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8394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活动形式已经不单单是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观赏,旅游者更加注重互动性、参与性和娱乐性的活动形式。

于是旅游节庆顺势而出,形式多样,内容各异,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成为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位佼佼者,于是各式各样的旅游节庆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呈现出“百花争鸣”的局面。

旅游节庆活动对旅游业的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促进了各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

旅游节庆让旅游者能够主动而自觉地去了解地方文化,感受各地的自然和文化魅力,从而提高旅游城市的知名度,打造文化特色品牌,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

旅游节庆;旅游城市;对策分析;南京

 

一、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选题背景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经济的一大特征。

在2015年中国旅游产业促进座谈会上,国家旅游局发布了《2014全国旅游业投资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7053亿元,同比增长32%。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投资处于瓶颈期的大环境下,旅游业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而之所以旅游业快速上涨,业界普遍认为,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在进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旅游需求不断增长,旅游消费多元化、个性化。

在未来35年内,中国旅游业还将进入发展更好的黄金期。

2017年1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了《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7)》,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旅游总人次首次突破百亿,达105亿,为全球人口规模的1.4倍,全球旅游总收入达5.17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7.0%,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增速显著高于全球GDP增速。

2016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保持相对较高增速,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

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上涨,全国各旅游城市正争先恐后的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各城市都将本地的历史、文化、民俗、自然资源、宗教等旅游特色打造成吸引旅游者的观光产品,内容各异,形式各样,并通过广告宣传、手机新闻等各种宣传抓住普通大众的眼球,使之产生旅游消费兴趣,形成旅游消费动机,最终促使旅游消费行为。

根据人民网节庆频道的数字统计,每年我国举办的节庆活动之和已达到五千多个,我国已跻身世界节庆资源大国的行列。

我国成功地举办并且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旅游节庆活动有很多,如青岛啤酒节、南京樱花节、哈尔冰冰雪节、金鹰电视节等,这些旅游节庆活动的举办,在相当程度上宣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推动了国际合作和交流。

2.选题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形式不断丰富,旅游内容日益多元化,节庆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产品横空出世,在旅游产业中成为新时代的宠儿。

节庆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起已受到国内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各地旅游城市成功举办了众多节庆活动,为打造城市品牌形象和扩大城市知名度做出重大贡献,节庆旅游的发展将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但节庆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它与传统的旅游形式又有所不同,它对举办城市的旅游资源、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各旅游城市应慎重考虑,不可盲从举办,并非只要有一定的旅游资源就能吸引旅游者。

本文研究将针对节庆旅游研究中过于单一化,对现代商业旅游文化研究不足等缺点,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力争克服过往的缺点,对旅游节庆的进行系统研究,并以南京为例,对节庆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和措施。

二、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

(一)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有利影响

1.旅游节庆活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旅游是一项集“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型活动休闲方式,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直接关系到当地的旅游发展状况,饭店、旅行社、景点、交通等受益于旅游者的消费活动,成功的旅游节庆活动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旅游目的地,从而直接或间接的给当地的饭店业、旅行社、交通等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而且,在现代旅游活动中存在“淡季”和“旺季”之分,尤其是最近几年,“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等节假日的火热兴起,使各旅游地存在一时的火爆,造成旅游地人满为患,也使旅游地盈利暴增。

但是到“淡季”时分,就会看到资源闲置,游客熙熙攘攘,造成资源的浪费,这时旅游节庆活动的举办将能够有效的利用资源,将“淡季”转变为“旺季”,既吸引了游客,又实现了创收,同时塑造了城市形象,一石三鸟。

2.旅游节庆活动塑造旅游地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

旅游节庆活动不同于普通的旅游产品,成功的旅游节庆活动能够较大规模地吸引游客,能在较长时间内成为旅游者的焦点,这就能使旅游地的形象得到提升。

而所谓的成功的节庆活动当然是指那些具有新颖独特、主题鲜明的旅游形象的旅游城市逐渐形成规模性的旅游活动,但良好的旅游形象的树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各旅游城市通过积极地宣传和广泛的教育活动,当今正处于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手机APP、电子新闻、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等消息推送,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力,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对旅游地的良好形象。

同时,旅游城市通过旅游节庆活动的举办,就会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从而城市形象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的南京奥运会,因为这一大型节庆活动的举办南京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在之前南京因为雾霾为人所诟病,但政府为了成功举办奥运会,严格控制汽车出行实行“限行”,增大城市绿化面积,对周边工业区进行停工停产等一系列措施,使南京在奥运会期间露出了久违的“蓝天”,使南京奥运会成为“绝无仅有”的盛事,也让中国在世界面前展现出了大国的风范。

3.旅游节庆活动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资源。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各个地区都有一定的旅游资源基础,但有些地区因为历史的缘故,多为文化古迹为主,如南京、西安、洛阳等地,虽然有着“古都”的称号,城市内有着各种历代王朝的遗迹,让人能够感受到一座城市中遗留下来的古韵。

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爆炸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静下心来漫步在残垣断壁之中,体味人生百态、静想沧桑历史?

