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3159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6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x

26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26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硕、允”等11个字,正确读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想象画面,从超常的人物与离奇的情节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童话的神奇。

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生字较多,有些字易受方言发音干扰而读错,要提醒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字典弄清字音。

本课要求会写的11个字,大都笔画繁多,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准确识记并书写。

2.阅读理解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在充分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读后有什么体会或发现。

3.表达运用

让学生在明白了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深入揣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形式上不拘一格,如果对故事情节感兴趣,可以与同学合作读一读、演一演、议一议。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硕、允”等11个字,正确读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课题,解题趣

1.板书课题,揭题导入。

(1)师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篇童话,题目是《巨人的花园》。

(2)课件出示:

巨人的花园。

2.简介作者,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

(1)师介绍作者,引导:

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生齐读课题,交流回答。

3.看题观图,初识巨人。

(1)师:

这个课题很有意思,一读就知道这是一篇童话,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说说你的理由。

(2)生交流。

(预设:

巨人)

(3)师引导:

你想象中的巨人是什么样子的?

(4)课件出示巨人图片。

①师引导:

这就是巨人。

把他跟他身边的孩子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②预设:

太超常了。

③师小结:

童话中的人物就是这样的奇妙。

(板书:

奇妙)

【设计意图】这节课一开始就将阅读焦点指向了“文体”,因为让学生了解文章体裁是沟通学生语感和意境的枢纽。

所以本次课我从情趣基调入手,用“巨人”这个形象带领学生进入“童话之境”,从而让学生对童话中的奇妙人物有初步的印象。

板块二学习字词,析词趣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引导:

《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让我们走进花园去瞧瞧吧!

(2)读故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①师指名读阅读要求,并指导:

读童话可不能像读普通课文一样,而是要像讲故事一样读。

边读边思考以上问题,还要想办法认识不会读的字词。

②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学习生字新词。

(1)学习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

①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硕、拆”读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允”读“yǔn”,不要读成“yǒnɡ”;“砌”读“qì”,不要读成“qiè”;“颊”读“jiá”,不要读成“xiá”。

②生开火车认读后,全班齐读。

③指导写生字。

师引导:

说说通过自学你掌握了哪些生字,与大家交流交流记忆方法。

④师引导生观察字形,明确字的结构、笔画、笔顺,示范写字,并指导书写。

(2)词语归类。

(课件出示三组生词)

①生自由读词,边读边想:

这三组词在课文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

②师指名读词并交流这三组词。

③师小结:

这三组词在课文中分别描写的是巨人、花园、孩子。

④师指导读词:

边读边想象词语描绘的画面,注意读出词语的味道。

⑤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3.聚焦“洋溢”,学词引入。

(1)课件出示:

洋溢。

①师引导:

这里有个词组,“洋溢欢乐”,“洋溢”是什么意思?

我们先来看看“溢”字。

②字源识“溢”,理解“洋溢”一词的本义。

课件出示:

”,溢,

表示水,“

”就像水从器皿中溢出,这个字的意思即为水从器皿里漫出来。

(2)理解“洋溢”在文中的意思。

①师引导:

“洋溢”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一起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课件出示: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②师指名读后引导:

这里是什么溢出来了呀?

(预设:

笑声、欢乐溢出来了)

(3)学习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段落)

①师引导:

要真正理解“洋溢”的意思,只读这一句话不够,我们还得把前面的几句话连起来读。

②师指名读,再配图引导读。

a.(课件出示鲜花图)师引导:

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洋溢在什么时候?

生:

鲜花盛开的春天

b.(课件出示绿树图)师引导:

洋溢在什么时候?

生:

绿树成荫的夏天。

c.(课件出示瓜果图)师引导:

洋溢在什么时候?

生:

鲜果飘香的秋天。

d.(课件出示雪天图)师引导:

洋溢在什么时候?

生:

白雪一片的冬天。

师:

课文中孩子们在花园里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设计意图】读词亦需“语境感”。

词语归类中的三组词语分别指向巨人、花园、孩子,这种词语上的运用妙在其营造的语境,让学生的语感和境感在诵读中得到了融合,而“洋溢”一词的语境之义,也由此明晰起来。

板块三初识人物,感文趣

1.师引导思考: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呀?

