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9229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docx

临床检验基础重点整理

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血液部分

红细胞计数(RBC):

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计数方法】显微镜计数法: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一般200倍)后,滴入血细胞计数盘,然后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红细胞数,经过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计算:

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5×10×200×10^6/L

【参考值】

成年男性:

(4.0~5.5)×10^12/L,成年女性:

(3.5~5.0)×10^12/L;新生儿:

(6.0~7.0)×10^12/L 

低于3.5×10^12/L可诊断为贫血,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

【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多

相对性增多:

血浆水分丢失,有形成分相对增加,绝对值没有发生变化

绝对性增多:

继发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某些肿瘤等);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病理性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障);造血原料缺乏(缺铁贫、巨幼贫);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贫);红细胞丢失过多 

 

红细胞比积(HCT/PCV):

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百分比。

【参考值】(温氏法)

①成年:

男性0.40~0.50,女性0.37~0.48;②新生儿0.47~0.67;③儿童:

0.33~0.42。

【临床意义】

增高:

1.血液浓缩;2.红细胞增多症;3.新生儿。

降低:

1.贫血;2.其他原因的稀血症

应用:

1.疗效观察;2.计算红细胞指数

 

血红蛋白(Hb):

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色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内的运输蛋白。

【检测原理】

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Hi),Hi与氰化钾的氰根(CN-)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HiCN在540nm有吸收峰。

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可测得吸光度并计算Hb(G/L)。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实验室的分光光度计达不到WHO规定的标准条件,所以利用Hb参考液制备标准曲线,换算出Hb(G/L)。

【参考值】

成年男性:

120-160g/L,成年女性:

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70岁以上老年男性:

94.2-122.2g/L;70岁以上老年女性:

86.5-111.8g/L

【相关】贫血(anaemia):

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下限,称为贫血。

临床上通常以血红蛋白为标准:

轻度贫血:

男性<120g/L,女性<110g/L,>90g/L;

中度贫血:

90~60g/L;重度贫血:

60~30g/L;极度贫血:

<30g/L;

低于45g/L应考虑输血。

 

网织红细胞(RET):

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未成熟)红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故名。

【分型】①花冠型(0):

骨髓中;②丝球型(I):

骨髓中;③网型(II):

骨髓中;④破网型(III):

外周血中可见;⑤点粒型(IV):

外周血中最多见

【计数方法】显微镜计数法:

(活体染色)   

染料

煌焦油兰:

常用,染色效果好,但沉渣较多。

   

新亚甲兰:

WHO推荐,染色效果好,但试剂昂贵。

试验方法

试管法:

染色时间长(30min),效果好,易重复计数。

玻片法:

染色时间短,水分易蒸发,结果偏低。

制薄片,不复染,油镜下计数1000个RBC中Ret数(缩小视野法或Miller窥盘)。

【参考值】成人:

0.005~0.015或(24-84)×10^9/L;儿童:

0.02~0.06

【临床意义】

1.  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Ret增高:

骨髓生长旺盛,溶血性贫血时高达0.2以上;急性失血5~10d,Ret升高明显,2周后恢复;巨幼贫、缺铁贫时轻度升高;慢性失血时Ret持续增高。

Ret下降:

造血机能减弱。

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后增高不明显,低于0.005。

如低于15ⅹ10^9/L可作为急性再障的诊断指标。

2.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在治疗前,Ret仅轻度升高(正常or轻度减少)。

给予相应药物,Ret的升高先于红细胞之前,在用药3~5d后Ret升高,7~10d达高峰,2周后,Ret下降,Hb和RBC才开始升高。

3、放/化疗/骨髓移植后监测:

观察骨髓恢复造血的情况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被测HCT*被测Ret%)/(正常人HCT*Ret成熟天数)

 

红细胞平均容积(MCV):

指每个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以飞升(fl)为单位。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指每个红细胞内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以皮克(pg)为单位。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单位为(g/L)

【计算】

手工法:

MCV=HCT/RBC;MCH=Hb/RBC;MCHC=Hb/HCT;

血液分析仪法:

MCH=Hb/RCB;MCHC=Hb/(RBC*MCV)。

 

血细胞沉降率(ESR):

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速度,简称血沉。

血沉(仪器法)分三个阶段:

①红细胞缗钱样聚集期,约10min;②红细胞快速沉降期(聚集减弱,以恒定速度下沉,约40min);③红细胞堆积期。

约10min。

【参考值】(魏氏法)

男:

<15mm/h;女:

<20mm/h。

【临床意义】

一、ESR增快:

>25mm/h轻度↑、50mm/h中度↑、>50mm/h重度↑。

生理性增快:

①妇女月经期;②妊娠>3月;③>60岁的高龄者;④女比男快;晚比早快;热天比冷天快;④过劳、紫外线、X线、服用鸦片等ESR增快

病理性增快:

①各种炎症:

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②组织损伤及坏死:

心梗发病后3-4天ESR↑,持续1-3周;心绞痛ESR正常。

③恶性肿瘤ESR↑,良性肿瘤ESR多正常;恶性肿瘤治疗有效ESR↓,转移、复发则ESR↑。

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SLE、慢性肾炎、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⑤贫血;⑥高胆固醇血症:

二、ESR减慢:

脱水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IC。

 

点彩红细胞:

是一种较幼稚的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害,其胞质中残存变性的嗜碱性RNA在瑞氏染色时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蓝色颗粒的细胞。

 正常不超过0.0003(0.03%)。

【临床意义】

重金属铅、铋、银、汞及硝基苯、苯胺等中毒时,点彩红细胞数显著增高。

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时,点彩红细胞数也可增高。

 

血小板计数(PLT)

【参考值】(100~300)×10^9/L

降至(20~50)×10^9/L时可有轻度出血或手术后出血;低于20×10^9/L,可有较严重的出血;低于5×10^9/L可导致严重出血。

【临床意义】

1、病理性血小板减少: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障骨髓肿瘤、放射性损伤、巨幼贫);②血小板破坏增加(脾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③血小板消耗增多(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④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大,血液稀释);⑤先天性。

2、病理性血小板增多:

①骨髓增生性疾病;②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③外科手术/脾切除后;④感染及炎症性疾病;⑤肿瘤;⑥其他。

   

白细胞计数:

类同与红细胞计数

【计数方法】显微镜计数法

用稀乙酸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后,滴入计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

【参考值】

成人:

(4-10)×10^9/L;新生儿:

(15-20)×10^9/L;6月-2岁:

(11-12)×10^9/L。

【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成人为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正常值(成人为4×10^9/L)称白细胞减少。

通常将其减少的临界值定为(4~2.5)×10^9/L,低于2.5×10^9/L肯定异常。

白细胞总数变化的临床意义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不过具体情况应当具体分析。

一、生理性变化

年龄:

新生儿WBC升高,一般在15×10^9/L;3~4天降至10×10^9/L左右;3月后接近成人水平。

运动、疼痛和情绪影响:

当剧烈运动、疼痛和激动时,WBC↑↑,以N为主,是循环池和边缘池细胞重新调配的结果。

日间变化:

在安静和休息时WBC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下午高于上午,一日之内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1~2倍。

妊娠与分娩:

妊娠>5个月,WBC↑(12~17)×10^9/L,分娩时疼痛和产伤可更高,如无并发症产后2周左右恢复正常。

 

 

白细胞分类计数

【技数方法】显微镜目视分类计数法

将标本制成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形态学特点逐个分类计数,得出各种白细胞相对比值(或百分率),并注意观察其形态和质量的变化。

现在临床上多采用仪器法。

【参考区间(成人)】

【临床意义】 

一、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及减少的参考标准见表2-45。

在外周血液中,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故其数量的增多或减少可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

因此,白细胞总数变化的临床意义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

1、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

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一般为暂时性的,去除影响因素后则可恢复正常。

白细胞数量的生理性波动很大,白细胞计数结果在30%以内波动多无意义,只有通过定时和连续观察才有诊断价值。

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的意义见表2-46。

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很多,大致上可归纳为两大类:

反应性增多和异常增生性增多。

另外,某些药物也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如乙酰胆碱、类固醇、洋地黄、肾上腺素、组胺、肝素、氯化钾、锂、铅等。

(1)反应性增多:

是机体对各种病理因素刺激产生应激反应,动员骨髓贮存池的粒细胞释放及(或)边缘池的粒细胞进入循环池所致。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原因见表2-47。

我们都知道,急性感染是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其增多的程度与病原体的种类、感染的部位、感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机体的反应性有关。

(2)异常增生性增多:

系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为造血组织中粒细胞大量异常增生并释放到外周血液所致,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病理性粒细胞或未成熟粒细胞,常伴其他细胞改变,如红细胞或血小板增多或减少。

异常增生性增多主要见于:

①白血病:

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因造血组织中病理性白细胞大量异常增生并释放到外周血所致。

常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

②骨髓增殖性肿瘤(MPN):

旧称骨髓增殖性疾病(MPD),为一组多能干细胞病变引起的疾病。

其实慢粒也属于本类疾病。

除了慢粒,本类疾病还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

3、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减少: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很多(表2-50)。

在理化因素损伤中,药物诱导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表2-51),年发病率约为(3~4)/10^6,儿童及年轻患者约占10%,老年患者约占50%。

 【有关名词】

1、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

外周血中杆状核超过5%和(或)出现杆状核以前的细胞为核左移。

常见于化脓性感染、急性溶血以及应用细胞因子等,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形成、退行性变等毒性变化。

核左移多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但也可正常甚至减少。

①再生性核左移:

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称为再生性核左移,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和释放能力旺盛,机体抵抗力强等。

②退行性核左移:

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称为退行性核左移,提示骨髓释放功能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差。

核左移分为轻、中、重度三级,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机体的抵抗力密切相关。

2、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严重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提示骨髓造血功能衰退,与缺乏造血物质、DNA合成障碍和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有关。

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内因子缺乏所致的恶性贫血、感染、尿毒症、MDS等,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肿瘤时也会出现核右移。

二、嗜酸性粒细胞

【参考区间】(0.05~0.50)×10^9/L,0.5%~5%。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①日间变化:

健康人早晨的嗜酸性粒细胞较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大,波动可达40%,下午较恒定。

②运动和刺激:

劳动、运动、饥饿、冷热及精神刺激等,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指成人外周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5×10^9/L。

①轻度增多:

(0.5~1.5)×10^9/L。

②中度增多:

(1.5~5.0)×10^9/L。

③重度增多:

大于5.0×10^9/L。

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及可能机制见表2-58。

 

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是指成人外周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05×10^9/L。

其临床意义主要有:

①用于观察急性传染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

②作为观察预后的指标。

③判断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

三、嗜碱性粒细胞

【参考区间】(0~1)×10^9/L,0~1%。

【临床意义】

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外周血液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1×10^9/L。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见表2-52。

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由于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其减少多无临床意义,可见于过敏性休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应用过量以及应激反应等。

四、淋巴细胞

【参考区间】(0.80~4.00)×10^9/L,20%~40%。

【临床意义】

1、淋巴细胞增多:

是指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

淋巴细胞数量受某些生理因素的影响,如午后和晚上比早晨高;出生1周后婴儿淋巴细胞可达50%以上,可持续至6~7岁,后逐渐降至成人水平(图2-52)。

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和意义见表2-53。

2、淋巴细胞减少:

是指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

凡是导致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的各种原因,均可导致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淋巴细胞减少的原因及意义见表2-54。

某些药物也可引起淋巴细胞减少,如门冬酰胺酶、苯丁酸氮芥、可的松、肾上腺素、锂、尼克酸、氮芥、类固醇等。

【相关名词解释】

异型淋巴细胞:

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包括:

I型(左),泡沫型,浆细胞型;II型(右),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III型(中),幼稚型。

 

五、单核细胞:

 

【参考区间】(0.12~0.80)×10^9/L,3%~8%。

 

 