人们越来越偏向于动态性、参与性的文化活动,这样既能让他们感受历史文化,又能让他们享受娱乐性的愉悦。

旅游节庆活动就这样应运而生。

通过举办旅游节庆活动,不仅可以使原本静态的、枯燥的旅游资源转变成动态的、娱乐的旅游资源,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还能增加旅游资源产品的类型,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资源。

(一)旅游节庆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主题雷同,内容单一化,缺乏文化创新

近几年,我国旅游节庆活动的火热兴起,导致各地争相举办节庆活动,但他们举办活动的目的并不是要宣传本地文化特色,利用本地资源,而是盲目攀比,跟风炒作,导致同一主题的节庆活动全国有几千个,真正有一定知名度、为人趋之若鹜的旅游节庆活动凤毛麟角。

更重要的是,举办旅游节庆活动的形式也大都大同小异,领导代表讲话、文艺演出等形式化程序,缺乏新意,会逐渐失去游客的心。

2.主要由政府主导,缺乏主动性,市场化运作不足

旅游节庆活动的举办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赞助,只有在政府的扶持下,旅游节庆活动才有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来举办。

但从目前来看,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过分依赖政府,甚至有全权交给政府举办的现象,这些行为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或许有人认为政府举办活动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处于主导地位,政府起宏观调控作用。

只有让市场配置资源,让资源在市场中充分流通,才能让节庆活动展现出自身的魅力。

3.存在安全隐患,管理力度不够

安全是游客对旅游活动的最基本的要求。

游客只有在一个相对安全可靠的旅游环境下,才能更好地感受当地的文化特色。

但是现在在旅游节庆期间,人流和车流量都超出了预期的范围,政府在交通安全等管理方面都出现了问题。

一些大型节庆活动的举办期间,经常会导致交通高峰效应,现有的交通设备也不能很好的解决这种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增加的客流量,所以时常会出现交通堵塞现象,使得公共安全隐患激增,安全质量严重下降。

(三)旅游节庆发展对策

1.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增强文化创新

在举办旅游节庆活动之前,首先要了解各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形式,对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根据旅游者、市场的需求和焦点,制定旅游计划方案,对当地的节庆活动做好市场定位,充分利用当地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别出心裁,与众不同,这样才能激发游客的游玩热情,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一个城市在内容上不断创新,形式上花样百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有很多主题相似的旅游节庆活动,有一些城市东施效颦,其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只有那些“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才能获得极大地成功。

3.加强市场化运作规范,保障政府宏观调控

目前,我国许多旅游节庆活动具有浓厚的“官腔”,就是政府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起着支配性的作用,就算有游客观众也是作为“陪衬”,并不能自由地进行娱乐活动,参与性极低,都是看政府的“脸色”办事,显得尤为空洞无力。

旅游节庆活动作为一种动态性的旅游文化吸引物,走市场化和产业化是必由之路。

政府不应该全权掌控节庆活动的所有环节,这样只会造成相关企业的自主性不足。

政府可以对节庆活动的主题及名称予以准许,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加强宣传服务工作,维持市场秩序,完善旅游市场的监督机制。

4.加强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

在当今社会品牌效应尤为重要,旅游活动也不例外,发展旅游节庆活动,必须要让别人知道、了解、要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这就需要加强宣传力度。

现今网络化时代,通过报纸杂志传播的影响虽然已经有所下降,但我们依然不可忽视其地位,同时也要注重网络宣传,使用手机APP,新闻媒介、官网信息更新等途径,让旅游者在潜意识里有了活动的一些概念,增加模糊记忆,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只有这样全方位、高覆盖的增强宣传的范围和广度,才能让旅游者获得信息资源,从而激发旅游动机。

所以我们注重品牌化的开发,首先要树立品牌,提高知名度,这样一系列的高强度宣传有利于游客及时了解旅游信息,缩短旅游选择的时间,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策略方针。