(预设:

巨人)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

2.生交流,师引导生用上“开始、后来、最后”等词,概括地说一说。

示例1:

巨人给我留下了冷酷的印象。

我是从巨人突然回来,见到孩子时的样子看出来的。

示例2:

巨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知错能改,我是从一开始巨人把孩子们赶走,然后明白了有孩子们的地方就有春天,最后和孩子们一起在花园里玩这些情节中感受到的。

3.师小结:

这位同学用上了“一开始……然后……最后……”这样的词语,一下子把故事大意都说清楚了。

看来,抓住主人公的形象,的确是了解童话内容的一个好方法。

明明是同一个巨人,同学们却读出了不同的感受,说明大家都在认真思考,用心体会。

初读课文时巨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同的印象。

【设计意图】就课程而言,写法决定读法,读法决定教法。

《巨人的花园》是篇童话,在感知环节将“文体意识”融入其中,授之以渔,让学生懂得抓住主人公形象是了解童话内容的一个好方法。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想象画面,从超常的人物与离奇的情节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2.联系生活,合理想象,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的道理,并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

板块一想象意境,品意趣

1.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童话的王国,感受到了童话中奇妙的世界。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巨人的花园》,进行一次心灵的旅行。

2.品读故事开头,结合原文,体会巨人的孤独。

(1)师引导: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巨人的花园以前是一个漂亮的大花园。

初步感知了故事的主人公巨人的形象,有的同学读出了冷酷,有的同学读出了知错能改。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巨人呢?

我们得细细地读读这个童话才能知道,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故事的开头。

(2)课件出示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耍时的图片。

①师引导:

这是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耍时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

(板书:

孩子)

②预设:

我看到了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快乐地奔跑,愉快地玩耍,我仿佛听到了他们欢乐的笑声,闻到了花园里散发出来的阵阵花香。

(3)引导体会巨人的“孤独”。

①师引导:

孩子们在花园里尽情地欢笑,尽情地奔跑,那巨人在哪里呢?

②师指名回答。

(预设:

他外出旅行已有好久了)

③师引导:

他去哪儿旅行了呢?

大家想知道吗?

预设:

因为巨人没有朋友,只好去妖怪科尼西家串门,一住就是七年。

④师引导:

读到这,巨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

巨人是孤独的)(板书:

孤独)

3.品读故事经过,情境演读,体会巨人的任性冷酷。

(1)师引导:

七年后的一个秋天,这个孤独的巨人回到了自己的花园,这时花园还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请同学们思考:

巨人是怎么对待那群快乐的孩子的?

这时的巨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生继续默读课文的第3~8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3)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4)生交流巨人三次斥责孩子的句子,体会童话故事情节的奇妙。

(课件出示句子)

①师指名交流。

课件出示: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

“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

都滚出去!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

●“喂!

你赶快滚出去!

”巨人大声叱责。

②师指名读这三句话。

③师:

同学们都关注到了巨人的语言。

看,这是巨人三次说的话,该怎么读呢?

我们先比较比较,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④师指名交流,引导生关注三句话中相同的语言——“滚出去”及“!

”。

⑤师指导朗读:

要读好这三句话必须走进巨人的内心,想想他当时在想些什么。

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自己再试着读读。

⑥生自由练习朗读。

⑦师再指名读,相机创设情境朗读,边读边指导生想象每次巨人发脾气时在想些什么,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⑧师生合作演读。

师:

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

生:

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

都滚出去!

师:

这可不是一般的人在发脾气,这是巨人呀。

孩子们都吓坏了,四处逃散,一边跑,还一边喊:

“救命呀!

”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里,鸟儿忘了歌唱,花儿不再开放,天天——

生:

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课件出示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的图片)

师:

已经是春天了,可巨人的花园里还是——

生:

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师:

一个早晨,一群孩子从围墙的破损处钻了进来,这时的花园一下子变得——

生:

草翠花开。

(课件出示草翠花开的图片)

师: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

生: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

师:

这个巨人脾气可真大呀!

孩子们又吓坏了,纷纷逃窜,边跑边喊:

“救命呀!

”这时,刚才还草翠花开的花园,一下子就变得——

生:

鲜花凋谢,树叶飘落。

(课件出示鲜花凋谢、树叶飘落的图片)

师:

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

他走过去,大声叱责——

生:

喂!

你赶快滚出去!

(5)体会巨人自私冷酷的形象。

①师:

同学们,老师发现大家都已经沉浸在这个童话中了。

读到这,演到这,你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巨人呢?

②生交流。

(相机板书:

冷酷)

③师小结:

想着刚才的情节,看着花园的一幕幕变化,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只要读出了童话的趣味,就会发现,童话的情节,就是这样奇妙!

【设计意图】删繁就简,以巨人说的三句话为语言训练和文本涵泳的突破点,引导学生比较,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看似不经意的师生情境对话,让“想象的角度增加、广度开阔、精度提升”。

更重要的是把握“想象的温度”,把学生带入洋溢着趣味的童话中,感受童话故事情节的奇妙,又一次了解童话文体特点。

板块二语言实践,说醒悟

1.出示图片,引导质疑。

(1)师:

更奇妙的还在后面呢!

(课件出示巨人与孩子们一起玩耍的图片)

(2)师引导生看图:

此时的巨人在干什么?

(3)示例:

巨人和孩子们在花园里欢快地玩耍。

(4)师引导质疑:

看到眼前的情景,结合我们前面读到的内容,你有什么疑问吗?

