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8851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docx

铝合金门窗制造工艺操作规程

文本名称

铝合金门窗(下料)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企业根据产品的特性设立质量关键工序控制点2个(a)下料控制(b)组装控制、质量控制要求如下:

1、在下料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检查设备的运转和润滑,调∠整好下料尺寸限位,同时,对下料前的型材进行检查,对较严重缺陷的型材,设法套料或退回,准备工作做妥后再进行下料。

2、要利用铝型材的长度,结合下料加工尺寸,合理套用型材下料,长度的允许偏差为L±0.5毫米,角度偏差为∠±5′,加工毛刺应小于或等于0.2毫米。

3、下料时,应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好首检、中检、尾检的三检工作,抽检率不低于5%,数量少的不低于3件。

4、根据型材的断面大小来调整锯床的进刀速度,否则机器会损坏,锯片会爆裂,工件会变形。

5、下料后的产品构件应按每工程、规格、数量进行堆放,并分层用软质材料垫衬,避免型材表面受损。

6、检测工具:

钢卷尺、万能角度尺。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文本名称

平开铝门窗(组角)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1、复检构件加工是否合格,安装零件内衬板是否装好,确认组角后无问题存在,方可组角装配。

2、装配组角时,应把扇(构件)平放在组角机托架上,按工艺技术标准和产品生产设计图样、规格尺寸配置的构件进行四角连接。

3、组角后的连接处应平整、无扭拧,对存在的缺陷必须进行校正处理。

组角后二件不平度应≤0.4mm,二件间隙应≤0.3mm,宽度或高度外形尺寸≤2000mm允许偏差±2.0mm,>2000mm允许偏差±2.5mm,对角线长度≤3000mm允许偏差≤2.5mm,>3000mm允许偏差≤3.5mm,搭接量四周均匀,允许偏差±1.0mm。

4、组角成形后,应根据规格进行分类堆放,并用软质材料垫衬,防止型材表面

擦伤。

5、控制方法:

自检和抽检,自检100%,抽检5%,最少不低于3樘。

6、钢卷尺、塞尺、游标卡尺、深度尺、φ20园柱棒。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文本名称

推拉铝门窗框、扇(组装)工序质量控制点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1、在装配时应把待装配的构件平放在装配台上,按工艺技术标准和产品生产设计图、规格尺寸配置的构件进行四角连接,成形装配。

2、框组装:

应粘贴四角防水胶条,上框放入防盗定位块,组成框旋紧固定螺钉。

3、扇组装:

a、各构件穿密封条,密封条加长2%穿入,在上部点入硅胶粘结。

b、玻璃上包U型密封条,上下框先装下部装入玻璃垫块,装竖料时应在侧面垫入防震垫块,并用玻璃胶定位。

c、装入螺钉前装上档风块及滑轮,旋紧螺钉检验对角线符合要求,滑轮要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4、装配好的连接处,应平稳、密封,对存在的缺陷必须进行校正和处理,其连接处的高低偏差应≤0.4mm,连接处的拼装缝隙应≤0.3mm。

5、装配好的框或扇应平整,无扭拧,其外形尺寸,宽度或高度≤2000mm,允许偏差±2.0mm;>2000mm允许偏差±2.5mm,对角线长度≤3000mm,允许偏差≤2.5mm,>3000mm允许偏差≤3.5mm。

6、框扇或成形装配后,应根据规定进行分类,堆放规格一致、隔层保护,堆放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准超过40只框扇。

7、控制方法:

自检和抽检,自检100%,抽检5%,最小不低于3樘。

8、检测工具:

钢卷尺、深度尺、φ20园柱棒。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文本名称

铣切槽口,榫肩工艺规程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1、工作前,应首先检查设备的运转和润滑,检查电、气是否正常供

应,同时按机床合理选用刀具,刀具规格和辅助夹具等的调整,妥

善后方能接通电源,开动机器工作,严禁带手套上岗。

2、型材不允许直接夹在铁质的工夹具上,应用软质或非金属块作衬

垫,然后再夹紧进行铣切,铣切校样或调试应尽可能利用废、短料

进行。

正式铣切槽口,榫肩时,应用实样或被配合的型材进行配合

校对。

防止由于设备或工具松动,型材走动等原因影响铣切质量。

3、在铣切构件过程中,首先要看懂加工样杆或样板的技术要求和数

量,然后再进行铣切,有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应找有关人员搞清

楚以后,再进行铣切。

4、铣切槽口,榫肩时,应经常做到首检、中检、尾检,保证加工质

量,其质量要求槽口长度或宽度允许偏差±0.25mm。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文本名称

冲、钻孔工艺规程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1、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的运转、润滑和辅助设施的使用情况,特别

是压力机的模具、规格和固定靠山的紧固情况,一切调整妥当后,

方可进行工作。

2、冲孔时,首先要根据技术要求和数量,然后再进行冲孔,在冲制

第一根型材时,必须进行校验,正确无误后方可连续加工,并经

常进行抽样检查,以免固定靠山松动等原因,导致事故。

3、冲孔后的构件,其质量要求:

二孔间距允许偏差为±0.25mm,孔

的位置允许偏差为±0.25mm,同一平面孔与孔的平行允许偏差

±0.25mm,同时,孔底面无明显毛刺。

4、钻孔时,应加注润滑油,根据技术要求和数量进行调试,合理选

用好转速,检查机床运转情况和加工质量情况后,再开始工作。

5、钻孔时,应磨好无钻的刀刃,掌握好钻孔的切屑速度,不宜用力

过猛,将要钻通时,必须减轻压力,严禁带手套操作。

6、钻孔后的铝型材,应孔面孔底无严重毛刺,钻孔毛刺不允许大于

0.2mm,同时要清除加工后的铝屑,并分层堆放,以免损坏表面质

量和外观。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文本名称

密闭条配装工艺规程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1、密封条(橡胶条、尼龙毛刷条)配装好的构件,应平直、均匀,

