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8512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docx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概述

《三国演义》情节简述

第1回至第14回汉黄巾起义,群雄登场

1、请简述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第1回)

汉朝末年,黄巾倡乱,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榜至涿县,为刘备所见,叹息之余,偶遇屠户张飞,张飞见刘备出生不俗,便约其至村店饮酒,期间又遇因杀恶霸而逃难的关羽,三人志趣相投,次日便于桃园处结义,相约共谋大事(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117字)

2、请简述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多机变”的故事情节(第1回)

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

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

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

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127字)

3、请简述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第2回)

刘备平定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

不久,督邮前来巡查。

刘备因没向督邮送钱而遭督邮陷害。

消息传至张飞耳中,张飞气得两眼圆睁,咬碎钢牙,冲进馆驿揪住督邮的头发,扯到县衙前,绑在马桩上,用柳条使劲抽打,一连打断十几根柳条。

幸好为刘备及时制止,而后三兄弟弃官投奔刘恢。

(130字)

4、请简述李肃说吕布弃义父丁原投靠董卓的故事(第3回)

董卓进京后宴请大臣,提出废帝想法。

荆州刺史丁原表示反对,并于次日,派义子吕布搦战董卓,董卓大败而逃。

正当董卓犯愁之际,部将李肃挺身而出,说他与吕布是同乡,只要董卓愿让出赤兔马和金银珠宝给吕布,他定能叫吕布背叛丁原,投降董卓。

董卓许之。

果不其然,吕布一见赤兔马便喜爱得不得了。

当夜便将丁原杀害,投效董卓,拜董卓为干爹。

(158字)

5.、请简述曹操献刀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第4回)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伺机行刺,见董卓倒身卧于床上时,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灵机一动,忙称自己有口宝刀,欲献董卓。

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称想试试董卓赐的马。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135字)

6.、请简述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第4回)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与陈宫一道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

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出庄买酒。

不料曹操听闻磨刀声竟怀疑吕伯奢家人要杀自己,遂将其一家八口杀害,随后在途中又逢买酒而归的吕伯奢,为绝后患,趁其不备,挥剑杀之灭口,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130字)

7、请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第5回)

董卓战将华雄连斩诸侯联军二将,袁绍无措,关羽毛遂自荐,因官阶太小,袁术反对;曹操力荐,关羽立下军令状。

曹操备了热酒一杯,关羽却说待他斩了华雄后再饮不迟。

众诸侯听得关外喊声大举,不一会,关羽马到中军,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116字)8、请简述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第5回)

董卓听说华雄被杀便派吕布驻守虎牢关。

袁绍派八路大军前去攻打,却被吕布连杀数将。

情急之下,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

关羽见张飞不敌吕布前去助战,厮杀三十回合,仍不敌。

刘备见状飞马掣剑斜刺过来,三人轮流厮杀吕布,吕布难以招架,便朝刘备虚晃一戟,拍马冲出包围圈,逃回虎牢关。

(135字)

9、请简述连环计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第8、9回)

董卓为乱朝政。

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

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

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

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的部将杀死。

(123字)

10、请简述三让徐州的故事(第12回)

曹操为报父仇发兵攻徐州,刘备与孔融前往救援陶谦。

陶谦感刘备之德欲将徐州牧之位让与刘备。

刘备辞谢不受。

/刘备劝退曹军后,陶谦又欲让徐州,刘备亦不受,只答应屯军小沛。

/而后陶谦病危,临终再次将徐州托与刘备,刘备方才接受。

(106字)

11、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第14回)

第十五回至三十三回曹操袁绍之争——官渡之战

1、孙策雄踞江东(第15回)

2、请简述吕布射戟辕门(第16回)

袁术派大将纪灵进攻刘备住地,袁术送粮请吕布助战,刘修书请吕布解围,吕知助袁不利已,但碍送粮之面,便在辕门设宴和解。

纪灵与张飞斗气,吕大怒,令左右树戟150步辕门外,若一箭中戟小枝,两家罢兵;不中,各自安排厮杀;不从其言者,并力拒之。

吕果中,双方罢兵(131字)

3、请简述典韦之死(典韦拼死救主)(第16回)

