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8668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

大学语文复习题

大学语文复习题

一、文学知识

1、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

(A竺可桢√B朱光潜、C钱钟书、D华罗庚)

2、具有“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

(A欧·亨利√B莫泊桑、C契柯夫、D屠格涅夫)

3、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白居易√B柳宗元、C王安石、D韩愈、)

4、主张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

5、下列诗歌中属于绝句的是

(A陶渊明《饮酒》、B李白《行路难》、

C王维《山居秋暝》、C杜牧《泊秦淮》√)

6、下列诗歌中属于律诗的是

(A陶渊明《饮酒》、B李白《行路难》、

C王维《山居秋暝》√、D杜牧《泊秦淮》)

7、下列诗人中属于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是

(A李白、B王维、C王昌龄√D杜甫)

8、成语“狡兔三窟”出自于

(A庄子《秋水》、B《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C《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D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9、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叠字√、B夸张、C拟人、D比喻)

10、下列作品中属于奏章的是

(A《答司马迁谏议书》、B《谏逐客书》√、

C《报刘一丈书》、D《答李翊书》)

11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

12、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A仕途失意B伤春惜别C羁旅行与之苦√D怀古叹今之悲)

13、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A清新俊逸B沉郁顿挫√C苍凉悲壮D沉哀凄苦)

14、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

(A《氓》√B《国殇》C曹操《短歌行》D杜甫《蜀相》)

15、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是一首

(七言绝句B七言歌行C七言律诗√D七言古诗)

16、刘义庆《世说新语》是一部

(A.传奇小说B.讽刺小说集C.笔记小说集√D.志怪小说集)

17、下列作品中,属于游记散文的是

(A.《往事》B.《香市》C.《故都的秋》√D.《北方》)

18、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的短篇小说集的是

(A.《野草》B.《阿Q正传》C.《朝花夕时》D.《彷徨》√)

19、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 )。

(A.苏轼 B.李清照C.柳永√  D.辛弃疾)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于

(A.《关山月》 B.《从军记》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短歌行》)

2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夸张√B比喻、借代C比拟、夸张D比拟、借代)

22、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一部小说是

(A.《断鬼抢》B.《苦恼》√C.《往事》D.《米龙老爹》)

23、《寡人之于国也》中“五十步笑百步”用的修辞手法是

(A.象征B.夸张C.拟人D.比喻√)

24、下列作家中,属于创造社的是:

(A.茅盾B.巴金C.郭沫若√D.冰心)

25、“贻笑大方”的成语来源于

(A《秋水》√B《寡人之于国也》C《论贵粟疏》D《战国策》)

2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A.庄子 B.孟子√C.孔子 D.韩非子)

27、11.从体裁看,《灯下漫笔》是

(A读书笔记B小说C记叙文 D杂文√)

28、下列诗歌中属于山水诗的是

 (A.《关山月》 B.《蜀相》C.《山居秋暝》√ D.《泊秦准》)

29、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

(A新月社√B创造社C语丝社D文学研究会)

30、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A.欧·亨利B.契诃夫C.屠格涅夫D.莫伯桑)

31、下例作品属于说明文的是

(A《选择与安排》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C《香市》D《故乡里的野菜》)

32、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著名论断的作家是

(A培根√B高尔基C契柯夫D欧·亨利)

33、小说《羊脂球》的作者是   

(A.契诃夫 B.欧·亨利C.莫伯桑√ D.屠格涅夫)

34、下列句子中“诸”可译为“之于”的是(   )。

A.京叛共叔段,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B.嵩又取架上诸市,试以问巡。

C.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候。

D.诸校尉无罪,乃我自矢道。

35、鲁迅小说《风波》的背景事件是   

A辛亥革命B.1917年张勋复辟√

C.“五四”运动   D.“长毛造反”)

36、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 B.演绎法√C.归纳法  D.对比法)

3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于(   )。

    (A.《饮酒》√B.《行路难》C.《从行军》D.《短歌行》)

