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8184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docx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

从新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

胡键

2013-1-1523:

27:

34  来源: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年第3期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上海200062)

  【摘要】本文阐述了自俄罗斯独立以来经济转轨战略的演变。

初期,经济转轨实施的是新自由主义的战略,由于新自由主义的转轨方案与俄罗斯的国情相悖,造成了经济的严重滑坡。

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从普里马科夫到普京,俄罗斯政府的经济政策开始向“第三条道路”靠拢。

不过俄罗斯的“第三条道路”与西方的“第三条道路”具有质的区别。

  【关键词】俄罗斯;经济转轨;新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

  【作者简介】胡键(1968-),男,现为华东师大法政系博士生,主要从事俄罗斯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D601;F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574(2000)03-0039-09

OnRussianStrategyforEconomicTransition:

FromNeo-Liberalismto”TheThirdWay”

HuJian

(HuadongNormalUniversity,DepartmentofPoliticsandLaw,Shanghai200062)

  【Abstract】ThisarticleistoanalyzetheevolutionofRussianstrategyforeconomictransition·Ingeneral,attheverybeginning,RussiatookaNeo-Liberaliststrategy,whichledtotheseveredepressionofRussianeconomy·Afterthefinancialcrisisoccurredin1998,RussiabagantochangeitseconomicstrategyfromtheNeo-Liberalismto"theThirdWay",whichisessentiallydifferentfrom"theThirdWay"emergedinWestsinceinthemiddleof1990s·

  【KeyWords】Russia;EconomicTransition;Neo-Liberalism;"TheThirdWay"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历经十年,从转轨的战略来看,1998年“8·17”金融危机之前,经济转轨实施的是新自由主义的战略,金融危机之后,转轨战略逐渐向“第三条道路”靠拢。

  一、新自由主义是俄罗斯无奈的选择

  新自由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70年代以来反“滞胀”的指导思想。

从60年代后半期开始,西方国家经济在经历了战后的繁荣后逐渐走向停滞与衰退;到70年代则形成了西方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的经济“滞胀”,这种现象严重动摇了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其他流派纷纷对主流经济学派进行抨击和责难。

其中,以对抗凯恩斯主义姿态出现的三个主要派别是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这三者被统称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Neo-liberalismeconomics)。

  新自由主义各学派在抨击凯恩斯主义时虽然有各自的侧重点,但它们有许多共同点:

以“萨伊定律”(“供给创造它自身的需求”)为理论基础,认为通过市场供求作用的自动调节能够达到充分就业均衡,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否认普遍意义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和凯恩斯主义所确定的“非自愿失业”;信赖市场的自由放任可以达到经济均衡的发展,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断言政府的过度干预是危机的根源;坚持传统的健全财政原则,量入为出,开支力求节省,税收力求其小,收支平衡,反对赤字财政;稳定物价,反对通货膨胀。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推动了80年代初欧美发达国家反滞胀的改革浪潮。

这一改革涉及到了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其中包括实施货币主义的反通货膨胀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即把国有企业私有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及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如从重点刺激需求转为重点刺激供给,消除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差距,尽量挤掉经济中的“泡沫”成份。

在西方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是英国撒切尔夫人发起的私有化运动和美国里根政府推行的反通胀、反赤字政策。

尤其是在美国,正是新自由主义使美国率先出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低通胀、高增长并存的“新经济”(NewEconomy)现象,[1]经济增长的势头已保持十年不衰。

  俄罗斯的激进民主派认为,俄罗斯的经济危机与欧美在70年代出现的“滞胀”危机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恶性通货膨胀、赤字扩大,失业人数剧增,并认为,既然新自由主义能够拯救西方,那么,新自由主义也应是改变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实现体制全面转轨的最佳选择。

[2]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论思考,俄罗斯最终决定采用新自由主义自由放任的办法,全面放开价格和市场,同时把国有企业私有化。

以此来达到经济自由化的目的;采用货币主义的紧缩政策来消除财政赤字,以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指导思想受到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但实践中的“样板”则是“休克疗法”在拉美、东欧一些国家所取得的成效。

在拉美的玻利维亚,J·萨克斯设计的“休克疗法”方案把40000%的通货膨胀率降低到15%;在东欧的波兰,也是萨克斯设计的方案使波兰消除了经济短缺现象,成为“欧洲正在升起的明星”。

在俄罗斯看来,波兰模式就是俄罗斯的模式。

  正是波兰等东欧国家推行“休克疗法”的初步成效,给正在寻找出路的俄罗斯改革者和理论界以极大的影响,加上西方政府和舆论的支持和宣扬,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俄罗斯采取“休克疗法”的决心。

