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4244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docx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生理学达标练习册090224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

 

班级

姓名

《正常人体机能(生理学)》达标练习册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六章血液

第七章血液循环

第八章呼吸

第九章消化和吸收

第十五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十章肾脏的排泄

第十一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十二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十三章内分泌

第十四章生殖与衰老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

2.刺激

3.反应

4.兴奋

5.抑制

6.阈值

7.反射

8.反馈

9.负反馈

10.体液调节

11.机体内环境

12.内环境稳态

二.填空题

1.生理学研究可以在,和三个水平进行研究。

2.刺激可以引起组织发生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

3.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和。

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是。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称为,包括,,,和等五个部分。

5.任何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有两种不同形式或。

6.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7.按照刺激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刺激分为,,,。

8.机体的内环境相对稳定指的是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

靠调节。

9.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10.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呈关系,即愈小,说明组织的愈高。

三.是非判断题。

1.所谓刺激就是指环境的变化。

2.对可兴奋组织来说,如果它的刺激阈值越大,则表明其兴奋性越低。

3.正反馈是不可逆的,不断增强的过程,直到整个过程迅速完成为止。

4.负反馈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其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作用性质相反,从而抑制或“纠正”调节机构的活动,以维持机能活动和内环境的稳态。

5.只要反射弧的结构完整,反射就能正常进行。

6.对于可兴奋组织来说,如果它的刺激阈值越大,则表明其兴奋性越高。

7.同样刺激作用于同类组织,所引起的反应必然相同。

8.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外液理化因素的动态平衡。

9.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后的各种表现称为兴奋。

10.体液调节可成为反射弧传出途径的一部分,形成神经-体液调节。

11.在机体功能调节中,神经调节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其他调节基本不起作用。

12.具有正常兴奋性的组织在接受一个刺激后未发生反应,说明该刺激是阈下刺激。

13.正反馈在体内普遍存在,是可逆的。

14.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四.单项选择题

1.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特征是:

A兴奋B兴奋性C反应D新陈代谢

2.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血液D组织液

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阈刺激B阈上刺激C阈强度D阈下刺激

4.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最重要的调节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正反馈调节D负反馈调节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应B反馈C反射D适应

6.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减压反射D分娩

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B反馈C反应D负反馈调节

8.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不变D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不变

9.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收缩反应B分泌C动作电位D反射活动

10.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幅度小B作用广泛而持久C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D调节的敏感性差

11.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发生在

A正反馈B排尿反射C分娩过程D负反馈

12.能为人体感受到而产生反应的环境条件变化称为:

A兴奋性B刺激C兴奋D反射

13.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五.简答题

1.简述刺激应具备的条件

 

2.简述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

 

3.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各有什么特点?

 

4.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2.单纯扩散

3.主动转运

4.受体

5.静息电位

6.极化

7.去极化

8.动作电位

9.阈电位

10.复极化

11.兴奋—收缩耦联

12.前负荷

13.后负荷

14.强直收缩

15.局部反应

二.填空题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有,,,四种。

2.载体转运的特点是,,。

3.细胞膜对大分子物质的转运是通过和来完成的。

4.钠泵的化学本质是细胞膜上的,它具有,可以分解使之释放能量,泵出,泵入。

5.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通透性大,因此静息电位主要是由形成。

6.参加易化扩散的镶嵌蛋白质有和两种类型。

7.关于生物电的产生机制,一般用离子流学说来解释。

它的要点有二:

一是细胞内、外各种离子不均。

二是在不同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不同。

8.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去极相由内流形成,而复极相主要由外流形成。

9.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其电位幅度不会因刺激的加强而增大,这称为动作电位的现象。

10.肌肉的前、后负荷,分别指肌肉和所遇到的负荷。

肌肉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肌张力

呈关系。

11.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

起关键作用的物质是。

兴奋—收缩耦联的部位是。

12.肌肉收缩时,张力,长度称为等长收缩;长度,张力称为等张收缩。

13.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三.是非判断题

1.受体只存在于细胞膜上。

2.极化是指安静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稳定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3.Na+、K+和葡萄糖,在体内既可通过被动转运也可通过主动转运通过细胞膜。

4.所谓去极化是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负电位增大。

5.钠泵活动是将K+泵出细胞,Na+泵入细胞。

6.从生物电的角度而言,细胞膜的去极化为兴奋,膜的超极化为抑制。

7.神经纤维对单个阈下刺激不产生动作电位,是因无Na+内流。

8.无论是肌肉的收缩还是舒张,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9.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的细胞膜传导时,随传导距离的延长,其幅度将逐渐减小。