38、成语“分崩离析”出自于

(A《秋水》B《寡人之于国也》C《季氏将伐颛臾》√D《战国策》)

39、《香市》的作者是

(A郭沫若B沈雁冰C茅盾√D巴金)

40、散文诗《门槛》的作者

(A培根B屠格涅夫√C欧·亨利D契柯夫)

二、简答题:

(诗词部分要求背诵)

1、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问题:

曹操《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

答案:

表达了曹操在实现一统天下的霸业时,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思想。

问题:

曹操《短歌行》中的: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借用了哪一个历史典故?

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

答案: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在吃饭时多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为接纳贤士人才而中途停止吃饭。

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情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问题:

曹操《短歌行》是作者什么时期的作品?

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短歌行》作于曹操晚年。

在诗中,他感叹光阴易逝,功业难就,渴望像周公一样招纳贤才,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陶渊明《归田园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问题: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陶渊明《归田园居》:

中的: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

答案:

关在笼里的鸟怀念往日的树林,养在池塘里的鱼思念从前的深渊。

这句诗把官场比作“樊笼”,表达了作者厌恶官场生活,希望早日离开官场回到大自然中去,弃官归隐,躬耕田间,自由自在生活的心情。

问题:

陶渊明《归田园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中的“羁鸟、池鱼”和“旧林、故渊”分别指什么?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答案:

羁鸟、池鱼:

指官场中的人。

也指自己。

旧林、故渊:

作者向往的大自然和田园生活。

在官场中生活如同束缚在笼中的鸟,养在池中的鱼是不自由的。

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离开官场,回到田园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的心情。

3、苏轼《水调歌头》上片: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问题:

苏轼《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答案:

表现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既想超然物外,登临仙境,又难以割舍现实生活。

问题:

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为例,作者最后的选择说明了他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执著现实,热爱人间生活。

词人由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向积极的入世思想的转变过程中,最终出于对生活的热爱和作者豁达的个性,还是得出了人间胜过天上的结论。

4、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题:

王维的诗素以诗中有画著称。

请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境界?

答案:

诗中描绘了这样一幅春意图:

姑娘们罢了衣服,说说笑笑从竹林里回家去。

渔船顺流而下,水上的莲叶便摇动起来。

问题:

王维《山居秋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表达了作者隐居山中的意愿。

5、李白《行路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问题:

前两句使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

这两句诗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

前两句使用的是象征(或“比喻”、“比兴”)。

用路途艰难比喻仕途(或“世路”、“人生”)的艰难。

问题:

后两句诗所用典故涉及到哪两个历史人物?

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后两句诗所用典故涉及到的两个历史人物是吕尚(或姜太公)、伊尹。

借古人事例,表明自己对前途(或仕途、人生)的希望(或信心)。

6、李清照《一剪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问题: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答案:

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相互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问题: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答案:

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7、李煜《浪陶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问题:

这首词上片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答案:

这首词上片写的是天未明之时作者被雨声惊醒,回忆起梦中的片刻欢乐,跟眼前的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

问题:

这首词下片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答案:

这首词下片写的是作者凭栏遥望,看不见故国,抚今思昔,真有天壤之别。

充分描绘出作者亡国后的凄凉心境。

8、《秋水》写了那两个神话人物?

他们对话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

神话人物是河伯(河神)和北海若(海若、海神)

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这就是河伯和海若对话的主旨。

9、《爱尔兰的灯光》的中心线索是什么?

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是由什么所引发的?

答案:

中心线索是灯光。

故居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

10、闻一多《一句话》中说: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请说明“一句话”是指那句话?

“火”喻指什么?

