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3332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5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docx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详解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训练试题

一、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虞美人》中写道: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

①塑造地形地貌            ②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③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④促使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海洋蒸发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凝结降水

 

4.“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

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

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

某课堂演示实验(下图)如下:

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

完成下列各题。

5.该演示实验模拟的外力作用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6.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

A.河流出山口    B.平原边缘处

C.狭长山谷底    D.河流入海口

 在西藏米林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

当地江水水位季节变化大,冬春季多大风,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

下图中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A.风力堆积    B.流水堆积    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

8.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A.印度洋海滩    B.沿岸山上的土壤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附近沙洲和河床

9.该河谷的主导风向是

A.北风    B.东北风    C.偏西风    D.偏南风

学习地理,一定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日常所见的现象中,蕴藏着许多地理知识。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肉眼所见的天空中明亮的太阳为太阳大气最外部的日冕层

B.晴天时所见的太阳光为太阳活动释放的能量

C.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所见的点点繁星都是恒星

D.与阴雨天相比,晴天的正午较热是因为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

11.秋冬季节的早晨,我们常看到地表物体上有露、霜形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阴雨天的夜晚,气温较低,易形成露、霜

B.出现露、霜的夜晚,大气逆福射一般较强

C.露、霜不参与水循环的运动过程

D.露、霜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因大气逆辐射较弱

 

12.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近地面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A    B.B    C.C    D.D

14.图中A、B、C、D(黑点处为四点位置)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读我国新疆某一灌溉良好的绿洲与周围半沙漠地区1.5米高处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

完成下列各题。

15.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绿洲地区的气温日较差更大    B.半沙漠地区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比绿洲早

C.温度数据取自于当地的冬季    D.图中太阳辐射最强与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致

16.①时段内,a处的风向主要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读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7.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越远

A.质量越大

B.体积越小

C.公转周期越长

D.自转周期越短

18.在八大行星中,地球上之所以具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密度,是因为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

C.地球公转周期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读下图,有关描述太阳活动与昼夜电离层电子浓度的高度分布特征,正确的是

A.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高于夜间

B.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强年要大于太阳活动弱年

C.100~2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大

D.白天,200—3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1011 cm-3以上

20.某一时间地球朝向太阳的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信几乎全部中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

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

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

 

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1.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湿润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

22.在图示甲时期

A.被子植物繁盛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海平面高于现代    D.水稻小麦等频频歉收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    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日较差大    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24.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A.温带草原    B.温带荒漠    C.寒带苔原    D.热带草原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

完成下列各题。

25.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26.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牙刷草是找铜矿的指示植物。

“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

完成下列各题。

27.牙刷草生长所需的铜元素主要来自

A.生物    B.气候

C.地形    D.成土母质

28.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B.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C.陡峭的山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D.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风化物逐渐加厚

 

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淋溶作用强烈,铁、铝氧化物因流动性小而相对积累起来的一类土壤的总称。

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30.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赤红壤    B.砖红壤    C.红壤    D.黄壤

二、非选择题

31.为了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我省某中学高一学生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实验过程:

在一个比较大的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火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而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甲图所示)。

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A、B的偏动情况。

图乙是根据实验所得出的结论绘制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还未绘制完成)。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A向 ____________ (左或右)偏,甲图中电炉对应乙图中的____________ (填字母)。

(2)乙图中ABCD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__,最低的是 ____________;如果A位于B的北方,则AB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__。

(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正确排序。

_______________

①地面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冬季的海洋与陆地之间,则甲图中电炉代表_________ (海洋、陆地)。

3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圈、水圈、岩石圈、_______圈四个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图中甲处(由A→B→C→D→A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水循环。

33.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貌称为________地貌。

我国以这类地貌成为旅游胜地的是________(举一例)。

(2)下面两组化学反应式可表示此种地貌的形成原理:

A:

CaCO3+H2O+CO2―→Ca(HCO3)2     B:

Ca(HCO3)2―→CaCO3↓+H2O+CO2↑

其中石钟乳①的形成可用方程式______(填A或B)表示,为流水的________作用;溶洞②的形成可用方程式______(填A或B)表示,为流水的________作用。

参考答案

1.   D   

2.   A   

3.   B   

【解析】

1.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虞美人》中写道: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④,地表径流,D对。