(5)预设:

刚刚巨人还那么生气,现在巨人为什么和孩子们和好了呢?

2.品读故事结果,语言实践,体会巨人的醒悟过程。

过渡:

是谁让巨人有了这样的变化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8、9自然段。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

●同桌分角色读第8、9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

●思考:

小男孩是怎么做的?

巨人有了怎样的变化?

(1)同桌分角色读第8、9自然段。

(2)体会巨人醒悟过程,完成小练笔。

①师指名分角色朗读第8、9自然段。

②体会小男孩那“会说话的眼睛”和巨人心里的“火辣辣”。

师:

虽然小男孩什么都没说,但是他那双凝视的眼睛却分明在告诉巨人什么呢?

示例1: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示例2:

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师:

多会说话的眼睛呀,巨人心里火辣辣的,是因为他惭愧、自责呀!

这一瞬间,巨人的心里交织着各种滋味,这种感觉,用课文中的词形容就是——火辣辣。

③师引说:

巨人那颗冷酷、自私的心悄悄地被触动了。

此时的小男孩在桃树下一伸手——

生:

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师:

他向光秃的树枝一伸手,大树马上又——

生:

绽出绿芽。

师:

他向凋谢的鲜花一伸手,马上又——

生:

鲜花盛开。

师:

他向冰雪覆盖的草地一伸手,草地马上——

生:

草翠花开。

(课件相机出示词语:

鲜花凋谢、草翠花开、树叶飘落、冰雪覆盖、鲜花盛开、绿树成荫)

④完成小练笔。

a.师引导:

太奇妙了!

看着这奇妙的一切,巨人终于明白了。

他明白了什么呢?

让我们从这些词中挑选2~3个,写几句话。

课件出示:

小练笔:

巨人终于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生完成练笔后,师指名交流。

示例1:

没有孩子的地方,鲜花凋谢;有孩子的地方,鲜花盛开。

示例2:

有孩子的地方鲜花盛开,桃树绽出绿芽,到处草翠花开;没有孩子的地方鲜花凋谢,到处都被冰雪覆盖。

⑤师引导:

用对比的手法,让我们感受到巨人是真的明白了,他那颗冰冷的心开始变得温暖了,你们说的这些,用书上的一句话说,就是——(出示课件)

师:

保持句意不变,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预设:

有了孩子的地方才会有春天,没有孩子的地方是不会有春天的。

⑥师小结:

不管怎么说道理就是一个,那就是——孩子就是春天。

(板书:

孩子是春天)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巨人变了,他不再孤独,变得快乐;不再自私,变得宽容;不再冷酷,变得热情。

【设计意图】学生经由情境感知进入意境领悟,进而迁升至与巨人心灵契合的心境感悟。

这一阅读境界的提升亦是学生言语境界、言语情怀的重新构建。

板块三总结拓展,写童话

1.想象围墙拆除后的景象。

(1)师引导:

巨人终于醒悟了,他拆掉了围墙,迎来了春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生自由交流,想象拆掉围墙后花园里的美景。

(3)课件出示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玩耍的图片。

(4)师引导生想象巨人把花园分享给孩子们后,他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

①师引导:

巨人把花园和孩子们分享后,他还那样孤独寂寞吗?

②预设:

巨人不再孤独,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陪伴。

③猜猜巨人陪孩子们做了哪些游戏。

示例1:

巨人陪孩子们做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们藏在他的身后。

示例2:

巨人让孩子们爬到他的身上,抱着他的脖子,坐在他的肚子上滑滑梯。

2.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他们的幸福。

(1)师引导: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

(课件出示段落)

(2)生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结合生活,领悟童话中的道理。

(1)师引导:

巨人懂得了与孩子们一起分享,所以他变得快乐了,他的花园变得四季如春了。

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这种美好的画面,我们不仅在童话世界里能够看到,而且在生活中也能看到。

你们在生活中有与人分享带来快乐的小故事吗?

(生自由交流)

(2)师小结:

是啊,快乐就是与人分享,快乐就是给别人送去温暖与关爱。

虽然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没有童话那样神奇,但同样也会带给人许多欣喜。

正如诗人布朗宁所说:

“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

”希望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音频播放《让世界充满爱》)

4.完成练笔,感受童话的魅力。

(1)师引导:

读完这个故事,我们仿佛和巨人同悲同喜。

孩子们,你们愿意成为童话中的一员吗?

下面就让我们继续把这个故事写下去吧。

(2)课件出示小练笔要求。

课件出示:

小练笔:

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3)生发挥想象,自由进行小练笔。

(4)师指名交流,全班评议。

5.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师指导:

王尔德的童话故事,语言华丽唯美,情节纯真生动。

细细地研读,你可以从这些童话中体会到人间的冷暖,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课下同学们可以去图书室阅读这些优秀的童话故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人分享的快乐种子才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

拓展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获得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