三、南京旅游节庆发展现状

南京现代节庆活动主要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入境旅游的迅猛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大环境下,在重振一些日益衰败传统节庆活动(如庙会)的同时,南京政府也在逐渐开拓新型的现代旅游节庆(如南京国际电影节)。

到了90年代,南京节庆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类型各异,如南京大兴西瓜节、南京国际旅游节、南京香山红叶节等活动,其中有一些节庆活动已成为现今南京的标志性活动,更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如南京国际旅游节,自198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8届。

(一)节庆活动主题相对丰富

鉴于互联网的大数据下,以下的数据统计都是通过网络搜索。

据统计,2014年南京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有150个,2015年有161个,2016年达到176个。

通过2016年的数据统计,2016年的南京节庆活动主要有民俗、文化、娱乐、商务四种类型,其中娱乐类的节庆活动较多,占到47.8%,其次是文化和民俗,占比是21.1%和19.4%,最少的是商务类,仅占11.7%(见图1)。

图12016年旅游节庆活动类型

节庆类型

具体类型

举例

娱乐类

旅游节

南京国际旅游节、南京香山红叶节、龙庆峡冰灯节

采摘节

南京大兴西瓜节、通州葡萄采摘节

文化类

文化节

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奥林匹克文化节

艺术节

南京国际电影节、

体育节

南京国际长跑节

民俗类

 

庙会

龙潭庙会、地坛庙会、大观园庙会

宗教节日

凤凰岭华严法会、丫鬟山文化节

灯会

龙潭湖灯会、南京元宵节灯会

商务类

商务节

南京朝阳国际商务节

教育节

中关村科教旅游节

通过对南京的旅游节庆活动分析可以看出,南京的一些旅游节庆活动已经初具规模,对南京的品牌形象塑造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如南京国际电影节的创办定位于国际性、创新性、高端化、市场化,成为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增进国内外电影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南京国际旅游节则在2010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之一。

香山红叶节每年到十月份中旬都是人满为患,挤爆景点,接待人数超百万。

当然,也有一些失败的旅游节庆活动,比如南京国际啤酒节,我们提到啤酒节,第一个想到的是青岛,而并非南京。

对于这种同种主题的旅游节庆,青岛已经做到了全国闻名,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影响力。

南京再打造一个啤酒节,就显得相形见绌,没有任何影响力。

另外,还有南京国际风筝节,我们提到风筝节,大部分人会想到的是潍坊国际风筝节,潍坊国际风筝节作为我国最早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大型地方节会,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三十三届,驰名国内外。

虽说中国四大风筝产地是南京、天津、南通和潍坊,但据我对周围亲朋好友的调查来看,他们大部分人听过潍坊风筝节,对于其他三个的风筝节几乎没听过。

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对潍坊国际风筝节的高度认可和赞赏,但同时也是对南京国际风筝节及其他两个风筝节的一种提醒。

总而言之,南京作为国际性的旅游城市,虽然旅游节庆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但还是要不断开发新的旅游吸引物,在满足南京市民的需求的同时,还要增加城市吸引力来争取更多的客源。

(二)空间分布相对均匀

南京市16个区县的旅游节庆活动举办情况如图2。

图2南京市区县旅游节庆空间分布情况

区县

主要节庆活动

次数

东城区

西城区

朝阳区

海淀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通州区

顺义区

房山区

大兴区

昌平区

怀柔区

平谷区

门头沟区

密云县

延庆县

地坛庙会、南京国际旅游节等

北海公园祈福文化节、前门历史文化节等

南京欢乐谷万圣节、朝阳公园庙会等

皇家园林文化节、中关村科教旅游节等

千灵山登山健身节、丰台踏青节等

西山八大处文化节、非物质文化嘉年华等

通州金秋采摘节、通州草莓音乐节等

郁金香旅游文化节、舞彩浅山登山文化节等

云居寺浴佛节、中国汉白玉文化艺术节等

庞各庄梨花文化节、大兴西瓜文化节等

小汤山温泉文化节、世界草莓大会等

怀柔影视嘉年华、汤河川满族风情节等

国际养生旅游文化节、国际冰雪节等

妙峰山玫瑰节、潭拓寺戒台寺祈福等

农耕文化节、“鱼王”美食节等

龙庆峡冰灯节、延庆冰雪欢乐节等

9

12

10

24

7

6

5

4

9

7

5

16

9

8

4

8

南京市的旅游节庆活动基本是均匀分布,每个区县也都有自已的代表性节庆活动。

从表中可以看出,海淀区举办旅游节庆的次数远远高于其他区县举办的次数,这主要得益于海淀区独一无二的丰厚的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海淀区拥有众多全国数一数二的知名高等院校、高新科技产业等机构组织。