宛城之战中,张绣用贾诩之计夜袭曹营,先让人将典韦灌醉,再命人偷了典韦的短戟,致使典韦在掩护曹操出逃之时,身无片甲。

虽奋力以腰刀砍杀二十余敌,终因寡不敌众,中枪大叫数声而死。

死后半晌,尚无一人胆敢进入。

曹操获悉痛失典韦后自称比失去了长子和侄儿还要悲痛(125字)

4、请简述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第17回)

曹操征张绣途中,恰逢稻麦成熟,为显示爱民之心,曹操下令要求众将士不准纵马毁麦。

没想到禁令刚下,曹操的马受惊跑入麦田,踏毁麦田。

此时,曹操假意叫来行军主簿,要求议罪。

主簿犯难,谋士郭嘉便引《春秋》中“法不加于尊”的说法为其开脱,曹操顺水推舟,割发代首以示众人。

(129)

5、简述夏侯惇(dūn)拨矢啖睛(第18回)

夏侯惇奉操命征讨吕布以助刘备,行进中遇布猛将高顺,便出马迎战。

战四五十合,高顺败下阵来。

夏侯惇追高顺,却被布将曹性偷袭,射中左眼。

夏侯惇急拔箭,却连眼珠拔出,大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纳于口啖之,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

曹性死,夏侯惇纵马便回。

两军闻之骇然。

(129)

6、简述白门楼吕布殒命(第19回)

操淹下邳,吕布恃有赤免马,沉溺酒色不出战。

布部下起离心,盗赤兔马献操,插白旗欲献东门。

曹军攻城,吕布迎敌,少憩门楼之时却被叛将生擒。

操在白门楼上处置吕布。

吕布盼刘备相助,并愿辅操定天下。

曹问备何如,备提董卓之事,吕布怒骂备无信。

操下令将吕布缢死,割首示众。

(128字)

7、许田打围(第22回)

8、简述曹操煮酒论英雄(第21回)

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种菜掩人耳目。

一日,曹操请刘备坐饮畅谈。

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答了袁绍等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

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大为吃惊,匙箸落地。

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吃惊,使曹操认为其胆小如鼠,不复怀疑。

(122字)

9、张飞诈醉擒刘岱(第22回)

10、简述祢衡击鼓骂曹(第23回)

曹操欲使人劝说刘表归顺,孔融荐祢衡。

曹操见之,不加礼,祢相讥,又批斥其人才。

曹操恼怒,命其为鼓吏以辱之。

祢衡于宴上裸衣击鼓,痛骂操。

操不愿负杀戮贤士之名,遂遣之。

祢衡在众人的劝说下奔赴荆州。

至荆州祢又讥讽刘表,刘为免受害贤之名,遣其去见黄祖。

祢衡后被黄祖杀死。

(130字)

11、简述关公约“三事”(第25回)

曹操率军征讨刘备,刘备投奔袁绍,关羽被曹操围困在土山之上。

操使张辽前往说之。

辽具说关公拼死有三罪,降操有三利。

关公亦有三约:

降汉不降曹;礼待二嫂;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当辞去。

操从其言。

关公告甘、糜二夫人后降操。

(105字)

12、简述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第27回)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

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

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东岭等五个关口受到孔秀等六将的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132字)

13、简述典故:

身在曹营心在汉(第二十六、二十七回)

(这一典故常用来比喻人在某一方挂职,心却向往另一方。

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礼遇甚厚,拜为偏将军,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身在曹宫心在汉,“降汉不降曹”。

为报曹操知遇之恩,他杀颜良,诛文丑,解曹军白马之围,但绝不能背叛刘备。

后来,关羽打听到刘备下落,拜书告辞曹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找到刘备。

(134字)

14、古城会(第28回)

15、请简述许攸问粮(第30回)

官渡之战前夕,许攸为袁绍所逼而投奔曹操。

曹知许来投,跣足出迎,还先拜于地。

攸说明来由,并问曹军军粮多少。

操先答可支一年后改口半年,攸拂袖出帐,操为挽留攸曰“三月耳”,攸笑操果为奸雄。

操就附耳说只有此月粮。

攸大声道“粮已尽矣”,操愕然。

而后,攸出谋取乌巢,使曹军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131字)

16、火烧乌巣(第30回)

17、请简述官渡之战(这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第30回)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

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夜袭乌巢。

袁绍只派少

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

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128)

18、请简述许攸献计夺冀州(水淹冀州)(第32回)

