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34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岳阳汨罗新市片区改革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依托新市片区独特的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充分结合发展基础和功能定位,突出循环经济_“城市矿产”、屈子文化汨罗两大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

城乡统筹。

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体系,构建城乡协调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

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与建设体系,从城乡产业的对接与一体化、功能布局的多元化、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交通组织的便捷高效、生态环境保护的多样化等方面对城乡进行综合规划和统一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

市场运作。

片区开发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

由汨罗市政府牵头组建投资开发建设的市场主体,坚持开放促发展,努力拓宽投资领域,积极寻求与国际国内多领域、多形式的合作,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新区的开发建设。

(四)目标任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率先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机制,积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新经验,把新市片区建设成为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循环经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屈子文化展示区、生态保护样板区。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两步走,要在2011-2020年间两个五年规划期内基本完成目标任务。

第一阶段:

2011-2015年,全面启动新市片区各项改革和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两型”社会建设制度保障体系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促进机制,交通、通讯、水利、给排水、供电、天然气等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健全,初步形成“两型”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第二阶段:

2016-2020年,主要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两型”产业体系全面建立,在基础设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成为经济发达、生态文明、城乡一体、社会和谐的“两型”社会示范区。

“两型”指标体系见表1、表2。

表1:

     新市片区环境友好型指标体系

指标分类指标单位2010年2015年2020年指标类型

自然环境

友好指标1、区域自然湿地保护率%859095控制型

2、区域森林覆盖率%434548控制型

3、城镇大气环境功能区达标率%9095100控制型

4、城镇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天353358365控制型

5、城镇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98100100控制型

环境建设与

人工环境协调

指标6、人均城镇公共绿地m2/人82510710控制型

7、环保投入占GDP比重%2.83.64.8引导型

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9.59100100控制型

9、工业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100100100控制型

10、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100100100控制型

环境污染

控制指标11、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100100控制型

12、机动车污染排放达标率%9095100控制型

13、生活污水处理率%100100100控制型

14、工业污水处理率%81.595100控制型

15、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95.61100100控制型

16、工业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率%100100100控制型

17、工业烟尘达标排放率%98.51100100控制型

18、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100100100控制型

表2:

      

新市片区资源节约型指标体系

节能指标1、单位GDP能源水平吨标煤/万元1.21.10.95控制型

2、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1012.516引导型

3、城镇建筑年人均能耗指标KWh14601200925引导型

节地指标4、单位GDP耗占建设用地水平KM2/亿0.730.620.48引导型

5、新增工业用地投资强度亿/KM214.317.221.5引导型

6、中心城区工业用地建设密度%0.210.30.4控制型

7、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M28394100控制型

8、乡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M2105123131控制型

9、绿色出行率%4894100引导型

节水指标10、城镇人均综合用水量M3/人172140115控制型

11、单位GDP取水量M3/万15813095控制型

12、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M3/万170149120控制型

1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29.95080引导型

14、再生水回用率%354662引导型

15、水平衡(需用水量与可供水量之间的比值)0.90.951控制型

二、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

(一)空间结构

新市片区规划区范围包括汨罗工业园区、江北屈子祠景区、红花、范家园等乡镇地域,总面积约124k㎡。

依据《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结合区内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着力构建科学合理、效应集聚、配套完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空间布局。

新市片区整体功能结构形式为“一带、三区、二轴、十点”,即一带指汨罗江沿江风光带;

三区指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屈子祠-汨罗江核心景区、旅游服务和生态居住区;

二轴指主要景观轴、主要道路轴;

十点指3个产业点、2个旅游接待服务点、配套生活点、市场物流点、生态人居示范点、旅游小镇发展点、屈子祠核心景观点。

 

(二)产业布局

根据产业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要求和原则,结合现有产业分布空间格局,片区在功能分区上以汨罗江、罗水为界,形成“两大板块、三个分区”,即:

循环经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文化旅游产业两大板块,南岸循环经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屈子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江北新城现代服务产业示范区三个分区。

1、循环经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充分发挥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的比较优势,不断提高废旧物资向再生资源的转化能力,建成以再生铜、铝、不锈钢、塑料四大产业为龙头、以再生橡胶、铅、锌、纸等产业为补充,以广泛的专业回收网络为依托,精深加工主导、高新技术支撑、中南地区最大、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片区内的空间布局:

市场产品集散区、城市矿产回收利用示范区、科技开发区、新型材料生产工业区、金属制品家电产品制造工业区、汽车拆解工业区、轻工业及农用机械制造工业区、市场交通物流区等八大产业功能区,用地面积为8平方公里。

(1)汨罗工业园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汨罗工业园区建成面积将达18平方公里。

立足于铜、铝、钢、塑、橡胶等加工板块,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精深加工为主导,促进几大加工板块产业链的大幅延伸和产品附加值的大幅增长,使园区企业由粗加工阶段向精深加工阶段转变。

到2015年,形成年产再生有色金属100万吨(再生铜40万吨、再生铝60万吨)、再生钢20万吨、再生塑料60万吨、再生橡胶20万吨、再生铅、锌、纸、电线电缆等其他材料40万吨的生产能力;

形成年处理废旧家电、报废办公设备等(七机一脑)200万台(套)、年拆解报废汽车6万辆的能力;

建立“城市矿产”工程技术中心,在塑料改性、橡胶改性、再生有色金属深加工等领域取得应用高技术的突破。

——废铜业:

以无氧铜杆为基础,以铜合金材料厂为补充,突出发展铜箔生产线、变压器铜带材及汽车水箱铜带厂、铜合金材料厂、高压电缆铜接头等项目建设。

到2015年再生铜达到40万吨的生产能力。

——废铝业:

以拆解和预处理、压铸件、饮料罐带坯为主要产品方向,重点实施废铝预处理工厂、泡沫铝合金板材生产线、再生铝深加工、饮料罐带坯厂项目、铝板生产、铝拆解和预处理、铝压铸件制造、泡沫铝合金板材生产等项目。

到2015年废铝加工能力由9.6万吨发展到60万吨。

——废钢业:

大力发展不锈钢带材和精密铸造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深加工比例。

重点实施耐热不锈钢纤维系列产品、废旧钢铁加工、耐火材料、钢棒连铸连轧技改、不锈钢带材等项目。

到2015年发展年产值过10亿元的不锈钢企业达到5家以上。

——废塑料橡胶业:

重点建设和实施废旧塑料回收拆解加工、再生塑料深加工、再生塑料制品制造以及橡胶改性等项目。

提高平桂制塑实业公司、鑫盛公司、天立橡胶公司等企业产品的精加工处理能力和与之配套的自动化分拣能力。

——废旧家电业:

建立废旧电器回收处理专区,建立配套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废旧家电回收拆解加工、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加工等项目建设。

到2015年年处理废旧家电200万台(套)。

——报废汽车业:

建立报废汽车拆解专区,配套建立起“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技术检测中心”,新上报废汽车及装备回收拆解生产线和报废汽车及装备回收拆解再制造等项目。

到2015年年拆解报废汽车6万辆。

2011-2015、2016-2020年两阶段的重大建设项目见表3。

表3:

   汨罗工业园区产业升级目标

项目分类目前深加工比例目前主要

产品类型升级改造后深加工比例升级后产品方向

20152020

铜35%铜锭、铜杆、铜棒、铜丝、阳极

铜板80%100%无氧铜杆、铜箔、变压器铜带才、汽车水箱铜带厂、铜合金材料、高压电缆铜接头

铝19%铝锭、铝杆、铝板80%100%汽车压铸件、饮料罐带坯、铝合金板材

钢40%不锈钢条、不锈钢管、不锈钢板80%100%硅钢片、钢棒、钢带、精密铸件

塑料43%塑料包装、膜、模板、塑钢门窗、塑料加工机械80%100%塑料机械、PE管材、工程塑料、塑料合金、改性塑料、高性能专用塑料

橡胶67%鞋、鞋底80%90%改性橡胶制品

废旧家电0废铜、废铁、废铝、废钢、废塑料、废橡胶50%80%精铜、改性塑料制品

(2)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进一步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提升废旧物资交易平台,加快再生资源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升级改造传统的回收体系,建立合理高效的物流体系。

“十二五”期末,形成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再生循环体系。

争取用5年的时间,使90%以上的乡镇社区设立规范的回收站点,8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市场进行规范化的交易和集中处理,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90%。

同时完成园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园区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园区再生资源产业信息中心等三大建设。