【临床意义】

成人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儿童外周血液单核细胞可较成人稍高,平均为9%;2周内的婴儿可达15%或更多;妊娠中、晚期及分娩时亦可增多,均为生理性增多。

单核细胞增多是指成人外周血液单核细胞绝对值大于0.8×10^9/L。

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和意义见表2-55。

单核细胞减少的意义不大。

 

 

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1、电阻抗法(库尔特原理,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

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于电解质溶液是非导电的颗粒,当体积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应的脉冲电压,从而间接区分出血细胞群,并分别进行计数。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原理:

仪器将体积为35~450fL的血细胞,分为256个通道(channel)。

每个通道为1.64fl。

根据细胞大小,分别置于不同的通道中,显示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Histogram)。

血细胞直方图(histogram):

是指血液分析仪计数细胞数量时,以血细胞体积大小为横坐标不同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为纵坐标,来表示细胞群体的分布情况的曲线图形。

2、VCS技术:

VCS分别是体积(volume)、传导性(conductivity)和光散射(scatter)的缩写,是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的技术之一,它采用三个独立的能量来源在流动池内检测白细胞,将这三者结合,可以将白细胞分为五群(三种粒细胞和淋巴、单核细胞)。

 

红细胞体积平均分布宽度(RDW):

是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均的客观指标。

其增大提示存在红细胞大小不均的混合细胞群。

【参考值】RDW-CV:

11.5%~14.5%。

RDW-SD:

42±5 fl。

【临床意义】贫血的分类与鉴别诊断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图形:

根据BCA的检测原理不同,分为直方图和散射图两种细胞分布图形。

 

一、血细胞直方图:

横坐标为血细胞体积大小,纵坐标为不同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

细胞直方图为表示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统计图形。

它可以显示出某一特定细胞群的平均细胞容积、细胞分布情况及有无明显异常细胞群的存在。

 

直方图观察的内容:

①峰的位置,反映主细胞群的位置有无异常。

②峰的高低,大致反映主细胞群数量的多少。

③峰底的宽度,反映细胞群容积大小的不均一性或离散程度大小,如RDW、PDW等。

④有无异常峰出现,和正常直方图相比有异常峰出现,多提示血液中有异常细胞群或干扰因素存在。

⑤峰的起始处或结尾处有无异常,若有多提示有干扰因素。

 

二、血细胞散点图

五分群BCA,在测定血细胞参数的同时,还可打出直观白细胞分类彩色的散射图,也称散点图。

应注意的是:

①在分析图形时应注意与正常图形比较,结合细胞参数、报警提示综合分析。

②注意观察散射图各个细胞群区域的大小、密度、颜色深浅。

特别要注意除正常细胞群以外区域有无细胞群出现。

 

(一)白细胞直方图

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在35~450fl范围内将白细胞分为3群。

正常白细胞分布直方图的左侧高陡,通道在35~95fl为小细胞峰群(主要是淋巴细胞);通道在160~450fl为大细胞峰群(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左右两峰之间较平坦区有一个小峰,为中间细胞群(主要是单个核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也含有嗜酸/嗜碱粒细胞)

【异常改变报警】

淋巴细胞峰左侧异常:

可能有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未溶解红细胞、白细胞碎片、蛋白质/脂类颗粒。

淋巴细胞峰与单个核细胞峰之间区域异常:

可能有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原始细胞,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单个核细胞区与中性粒细胞之间区域异常:

可能有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异常细胞亚群,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

中性粒细胞峰右侧区域异常:

可能中性粒细胞绝对增多。

多部位报警(RM):

表示同时存在2种及以上的异常。

(二)红细胞直方图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是一条近似正态分布的单峰曲线,通常位于36~360fl范围内,横坐标表示RBC体积,纵坐标表示不同体积红细胞出现的频率。

正常红细胞集中在50~200fl范围内,可见两个细胞群体:

一个是红细胞主群,从50~125fl,为一个两侧基本对称、较狭窄,呈现倒扣钟状的正态分布曲线;另一群是大细胞群,位于主群右侧不与X轴重合拖尾部分,分布在125fl~200fl区域,又称“足趾部”,是一些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红细胞的二聚体、多聚体及白细胞的混合物。