袁绍死后,其子袁尚兵退冀州。

为助曹操夺取冀州,许攸献计,令曹操决漳河之水淹城。

守城审配闻此仅是暗笑,不作防备。

不想,当夜,曹操添十倍军力并力发掘,等到天亮,竟挖出两丈深的战壕。

然后引漳河水灌之,水淹冀州。

以致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

终而被曹军攻破,审配被斩,陈琳投降。

(136字)

19、进军乌恒平定辽东(第33回)

第三十四回至第五十回赤壁之战

1.刘备之“髀肉复生”(第34回)

[成语解释: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

刘表邀刘备荆州相会。

席间,刘备反对刘表废长立幼,自觉语失,起身如厕。

因见髀肉复生而潸然流涕。

刘表怪之,刘备解释说是因为久不骑马,导致髀里肉生,又感慨老之将至,功业未建。

刘表以“煮酒论英雄”之事安慰刘备,不料刘备竟乘酒兴失口言说天下碌碌之辈,不足为虑。

刘表默然。

(130字)

2.请简述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34回)

刘表夫人蔡氏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遂与其弟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宴欲害刘备。

宴上,荆州幕宾伊籍将蔡氏阴谋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逃脱。

蔡瑁闻讯,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

刘备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马遂纵身而起,跃过檀溪。

刘备脱险。

(131字)

3、简述刘备的治理新野(第34-35回)(这是很能说明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

)刘备受命屯驻新野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的批评,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

他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

”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

“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120字)

4、简述元直走马荐诸葛(第36回)

徐庶之母被曹操取许都,程昱仿徐母字叫徐庶归曹。

徐庶接信后念母,与刘备别,刘备置酒饯行,泣留不肯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

徐庶匆匆离去。

后因树林隔断视线,刘备命尽伐之,以免阻挡自己望徐庶之目。

忽徐庶拍马而回,荐诸葛亮后再别刘备,之后刘备便有三顾茅庐之美谈。

(125字)5、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第36、37回)

谋士徐庶曾经辅佐刘备大胜曹操。

后来,曹操捉得其母,并伪造徐母亲笔信,将徐庶骗去许昌。

徐母得徐庶为尽孝而离开刘备后,痛斥徐庶,并上吊身亡以绝徐庶尽孝之念。

从此,身在曹宫的徐庶便践行离别刘备的誓言,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

(107字)

6、简述三顾茅庐(第3

7、38回)

由于徐庶的推荐,求贤若渴的刘备便带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亮外出。

第二次,刘备他们冒雪来访,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

备留信表敬慕之情。

第三次,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拱手立于阶下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

诸葛亮为刘备的诚心所感动,终于答应出山。

(129字)

7、简述火烧博望坡(第39回)

三国前期,势力强大的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南下攻打刘备。

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在新野。

曹操派大将夏侯惇进攻新野。

这时刘备已经请出了诸葛亮。

诸葛亮在博望坡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

夏侯惇果然中计。

大败而归。

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

(118字)

8、上楼抽梯(第39回)

9、请简述火烧新野(第40回)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未知是计,造饭安歇。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军士飞报火起,曹仁还言是造饭不慎所致。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133字)

10请简述刘备携民渡江[评论:

这是最以体现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

](第41回)

当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新野、樊城之民“虽死,亦愿随使君!

”于是,刘备不顾众将反对,坚持认为“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他沿途收留难民,扶老携幼,含辛茹苦,上演了“携民南行”的悲壮一幕。

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便却使刘备赢得了民心。

11、赵云单骑救主(第41回)

12、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第41、42回)

曹操十万大军进攻荆州,刘备带领几千士兵和数万百姓南逃,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小。

曹军四下涌来,赵云把刘备小儿子阿斗裹在怀中,出生入死,终于杀出重围,回到刘备身边。

当赵云把阿斗递到刘备怀里时,刘备却把阿斗摔到地上,说为这儒子,差点损他一员大将。

赵云见此大为感动,一生尽忠蜀汉。

(135字)

13、张翼德大闹长坂桥(这是《三国演义》是最能体现张飞“勇猛”的片断。

)(第42回)为给兵败势危的刘备赢得喘息之机,张飞当阳长坂桥上仅凭身边二十余骑布成疑阵,自己则在大队曹军赶来之时,倒竖虎须,圆睁环眼,紧握蛇矛,稳稳地立马于桥头,用三次大喝,喝破了曹操身边将士夏侯杰的肝胆,当场倒撞马下,并使曹操大惊失色回马而走,刘备得以脱身。