2、屈子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

依托世界名人——屈原、历史名江——汨罗江、千年古祠——屈子祠,整合文化资源、山水资源和节日资源,建设以屈原爱国主义思想和求索精神为主题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园,打造具有浓郁湖湘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屈子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东起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南至古罗子国遗址,北至屈原墓,西抵屈子祠,总规划16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龙舟文化体验区、傩文化区、香草文化区、水乡农业观光区、罗子国寻访区、屈原文化产业开发区、湿地保护区、水上体验区、屈原遗产保护区等,计划项目总投资13亿元。

先期启动屈子文化园(核心区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4亿元,占地2.5平方公里,重点建设“一院、一馆、一墓、一坝”,即重建屈子书院,新建屈原纪念馆,修复屈原墓,完成汨罗江拦河大坝主体工程建设等景区配套及环境整治。

屈子书院建设项目总投资7819万元,总用地面积10亩,总建筑面积28500㎡,分为屈学研究、教学交流、园林休憩、后勤服务四个功能区,总投资约1.8亿元。

成为中国首个以研究楚辞、学习屈原作品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学术机构。

屈原纪念馆项目,总投资1.16亿元,总用地面积34.05亩,总建筑面积4700㎡。

主要包括陈列展览区、库房、文物保护研究室等主体设施及门楼、园林绿化等辅助设施,定位为集文物展示、文化交流、文物保护、参观游览及青少年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

屈原墓抢救性保护与利用项目,总投资1.9亿元,建设规模1000㎡。

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改造、娱乐休闲中心、屈原塑像广场、配套设施及外部环境整治。

3、江北新城现代服务产业示范区

依托旅游客源市场,积极建设接待层级和档次较高的餐饮业、宾馆酒店业和商业购物街区,适时发展大型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现代生态休闲项目,坚持以“两型”生态宜居为导向,建设低碳生态居住区,并尝试引进以旅游为契机的高端房地产业的发展,全面促进以旅游为核心的服务业发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生态化。

三、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交通、城建、电力、通信、环保等领域与长株潭基础设施对接步伐,为片区“两型”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以京广铁路、武广高铁及规划的长岳城际高速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G107、S308为主体的区域性对外综合交通网络,在公路、铁路及水运(通过营田港)等方面进行全面对接,主动融入到长株潭综合交通体系中。

公路重点建设G107至岳长高速连接线公路和G107至屈子祠公路。

水运重点建设湘江汨罗港和屈子祠客运码头,铁路重点建设岳长城际轻轨。

加快城市路网建设,构建“三纵三横”的区域路网骨架,主干路横向为南滨江路、北滨江路、汨新大道,纵向为新市街、金城路、龙舟路等。

实施公交优先工程,倡导绿色交通,有效改善城市微循环。

各组团内部建成便捷的公交网络,建成1条环城公交快线,2条滨江公交快线,在片区各组团与主城区之间设置主要5条公交线路,到2015年城区公交线路网密度不低于3Km/K㎡,片区内居民公交出行占出行总量的35%以上。

(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1、供水工程建设:

片区供水水源为汨罗江,远期考虑湘江引水,作为城市备用水源。

2015年前新建城市供水三水厂,规模为7万m3/d。

2、电力工程建设:

汨罗市供电电源将与规划中的500KV湘汨变电站并网;

在红花新建一个主变容量2×

20KW的110KV变电站;

对220KV新市变电站和110KV汨罗窑州变电站进行扩容改建。

规划新建新市变电站至湘汨变电站500KV线路及新市变电站至红花变电站、窑州变电站至红花变电站2条110KV线路。

3、电讯工程建设:

在新市新建邮政支局和电信支局2处,红花建电信支局1处。

片区内建高泉支局——团山支局——武广支局,沿汨新大道、新市街设置;

武广支局——新市支局,沿新市街、龙舟街设置。

  4、天然气工程建设:

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城区天然气门站建设与管道铺设。

5、环卫设施工程建设:

建设新桥垃圾处理场,占地270亩;

新建固废处理中心,年处理固废5万吨,计划投资2亿元;

在汨罗江下游团山和城西各建设一处生活污水处理厂,并配套建设园区中水回用系统,日处理规模每分别为3万吨和9万吨;

在汨罗工业园新建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设计规模为3万m3/d,占地13.2亩,计划投资2亿元。

6、综合防灾工程建设:

将汨罗江南岸防洪大堤自友谊河西向北延伸至屈子祠组团对岸,向南延伸到湄水河,修建湄水河西岸防洪堤,形成独立的防洪保护圈,以确保片区防洪安全;

在城西建一座一级消防站,红花组团新建消防指挥中心,新市组团建一座一级消防站,按规定布置消防设施,适应现代城市防灾的需要。

7、现代物流园建设:

