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2679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5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湖南省邵阳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邵阳市二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

李兴光刘霜华审核:

肖健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学老师说,做人要有棱(lénɡ)角,方方正正,圆锥曲(qǔ)线作为压轴(zhóu)题虽然有点难,但

考试时你绝对不要剿(chāo)袭。

B.地理老师说,天山是因地壳(qiào)运动而隆起的褶(zhé)皱山,北边是准噶(ɡá)尔盆地,南边有

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喀(kā)什。

C.化学老师说,三聚氰(qínɡ)胺(àn)有人用来造毒牛奶,纤维腈(jīnɡ)纶有“人造羊毛”之称,水

是一种无色无臭(xiù)的液体。

D.好声音导师们说,我是杨坤(kūn),我叫那(nā)英,我是刘欢,还有我,我叫庾(yú)澄(chénɡ)

庆,人称哈林,这个地球人都知道。

2.下列图片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B.

C.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

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可

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圈。

B.“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

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

C.政府主导,媒体监督与宣传,社会各界积极行动,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约5800万缺失父母庇护的留守

儿童身心成长、学习生活所面临的失管、失教和失衡问题。

D.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

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5.(台湾卷)《后宫甄嬛传》中,华妃陪皇后看戏时说:

“到底是樊梨花有身家,出身西凉将门的嫡出女

儿。

若是换作庶出女儿,再没有这移山倒海的本事,可真是死路一条了。

”华妃表面上是评论戏中角色,实则借以影射皇后是庶出女儿。

下列文句画底线处的文字,也在表面意义之外另有影射的选项是()

①.凤姐拉过刘姥姥来,把一盘子花横三竖四的插了一头,贾母和众人笑得不得了,刘姥姥笑道:

“我虽

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做个老风流。

②.范进想向丈人胡屠户借乡试的路费,被胡屠户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

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

③.华歆劝曹丕杀曹植。

曹丕召曹植入见,限七步吟诗一首,须以“兄弟”为题,但不许犯“兄弟”字样,

方可免死。

曹植略不思索,即吟曰: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④.虬髯客想请道士观察李世民是否具天子之相,以决定自己是否退出逐鹿之局,乃由刘文静邀李世民前来

看棋。

弈棋中的道士见李世民神采惊人,惨然曰:

“此局全输矣!

于此失却局,奇哉!

救无路矣!

⑤.欧阳锋将柯镇恶震下屋顶,郭靖、黄蓉分别以降龙十八掌、落英神剑掌对付欧阳锋。

一旁窥见的杨过,

后来故意说给黄蓉听:

“一个大蟋蟀跟一只老蟋蟀对打,老蟋蟀输了,又来了两只小蟋蟀帮着,三只打

一个。

大蟋蟀跳来跳去,这边弹一脚,那边咬一口,嘿嘿,那可厉害了……”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鸽异(清)蒲松龄

  邹平张公子幼量,癖好之,按经而求,务尽其种。

其养之(),如保婴儿:

冷则疗以粉草,热则投以盐颗。

鸽善睡,睡太甚,有病麻痹而死者。

张在广陵,以十金购一鸽,体最小,善走,置地上,盘旋无已时,不至于死不休也,故常须人把握之;夜置群中,使惊诸鸽,可以免痹股之病:

是名“夜游”。

齐鲁养鸽家,无如公子最,公子亦以鸽自诩。

  一夜,坐斋中,忽一白衣少年叩扉入,殊不相识。

问之,答曰:

“漂泊之人,姓名何足道。

遥闻畜鸽最盛,此亦生平所好,愿得寓目。

”张乃尽出所有,五色俱备,灿若云锦。

少年笑曰:

“人言果不虚,公子可谓尽养鸽之能事矣。

仆亦携有一两头,颇愿观之否?

