%_____。

  9、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在宿主细胞内能独立复制.有选择性标记.  有一段多克隆位点.外源DNA插入其中不影响载体的复制.分子量小,拷贝数多.  容易从宿主细胞中分离纯化  10、PCR包括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

  11、1973年J.A.Shapio提出了Tn3转座模型,大体分为4步:

①切开,②连接,③复制,④重组。

二、选择题  1、对于天然双链DNA分子来说下列等式个哪些是正确的___C___。

A.A/T=G/C;  B.A十T=G十C;C.A+G=C+T  D.A/G=T/C  2、Williams等人首次运用一个随机核苷酸序列为引物,对基因组的DNA进行PCR扩增,产生不连续的DNA产物,再通过凝胶电泳分离,经EB染色或放射性自显影来检测扩增片段的多态性。

并将此法命名为___C____。

A.RFLP  B.AFLP  C.RAPD  D.STR3、真核生物染色体中DNA为线状分子,每个染色单体含有___A___条DNA双螺旋分子。

  A.1    C.3    4、三联体密码的三个碱基指的是___B___上的碱基序列。

A.DNA  B.mRNA  C.tRNA  D.rRNA5、约占核基因组DNA的10%,一个基因组中拷贝有超过106个,长度小于200bp。

这种序列称为___C___。

  A.单一序列  B.中度重复序列  C.高度重复序列  D.侧翼序列6、真核生物结构基因中,内含子两端的结构特征为____D____。

A.5’-AC?

GT-3’  B.5’-GT?

AC-3’  C.5’-AG?

GT-3’  D.5’-GT?

AG-3’7、在生物信息传递中,下列哪一种还没有实验证据___D___。

A.DNA→RNA  B.RNA→蛋白质C.RNA→DNA  D.蛋白质→DNA8、在细菌转录中,使RNA聚合酶与DNA启动子牢固结合的关键因子是____D____。

A.α2  B.ββ’  C.α2ββ’  D.σ  9、将S型细菌杀死,分别分离纯化出DNA、RNA、蛋白质和多糖荚膜,然后混合起来用___A___处理后与R型活细菌共同感染小鼠,则不出现转化现象,不能引起肺炎。

  A.DNA水解酶B.RNA水解酶C.蛋白水解酶D.三者都不可以10、Sanger的双脱氧末端终止法DNA序列测定中不需要下列哪种物质___B___。

A.ddNTP和d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