根据资源的特色不同,每个区县举办旅游节庆活动的主题选择上也各有侧重点。

东城区和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是以历史人文资源为主要着力点,节庆活动通常表现为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民俗活动,如灯会、庙会、文化节等;怀柔区、密云县和延庆县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多是以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主,有各种采摘节、赏花节、登山节,如草莓节、梨花节等。

(三)时间分布较为集中

2016年南京市1~12月份旅游节庆时间分布如图3

由图3可见,南京的旅游节庆活动大都分布在2月、4月、8月和9月,冬季较少。

2月,是由于春节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可以说是全国共庆佳节,家人团聚,外出游玩,这段时间节庆活动多以庙会、灯会为主。

4月,春暖花开,大家踏青、赏花,欣赏美景,所以这是的旅游节庆多以赏花、踏青、登山为主。

8、9月,正是暑假期间,大量旅游节庆的举办满足游客的休闲度假需求。

四.南京旅游节庆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文化资源优势

南京历史悠久渊源,文化底蕴深厚,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城内拥有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展现了古代皇家建筑的辉煌壮阔;南锣鼓巷、前门大街、胡同等古色景点,乘载了新旧文化的交替。

早在七十万年前,南京周口店就出现了原始部落“南京人”。

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南京的旅游节庆活动以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主题为多,各种庙会灯会、道院佛寺的祭拜礼佛仪式、皇家园林文化节等等节庆活动,是历史文化传统民俗,是南京作为古都长期形成的智慧的结晶,充分利用南京文化资源,突出了文化特色,营造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2.交通区位优势

南京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之一,在当今高铁和动车普及的时代,从南京到南京也不过4个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了旅游交通时间,使游客不必浪费大量时间在车上。

毕竟交通设施也是人们出行旅游考虑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南京作为首都,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有铁路到达,南京凭借其优越的交通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成为了旅游者旅游者优选城市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南京旅游节庆的宣传起到了间接的影响。

同时,在南京市内,南京的立体交通网也是十分发达,四通八达,出行方便快捷。

公交车有专门的旅游专线,比如现在随着春暖花开,人们出门踏青的需求逐渐增多,南京市政府专门新开了6条旅游专线,以解决不时之需。

南京的地铁也是极具人性化,不管你是想参观皇家园林,感叹皇家的辉煌气派,还是想沉浸在各大名校的知识的文化氛围中,你都能通过地铁到达,它们都是以景点为地铁名字,你想去颐和园,圆明园,清华,北大,都有对应的地铁站点,非常方便。

另外,就算是作为南京的郊区——延庆县,如果你是自驾游参加龙庆峡冰灯节,也是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不到一小时就能到达,沿途还能看见绵延不绝的“巨龙”长城。

3.经济效益优势

从经济学上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起经济发展速度位列全国前列,旅游业的发展亦是迅猛。

根据南京市统计局的调查数据,2017年一季度,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58元,实际增长6。

3%。

生活水平的提升,南京市民外出旅游也是非常普遍。

其中,旅游节庆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休闲方式,成为新时代的宠儿。

南京的庙会是传统的民俗节日盛会,龙潭庙会、地坛庙会、天坛庙会等各种庙会的举办每年都会吸引百万中外游客,人气“最旺”的地坛庙会更是因为人气火爆,人流量高达17万,不得不停售票限入园。

正值春暖花开,各种采摘节,登山节火热兴起,是人们在经历了工作的疲惫感之后放松心情、锻炼身体的绝佳方式。

2011年到2016年,南京市的旅游人次和旅游总人数增长数额持续增长。

2011年,南京市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同比增长16%,旅游总人数首次突破2亿人次,同比增长16%。

到2016年,南京市旅游总收入达5020亿元,同比增长9%,旅游总人数达2.85亿人次,同比增长4.6%。

(图4)。

图4.2011~2016年南京旅游总收入和总人次数据图

(二)劣势

1.旅游节庆活动表面功夫,缺乏内涵

南京作为历史文化中心,城内有大量的历史遗迹,但我们在举行旅游节庆活动时大都把重点过多的集中于风景观赏上,这从某种程度上是对景点的一种赞美,但从更深次上来说,我们游览过美丽的风景之后还剩什么,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春节时候的南京,庙会是一个火热景点,南京的庙会作为一个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南京著名的庙会有,大观园红楼庙会、凤凰岭庙会、地坛庙会、陶然亭庙会等。

通过对凤凰岭庙会的实地考察,发现从刚进入景区,沿路都是叫卖的小摊小贩,虽然我们知道庙会不可缺少的是特色小吃,游客们可以感受到南京的风土人情,食物文化,但现在的小吃不但大都大同小异,价格也是虚高,一碗面要一百多,一个糖葫芦要几十等等,这些行为明显都是一种“宰”游客的现象。

还有些表演也过于恶俗化和商业化。

"远郊的景,近郊的路,南京自然大空调!