”张喜,从少年去。

月色冥漠,野圹萧条,心窃疑惧。

少年指曰:

“请勉行,寓屋不远矣。

”又数武,见一道院,仅两楹。

少年握手入,昧无灯火。

  少年立庭中,口中作鸽鸣。

忽有两鸽出:

状类常鸽,而毛纯白;飞与檐齐,且鸣且斗,每一扑,必作觔斗。

少年挥之以肱,连翼而去。

复撮口作异声,又有两鸽出:

大者如鹜,小者裁如拳;集阶上,学鹤舞。

大者延颈立,张翼作屏,宛转鸣跳,若引之;小者上下飞鸣,时集其顶,翼翩翩如燕子落蒲叶上,声细碎,类鼗鼓;大者伸颈不敢动。

鸣愈急,声变如磬,两两相和,间杂中节。

既而小者飞起,大者又颠倒引呼之。

张嘉叹不已,自觉望洋可愧。

遂揖少年,乞求分爱;少年不许。

又固求之。

少年乃叱鸽去,仍作前声,招二白鸽来,以手把之,曰:

“如不嫌憎,以此塞责。

”接而玩之:

睛映月作琥珀色两目通透若无隔阂中黑珠圆于椒粒启其翼胁肉晶莹脏腑可数。

张甚奇之,而意犹未足,诡求不已。

少年曰:

“尚有两种未献,今不敢复请观矣。

”方竞论间,家人燎麻炬入寻主人。

回视少年,化白鸽,大如鸡,冲霄()去。

又目前院宇都渺,盖一小墓,树二柏焉。

与家人抱鸽,骇叹而归。

试使飞,驯异如初。

虽非其尤,人世亦绝少矣。

于是爱惜臻至。

积二年,育雌雄各三。

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有父执某公,为贵官。

一日,见公子,问:

“畜鸽几许?

”公子唯唯以退。

疑某意爱好之也,思所以报而割爱良难。

又念:

长者之求,不可重拂。

()不敢以常鸽应,选二白鸽,笼送之,自以千金之赠不啻也。

他日,见某公,颇有德色;而其殊无一申谢语。

心不能忍,问:

“前禽佳否?

”答云:

“亦肥美。

”张惊曰:

“烹之乎?

”曰:

“然。

”张大惊曰:

“此非常鸽,乃俗所言‘靼鞑’者也!

”某回思曰:

“味亦殊无异处。

”张叹恨而返。

至夜,梦白衣少年至,责之曰:

“我以君能爱之,故遂托以子孙。

何乃以明珠暗投,致残鼎镬!

今率儿辈去矣。

”言已,化为鸽,所养白鸽皆从之,飞鸣径去。

天明视之,果俱亡矣。

心甚恨之,遂以所畜,分赠知交,数日而尽。

  异史氏曰:

“物莫不聚于所好,故叶公好龙,则真龙入室;而况学士之于良友,贤君之于良臣()!

而独阿堵之物,好者更多,而聚者特少。

亦以见鬼神之怒贪而不怒痴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仆亦携有一两头仆:

我B.又数武,见一道院武:

C.于是爱惜臻至臻:

日益D.长者之求,不可重拂拂:

违逆

7.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的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A.其养之(),如保婴儿也B.大如鸡,冲霄()去乃

C.()不敢以常鸽应虽D.贤君之于良臣()矣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是一项是()

A.睛映月作琥珀色/两目通透若无/隔阂中黑珠/圆于椒粒/启其翼/胁肉晶莹/脏腑可数

B.睛映月/作琥珀色/两目通透/若无隔阂/中黑珠圆/于椒粒启其翼胁肉/晶莹脏腑可数

C.睛映月/作琥珀色/两目通透若无隔阂/中黑珠/圆于椒粒/启其翼胁肉/晶莹脏腑可数

D.睛映月作琥珀色/两目通透/若无隔阂/中黑珠圆于椒粒/启其翼/胁肉晶莹/脏腑可数

9.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A.小说第一段以笼统介绍和细节渲染相结合的手法叙写了张幼量寻鸽、购鸽、养鸽的行为过程和自豪的心

