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5105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docx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docx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基础知识

一、工程定位放线方法

(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供应施工图进行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觉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协商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掌握座标网和水准点。

现场平面掌握网的测设方法在下面。

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头施工。

二、依据本工程的平面外形,打算采用矩形网掌握。

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釉,每30m测设一条掌握线,形成30mχ30m的现场掌握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掌握网轴线为准。

三、依据本工程的平面外形,相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掌握网。

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120。

方向的三根线作为掌握网的轴线,掌握轴线的间距为30m,形成现场掌握网。

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

四、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掌握网轴线,组成现场掌握网。

工程的其它釉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

五、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

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

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六、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

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掌握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留意精确地测设标高。

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采用经纬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

标高掌握线应依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

七、外控法施工要点

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四周进行竖向投测。

(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削减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精确,标志要精确、明显,并妥当保护好。

应尽量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3)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八、垂直度的掌握采用吊线坠法

采用较重的特制线坠悬吊,以确定的轴线交点为准,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触线。

(1)线坠的几何形体要规正,重量要适当(1〜3kg)。

吊线用

编织的和没有扭曲的细钢丝。

(2)悬吊时要上端固定牢固,线中间没有障碍,尤其是没有侧向抗力。

(3)线下端(或线坠尖)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当线左、线右投测小于3〜4mm时,取其平均位置,两次平均位置之差小于2〜3mm时,再取平均位置,作为投测结果。

(4)投测中要防风吹和震惊,尤其是侧向风吹。

(5)在逐层引测中,要用更大的线坠(如5kg)每隔3〜5层,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线,以作校测。

九、部结构标高测法

i0.00以上的标高测法,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部向上竖直测量,在四周共设三处,以便于相互校核。

施测要点:

(1)起始标高线用水准仪依据水准点弓卜测,必需保证精度。

(2)由±0.00水平线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3)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

并采用铝合金直尺以硬铅笔划水平线,以确保精度。

(4)当高度超过一尺长时,应精确地定出第二基点,由第二

基点向上量测。

十、采用天顶准直法传递轴线

天顶准直法是使用能测设天顶方向的仪器,进行竖向投测。

仪器采用:

配90。

弯管目镜的经纬仪。

激光经纬仪。

激光铅直仪。

自动天顶准直仪。

自动天顶——天底准直仪。

将仪器安置在施工层的下面。

因此,施测中要留意对仪器的安全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落物击伤,并经常对光束的竖直方向进行检校。

十一、采用建设激光测量仪进行轴线垂直传递

(1)测量仪器

建设激光测量仪是一种能自动保持工作精度,可适用于各类工程建设的多工序检测的便携式仪器,它具有6种功能(自动安平激光水平仪、自动安平激光水准仪、自动安平激光水平面仪、自动安平激光铅直平面仪、自动安平任意倾角激光束准直仪、自动安平激光圆锥面仪),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性能好、精度高的新奇测量仪,有助于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节省劳力,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工程进度。

(2)施工方法

使用建设激光测量仪进行轴线竖向弓卜测,首先选定掌握点,将掌握点选在1层或2层。

经测角、量边核准后,得引测掌握点,

组成掌握网。

将新建立的掌握网作为施工全过程中竖向掌握和施工放样的依据,在以上各层楼面浇筑碎时,在对应于这4个掌握点的位置处均预留150χl5Omm垂线投递孔,并在留孔处四周砌200mm高阻水圈,以阻挡投点时施工用水流洒在仪器上。

为削减激光束衍射而产生的误差,利用最有效牢靠的测程(30~40m),分段进行投点。

投测时,将仪器置于掌握点,调平,让激光束垂直投测到新测楼面留孔处放置的有机玻璃平板(300x300)接受靶上,记下激光束的光斑圆心位置,则可进行所测楼面的放线工作。

十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1)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

当以城市掌握点或场区掌握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当以建筑红线桩定位时,应选择与主要街道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应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的边;当以原有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廓(或中心线)较完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

(2)定位的方法,在掌握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掌握桩。

定位的方法应以建筑物的外形不同而异,矩形建筑物宜用直角坐标法定位;任意外形建筑物宜用极坐标法定位;当量距有困难时,宜选用角度交会法定位。

十三、采用天底准直法传递标高

天底准直法是使用能测设天底方向的仪器,进行竖向投测,也叫俯视法。

采用仪器:

垂准经纬仪。

自动天底准直仪。

自动天顶——天底准直仪。

将仪器安放在施工层,通过向天底方向投测的光束与在±0∙00m层上的轴线掌握点相重合,即将轴线传递到施工层。

十四、触线的垂直传递

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在首层的适当位置留设掌握点,采用预埋铁板的方法,制点固定。