(三)血小板直方图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是一个偏态分布的单峰光滑曲线,通常在2~30fl范围内,主要集中在2~15fl。

当血标本中存在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时,可出现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尿液部分

尿量:

指24小时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

【参考区间】

成人1~2L/24h,即1ml/(h*kg);儿童按体重计算尿量,大约为成年人的3~4倍。

【相关内容】

一、多尿(polyuria):

是指成人24小时的尿量超过2.5L,儿童24小时尿量超过3L。

在正常情况下多尿常见于饮水过多、精神紧张等。

此外,静脉输液过多或应用某些药物(如咖啡因、利尿剂等)也可以导致多尿。

病理性多尿常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和浓缩功能减退所致,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糖尿病:

因尿中葡萄糖含量增高所致,属于溶质性利尿。

肾脏疾病:

多种肾脏疾病,因肾小管破坏致使尿浓缩功能减退,均可导致多尿,其特点为夜尿增多。

内分泌疾病:

如尿崩症,该病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受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缺乏,或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抗利尿激素的灵敏度降低所致,此种尿液比密通常小于1.010,借此可与糖尿病鉴别。

其他因素:

如高血压肾病、失钾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等亦可出现多尿。

另外,癔病性大量饮水亦可导致多尿。

二、少尿(oliguria):

24小时尿量少于0.4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7ml(儿童小于0.8ml/kg)。

生理性少尿见于机体缺水或出汗过多。

病理性少尿可见于:

肾前性少尿:

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如严重腹泻、呕吐、严重烧伤等)、大失血、休克、心功能不全、肾血管栓塞、肾动脉狭窄等都可引起肾血流量减少,致尿量减少。

②重症肝病、低蛋白血症可致有效血容量降低,也可致少尿。

③应激情况(如严重外伤、感染等)下可因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肾小管重吸收增强而引起少尿。

肾性少尿: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滤过膜受损,肾入球小动脉收缩,毛细血管腔变窄、阻塞,滤过率降低而引起少尿,此尿是高渗性尿(比密>1.018)。

②各种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期等也可出现少尿。

③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

肾后性少尿:

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尿道阻塞,如尿道结石、损伤、肿瘤、尿道先天畸形、膀胱功能障碍、前列腺肥大症等。

三、无尿(anuria):

12小时无尿或24小时尿量小于100ml。

 

尿的外观:

包括颜色及混浊度。

正常的尿液颜色由淡黄到深黄色,随尿量的多少、饮食、药物及病变而变化,其颜色主要源于尿色素及尿胆原。

混浊度可分为【清晰、轻浑、混浊、明显混浊】4个等级。

正常尿液混浊的原因主要为结晶所致。

病理性混浊尿的原因为尿中含有白细胞、红细胞及细菌。

尿中如有粘蛋白、核蛋白也可因pH变化而析出后产生混浊。

血尿(hematuria):

尿液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时称为~

1、肉眼血尿:

1L尿液内含有1ml以上血液,且尿液外观呈红色,称为~。

2、镜下血尿:

如尿液外观未见红色,离心尿液镜下红细胞>3个/HP,称为~。

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肾肿瘤、肾结核、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外伤等;亦可见于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女性亦可因月经血污染,而出现血尿。

 

1、血红蛋白尿:

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多,超过珠蛋白结合能力(约1.3g/L),可通过肾小球滤出而形成的暗红、棕红甚至酱油色的尿液,称为~。

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等,尿液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2、肌红蛋白尿:

当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变性时血浆肌红蛋白含量增高,经肾脏排出,产生的粉红色或暗红色尿液。

3.胆红素尿:

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所致。

外观呈深黄色,振荡后泡沫亦呈黄色,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若在空气中久置可因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而使尿液外观呈棕绿色。

服用一些药物(如呋喃唑酮、核黄素等)后尿液可呈黄色或棕黄色外观,但是胆红素定性为阴性,有助于鉴别。

 

乳糜尿:

由于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或深部淋巴管阻塞致使乳糜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