两端略放些余量,供框扇成型装配时,有良好的吻接,不允许两

端过长或过短以及未装配平直起皱现象的存在。

2、密封条配装后的构件,仍应按规格分类、分层堆放,严禁乱甩乱

堆。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文本名称

配件装配工艺规程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1、按产品型号、开启形式、配置的配件进行装配,如配置的铰链、

滑轮、门锁、拉手等配件必须按工艺标准,连接要紧固、平整,不

应有松动。

2、在配件装配时,存在的配合公差,必须进行修挫、配装,要装配

牢固、结实、外观美观,符合使用要求。

3、铝门板是按生产加工图的规格配置的,表面的阳极氧化处理符合

要求,在配装时,应进行配色选用,尽可能与型材色差保持一致、

均匀,不允许有影响外观质量的缺陷。

4、装配后不应影响成品的组装和成品的外观质量,使用要求。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文本名称

框、扇成形装配工艺规程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1、在装配时,应把待装配的构件平放在装配台上,按工艺技术标准和生产加工图、规格尺寸配置的构件进行四角连接,成形装配。

2、装配时,用螺钉连接的应拧紧,不应有松动现象,斜角装配在斜切面上涂上树脂胶水,然后用螺钉拼紧,同时清除干净外溢胶水。

3、装配好的连接处,应平稳、密封,对存在的缺陷必须进行校正和处理,其连接处的同一平面高低偏差≤0.4mm,连接处的拼装缝隙应≤0.3mm。

4、装配好的框或扇应平整,无扭拧,其外形尺寸,宽度或高度≤2000mm,允许偏差±2.0mm;>2000mm,允许偏差±2.5mm;对角线长度≤3000mm,允许偏差≤2.5mm;>3000mm,允许偏差≤3.5mm。

5、框扇成形装配后,应根据规定进行分类,堆放规格一致、隔层保护,堆放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准超过40只框扇。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文本名称

成品组装工艺规程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1、成品组装时,必须按照生产加工图中的开启形式,数量和要求进行框扇配合组装。

2、成品组装时,把框平放在装配台上,正确地配置窗扇,成品组装后,应检查一下有无漏装或错装现象,开启是否灵活,零件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3、在较大的工程成品组装的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实样试制,检验工艺制作、五金、配件安装有无问题,质量是否符合《铝合金门窗质量内控标准》要求。

按工程要求框、扇分类安装,其产品经技术部门认定的散装件成品,供货时必须进行实样试装配1~2樘,检验是否符合成品质量要求。

五金配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达到要求后方可认定出厂。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文本名称

铝门窗的入库规定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1、总装完毕后应清洗后再用软布擦干。

2、经检验合格后的成品,必须按要求进行分类堆放。

3、成品存放时,立式稍倾斜,70�~80汉方向,并与地面隔层和防倾倒措施。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文本名称

攻丝工艺规程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1、机攻螺丝,必须在操作前检查一下机械运转情况,选用好攻丝规格,夹紧好丝攻后,再进行边攻边加肥皂油润滑,不能漏攻,螺孔应垂直。

2、手攻螺丝,必须把细攻垂直于孔面,稍用力向下旋转,边攻边加肥皂油润滑,以免拉丝造成螺孔损坏而不能使用。

3、经加工后的丝孔,必须符合使用要求,旋进的螺钉松紧适当,不应有旋不进去或旋进去松动等缺陷。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文本名称

构件理料工艺规程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1、构件的各种槽、孔、缺、肩等加工后,应按加工图纸、加工产品的型号进行分类,结合成品加工的规格,数量进行理料、配料,流入下道工序应交待清楚,避免差错,发现数量上等有问题,应向上道工序一级一级查询或向车间直接反映并积极进行补缺、退补。

2、在理料中,应高度负责的检查和校验质量,对严重缺陷或影响成品组装、成品外观的构件,应区分出来与车间质量员提出,不允许流入下道工艺装配。

3、理料时,应轻起轻放,采用表面保护措施分层按尺寸规格,型材品种或产品的型号进行堆放,不准乱放、甩丢、抽拉等现象,以免型材的外观遭受破坏。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文本名称

垫衬块配装工艺规程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1、构件空腹内垫衬块在配装前,必须根据加工图的开启型式,另配件安装要求和做样的样杆,样棒位置要求进行配装。

2、垫衬块配装时,把型材平放在衬有毛毡、橡胶等软性材料的架子上,一人扶拿材料,一人将垫衬块用专用杆棒轻轻敲入进去,直至到达正确位置,敲时不要用力过猛。

3、配装后,应按规定的工艺要求(螺钉固定定位或冲击接触固定定位等方法)进行定位,不得有松动移位现象,完毕后,用钻孔的工模进行套眼钻孔或按样杆、样棒逐支划线,按要求进行钻孔。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文本名称

修挫加工毛刺工艺规程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1、将前道工序(冲、钻、铣、切等加工方法)加工后的构件平整的放在衬有木条、橡胶条或软质材料垫衬好的铁橙上或专用架上,用不同规格括刀轻轻括去加工面的毛刺或用锉刀进行修挫。

2、修挫毛刺时,要轻手轻脚,不宜用力过大,锉刀在切面地方向上轻轻略带一点角度进行挫毛刺,要注意锉刀勿与其他面上铝型材接触,以免破坏涂层涂膜。

3、修挫后的型材应无毛刺,手摸无凹凸毛刺感,并且要清除前道工序未清除干净残留下来的铝屑,按规格尺寸分层堆放整齐。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