图中① 是海水蒸发,A错。

②是水汽输送,是由海洋吹向陆地,B错。

 ③是降水环节,C错。

2.水循环意义是塑造地表的地形地貌,①对。

促进海陆间能量交交换和物质转移,②对。

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③对。

不能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④错。

A对,B、C、D错。

3.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主要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影响,B对。

人类活动对海洋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的影响小,A、C、D错。

4.C

【解析】

雅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地区,当地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雅丹地貌因风力侵蚀而成,故C正确。

5.   C   

6.   A   

【解析】

5.该演示实验中,沙子沿书本中缝滑下,形成堆积体,模拟的外力作用是沉积作用,C对。

风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等地貌,A错。

水蚀作用形成沟谷地貌,B错。

 风化作用使岩石崩碎,碎屑堆积物颗粒大,D错。

6.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河流出山口,从山谷中流出,地形变的开阔,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地貌,A对。

平原边缘处、狭长山谷底没有冲积扇分布,B、C错。

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地貌,D错。

 

7.   A   

8.   D   

9.   D   

【解析】

7.沙丘应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故A正确,B、C错误。

当地没有在海边,故D错误。

8.因为在谷地中,受两侧山地阻挡,外部沙尘难以进入,故B错误。

当地离印度洋和塔克拉玛沙漠遥远,故A、C错误。

每年冬春季节(10月~次年3月),该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漫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因此该沙丘的沙主要来自附近沙洲和河漫滩,故D正确。

9.由材料可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枯水季节,河床裸露,偏南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漫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在江北岸山麓堆积形成沙丘。

故D正确。

10.   D   

11.   D   

【解析】

10.肉眼所见的天空中明亮的太阳为太阳大气最外部的光球层,A错误。

晴天时所见的太阳光为太阳辐射释放的能量,B错误。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所见的点点繁星多数是恒星,也有金星等行星,月球等卫星,C错误。

与阴雨天相比,晴天的正午较热,是因为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D正确。

11.秋冬季节的早晨,我们常看到地表物体上有露、霜形成,阴雨天的夜晚,地面降温慢,不易形成露、霜,A错误。

出现露、霜的夜晚,大气逆福射一般较弱,B错误。

露、霜同样参与水循环的运动过程,C错误。

露、霜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因大气逆辐射较弱,D正确。

12.C

【解析】

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结合图中等压面形态,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④>③,A错。

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甲地近地面气压低,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B错。

同一水平面上,甲地气压低于乙地,温度高于乙地,C对。

气流由乙地流向甲地,D错。

13.   C   

14.   C   

【解析】

13.近地面的风向特征:

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故C正确。

风应该从高压吹向低压,A、D处的风向从低压吹向高压,故错误。

B位于低压中心,气流垂直上升,不能形成风,故B错误。

14.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大。

比较图示的ABCD四点,C处的等压线最密,因此风力最大。

故C正确。

15.   B   

16.   C   

【解析】

15.绿洲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较高,气温日较差小,A错。

与绿洲相比,半沙漠地区升温快,降温也快,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比绿洲早,B对。

新疆位于温带,图中气温最小值大于0℃,温度数据不可能是当地的冬季,C错。

太阳辐射最高值在正午12点,图中太阳辐射最强与温度最高的时间不一致,D错。

故选B。

16.读图,①时段内是白天,半沙漠区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

绿洲升温慢,气温低,气压高。

a处的风向由绿洲吹向半沙漠,北半球向右偏,结合指向标,主要为西南风,C对。

A、B、D错。

故选C。

17.   C   

18.   B   

【解析】

17.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越远质量可能小,质量最大的是巨行星,A错。

越远,公转周期越长,B错,C对。

与自转周期先变短,后变长,D错。

18.在八大行星中,地球上之所以具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密度,是因为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B对。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A错。

地球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是地表温度适宜的影响因素,与大气厚度无关,C、D错。

 

19.   D   

20.   B   

【解析】

19.读上图,根据图示曲线,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低于夜间,A错误。

图中可以看到,在100千米高度上,电离层电子浓度小于1011 时,太阳活动强年等于太阳活动弱年,大于1011 时,太阳活动强年大于太阳活动弱年,B错误。

夜间,在100~2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减小,C错误。

白天,1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1011 cm-3以上,D正确。

20.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9月7日13时40分,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的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信几乎全部中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B对。

