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综合实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8191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传热综合实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热综合实验.docx

《传热综合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综合实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热综合实验.docx

传热综合实验

实验2传热综合实验

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空气—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

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mPr0.4中常数A、m的值。

2.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汽—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BRem中常数B、m的值和强化比Nu/Nu0,了解强化传热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实验一:

1、测定6~7个不同流速下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出入口温度差和流量,计算出对流传热系数

2、对

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求关联式Nu=ARemPr0.4中A、m的值;

实验二:

1、测定6~7个不同流速下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出入口温度差和流量,算出对流传热系数

2、对

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u=BRem中常数B、m的值;

3、同一流量下,按实验一所得准数关联式求得Nu0,计算传热强化比Nu/Nu0;

三、实验原理

实验2-1普通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测定

⒈对流传热系数

的测定

对流传热系数

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来测定。

因为

<<

所以传热管内的对流传热系数

热冷流体间的总传热系数

(W/m2·℃)

(2-1)

式中:

—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2·℃);

Qi—管内传热速率,W;

Si—管内换热面积,m2;

—对数平均温差,℃。

对数平均温差由下式确定:

(2-2)

式中:

ti1,ti2—冷流体的入口、出口温度,℃;

tw—壁面平均温度,℃。

因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平均温度近似相等,用tw来表示,由于管外使用蒸汽,近似等于热流体的平均温度。

管内换热面积:

(2-3)

式中:

di—内管管内径,m;

Li—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

由热量衡算式:

(2-4)

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

(2-5)

式中:

Vi—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m3/h;

cpi—冷流体的定压比热,kJ/(kg·℃);

ρi—冷流体的密度,kg/m3。

cpi和ρi可根据定性温度tm查得,tm=(ti1+ti2)/2为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

ti1,ti2,tw,Vi可采取一定的测量手段得到。

⒉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

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

.(2-6)

其中:

物性数据λi、cpi、ρi、μi可根据定性温度tm查得。

经过计算可知,对于管内被加热的空气,普兰特准数Pri变化不大,可以认为是常数,则关联式的形式简化为:

(2-7)

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的Rei与

,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和最小二乘法确定A和m的值。

实验2-2、强化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及强化比的测定

强化传热又被学术界称为第二代传热技术,它能减小设计的传热面积,以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换热器能在较低温差下工作;并且能够减少换热器的阻力以减少换热器的动力消耗,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和资金。

强化传热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装置是采用在换热器内管插入螺旋线圈的方法来强化传热的。

螺旋线圈的结构图如图2-1所示,螺旋线圈由直径3mm以下的铜丝和钢丝按一定节距绕成。

将金属螺旋线圈插入并固定在管内,即可构成一种强化传热管。

在近壁区域,流体一面由于螺旋线圈的作用而发生旋转,一面还周期性地受到线圈的螺旋金属丝的扰动,因而可以使传热强化。

由于绕制线圈的金属丝直径很细,流体旋流强度也较弱,所以阻力较小,有利于节省能源。

螺旋线圈是以线圈节距H与管内径d的比值以及管壁粗糙度(

)为主要技术参数,且长径比是影响传热效果和阻力系数的重要因素。

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总结了形式为

的经验公式,其中B和m的值因螺旋丝尺寸不同而不同。

在本实验中,采用实验2-1中的实验方法确定不同流量下的Rei与

,用线性回归方法可确定B和m的值。

单纯研究强化手段的强化效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可以用强化比的概念作为评判准则,它的形式是:

,其中Nu是强化管的努塞尔准数,Nu0是普通管的努塞尔准数,显然,强化比

>1,而且它的值越大,强化效果越好。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评判强化方式的真正效果和经济效益,则必须考虑阻力因素,阻力系数随着换热系数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导致换热性能的降低和能耗的增加,只有强化比较高,且阻力系数较小的强化方式,才是最佳的强化方法。

四、实验装置

⒈实验流程图及基本结构参数:

图2-2空气-水蒸气传热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第7、8套)

1、普通套管换热器;2、内插有螺旋线圈的强化套管换热器;3、蒸汽发生器;4、旋涡气泵;5、旁路调节阀;6、孔板流量计;8、9空气支路控制阀;10、11、蒸汽支路控制阀;12、13、蒸汽放空口;14、蒸汽上升主管路;15、加水口;16、放水口;17、液位计;18、冷凝液回流口;19—普通管测压口;20—强化管测压口