10.肌肉的强直收缩,是各次机械收缩和动作电位融合的结果。

11.动作电位传导的原理是膜的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之间产生了局部电流。

12.给细胞的刺激强度越大,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值越大。

13.给细胞阈下刺激只能产生局部电位。

14.静息电位是细胞兴奋的基础,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15.可兴奋组织发生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

16.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也称处于极化状态。

17.若降低细胞外液Na+的浓度,则可使动作电位的幅度减小。

18.细胞膜对同一物质的通透性不是固定不变的。

四.单项选择题

1.人体O2和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和入胞作用

2.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哪种离子的通透性较大?

AK+BNa+CCl-DCa2+

3.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K+内流BK+外流CNa+内流DNa+外流

4.去极化是以静息电位为标准:

A膜内负电位增加B膜内负电位减少C膜内正电位增加D膜内正电位减少

5.细胞内外两侧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

6.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是:

A粗肌丝B细肌丝C肌小节D肌纤维

7.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A锋电位B局部电位C超射值D阈电位

8.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上升值是由:

AK+内流BNa+内流CCl-内流DCa2+外流

9.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Na+BK+CCl-DCa2+

10.粗肌丝由哪种蛋白质分子组成?

A肌动蛋白B肌球(凝)蛋白C肌钙蛋白D原肌凝蛋白

11.动作电位达锋值后,膜电位又恢复到极化状态,称: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

12.以下关于横桥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与细肌丝上的肌动蛋白发生可逆结合B它暴露在粗肌丝主干表面

C横桥扭动需消耗ATP分解释放的能量D出现位阻效应时横桥上的ATP酶被激活

13.以下有关阈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静息电位相差10-20mvB膜的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膜上的离子通道全部开放

C细胞对单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局部去极,达不到阈电位水平D膜的去极达到阈电位时可爆发动作电位

14.骨骼肌中收缩蛋白质是指:

A肌凝蛋白和原肌凝蛋白B肌动蛋白和原肌凝蛋白C肌钙蛋白和肌动蛋白D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

五.简答题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常见形式有几种?

各有什么特点?

 

2.简述横桥的特性。

 

3.细胞受到连续的快速刺激时,动作电位为什么不发生融合?

 

4.何谓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

 

5.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中是如何传导的?

有何特点?

 

6.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试述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

 

2.试述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

 

第六章血液

一.名词解释

1.血量

2.红细胞比容

3.体液

4.血浆渗透压

5.等渗溶液

6.血液凝固

7.血清

8.血浆

9.红细胞凝集反应

10.纤维蛋白溶解

11.生理止血

12.贫血

二.填空题

1.血液由和组成。

2.正常人的血液PH值为,取决于血浆中主要缓冲对。

3.血浆蛋白用盐析法可将其分为,和三大类。

4.正常人体内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若一个人的体重为60㎏,其血液总量约为毫升。

5.经离心沉淀后的抗凝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呈淡黄色的称,下层是红色不透明的血细胞,其中大部分是。

6.血浆中主要抗凝物质是和。

7.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为,女子为。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8.红细胞生成的原料主要是和。

9.红细胞成熟因子是和。

一旦缺乏,合成受到影响,将会引起性贫血。

10.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使红细胞中合成不足,体积。

11.血浆渗透压由和两部分构成,其正常值是。

1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而与无关。

13.白细胞中具有活跃的变形活动和吞噬能力的是;具有变形和吞噬能力并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是;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和过敏性疾病时数量增加的是;能产生肝素和组胺的是;参与免疫作用的是。

14.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是、和。

15.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是、、。

16.通常依据凝血的启动机制和是否有血液以外的凝血因子参与,将凝血过程分为和两种。

17.纤溶酶原的激活物主要有、和。

18.内源性凝血过程是由因子启动的,外源性凝血过程是由因子启动。

19.ABO血型系统的分型是依据。

三.是非判断题

1.血液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红细胞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

2.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强,说明红细胞的脆性越大。

3.血液接触粗糙面可加速血液凝固。

4.由于血液中含有缓冲系统,因此正常血浆酸碱度是非常恒定的。

5.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必膨胀破裂。

6.溶血实际上是指纤维蛋白溶解。

7.同型血之间进行输血不需作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8.任何人的血清中不含同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应的凝集素。