(123字)

14、诸葛亮舌战群儒(这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外交故事。

)(第43回)

在曹操拥兵南下的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意在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

在东吴的朝堂上,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有力批驳了东吴儒生的“降曹”论,并最终智激孙权周瑜,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

(125字)

15、智激孙权(第43回)

16、智激周瑜(第44回)

17、简述周瑜的反间计(或“蒋干盗书”“蒋干中计”)(第45回)

赤壁之战前,蒋干自告奋勇,充当曹操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

周瑜正担心新降曹的蔡瑁和张允助曹训练水军,便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接待蒋干,并佯醉与蒋干同床酣睡,诱导蒋干盗走事先伪造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

急于立功的蒋干和生性多疑的曹操果然中计,蔡张被杀,周瑜反间计大获成功。

(137字)

18、请简述苦肉计(第46回)

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

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

尤其是在曹操奸细蔡中、蔡和面前为战、降问题争吵。

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

随后黄盖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

(122字)19、请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120字左右)(第46回)

孙、刘联合抗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便以联军用箭为名,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却立下军令状说三天可完成。

诸葛亮利用大雾的掩护,以绑满稻草人的船只靠近曹营,击鼓呐喊,骗得曹军乱箭齐发,箭纷纷射在稻草人上,天明后清点,箭已超十万支,周瑜之计未能得逞。

(122字)

20、请简述“连环计”的故事(120字左右)(第47回)

(连环计就是让敌人自己牵制自己,然后再去谋取。

用一条计谋使敌人自己牵制自己,再用一计进攻敌人,两条计谋结合起来运用,就能够摧毁势力强大的敌人。

赤壁之战前夕,庞统向周瑜献连环计,瑜设计使蒋干邀庞统到曹营。

操与统同观营寨,又共论兵法。

统对答如流使操敬服。

统乘机提出:

大江中风浪不息使北兵易生疾病。

可将大小船配搭,首尾用铁环连锁,铺阔板以便人马行走。

操闻之大喜,派人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

这为周瑜火攻曹军提供有利条件。

(138字)

21、请简述曹操横槊赋诗(第48回)

建安十三年冬,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抵江北,欲灭孙刘,统一天下。

明月皎洁之夜,操在江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

操请诸将为统一同心协力,日后共享富贵。

酒酣,操取槊立船头,慷慨而唱《短歌行》,表达对贤才的渴慕。

歌罢,刺史刘馥说此歌不祥,操乘醉用槊将其刺死,后果乐极生悲,险些在赤壁一战丢性命。

(138字)

22、火烧赤壁(第49回)

公元二世纪末,东汉衰落,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占据了中原、巴蜀和江东地区。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于是吴蜀联合抗曹。

因为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

先是“凤雏”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再是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最后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

于是,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

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

魏军本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起,死伤无数。

魏军逃跑。

23、华容道义释曹操(第50回)

第五十一回至第七十四回刘备扩张地盘(争荆州,夺益州,争关中)

1、请简述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故事(一气周瑜)(第51回)

赤壁战后,周瑜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刘备驻守地小物薄的公安,不利发展。

于是刘备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

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非但不借,反利用联姻软禁刘备。

周瑜

病故,鲁肃继任。

鲁肃从抗曹战略出发劝孙权暂借荆州。

刘备借得后,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133字)

2、请简述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二气周瑜)(第54回)

孙权向刘备讨还荆州遭到拒绝后,周瑜向孙权献上“美人计”;用孙权之妹为饵,将刘备骗到东吴,逼还荆州。

诸葛亮将计就计,让刘备择日就亲,并给赵云三个锦囊,教赵云依次而行。

结果,刘备一行人按照锦囊中的策划,私会乔国老,智激孙夫人,其后又再气周公瑾,使得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133字)

3、请简述三气周瑜的故事(第51、55、56回)

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荆州,却被诸葛亮抢先夺去,火气攻心,箭伤破裂;瑜本想假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这一机会,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亮让赵云依锦囊行事,使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再次生病;周瑜想用“假途灭虢”之计取荆州,被诸葛亮识破,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连叫数声而死。

(138字)

4、请简述“卧龙吊丧”(第57回)