[3]随后,俄罗斯便邀请了一大批西方经济学家和政策分析家到莫斯科来为俄罗斯经济把脉诊断并开出了种种“药方”,其中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瓦西里·列昂捷夫,另外还有米尔顿·弗里德曼、格雷珥厄姆·阿里森、罗伯特·布莱克韦尔、斯坦利·费西尔,以及哈佛大学年轻的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等。

在这些顾问的支持和鼓动下,1992年1月2日,盖达尔政府首先采用了货币主义的政策来治理俄罗斯的通货膨胀,标志着“休克疗法”方案的正式实施。

  如果把来自西方和波兰的影响是俄罗斯采取新自由主义战略的国际背景,这种背景对俄罗斯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那么,前苏联改革的失败和国内经济的严重衰退则使俄罗斯不得不实施新自由主义的转轨战略。

  一方面,延续了70多年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曾一度使社会经济在各个领域内获得飞速发展,但社会整体的资源使用效率非常低下,而且计划经济体制在收入分配制度上过多地关注公平(实际上的平均主义)而忽视了效率。

这些体制的缺陷造成前苏联经济从70年代开始一步步落后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70年代经济发展开始放慢,80年代陷入全面停滞,1990年则出现了和平时期的首次负增长,与冷战对手美国的经济差距迅速扩大。

虽然从50年代以来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赫鲁晓夫的“工业与建筑业大改组”、勃烈日涅夫的“完善计划指标体系改革”、戈尔巴乔夫的“加速发展战略”等,但这些改革都没有触及到体制内部的深层次问题,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

俄罗斯从历史中得到教训:

采取渐进的转轨方案难免不重蹈苏联改革的覆辙。

因此,只有同过去决裂、破釜沉舟,用“休克疗法”来医治俄罗斯,敢于豁出去、孤注一掷,才能绝路逢生。

[4]

  另一方面,在经济转轨前,俄罗斯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通货膨胀愈来愈高,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民生产总值急剧下降。

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发表的1991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公报,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比上一年下降9%,国民收入下降了11%,工业产值下降8%,农业产值下降5%,基本投资下降11%。

由于生产下降,商品供应紧缺,消费品和收费服务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一年增长了92%,而食品价格指数上涨更高,达到1500%。

与此同时,国家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赤字总额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21%。

  鉴于这样的经济形势,俄罗斯经济转轨的首要任务就是制止通货膨胀和稳定卢布的价值。

这就是“休克疗法”方案的实质。

同东欧国家一样,俄罗斯也是在通货膨胀失去控制、经济严重滑坡和国民实际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不得不实施新自由主义的“休克疗法”方案。

[5]具体措施包括:

全面放开价格,彻底抛弃物资计划调拨制;以出售和拍卖国营企业和国有资产为内容的私有化;以及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

二、新自由主义在俄罗斯的衰落

  理论上讲,高物价既能促使一些消费者离开市场,又能刺激新的供给来源,最终能降低通货膨胀率。

这种办法用来治理西方的“滞胀”危机,无疑是可取的,因为,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能够有效地保证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和供应的灵活性,而“休克疗法”的有效性恰恰要依赖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和供应的灵活性。

[6]然而,俄罗斯并不具备这样的情形。

由于重要工业部门实际上存在着垄断组织,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在农业总产值中也占绝对优势。

这样的经济结构不可能对市场信号做出灵活、积极的反应。

也就是说,俄罗斯的改革者及其外国顾问在推行“休克疗法”方案时没有注意到俄罗斯的经济制度结构。

垄断性的制度结构正好反映出俄罗斯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货币因素——货币供应的增长,而是所谓的非货币因素,如不平衡的成本结构和燃料的行政提价。

[7]由于没有考虑到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所要涉及的制度结构,“休克疗法”在俄罗斯实施后,俄罗斯的经济形势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经济危机、财政危机和社会政治危机相互交织并日益加深。

  价格自由化引发了超级通货膨胀。

1992年初,一次性全面放开价格之后,联邦政府预计放开价格后的头一个月物价可能上涨1-1·5倍,而实际上涨2·5倍。

紧接着三个月的月通胀率分别为38%、30%和22%,到4月份消费品价格比上年12月已上涨6·5倍。

俄联邦政府的改革计划原拟定于4月中旬放开能源价格,后迫于通货膨胀的压力,改为对能源价格进行调整。

从5月18日起将能源价格调高4-5倍。

鉴于放开价格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进一步扩大,联邦政府决定从9月份起把农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高7·3倍,其中粮食价格提高24倍,土豆价格提高8-9倍,畜产品价格提高4·1倍。