9.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的血液一定是A型。

10.由于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很小,因此在血管内外的水分交换中不起作用。

11.正常人所需要的铁主要由食物来补充。

12.红细胞数稳定调节的反馈刺激因素主要是组织缺氧。

13.子宫组织中的组织因子含量丰富,是月经血不凝固的主要原因。

14.肝脏功能减退和体内维生素K缺乏,均可使凝血功能减退。

15.ABO血型系统,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为B型,含有抗B凝集素者为A型。

16.血液凝固的实质是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

17.人类Rh血型系统,其血浆中无天然抗Rh抗体。

18.A型和B型血绝对不能互输;同理Rh阳性和Rh阴性血液也绝对不能互输。

19.ABO血型常交叉有其它血型。

四.单项选择题

1.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球蛋白B白蛋白C纤维蛋白原D血红蛋白

2.下列溶液中属于等渗溶液的是:

A、0.09%NaclB、2%NaclC、5%葡萄糖D、10%葡萄糖

3.影响细胞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主要是:

A血浆白蛋白浓度B血浆胶体渗透压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血浆晶体渗透压

4.生理盐水是指:

A、5%葡萄糖B、0.09%NaclC、9%NaclD、0.9%Nacl

5.血清与血浆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无:

A白蛋白B纤维蛋白原C球蛋白D血红蛋白

6.影响血管内外水平衡的主要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B组织液静水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7.血清中既有抗A又有抗B凝集素的血型是:

A.A型B.B型C.AB型D.O型

8.已知给血者血型为A型,交叉配血试验中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受血者为何血型?

A.A型B.B型C.AB型D.O型

9.50㎏体重的正常人的体液量与血量分别为:

A、40L与4LB、30L与4LC、30L与2.5LD、20L与2.5L

10.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雄激素B雌激素C促红细胞生成素DO2

11.血小板减小可导致皮肤出现淤点,主要原因是血小板:

A不易聚集成团B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的量不足C不能修复和维持血管壁完整性D血管回缩障碍

12.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产生于:

A肾脏B肝脏C骨髓D脾脏

13.急性感染时明显增多的白细胞是:

A嗜碱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

14.将红细胞置于0.65%Nacl溶液中,红细胞会发生:

A皱缩B膨胀C溶血D形态不变

15.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

A.

因子B.

因子C.

因子D.

因子

16.输血时主要应考虑供血者:

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

C红细胞不发生叠连D血浆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

17.启动内源性凝血的因子是:

A.

因子B.

因子C.

因子D.

因子

18.启动外源性凝血的因子是:

A.

因子B.

因子C.

因子D.

因子

19.体外抗凝血使用草酸盐的目的是除去:

A因子

B因子

C因子

D因子

20.下列具有抗凝作用的因素有:

A除去血钙B注射维生素KC适当加温D提供粗糙面

21.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D.血细胞比容改变

22.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23.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是

A.A型B.B型C.O型D.AB型

24.某人失血后,先后输入A型血、B型血各150ml均未发生凝集反应,该人血型为

A.A型B.B型C.AB型D.O型

25.ABO血型系统中有天然的凝集素;Rh系统中

A.有天然凝集素B.无天然凝集素C.有天然D凝集素D.有抗D凝集素

26.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

A.血清B.体液C.细胞外液D.血浆

27.肾性贫血是

A.缺乏铁质B.缺乏维生素B12C.缺乏叶酸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28.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B.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C.与血浆容积的百分比D.与白细胞容积的百分比

29.与血液凝固密切相关的成分是

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肾素

30.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氯化钾B.氯化钠C.碳酸氢钾D.钙离子

31.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变形运动B.吞噬作用C.产生抗体D.凝血作用

32.柠檬酸钠抗凝的机制是

A.与血浆中的Ca2+结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B.去掉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

C.破坏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激活物D.与血浆中的Ca2+结合而沉淀

33.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营养不良性贫血

34.可加强抗凝血酶Ⅲ活性的物质是

A.柠檬酸钠B.草酸钾C.维生素KD.肝素

五.简答题

1.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简述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

 

3.说出各种血细胞的正常值。

 

4.简述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和判断原则。

 

5.简述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分型和输血原则。

 

6.输同型血时,为什么还要做交叉配血试验?

 

六.论述题

1.血浆渗透压是怎样形成的?

其生理意义如何?

 

2.为什么正常人血管内的血液能维持流体状态而不发生凝固?