答案:

一句话”是指的是“咱们的中国”。

“火”隐喻民主革命。

11、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两次写到南国之秋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用南国之秋的色淡味浅来反衬北国之秋的色浓味深。

12、艾青在《北方》以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抒发了诗人对日本铁蹄下祖国北方人民的忧虑和挚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

三、填空题

1、鲁迅的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2、散文《故乡的野菜》的作者是(周作人)。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杜甫)。

4建国后,老舍戏剧的代表作是《》和《茶馆》。

(龙须沟)

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6、律诗的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和尾联。

(颈联)

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8、《饮酒》:

“,心远地自偏。

”(问君何能尔)

9、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和环境。

(情节)

10、《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中的第一篇。

(永州八记)

11、小说《苦恼》的主人公名叫。

(姚纳)

12、、在《论快乐》一文中,钱钟书认为“快乐”是由决定的。

1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14、“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5、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有《》和《》。

(《呐喊》《彷徨》)

16《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的主旨是“借种树比喻。

”(育人)

17《蜀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8“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19、《关山月》:

“笛里谁知壮士心,”。

(沙头空照征人骨)

20、李清照是宋代派的代表人物。

(婉约)

2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2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23、“竹喧归浣女,”。

24、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运用了伊尹典故的诗句是“”。

(忽复乘舟梦日边)

25、《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女神)

26、诗集《北方》的作者是。

(艾青)

27、元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末”指的是。

(张生)

28、《一句话》这首诗选自闻一多的诗集《》。

(死水)

29、《论学问》一文的作者是。

(培根)

30、建国后,老舍戏剧的代表作是《》和《龙须沟》。

(茶馆)

※第二大题中需要背诵的诗词。

 

四、词语解释题: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兴:

起床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

灾荒

3.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几:

接近

4.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字:

养育

5.直挂云帆济苍海。

济:

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

面对;对

7.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数:

天数;规律

8、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

差错

9、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信:

真诚

10.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阙:

11.姜氏河厌之有?

厌:

满足

12.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

亡:

逃跑

13.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秀:

吐穗;开花

1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

种植

15.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题:

16.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

固:

坚决

17.上下相孚,才德称位。

孚:

融洽;信任

18.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

恐怕;大概

19.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讲:

议论;考虑

20.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扣:

敲击

21.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

悔改

22.不违农时,固不可胜食也。

胜:

尽;完

23.援玉枹兮见击鸣鼓

援:

拿起

24.玉盘珍馐直万钱。

直:

25.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

大概

26.弃甲曳兵而走

走:

27.山居秋暝。

暝:

黄昏

28.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鼓:

弹;演奏

29.下官此来,并非擅造谭府

造:

30.异到行,可数百里。

可:

大约

 

五、翻译题:

1、虏多且近,当有急,奈何?

当有急,奈何:

情况紧急,怎么办?

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

既来之,则安之:

在使他们来了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

3、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季氏将伐颛臾》)

客何负于秦哉:

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地方?

4、曰:

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

(《答吴充秀才书》)

职于文而已:

只管做文章罢了。

5、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郑伯克段于鄢》)

若弗与:

若果不是这样。

6、山无陵,江水为竭,乃敢与君绝!

(《诗经》)

江水为竭:

江河里的水枯竭了。

7、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郑伯克段于鄢》)

无生民心:

不要使老百姓产生二心。

8、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陈情表》)

无以终余年:

没有办法度过她的余生。

9、公子吕曰: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郑伯克段于鄢》)

君将若之何:

您将对他怎么办?

10、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大王见臣列观:

大王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与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寡人之于国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拿着)斧头按着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

13.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李将军列传》)

为虏所生得:

被敌人活捉。

14.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使不辱于诸侯:

出使不能受诸侯欺辱。

15.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引绳而绝之:

拉绳子而是它断开。

16尉曰:

“今将军尚不能夜行,何乃故也!

”(《李将军列传》)

何乃故也:

何况是过去的(将军)呢!