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与无线信号中断无关,A错。

太阳黑子增多影响地球气候,C错。

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不变,D错。

 

21.   D   

22.   B   

【解析】

21.恐龙繁盛时期是中生代,图示中生代全球气温较高,全球降水较少,即全球温暖干旱明显。

选D正确。

22.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此时期被子植物并没有繁生;图示该时段温度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温度你,海平面较低;这时期还没有传统农业。

选B正确。

23.   C   

24.   B   

【解析】

23.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因此为了适干旱的气候,在沙漠生长的植物的根扎的特别深,根系很发达,根毛很多,扎的越深,根系铺开的面积越大,能吸收的水分就越多,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样生存的几率越大,故答案选C。

24.骆驼刺所在区域的自然带主要属于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故答案选B。

 

25.   D   

26.   D   

【解析】

25.枫树属于温带落叶树种;冷杉属于针叶树种,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中美洲及非洲最北部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树种;在垂直方向上草地应位于森林带之上。

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故D正确,A、B、C错误。

26.香樟树是亚热带常绿树种,四地中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气候,故D正确。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属温带,故A、C错误。

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典型植被为高山草甸,故B错误。

 

27.   D   

28.   C   

【解析】

27.成土母质是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疏松的风化物。

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除氮外)的最初来源。

故D正确。

28.陡峭的山坡受重力影响,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故C正确。

土壤形成过程中,气候和生物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演变而不断变化,故A错误。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故B错误。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降低,风化物逐渐变薄,故D错误。

29.   B   

30.   B   

【解析】

29.“富铝土是在强烈的淋溶作用形成的,铁、铝氧化物因流动性小而相对积累起起来的一类土壤的总称”说明富铝土形成是强烈的淋溶作用的结果,淋溶作用强的地区,气候湿热,故B正确。

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但对“铁、铝氧化物因流动性小而相对积累”影响不大,因此不是富铝土形成的主要成因,故A错误。

生物因素参与不同类型土壤形成的影响差不多,故C错误。

富铝土分布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因素会影响其形成,但不是主因,故D错误。

30.富铝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具有明显脱硅富铝化特征的土壤系列,包括热带的砖红壤、南亚热带的赤红壤、中亚热带的红壤和黄壤等4个类型。

其中热带的砖红壤所在地区水热条件最好,淋溶作用最强,因此铁、铝的相对含量最高,故B正确。

31.右    B    A    D    东北风    ①③④②    海洋    

【解析】

(1)电炉处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冰块处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

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相对于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向上拱起,低压区等压面下下弯曲,故实验中纸片A偏向冰块方向(右)。

甲图中电炉对应乙图中的B。

(2)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A处气压高于D处,B处气压高于C处;相对于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向上拱起,低压区等压面下下弯曲,因此A处气压高于B处;高空和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

故四处气压由大到小依次为A>B>C>D。

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北半球风向右偏,故AB之间的风向为东北风。

(3)电炉处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冰块处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

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故排序为①③④②。

(4)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温度变化剧烈,冬季的陆地较同纬度海洋纬度低,故电炉代表冬季的海洋。

32.大气    生物(顺序可互换)    海水蒸发    水汽输送    大气降水    地表径流    海陆间    

【解析】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四个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A由海面进入大气层,因此代表海水蒸发;B位于空中,从海洋上空流向陆地上空,代表水汽输送;C从空中降落到地面,代表大气降水;D位于地表,代表地表径流。

(3)A→B→C→D→A发生在陆地、海洋及其上空,为海陆间水循环。

33.喀斯特(或岩溶地貌)    广西桂林山水或云南路南石林    B    沉淀或沉积    A    溶蚀    

【解析】

(1)由图中石钟乳、地下河等可知图示地貌为喀斯特(或岩溶地貌)地貌。

我国喀斯特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代表景点有广西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等。

(2)CaCO3难溶于水,而Ca(HCO3)2可溶于水。

石钟乳因流水的沉积作用日积月累而成,因此应用方程式B表示。

溶洞②因流水的溶蚀作用而成,因此应用方程式A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