新建一个年货物吞吐量达400万吨能力的物流园,项目占地320亩,计划投资2亿元。

配套建设物流大厦、物流信息中心、储备中心、物流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

8、集中居住区建设:

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用地3000亩,建设居民住宅区,学校、幼儿园、医院、商场等服务配套设施。

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点内容

(一)推进资源节约体制机制改革

1、建立节约资源能源的管理体制。

实施新上项目能评制度。

在项目审批环节中设置节能评估审查行政许可程序,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市场准入;

完善建筑节能管理制度。

采取实行“节能保证金”制度等强制性行政手段,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能耗限额标准全过程监督管理;

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制定产业调整指导目录以及具体退出补偿办法,促进生产能力落后企业加快退出市场;

制定节能、节水、节材等专项规划,严格控制资源消耗强度;

建立城市规划、绿色建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生活方式等资源节约标准体系。

2、创新资源开发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政策和产品认证制度,对土地、森林等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配置,集约、限额建设征占林地、湿地和绿地资源;

制定实施区域水库水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规划,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优化配置;

加快推进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沼气、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3、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推行绿色电价机制,落实差别电价和超能耗惩罚性电价政策,实施电力峰谷分时、丰枯季节性电价办法,推行居民阶梯式递增电价;

推行分质供水和阶梯式水价制度,对居民生活用水采用阶梯式水价,对非居民用水实行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收费;

探索建立探矿权、采矿权、水权、林权等资源有偿取得、使用和转让制度,培育规范资源产权市场。

4、建立循环经济-“城市矿产”体系。

建立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标准以及评估体系。

创新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领域循环经济产业链;

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委托具有清洁生产审核能力的审核咨询机构对各主要企业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建立废弃物生产者责任制度,促进资源的深度利用、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

推广中水回用,建立利用余热、余压、余气等能源的长效机制;

建立居民垃圾分类管理和回收制度,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规模化经营。

5、建立资源节约评价与监督制度。

全面实施资源节约宣教工程,开展资源节约型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家庭的创建、评比活动,制定《全民节能减排手册》,促使节约资源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价值取向和生存方式。

(二)推进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

1、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建立环境保护分类管理机制。

编制实施新市片区生态建设规划,按照生态功能区不同要求划定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实行有区别的环境政策;

完善排污申报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许可证制度,逐步实现依证监管、持证排污、按证交费;

建立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

加快建立听证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信访制度,推行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制度,发展民间环保组织;

建立环保决策约束机制、环保专项考核机制以及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目标任期审计制度,推行资源环境问责制;

完善环境质量公报和企业环境行为公告等制度,将环境成本、资源成本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把环境诚信记录纳入商业、外贸、金融机构等综合诚信体系之中;

探索与汨罗江流域城市推进环境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

2、探索建立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

建立科学的生态环境评估体系,加快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初始权有偿分配、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进程,依托长株潭环境资源交易市场,探索推行排污权有偿出让;

设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在禁止开发区域探索实施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在汨罗流域重点林地、水库等生态敏感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

引进或发展环保和治污专业公司,推行环保设施第三方营运模式,实现污染治理的市场化。

完善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创新征收管理方式。

(三)推进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1、构建循环经济为主体的产业导向机制。

围绕国家循环经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升级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建设,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完善废旧物资交易平台,建立合理高效的物流体系。

建立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信息交流平台等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工业企业逐步向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集中;

加快再生资源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相伴生的会计咨询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物流公司、职业经理人市场等相关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新市片区设立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可持续发展基金,采用贷款、补贴、奖励、贴息等方式对企业进行资助。

2、建立产业准入与退出机制。

从节能减排、企业规模、投资强度、用地面积、技术水平、资本实力、市场前景、经济效益等方面,制定和发布《汨罗市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强化项目投入和产业布局的选择性和限制性,完善企业准入和强制淘汰机制;

建立优质企业激励机制和劣势企业退出通道。

对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政策鼓励类的项目,在税收、用地、信贷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对政策限制类的项目严格控制其扩张,限期进行工艺改造,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的项目。

3、建立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的机制体制。

构筑与循环经济产业链紧密衔接、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突出发展工业物流、特色物流、商贸物流,加快现代物流园的建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非国有资本及国际资本进入现代服务业,形成多元化投入、多样化经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4、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引导机制。

重点推进循环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