理状态,展示了主人公嗜鸽成癖的性格特点。

B.小说的第二段写得有鬼气也有仙气,虽然是黑夜旷野之中,但以少年的一袭白衣和隐隐的月色作为点缀,

黑白相衬,三言两语即勾勒出神秘而清幽的意境。

C.小说的第三段是全篇主要内容所在,作者妙笔生花,精选动词,多用短句,行云流水,灵动连贯,白鸽

翻飞的形象跃然纸上,展现了超凡的文言描摹功力。

D.小说的第四段出人意料,焚琴煮鹤的结局让人叹惋不已,作者并没有批评主人公是叶公好龙,“鬼神之

怒贪而不怒痴”的评语对主人公的行为有了宽解。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目前院宇都渺,盖一小墓,树二柏焉。

(3分)

(2)他日,见某公,颇有德色,而其殊无一申谢语。

(4分)

(3)何乃以明珠暗投,致残鼎镬!

(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4分)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8分)

归至资江重游双清亭(其一)(清)魏源

屿扼双流合,江涵一廓烟。

客来云半槛,影别水多年。

溪涨山为岸,春深雨失天。

孤亭回首处,反照但苍然。

(注)“屿”指双清亭所在的砥柱矶。

(1)有的版本将诗中的“失”字写作“湿”,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

(4分)

 

(2)请从写景的角度对该诗进行赏析。

(4分)

 

12.古诗文默写。

(6分)

(1)夜深忽梦少年事,。

(2)人生如梦,。

(3),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4)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9分)

  一本在中国遭到冷遇乃至唾弃的书,在日本却成为畅销书,人们竞相阅读——100多年前《海国图志》的命运,为中日两国此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海国图志》由魏源在1842年著成。

这一年对中国意义深远:

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国门洞开。

进士出身的魏源很早就产生了改革内政的经世思想,鸦片战争的溃败,更使他深刻认识到了解西方的紧迫性,于是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经世目标,转而走上了“师夷”的道路。

  照理说,《海国图志》在这样一个败世颓局中出现,应该引起很大反响才是。

该书的宗旨是让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正为当时寻求救国大计的人打开了了解西方的窗口,理应畅销走俏。

  然而,历史却一波三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雷颐评价称,在当时,愚昧排外,“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观念主宰着“世道人心”,由于为“夷”所败,不要说“师夷”,连谈海外之事都成为禁忌。

但《海国图志》却并未就此埋没。

历史的吊诡,使它在一衣带水的日本,激起了一场巨浪。

  由于在国内无人问津,当时有些书商开始尝试在邻国日本打开这本书的市场。

到1859年,同样一部书的价格涨了近3倍。

《海国图志》在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日本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利用《海国图志》提供的世界知识,结合日本实际,提出了维新改革主张,拉开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序幕。

据雷颐介绍,2011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日交流与中日关系历史考察学术研讨会”上,日本学者落合弘树在其学术报告《明治维新与中国——幕府维新的日本和中国》中明确指出“以图独立的佐久间象山‘和魂洋才’的想法,大部分是从魏源的《海国图志》中得来的”,充分肯定了《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贡献。

  《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命运不禁让人感叹。

而对出版物和以出版物为载体的思想的态度之差别,为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差异埋下了伏笔。

  在雷颐看来,中国自古就是东亚文化的中心,对周边的国家有着强烈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这也造就了千百年来国人传统意识中的文化优越感,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包袱。

由此,当长期处于文化优势地位的中国第一次遭遇西方文化的冲撞时,优越已久的国人习惯性地将西方列强视为蛮夷之邦,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的先进性,“师夷”便成为无稽之谈。

同样的,在以后的每一次变革中,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的清政府坐拥着华夏正统文化这个巨大的包袱,让每一次文化的对接交融都变为惯性抵触,让每一次的迈步前行都变得步履维艰,一次次地失去变革时机,最终让中国成为国际社会边缘化的一个落后国家。

相对而言,日本的文化包袱没有中国那么重。

目睹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后,一向对中国文化项礼膜拜的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也意识到了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所以当19世纪中期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时,日本果断地接受当时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在变革中一路崛起。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3.下列关于“《海国图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国图志》是魏源在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国门洞开的情形下写成的一本书。