周瑜气死后,诸葛亮与赵云引五百军,具祭礼,乘船前往柴桑口吊祭。

亮设祭物于周瑜灵前,亲自奠酒,跪读祭文,哭诉二人合力抗曹之谊及从此更无知音之憾。

东吴诸将始欲杀亮,皆被其哀哭所感动,自思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

诸葛亮祭罢,遇庞统,劝统投奔刘备,然后安然返回荆州。

(138字)

5、请简述“风雏理事”(第57回)

鲁肃、孔明各作荐书劝庞统投奔刘备。

统见了备未出示荐书。

备因统貌陋且长揖不跪而不悦,便让统任耒阳县令。

统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

备大怒,让张飞去讯问。

张飞见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欲问罪。

统便在不到半日间将百余日所积公务尽皆剖断,曲直分明,令人叹服。

张飞的力荐和鲁孔的荐书让统被重用。

(140字)

6、请简述曹操割须弃袍(第58回)

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

“穿红袍的是曹操!

”便脱下红袍。

又听见大叫:

“长胡子的是曹操!

”便惊慌割了胡子。

又听见:

“短胡子的是曹操!

”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

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

曹操逃脱。

(129)

7、刘备进入西川(第60回)

8、请简述赵云截江夺阿斗(第61回)

孙权依张昭之计教周善乔扮商人潜入荆州,谎称国太病重,要孙夫人带阿斗回东吴探望,以便用阿斗换荆州。

孙夫人中计不告而别。

赵云得知阿斗被带走,便驾小船拦截,跳上吴船夺过阿斗,但船已到江心,进退不得。

恰逢张飞巡哨赶到,跳上吴船杀了周善,抱起阿斗与赵云一起回船,放孙夫人独自一人回到江东。

(139字)

9、刘备抢夺水关(第62回)

10、请简述庞统之死(第63回)

刘备在军师庞统辅佐下,夺取涪城,斩了冷苞之後,与庞统分兵进取雒城;出发前,庞统马失前蹄,刘备让他换乘自己所骑白马;庞统走小路,行至一地势逼窄之处,听说此地名叫「落凤坡」,大惊,急令退军,却被埋伏於此的张任军认作刘备,乱箭射死。

(113字)11、请简述张飞义释严颜(第63回)

孔明令张飞领兵讨巴郡,太守严颜坚守不出,欲等张粮尽自退。

张见状,下令二更吃饭,三更拔寨,欲假意绕过巴郡。

严得报,领兵伏于小路欲堵杀张。

不料张令一兵士扮己押粮草先过,其从后杀来战十余回生擒严。

严视死如归,张见严面不改色,甚敬之,亲解其缚,请其上坐,低头便拜。

严感张恩义,乃降。

(137字)

12、请简述关云长单刀赴会(第66回)

鲁肃为夺回荆州,设酒宴招待关羽。

席间埋伏刀斧手,如其不从,便欲杀之。

关羽仅带数名随从,轻驾小舟,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绝鲁肃的要求。

最后佯推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至江边才放手道别。

刀斧手见鲁肃被困,未敢轻易下手。

关羽顺利回到荆州,东吴智讨荆州的计划破产。

(133字)

13、请简述曹操平定汉中地(第67回)

曹操兴师征汉中。

鲁肃命张卫率兵到阳平关迎击曹军,双方相持五十余日。

操命夏侯渊、张郃(hé)分兵袭张鲁军,夺阳平关,直抵南郑。

张鲁命勇将庞德出战,操用计使庞被俘投降。

张逃往巴中,操追至城下。

张被谋士杨松出卖,下马投降,操封张鲁为镇南将军,而将杨松斩首。

汉中至此皆平。

(140)

14、请简述得陇望蜀(第67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汉中太守张鲁投降,士气大振。

主簿司马懿和刘晔皆建议宜当乘势起兵攻打西川的刘备,以绝后患;以为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

曹操却认为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并叹曰: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

”遂按兵不动。

(110字)

15、请简述猛张飞智取瓦口隘(粗中有细)(第70回)

曹将张郃守着险隘不出战,张飞每日醉坐山前辱骂。

诸葛亮命人送好酒给张飞。

张飞布置了魏延等奇兵,让其他士兵大饮,还令二小卒戏相扑。

张郃怒而下山劫张飞营寨,一枪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