另外,联邦政府决定从9月18日起再次提高能源价格,石油价格提高近1倍,煤炭提高30%,电、暖、气、水的付费也相应提高50%。

这次大幅度提价使通货膨胀率再次上升,10-12月的月均通胀率上升到25%,而全年的通货膨胀率则达到2510%的最高峰。

[8]

  私有化也没有出现人人拥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公平现象,而是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社会的两极分化,特别是导致金融寡头控制整个国民经济和操纵变换的政局。

在寡头们聚敛财富的时候,正是普通居民积累贫困的时候。

经济下滑和通货膨胀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1992年在消费价格上涨25倍的情况下,职工平均工资只增长9·2倍,这意味着职工实际工资下降60%。

通货膨胀还使居民储蓄化为乌有,致使有50%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正是这样,新自由主义的实践者盖达尔被赶下台,这便成为新自由主义在俄罗斯衰落的起点,不过不是彻底衰落。

即使在盖达尔下台后,由于改革思想上总统与总理存在着分歧,总统主导的经济政策仍然执行的是没有盖达尔的“盖达尔”政策,只是作了一些调整。

1993—1998的政策演变反映了新自由主义衰落的过程,彻底衰落的标志是1998年的“8·17”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在俄罗斯为什么会迅速衰落呢?

原因在于其转轨方案背离了俄罗斯的国情。

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休克疗法”方案与俄罗斯的实际国情存在着多方面的不相符。

  首先,理论与实践相悖。

“休克疗法”理论上源于西方的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迷信市场万能,反对国家干预,认为只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就可以达到经济的均衡发展。

在西方,自由放任的市场确实拯救了70年代的“滞胀”性危机。

但即使在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效用也是值得怀疑的,“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新自由主义都是真正的分享民主制的最直接的敌人”,“它已造成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危机”。

[9]而且,新自由主义支持下的市场均衡也是有条件的:

其一,市场机制的成熟性;其二,增加生产的可能性。

成熟的市场经济可以对政府的反危机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迅速产生反应,并直接作用于经济之上;有增加生产的可能性就意味着,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高水平的价格能立即刺激生产的扩大,使供给增多,从而可以实现供求的平衡。

西方市场机制的成熟性是无庸置疑的,第一个条件得到满足。

从第二个条件来看,西方的“滞胀”性危机是一种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客观上看,它是由西方社会的基本矛盾引起的,但其直接的诱因则是供给者主观上抑制供给。

抑制供给就是人为地“制造”通货膨胀,从而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

但价格涨到能够让供给商获得暴利时,供给便迅速增加。

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价格开始回落,通货膨胀得到控制。

正是这样,西方在反“滞胀”时,一方面用货币主义的手段来限制对货币的过度需求以确保币值的稳定,另一方面又用供给学派的政策来刺激供给,最终使经济的发展达到暂时的均衡。

  从俄罗斯的情况看,两个条件都不满足。

一方面,处在转轨之中的俄罗斯,经济结构上的垄断没有根本改变,不可能具备成熟的、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俄罗斯是典型的短缺经济,境内商品严重短缺,价格放开后,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垄断的存在,以及财政政策的紧缩,不仅不能刺激生产,反而制约了生产的增加。

在既没有成熟市场经济也没有增加供给潜能的情况下,俄罗斯试图通过放开价格来促使部分消费者离开市场,从而想达到反通货膨胀的目的,这种做法无疑带有主观的幻想。

  实际上,即使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放任的市场只能使经济暂时获得均衡发展,却并不能具有长期的功效。

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自由派和国家干预派的此消彼长,恰恰说明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两者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其次,经济模式与现实不符。

俄罗斯经济转轨伊始就存在着自由市场经济与社会市场经济两种模式的争论,但最后盖达尔政府推行的是以建立自由市场经济为目标的转轨方案,走一条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道路。

自由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居民社会保障的市场化。

  然而,俄罗斯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完全是西方经济模式的复制品。

搬照一种现存的模式虽然减少了探索、研制、设计的过程和成本,但实施这种模式则是需要考虑条件的,就正如把别人一套软件安装在自己的电脑上一样,首先要了解使这套软件正常工作需要什么样的运行环境,否则电脑就会死机。

俄罗斯正是忽视了自己内部的经济环境而照抄了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根本上违背了经济转轨的客观规律,结果才导致了经济衰退。