"是凤凰岭自然风景区的优势和特色,同时佛、道、儒等宗教文化以及古东方养生文化的遗址、遗迹众多,文化积淀丰厚,但据我的调查显示,去游玩的旅游者很少能一路游览,爬上山去寺庙拜佛,大都在小摊小贩面前买小吃,或玩一些套圈、打枪的游戏,然后就结束了游玩。

2.景区管理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低

有些景区管理混乱,景区管理人员大专及以上的人数严重,看到的大都是大爷大妈,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基础管理素养,所以急需一批管理、营销、规划等方面的高素质的高学历人才。

南京的龙庆峡冰灯节是一个集劳动和创造力的节庆活动,一组组让人眼花缭乱的冰灯、冰雕,都是人工所雕刻,非一时能完成,加上光与声的加持,让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但景区内的管理缺乏制度,还未进入景区大门,就有一些大爷大妈在路上拦截你问你是否直接进入景区不需要停车,需不需要农家乐。

等你进入景区,有一些大婶就故意告诉你景点内非常寒冷,都是冰雕,有老人的话老人承受不住,可以租个大衣。

但当你真正进入冰雕展内并没有她们所说的那么寒冷,稍微带个帽子和围巾就没有问题了,她们只是想怂恿你赚钱。

这些现象都是都是缺乏正规管理的表现。

(三)机遇

1.政府扶持,政策支持

2013年,《旅游法》的颁布实施,为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出了规定。

各种国家白皮书文件陆续推出,为推进全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旅游产业链的合法运行创造了巨大的机遇。

2012年9月,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正式成立,南京作为我国旅游城市的龙头,为世界了解南京、认知南京建筑了一个国际性的大平台。

这是第一个落户南京的国际性旅游组织[17]。

2008年南京奥运会的盛大举办,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了解南京,使南京第一次“盛装”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并让世界为之所折服。

今天,南京将在2022年举办冬季奥运会,是南京成为国际上首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这让世界又一次聚焦中国、聚焦南京,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政府的大力支持,促进了南京节庆活动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反应,刺激了消费需求,构架南京旅游节庆活动产业链。

2.电子行业平台,市场化发展

各个行业的领头羊加速拓展旅游业务,积极投资合并旅游公司,如,万达集团收购旅行社和酒店,阿里巴巴开辟电子产业飞猪APP,京东搭建综合旅游平台,各各五星级酒店支持线上预订等等各商业巨头纷纷投资旅游业,使旅游业成为人人抢手的“香饽饽”。

这为旅游节庆活动逐渐走上市场化和产业化,减少政府的全权操作,让企业接手运作、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形成企业为主、政府为辅的多元化运作模式。

(四)威胁

1.空气污染,雾霾困扰

近几年,南京的雾霾严重,已经给南京的各方面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南京市环保局发布空气质量数据,截止2016年12月31日,南京地区PM2.5年平均浓度达73微克/立方米,较去年下降9.9%,全年一共发生重度污染39天,超过国家标准109%。

雾霾问题是阻碍南京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仅省外的旅游者会下降,还会流失南京城内的市民的流量,市民会“逃离”空气污染,到其他城市去旅游,有些城市针对津京冀地区的重污染推出“换肺游”一系列生态旅游活动项目。

这时南京应该致力于治理空气污染,解决这一问题是刻不容缓。

2.区域竞争激烈

京津冀都市经济圈是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圈之一,虽然南京作为国家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但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达930处,居全国第一位。

拥有长城、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清西陵3项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保定、邯郸、承德、正定、山海关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河北是长城途经距离最长、保存最完好的省份,境内长城遗存达2000多公里。

随着区域合作的逐渐加强,2022年冬奥会也是南京和河北省张家界携手举办,所以河北在旅游业上是南京的有力竞争者。

2017年,天津市政府为进一步活跃天津旅游市场,增加旅游消费,丰富来津游客和天津市民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