如图2-2所示,实验装置的主体是两根平行的套管换热器,内管为紫铜,外管为不锈钢管,两端用不锈钢法兰固定。

实验的蒸汽发生釜为电加热釜,内有2根2.5kW螺旋形电加热器,用200伏电压加热(可由固态调压器调节)。

气源选择XGB-2型旋涡气泵,使用旁路调节阀调节流量。

蒸汽空气上升管路,使用三通和球阀分别控制气体进入两个套管换热器。

空气由旋涡气泵吹出,由旁路调节阀调节,经孔板流量计,由支路控制阀选择不同的支路进入换热器。

管程蒸汽由加热釜发生后自然上升,经支路控制阀选择逆流进入换热器壳程,由另一端蒸汽出口12或13自然喷出,达到逆流换热的效果。

实验装置和结构参数如下表2-1所示:

表2-1实验装置结构参数

实验内管内径di(mm)

20.00

实验内管外径do(mm)

22.0

实验外管内径Di(mm)

50

实验外管外径Do(mm)

57.0

总管长(紫铜内管)L(m)

1.0

测量段长度l(m)

1.0

加热釜

操作电压

≤200伏

⒉实验的测量手段

⑴空气流量的测量

空气主管路由孔板与差压变送器和二次仪表组成空气流量计,孔板流量计为标准设计,其流量计算式为:

Vto=18.113×(

)0.6203(2-8)

式中:

—孔板流量计两端压差,KPa;

t0—一20℃;

由于被测管段内温度的变化,还需对体积流量进行进一步的校正:

(2-9)

⑵温度的测量

实验采用铜-康铜热电偶测温,温度与热电势的关系为:

T(℃)=1.2705+23.318×E(mV)(2-10)

五、注意事项

⒈由于采用热电偶测温,所以实验前要检查冰桶中是否有冰水混合物共存。

检查热电偶的冷端,是否全部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

⒉检查蒸汽加热釜中的水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特别是每个实验结束后,进行下一实验之前,如果发现水位过低,应及时补给水量。

⒊必须保证蒸汽上升管线的畅通。

即在给蒸汽加热釜电压之前,两蒸汽支路控制阀(见图2-2)之一必须全开。

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开启需要的支路阀,再关闭另一侧,且开启和关闭控制阀必须缓慢,防止管线截断或蒸汽压力过大突然喷出。

⒋必须保证空气管线的畅通。

即在接通风机电源之前,三个空气支路控制阀之一和旁路调节阀(图2-)必须全开。

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关闭风机电源,然后开启和关闭控制阀。

⒌调节流量后,应至少稳定12~15分钟后读取实验数据。

⒍为了保持上升蒸汽量的稳定,不应改变加热电压,且保证蒸汽放空口一直有蒸汽放出。

六、实验数据

原始数据

仪器名称:

换热器方式:

传热管内径L(m)

有效长度(m)

项目

1

2

3

4

5

6

光滑管

流量计读数(kPa)

0.6

1.2

1.79

2.4

3.03

3.6

进口温度(℃)

34.2

36.9

38.4

40.4

42.1

44.3

出口温度(℃)

68.3

68.1

68.0

68.1

68.7

69.3

热电偶温度(mV)

4.01

4.01

4.01

4.01

4.01

4.01

强化管

流量计读数

0.82

1.10

1.31

1.52

1.82

2.14

进口温度(℃)

45.1

44.8

45.6

46.1

47.5

48.9

出口温度(℃)

78.4

77.9

77.5

77.5

77.1

77.4

热电偶温度(mV)

3.73

3.72

3.72

3.72

3.71

3.71

普通套管实验数据处理表格

流量计读数(kPa)

0.6

1.2

1.79

2.4

3.03

3.6

进口温度(℃)

34.2

36.9

38.4

40.4

42.1

44.3

出口温度(℃)

68.3

68.1

68.0

68.1

68.7

69.3

热电偶温度(mV)

4.01

4.01

4.01

4.01

4.01

4.01

管壁温度tw(℃)