  再次,经济政策与经济目标的内在矛盾。

一般而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在于四个方面: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但这四个方面不可能同时兼顾。

  俄罗斯在经济转轨中把稳定物价、保持货币稳定作为宏观经济的首选目标。

但稳定物价的措施推行之后,引起了一系列的政策矛盾,使转轨措施在执行过程中进退维谷。

这些矛盾表现在:

一是价格自由化与生产垄断之间的矛盾。

俄罗斯放开物价主要是为了平衡商品供求,促使价格的回落,以达到反通货膨胀的目标。

但是,由于俄罗斯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生产垄断和所有制垄断,据调查,俄罗斯工业产品的40%左右是由一两家企业生产的,有些部门的垄断程度更高,例如,汽车产品的87%是由一家企业生产的。

在这种情况下,放开价格没有达到刺激生产的目的,而首先是为垄断部门抬高价格提供了方便。

这是因为垄断企业主要是靠提高价格而不是靠增加生产来获得利润的。

结果,价格自由化很快就变成了各企业竞相抬价,导致价格轮番上涨,通货膨胀不仅没有抑制,反而更加恶化。

  二是紧缩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俄罗斯的改革者认为,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需求量过大,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应是紧缩银根。

紧缩银根的主要措施则是提高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以控制对货币的需求。

转轨前,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是8%,1992年1月提至20%,4月再提高到50%,此后贷款利率直线上升,到1993年10月已经提高到210%。

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紧缩信贷,造成了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企业之间出现了支付危机,企业“三角债”大幅度增加。

紧缩银根的另一个措施是政府减少对企业的投资。

由于政府追求的是无赤字预算,力求在1992—1993年间,国家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1年的20%压缩到3%,打算在一两年内消灭预算赤字,因而,政府竭力压缩国家集中生产性投资,1992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减少了45%。

其直接结果是,生产严重萎缩,该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18·5%。

产出下降不仅引起了国家税源枯竭,而且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商品短缺和如脱缰野马般的通货膨胀,1992年底,通货膨胀率高达2500%。

[10]

  三是外贸自由化与保护民族工业的矛盾。

俄罗斯在全面放开价格的同时,对国外商品也全面放开市场。

原以为,实行外贸自由化,允许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不仅会增加商品供应量,促进竞争,平衡供求关系,而且还会促进本国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

但是,俄罗斯的经济结构畸形,长期封闭,工业技术水平低、产品成本高、缺乏竞争力,而且本国企业普遍资金匮乏,无法进行更新设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外贸自由化对国内企业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国内市场很快被外国商品抢占。

自转轨以来,俄罗斯的食品50%来自于国外,非食品消费60%是外来品。

在出口方面,俄罗斯主要是出口能源和基本材料,由于其产量下降、赢利又低,难以刺激经济增长。

俄罗斯国民经济在转轨过程中沦为“出口能源和基本材料、换回食品和消费品的低水平循环”。

  四是私有化的方针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关于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私有化》和《深化经济改革纲领》规定,私有化的目的是形成广泛的私有者阶层,通过建立新的所有制结构来提高生产率,形成市场经济和民主社会的社会基础。

在沉重的失业负担下,私有化的初衷就是要通过提高企业效率来形成环节失业的机制。

但是,在私有化过程中,企业出现了两极分化,少数企业因其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利润大增;另一些企业由于技术原因或外国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他们的产品在国外因无销路而处于困境,结果造成了大批工人失业。

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1992年实施转轨后,俄罗斯的显性失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1992年失业人数达到359·4万人,失业率为5%,从1993年到1995年失业率则保持着6%的水平。

[11]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这一数据不包括强制退休的职工和非全日工作的人员,以及因害怕失业而受到社会歧视不愿进行失业登记的人。

把这部分人加在一起,俄罗斯在转轨初期的失业率要超过15%,远远超过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率。

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造成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安定,国家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来保证就业和提供社会保障。

1992年俄全国用于失业救济金的数额已达18·6亿卢布,占社会救助总支出中的比率为8·3%。

[12]此外,私有化的进程与经济转轨总体进程具有不同步性。

按照《深化经济改革纲领》,私有化至少要到1995年底才能基本完成,而经济转轨则是要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由计划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的转变。

这二者的不一致性,必然造成计划经济被废止,市场经济却不能迅速建立起来,旧的机制已停止运转,新的机制尚未确立,形成转轨过中的体制真空和机制瘫痪,整个经济处于无序状态。