在施工上部结构层时,在掌握点的施工层的相应位置留设孔洞,采用铅垂仪将掌握点位置投影到各施工层。

同时采用激光经纬仪对各掌握点的位置进行校核。

十五、变形观测的基本措施

为了保证变形观测成果的精度,除按规定时间一次不漏的进行观测外,在观测中应采取“一稳定、四固定、、的基本措施。

(1)变形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变形观测点,其点位要稳定。

基准点是变形观测的基本依据,因此设三个稳固牢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复测一次;变形观测点应设在被观测物上最能反映变形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2)变形观测所用仪器、设备要固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的条件、环境基本相同;观测的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十六、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观测

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为了准时把握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

的程度,因此对邻近建筑物进行观测。

在基础施工影响范围以外设基准点,再依据设计要求,对距基坑一定范围的建筑物,设置沉降观测点,并精确地测出其原始标高。

以后依据施工进展,准时进行复测,以便针对变形状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十七、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为了避免塔吊基座沉降(尤其是不匀称沉降)而影响正常施ɪ,和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对塔吊基座进行观测,检查塔吊基础下沉和倾斜状况,以确保塔吊运转安全,工作正常。

十八、日照对高层建筑上部位移变形的观测

由于考虑到日照对建筑竖向偏差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进行观测。

观测随建筑物施工高度的增加,每30m实测一次,实测时应选在日照有明显变化的晴每天气进行,从早晨起每一小时观测一次,至次日早晨,以测得其位移变化数值与方向,并记录向阳面与背阳面的温度。

竖向位置使用天顶法工程沉降观测是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

当浇筑基础垫层时,在垫层上埋设临时观测点。

当建筑施工到±0.00层时,再依据设计位置和要求埋设永久性观测点。

然后每施工一层、测设一次,直至竣工。

沉降观测必需由专业测量师负责,采取定人员、定仪器、定时间的三定方针。

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精确。

沉降观测点位置与埋设方法见图示。

十九、工程竣工时,沉降观测供应以下成果

(1)建筑物平面图:

图上标有观测点位置及编号;

(2)下沉量统计表:

是依据沉降观测原始记录整理而成的各

个观测点的每次下沉量和累积下沉量的统计值;

(3)观测点的下沉量曲线。

二十、为了基础施工阶段的安全,准时把握挡土体的变外形况,对挡土体进行监测。

在护坡桩基坑一侧设置平行掌握线,用经纬仪准线法,定期进行观测,以确保护坡桩的安全。

二十一、建立平面掌握网及高程掌握网

所谓掌握网是由一定等级(满意一定精度要求)的掌握点所组成的相邻点相互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的测量网。

平面掌握网是建筑物定位的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掌握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掌握网,依据整体掌握局部、高精度掌握低精度的原则,以场区平面掌握网掌握建筑物平面掌握网。

3.3.1大面积的建筑小区、大型建筑物或创市优重点工程,必需测设场区平面掌握网,作为场区的整体掌握,它是建筑物平面掌握的上一级掌握,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的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掌握网的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方格网或多边形。

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整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

(1)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的中心轴线上)。

其纵横轴线的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的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匀称。

(2)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地点。

(3)方格网的边长不宜太长,一般小于IOOm,为便于计算

和记忆,宜取IOm的倍数。

(4)轴线掌握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5)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全部建筑物一次性定位的方法来检验其精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的方格网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

3.3.2建筑物平面掌握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的二级平面掌握。

建筑物平面掌握网的图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线(两个掌握点组成的)、十字形掌握网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的其他图形。

3.3.3高程掌握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的基本依据。

高程掌握网布点的密度应恰当,一般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筑物应设置3个点。

其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中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高程掌握网的等级为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或等外水准测量等。

以上各等级都可作为建筑场区的首级高程掌握。

当场区长、宽大于100m时,可在场区内布置4个以上高程起始点,与已知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

二十二、掌握桩的埋设和保护

掌握桩应根据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应埋设在距基坑放坡线1m以外的结实地方,其深度应大于当地的冻土线深度,桩顶四周应砌筑20Cm高的保护台或设置其他保护措施

二十三、基础施工测量

基础施工测量包括桩基施工测量、基槽开挖的抄平放线、基础放线、±0.000标高以下的抄平放线。

在这些工作中,±0.000标高线的测定对确保槽底标高无误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应依据建筑物的大小适当考虑沉降测量。

二十四、结构施工测量

(1)一般民用建筑物±0.000标高以上的结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

首层釉线放线与抄平,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大型预制构件的弹线及结构安装测量等。

(2)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掌握轴线引测(弹出)在外墙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釉线竖向投测的依据。

若视线不够开阔,不便架设经纬仪时,应改用激光铅直仪通过预留孔洞向上投测。

这时的掌握网由外控转为内控,其图形应平行于外廓轴线。

(3)掌握轴线最好选在建筑物外廓轴线上、单元或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线上、楼梯间或电梯间两侧的触线上。

由于施工现场状况复杂,利用这些掌握线的平行线进行投测较为便利。

(4)标高的竖向传递,可用钢尺以首层±0.000线为基准向上竖直量取。

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