94.7757

94.7757

94.7757

94.7757

94.7757

94.7757

空气定性温度tm

51.25

52.5

53.2

54.25

55.4

56.8

对数平均温度Δtmi/℃

41.2

40.28

39.76

36.17

37.83

36.56

管内换热面积Sim2

0.0628

0.0628

0.0628

0.0628

0.0628

0.0628

空气流量Vto

13.19

20.28

25.99

31.78

37.97

40.09

体积流量校正Vim3/h

14.60

22.53

28.96

35.49

42.56

45.13

传热Q/w

178.5832

205.1478

226.1245

251.3256

273.9812

302.1456

传热系数α/W·m-2·K

30.4471

51.2983

69.3034

80.2692

89.1663

98.3269

Re

8102.2356

14568.2564

21658.56851

28563.1457

30145.4578

35642.1458

Nu

21.3458

36.1458

50.2356

55.2358

63.1458

68.4789

Pr

0.6962

0.6963

0.6963

0.6963

0.6962

0.6963

Nu/Pr0.4

24.8954

42.3658

56.4578

65.2145

71.9987

80.2549

Ln(Re)

8.9875

9.5878

9.9758

10.1895

10.3589

10.4879

Ln(Nu)

3.0895

3.5897

4.0283

4.1735

4.1358

4.2306

Ln(Nu/Pr0.4)

3.2069

3.7288

4.1735

4.0283

4.2766

4.3754

强化套管换热器实验数据处理表

流量计读数(kPa)

0.82

1.10

1.31

1.52

1.82

2.14

进口温度(℃)

45.0

44.8

45.6

46.1

47.5

48.9

出口温度(℃)

78.4

77.9

77.5

77.5

77.1

77.4

热电偶温度(mV)

3.73

3.72

3.72

3.72

3.71

3.71

管壁温度tw/℃

88.2467

88.0134

88.0134

88.0134

87.7803

87.7803

空气定性温度tm

61.7

61.35

61.55

61.8

62.3

63.15

Cp/(kJ·kg-1·℃-1)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对数平均温度Δtmi/℃

22.5825

22.7916

22.9496

22.7

23.49

21.9240

流量Vt0/(m3·h-1)

16.0150

19.2161

21.4125

23.4849

26.2611

29.0366

流量校正

Vi(m3/h)

18.2943

21.9240

24.4490

26.8352

30.0523

33.3128

传热Q/w

201.4897

215.3251

230.1145

246.1986

295.2145

300.2589

传热系数α/W·m-2·K

95.4568

104.6589

116.2354

124.1589

131.8597

145.2256

Re

15231.4589

18542.5568

20015.2214

22458.4196

26775.5400

28653.2561

Nu

65.2352

81.1456

86.6311

91.2422

94.2360

99.3221

Pr

0.6965

0.6962

0.6962

0.6962

0.6961

0.6961

Nu/Pr0.4

71.2564

82.1121

88.2545

95.2256

101.9877

112.5657

Ln(Re)

9.6235

9.7589

9.9833

10.0453

10.1254

10.2001

Ln(Nu)

4.1235

4.2564

4.3156

4.3856

4.4598

4.5541

Ln(Nu/Pr0.4)

4.2564

4.3215

4.4521

4.4460

4.5689

1.6843

 

实验数据处理过程所用公式:

1、管壁温度:

T(℃)=1.2705+23.318×E(mV);

2、对数平均温差:

3、空气定性温度:

tm=(ti1+ti2)/2

4、换热面积:

5、流量计算式:

Vto=18.113×(

)0.6203

6、流量较正式:

7、质量流量:

8、传热量:

9、传热系数:

10、传热准数Nu=α

di/λ

11、测量段上空气的平均流速u=V/(F

3600)

12、雷诺准数Re=di

u

ρ/μ

 

13、普通管Nu/Pr0.4)-Ln(Re)回归图及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

可得,ln(Nu/Pr0.4)=lnA+mlnRe

以ln(Nu/Pr0.4)-lnRe作图,可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是m,截距是lnA

作图得,m=0.8011lnC=-3.912,R2=0.9991

即Nu=0.02043Re0.8011Pr0.4

 

14、强化管Pr0.4)-Ln(Re)回归图及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

可得ln(Nu/Pr0.4)=lnA+mlnRe

所以以ln(Nu/Pr0.4)-lnRe作图,可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是m,截距是lnA

作图得,m=0.8711,lnA=-4.0222R2=0.9999

所以,A=0.01781

即Nu=0.01781Re0.8711Pr0.4

 

15、两个实验的Nu—Re的关系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