 

3.比较两种凝血过程有何区别。

 

第七章血液循环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

2.心率

3.心输出量

4.射血分数

5.心指数

6.心力储备

7.自动节律性

8.房室延搁

9.血压

10.平均动脉血压

11.收缩压

12.舒张压

13.中心静脉压

14.微循环

15.有效滤过压

16.期前收缩

17.代偿间歇

18.动脉血压

19.窦性心律

20.每搏输出量

二.填空题

1.当心率为75次/分时,则每个心动周期平均为秒,通常以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开始。

2.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后负荷是指。

3.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前负荷,心肌纤维初长度,心肌收缩力,搏出量。

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可分为五期,分别称为、、、和。

5.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密切相关。

从时间上看,心房和心室的舒张期收缩期。

当心率增快时,就会缩短,而以期缩短更为明显。

6.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活动主要表现为、、与四个方面的变化。

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后负荷,心肌等容收缩期,射血期,搏出量。

8.第一心音标志心室开始,而第二心音标志开始。

9.典型心电图包括五个基本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当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而远离阈电位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将。

11.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除此之外的自律组织或细胞统称为。

由窦房结控制心搏节律称为,若由窦房结以外各点控制的心律称为。

12.心室肌细胞的兴奋性周期可分为、和。

在期,其兴奋性暂时消失。

13.动脉血形成的前提是,而和的存在是其形成的两个基本因素。

14.大动脉管壁的弹性一方面,另一方面。

15.我国成人安静时的收缩压为,舒张压为,脉压差为。

16.微循环血流通路有、和三条。

17.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是指、和,后阻力血管是指。

18.中心静脉压是指的血压,其正常值为。

它的高低取决于和两个因素。

19.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大于零,组织液,而在毛细血管静脉端,有效滤过压为负值,组织液发生。

20.心电图P波反映,QRS波群反映,T波反映。

21.肾上腺素能使心跳,心输出量,但对外周阻力。

在临床常用作;去甲肾上腺素使全身血管,使外周阻力,血压,在临床上常用作。

22.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部位在,包括、和,正常时,这些中枢保持一定程度的。

23.正常人在安静时,神经的紧张性活动占优势,而在运动和劳动时,则以神经的紧张性活动占优势。

24.心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其主要作用是使心率,心肌收缩力,房室传导;心迷走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对心脏的作用与心交感神经的作用是。

25.当动脉血压在范围内变化时,通过脑血管的自身调节机制,脑血流量可保持相对稳定。

26.冠状血流量主要取决于和。

27.机体对缺血、缺氧最敏感的组织是。

28.每搏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容积百分比称_______。

29.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0.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_______。

31.压力感受器反射是一种_______调节机制,其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

32.引起冠脉血管舒张的最重要的心肌代谢产物是_______。

三.是非判断题

1.心房与心室既可同时收缩又可以同时舒张。

2.左心与右心是同步进行的。

3.心房或心室能成为“功能上的合胞体”,其原因是心肌细胞之间的闰盘联接。

4.心室的血液充盈量主要取决于心房肌收缩力及心房收缩期的长短。

5.心脏的节律性舒缩活动是由支配它的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发放的节律性冲动引起的。

6.心率增快心动周期缩短,主要表现为舒张期缩短。

7.整个射血期间,心室内压始终高于主动脉压。

8.左心室壁厚,左心室内压高,左心室射入体循环的血液必定多于右心室射入肺循环的血液量。

9.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所以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大。

10.心肌收缩强度不受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

11.心电图记录的是心肌细胞在兴奋过程中膜内外电位的变化。

12.如心肌收缩的初长度不变,决定搏出量的主要因素是心肌的收缩力。

13.期前收缩后出现的代偿间歇,其原因在于窦房结少发放一次节律性冲动。

14.动脉血压稳定的重要意义是保证各器官、组织的血流灌注。

15.当血管容积增大而血量不变时,动脉血压将下降。

16.静脉回心血量越多,心肌前负荷越大,则心肌收缩力也越大。

17.自律细胞自律性的高低与其动作电位的0期去极化的速度成正比。

18.当全身小动脉广泛收缩时,使外周阻力增大,动脉血压以舒张压的升高更为明显。

19.吸气时静脉回流量减少,而呼气时静脉回流量则增加。

20.从事长期站立性工作的人,应不时活动双下肢以加快下肢的静脉回流。

2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为减压反射或降压反射,属于机体典型的负反馈调节。

22.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出液体而生成组织液,又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全部回收。

23.机体内的血管均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24.短时夹闭家兔一侧颈总动脉,可使其动脉血压降低。

25.缺氧或二氧化碳增多可使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

26.平均动脉血压过低时,脑组织可通过脑血管的自身调节作用获得足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