B.《海国图志》是一本在中国遭到冷遇乃至唾弃,而在日本却被人们竞相阅读,并至今畅销不衰的书。

C.《海国图志》一书为当时寻求救国大计的人打开了了解西方的窗口,其宗旨是让中国人“睁眼看世界”。

D.《海国图志》为日本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提供了世界知识,帮助他拉开了明治维新的序幕。

14.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源在鸦片战争后走上了“师夷”的道路,但当时优越已久的国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西方文化是一种富

有生命力的先进的文化,从而将“师夷”看成无稽之谈。

B.虽然鸦片战争战败,但愚昧排外、“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观念主宰着“世道人心”,所以魏源提出

的“师夷”主张得不到认可,甚至连谈海外之事都成为禁忌。

C.《海国图志》在当时的日本掀起了一场巨浪,其销售价格在短期内大张,成为当时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

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为日本明治维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D.日本一向对中国文化顶礼膜拜,但中国鸦片战争的惨败,使日本果断地接受了当时更为先进的西方文

化,在变革中不断崛起。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政府坐拥着华夏正统文化,却最终使中国沦为国际社会边缘化的一个落后国家,其根本原因是清政府

妄自尊大,盲目排外,从而失去了一次次变革的良机。

B.《海国图志》没能挽救大清王朝灭亡的命运,却促成了日本的崛起,这是因为两国在对待西方文化时采

取了不同的态度,这深刻地说明文化对一个国家的盛衰有着重要的作用。

C.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东亚文化的中心,其文化对周边国家有着强烈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这既使国人在传

统意识中有了文化优越感,同时又阻碍了国人对其他文化的接受和吸取。

D.《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命运使我们认识到,只要认真对待出版物和以出版物为载体的思想,就

能促进国家的改革,使国家进入现代化进程,从而使国家繁荣富强。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19分)

陈小手汪曾祺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

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①。

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

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

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

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需临时现找。

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

——老娘家都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

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

——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

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

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

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

但也不是绝对没有。

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产科医生。

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

他专能治难产。

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

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

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请他的。

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

“去请陈小手吧。

”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

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

陈小手喂着一匹马。

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

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

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

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好看。

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

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

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

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

他下了马,即刻进产房。

过了一会(有时时间颇长),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

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手:

“恭喜恭喜!

母子平安!

”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

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门上马。

只听见他的马的銮铃声“哗棱哗棱”……走远了。

陈小手活人多矣。

有一年,来了联军。

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

一支是国民革命军,当地称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

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的部队就被称为“联军”。

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

团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要生了,生不下来。

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

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

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

陈小手进了天王庙。

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地“走柳”②。

见了陈小手,说:

“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

保不住要你的脑袋!

进去吧!

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

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

他迤里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

“团长!

恭喜您,是个男伢子,少爷!

团长龇牙笑了一下,说:

“难为你了!

——请!

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

副官陪着。

陈小手喝了两盅。

团长拿出二十块现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

“这是给你的!

——别嫌少哇!

“太重了!

太重了!

喝了酒,揣上二十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

“得罪!

得罪!

“不送你了!

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

团长掏出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

团长说:

“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

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

这小子,太欺负人了!

他奶奶的!

”团长觉得怪委屈。

(注)①老娘:

接生婆。

②走柳:

方言,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多指心里焦虑不安。

16.小说开场交待了当地特有的风俗和请老娘的种种“讲究”,请简要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

(4分)

17.结合全文,概括并简要分析陈小手的形象特点。

(6分)

18.小说中团长既摆酒席宴请陈小手,又封他二十块现大洋,可最后却又一枪把他从马上打下来。

如何理解这一矛盾的情节?