17岁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故不我若也。

(《种树郭橐驼转》)

故不我若也:

所以不如我(比不上我)。

18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李将军列传》)

祸莫大于杀已降:

灾祸没有比杀死已经投降的人更大的了。

19既无叔伯,鲜有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陈情表》)

晚有儿息:

很晚才由儿子。

20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汪洋相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以为莫己若者:

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

六、分析题

(一)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重,相当的待遇了。

到夏天,他们仍旧在各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

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地往来。

1、“仍然不平而且康健”的九斤老太的“口头禅是什么?

答案:

一代不如一代。

2、六斤“新近裹脚”,“在土场上一瘸一拐地往来”有何深刻的寓意?

答案:

小说以六斤落笔可以说意味深长,六斤那新近裹过的脚,会继续走她的曾祖母、祖母、母亲走过的路上一瘸一拐地走下去,说明封建主义还在禁锢着年轻一代。

3、这个结尾与小说的主题有何关系?

答案:

这个结尾说明,风波过去之后,一切依然如故,辛亥革命没有给中国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农民仍处在封建势力、封建思想的控制和统治之下。

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封建势力还会卷土重来。

从而进一步深化主题。

(二)阅读《长亭送别》【朝天子】一曲,回答问题。

暖溶溶玉酷,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眼面前茶饭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比喻什么?

2、这样比喻表现了崔莺莺什么思想?

答案:

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比喻功名利禄。

2、这段唱词,正面塑造了崔莺莺的形象。

表现了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爱情自由,真挚专一,对功名利禄则表示鄙弃,并将其比喻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充分表现了崔莺莺蔑视功名利禄,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

(三)阅读梁启超《论毅力》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孔子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

“有为者,譬如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了。

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1.作者引用孔、孟名言是要说明什么?

答案:

梁启超的《论毅力》从成败二字起笔,以设问提顿蓄势,提出了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其意本在激励当时志士仁人从事资产阶级改良活动,以坚韧的毅力战胜逆境,争取成功。

所以文章结尾处引用孔子、孟子的名言是为了说明主题,即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

2.孔、孟的话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答案:

类比法和对比法

(四)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但我们也就像古人一样,永远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

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欲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

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1、篇文章中“古已有之”的时代是指哪两种时代?

答案: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2、“第三时代”指的是哪种时代?

答案:

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或“不做奴隶的时代”)。

(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宝钗见他睁开眼睛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

便点头叹道: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于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理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1.这段话是通过哪两种手法描写薛宝钗的?

答案:

语言描写和肖像描写。

2.薛宝钗的话里包含着什么意思?

答案:

两个含义:

向宝玉表示了爱慕之心,另一方面又借机对宝玉进行规劝。

3.从中可见薛宝钗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是一个真心爱慕宝玉,但又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少女。

(六)阅读契诃夫《苦恼》的结尾部分,回答问题。

姚纳沉默一忽儿,接着说:

“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援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崽子,你就是那小崽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你小崽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要伤心吗?

……”

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

姚纳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

1、马车夫什么要向小母马诉说内心的苦恼?

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案:

因为姚纳无处诉说丧子之痛。

它反映了下层社会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

2、对于小母马的描写有什么用?

答案:

将马车夫的处境与小母马相类比;以小母马的通人情与人的冷漠相对比。

(七)阅读《香市》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是“香市”中主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

②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绳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

③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

④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1、本段文字分为①、②、③、④四层,请概括出各层大意。

答案:

①总写香市活动的内容;

②写社庙前广场上的热闹景象;

③写庙里的热闹景象;

④写庙里庙外的声响。

2、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一种描写方法?

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场面描写,以昔日香市的热闹景象对比今日香市的萧条、冷落,突出全文主题。

(八)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太史公曰: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词。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谚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

(用竖线在文中标出)

答案:

太史公曰: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词。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谚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并说明这句话的喻意是什么。

答案:

桃树和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由于它们花实并茂,能够吸引人们的爱慕,以致在树下自然地踏出一条条小路。

作者借用桃树和李树比喻里将军虽然不善于辞令,却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与怀念。

3、通过这段文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透露出作者对李将军由衷的同情与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