经济转轨的短痛被拉长,变成长期动荡和痛苦的慢性过程,政府稳定经济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以上矛盾表明,“休克疗法”是俄罗斯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原因并非仅此而已,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还在于被严重扭曲的经济体制上。

只要存在着经济体制严重扭曲的现象,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转轨方案和转轨路径,经济衰退就不可避免。

因此,在研究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原因时就不能一味地责怪“休克疗法”,更不能将它绝对否定。

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一些学者以中国的“双转轨”转轨方案为参照,认为俄罗斯在经济转轨出现的经济衰退就是因为采用了新自由主义的“休克疗法”。

以中国的经济转轨模式为标准去评判俄罗斯转轨的成败得失,显然陷入了“制度拜物教”的泥潭。

[13]

  在转轨中经济体制严重扭曲导致的经济衰退是无法克服的,是与转轨过程密切相伴的经济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转轨性衰退。

[14]“休克疗法”引起的经济衰退是因社会在转轨中产生了不适应性,属于经济衰退的外部原因,而转轨性衰退是体制上的问题,是经济衰退的内部原因。

正是这样,转轨初期俄罗斯及东欧中亚各国,无论是采用“休克疗法”方案还是其他温和方案(如匈牙利),大多都出现了经济首先衰退,然后才慢慢回升的现象。

  俄罗斯经济的下滑势头在整个90年代都没有根本遏制,表明计划经济经过7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济体制扭曲的现象十分严重,不可能通过客观经济稳定政策和反危机措施在短期内迅速得到矫正。

这正好证明了俄罗斯经济转轨的长期性,这也再次证明,在俄罗斯要“一步到位”地迅速实现计划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的转轨,不过是“激进民主派”的主观愿望。

三、“第三条道路”在俄罗斯的兴起

  早在90年代中期,也正是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经济转轨陷入困境之时,俄罗斯的持“第三条道路”主张的社会党团就开始活跃起来。

1996年12月,以前总统办公厅主任尤里·彼得罗夫为首的“俄罗斯争取新社会主义运动”的成立为起点,“第三条道路”在俄罗斯逐渐成为影响俄罗斯经济转轨的一种社会思潮。

1997年12月,新社会主义运动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社会主义宣言》。

该宣言明确主张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点结合起来。

“第一条道路和第二条发展道路早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世界上正在出现第三条道路。

这是一种趋同的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中优秀的、进步的,从人道主义和经济效益的观点看是可以接受的东西结合起来。

”[15]1998年12月,莫斯科政治上刮起了一阵“卢日科夫旋风”,而这时正是普里马科夫受命于危难之际之时,政府的反危机政策也倾向于稳健。

在“祖国”运动成立大会上,卢日科夫阐述了具有浓厚“第三条道路”色彩的纲领和主张:

(1)激烈抨击私有化政策;

(2)按资本主义的方式工作,但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分配;(3)修改宪法,限制总统权力;(4)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5)不与任何左的和右的极端主义势力合作。

“祖国”运动的迅速崛起,对俄罗斯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与“全俄罗斯”联手后,加上普里马科夫的加盟,曾一度成为杜马1999年议会大选前最有实力的一组选手。

  然而,在普京之前,“第三条道路”在俄罗斯并没有真正成为政府的行动纲领,只是一种对过去集权主义和叶利钦的激进主义都不满的社会思潮。

普里马科夫执政期间的政策虽然有“第三条道路”的色彩,但他很快被叶利钦解除总理职务,这表明,尽管“第三条道路”成为政府政策是从普里马科夫开始的,但他推行“第三条道路”倾向的政策时并不能如愿以偿。

直到普京执政,俄政府才公然宣布走“第三条道路”的主张。

普京的《千年之交的俄罗斯》可以算是俄罗斯“第三条道路”的经典之作。

  那么,俄罗斯的这种“第三条道路”与欧美以布莱尔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有哪些异同呢?

  就吉登斯所论述的“第三条道路”产生的背景而言,俄罗斯既不是欧美社会民主主义者倡导的福利国家,也不是所谓的后工业社会,所以,在俄罗斯社会的土壤上不可能长出“第三条道路”的新芽,它只能“借种育苗”。

这样,与欧美的“第三条道路”相对照,俄罗斯的“第三条道路”与之既有共同之处,又带有俄罗斯的特色。

[16]

  按照吉登斯所构建的“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框架,“第三条道路”纲领的主要内容是:

新型的民主国家、积极的公民社会和社会投资型国家等。

[17]在这些方面,俄罗斯的“第三条道路”与欧美的“第三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