(4分)

19.有人认为,陈小手之死完全是偶然的,因为他不幸遇上了一个草菅人命的军阀团长。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4分)

 

六、选做题(12分)注意:

选做题共两道小题,请任选其中一道作答。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2分)

 儒家向来重视“义利”之辨,强调辨明“义”与“利”的关系。

下面是先秦儒家有关“义利观”的几段文字: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左传·成公二年》)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

”(《孟子·万章上》)

   “义与利也,人之所两有也。

……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荀子·大略》)

(1)结合选段,请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先秦儒家所认为的“义”与“利”的关系。

(6分)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探究先秦儒家“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150字左右)(6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2分)

材料一:

八年过去了……

沉重的铁门“当啷”一声打开了。

几个穿黑衣服的人走了进来,一言不发地把布鲁诺架起来就走。

即使在法庭上,布鲁诺的神色仍然是凛然不可侵犯的。

在法庭上,坐着以残酷闻名的宗教裁判所最高审判员,还有红衣主教、主教和神学家们。

宣判开始了,宣判书说,宗教裁判所的“温和的劝戒”对“异端”不发生任何作用,他“不诚实”而且“顽固”得像魔鬼一样。

现在只有把他交给世俗的政权。

最后,宣判书向世俗的政权建议:

“对异端尽可能惩戒得温和一些,切勿流血。

布鲁诺的心像给一阵寒风吹过似的,抖了一下。

……然而他仍然是平静的,从那破裂的嘴唇里,轻轻地,然而清晰地吐出这样几个字:

“我想,你们宣判时怀着恐惧,比我听到这个判决的时候更大吧。

审判员和主教面面相觑。

到这时候,“异端”还没有屈服!

        (节选自郑文光《火刑——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材料二:

忠诚是科学研究的根基。

科学研究的关键不是精密的仪器,不是成熟的理论,更不是实验室得到的经费,而是科学工作者脑中的对科学、对真理的承诺。

不同于那些伪学术、假科学,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教会关押,迫害长达八年,但仍无法改变他对科学和真理的忠诚。

如果每个科研工作者都能像布鲁诺那样恪守自己的誓言,面对质疑不公甚至打击都坚定不移,这样就能让科技之花开得更加绚烂美丽,也让自己的人生之树愈加傲然挺立。

这是人民之福,社会之福,国家之福!

                             (节选自2011年高考优秀作文)

(1)两段材料从表达上看,区别在哪里?

将素材转化为议论文论据有什么基本要求?

(6分)

 

(2)将第一则材料转为用第一人称叙述。

(6分)(不超过150字)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因材施教,指导子贡以“恕”作为终身奉行的一个字。

鲁迅则以“早”字来自我惕厉,要求时时早,事事早,知在人先,行在人前。

你认为哪一个字是自己可以终身奉行的呢?

请以“我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文题目只能是“我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

②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

③不少于800字。

 

邵阳市二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

1.CA项曲读第三声,轴读第四声。

B项褶读第三声。

D项庾读第三声。

2.BA密方应为秘方。

C抚养应为扶养。

D错误不可计数。

3.BB项“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结构细巧。

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A句的“在劫难逃”指“某种灾祸不可避免”,用早劣质食品上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C句中”的“稍纵即逝”形容机会和时间很容易失去,川剧的变脸是一种艺术,用得不妥。

D句“弄巧成拙”意思是“本想耍弄技巧,结果反坏了事”,对孩子提过高要求不是耍弄技巧。

4.AB“‘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中途改换主语,改为“在选拔‘辽宁舰’的舰员时”;“理论”后加“学习”。

C“解决”缺宾语中心词,可在最后加“的关键”或“的有效办法”之类。

D“攸关到”错误,宽容点说可以去掉“到”;实际上,“攸关”不能带宾语,“攸”的意思是“所”,明白于此,就会

知道“攸关到”不能带宾语。

5.D③④⑤均暗有所指。

6.C“臻”意为“到,到达”。

7.AA项的“也”在句中表停顿。

B项应填入“而”,表修饰。

C项应填入“且”,表递进。

D项应填入“乎”,表反诘和感叹。

8.D该句意为“(白鸽的)眼睛在月光的映照下呈琥珀色,双目清澈透明,好像没有东西一样,中间的黑眼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