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2335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检验基础 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docx

临床检验基础血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

血液标本

全血:

用于细胞计数、分类、形态观察;

血浆:

全血去除血细胞,用于血栓止血检测;

血清:

全血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体,用于生物化学、免疫学检测等。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一、毛细血管采血法:

用于微量检测

部位:

耳垂或手指末梢,主要是中指或无名指尖内侧,半岁以下拇指或足部,特殊人员视情况而定

所用器材:

采血针、吸管,

简要步骤:

1、准备材料;2、选择采血部位;3、按摩皮肤;4、消毒皮肤;5、针刺皮肤;6、拭去第一滴血;7、吸血;8、止血;9、稀释血液。

二、静脉采血法:

用于血沉、免疫、生化等检测项目

部位:

主要是肘静脉。

还可以在:

手背部手腕部等部位采血,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采血。

采血器材:

一次性注射器,检验用真空定量采血装置。

简要步骤:

1、准备试管;2、标记试管;3、消毒双手;4、选择静脉;5、检查注射器;6、扎压脉带;7、选择进针部位;8、消毒皮肤;9、穿刺皮肤;10、抽血;11、止血;12、放血

【质量控制】

标本采集时应规范操作,以减少误差;毛细血管采血时应避开伤损部位,避免挤压皮肤,血液应自然流出;静脉采血时压脉带压迫时间不宜太长;动脉采血后应立即与空气隔绝,阻止血气交换;容器要洁净干燥,避免强力振荡引起溶血;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抗凝的标本其比例要准确,必要时需修正;尽量避免输液时采血,因可干扰测试结果

抗凝: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

一、草酸盐,

抗凝原理:

与血液中钙离子形成沉淀;

使用方法:

草酸钠0.1mol/L和血液1:

9。

优点:

溶解性好,价廉。

缺点:

①对凝血因子保护功能差,影响凝血因子;②形成草酸钙沉淀物,影响自动凝血仪器的使用。

使用范围:

逐步被淘汰。

二、柠檬酸钠(枸橼酸钠),

抗凝原理:

与钙离子生成可溶性的鳌合物。

使用方法:

配成109mmol/L的浓度和血液1:

9(用于凝血试验);106mmol/L的浓度和血液1:

4(用于血沉)。

优点:

对凝血因子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缺点:

血液中溶解度低,抗凝作用较弱。

使用范围:

止血学检验、血沉、输血保养液(毒性小)。

三、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抗凝原理:

与钙离子生成可溶性的鳌合物。

使用方法:

15g/LEDTA和血液1:

10。

优点:

对红细胞和白细胞形态影响小。

缺点:

影响血小板的聚集。

使用范围:

全血细胞分析和血细胞比容测定,但不适用于出凝血实验和血小板功能。

四、肝素,

抗凝原理:

加强抗凝血酶作用,阻止凝血酶形成。

使用方法:

肝素钠1g/L与血液1:

10。

优点:

抗凝能力强、不影响血细胞体积、不易溶血、能耐高温。

缺点:

引起白细胞聚集,使白细胞计数降低,不利于制备血涂片,价格昂贵。

使用范围:

血浆生化/免疫项目,红细胞脆性实验,科学研究等。

【保存】血液学检验标本,室温2d;分离以后的血浆20~30℃室温中储存<4h;4℃冰箱可储存1d,-80℃冰箱可储存30d;生化检验和免疫学检验的标本4℃冰箱可储存1周。

【处理原则】血液标本在不抗凝情况30~60min凝固后析出血清;血凝测定,应充分抗凝后尽早离心分离血浆,在2h内完成测定或4℃冰箱中保存;血液形态学检验的抗凝标本应放置在室温中,不宜冷冻,1~4h内无影响,但应及时制作血涂片。

亚铁血红素:

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血涂片的制备

1、用途: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网织红、异常细胞检验、寄生虫检验。

2、制备步骤:

(手工推片法)

将推玻片向1的方向稍抽回,当血液充满推玻片的宽度后,以一定均匀的速度向2的方向滑动。

3、质量评价:

均匀、厚薄、头体尾、边缘、两侧

注意:

血滴大,速度快、角度大----血膜厚

瑞氏染色法

【原理】:

分两相进行,第一相是酸性伊红与细胞中的碱性物质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结合;碱性染料天青B与细胞中的酸性物质如核染色质、特异中性颗粒、血小板结合。

第二相是天青B和伊红结合在适宜条件下形成紫色的天青B-伊红复合物,结果使白细胞核染色质成紫色(疟原虫的染色质成红色),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及血小板颗粒区成紫色。

【试剂】

1.Wright染液:

瑞氏染粉0.1g,甲醇60.0ml

甲醇:

有强大的脱水力,可将细胞固定为一定形态,并使蛋白质沉淀为颗粒状、网状等结构,增加细胞与染料接触表面积,提高对染料的吸附作用,增强染色效果。

2.磷酸盐缓冲液(PBS):

磷酸二氢钾(无水)0.3g,磷酸氢二钠(无水)0.2g,蒸馏水加到1000ml。

配好后用磷酸盐溶液校正pH(6.4-6.8),塞紧瓶口备用。

【方法】:

a.用蜡笔在血膜两头划线,平放于染色架上。

b.加瑞氏染液覆盖血膜,固定1min。

c.滴加等量或稍多的缓冲液,混匀,染色5-10分钟。

d.用清水冲洗,待干后镜检。

红细胞计数(RBC):

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计数方法】显微镜计数法: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一般200倍)后,滴入血细胞计数盘,然后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红细胞数,经过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红细胞稀释液】:

Hayem液、枸橼酸钠液、1%甲醛-生理盐水。

要求:

等渗、防粘连、防腐。

Hayem稀释液:

氯化钠(调节渗透浓度),硫酸钠(调节渗透浓度,防止红细胞聚集),氯化高汞(防腐剂,有毒)。

缺点:

如遇高球蛋白血症或自身凝集素增高患者,红细胞易凝集或形成串钱状,影响计数。

【操作】:

1、取小试管一支,准确加入红细胞稀释液2.0ml。

2、毛细血管采血,取血10ul,稀释200倍。

3、混匀,充池,静置2min后以低倍镜计数中间大方格的四角和中央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

计算:

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5×10×200×10^6/L

【参考值】

成年男性:

(4.0~5.5)×10^12/L,成年女性:

(3.5~5.0)×10^12/L;新生儿:

(6.0~7.0)×10^12/L

低于3.5×10^12/L可诊断为贫血,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

【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多

相对性增多:

血浆水分丢失,有形成分相对增加,绝对值没有发生变化

绝对性增多:

继发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某些肿瘤等);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病理性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障);造血原料缺乏(缺铁贫、巨幼贫);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贫);红细胞丢失过多

网织红细胞(Ret)

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未成熟)红细胞。

【分型】

花冠型(0):

骨髓中;丝球型(I):

骨髓中:

网型(II):

骨髓中;破网型(III):

外周血中可见;点粒型(IV):

外周血中最多见

【计数方法】显微镜计数法:

(活体染色)

染料

1、煌焦油兰:

常用,染色效果好,但沉渣较多。

2、新亚甲兰:

WHO推荐,染色效果好,但试剂昂贵。

试验方法

1、试管法:

染色时间长(30min),效果好,易重复计数。

2、玻片法:

染色时间短,水分易蒸发,结果偏低。

制薄片,不复染,油镜下计数1000个RBC中Ret数(缩小视野法或Miller窥盘)。

【参考值】成人:

0.005~0.015或(24-84)×10^9/L;儿童:

0.02~0.06

【临床意义】

1.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Ret增高:

骨髓生长旺盛,溶血性贫血时高达0.2以上;急性失血5~10d,Ret升高明显,2周后恢复;巨幼贫、缺铁贫时轻度升高;慢性失血时Ret持续增高。

Ret下降:

造血机能减弱。

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后增高不明显,低于0.005。

如低于15ⅹ10^9/L可作为急性再障的诊断指标。

2.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在治疗前,Ret仅轻度升高(正常or轻度减少)。

给予相应药物,Ret的升高先于红细胞之前,在用药3~5d后Ret升高,7~10d达高峰,2周后,Ret下降,Hb和RBC才开始升高。

3、放/化疗/骨髓移植后监测:

观察骨髓恢复造血的情况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被测HCT*被测Ret%)/(正常人HCT*Ret成熟天数)

血红蛋白(Hb/HGB)

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色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内的运输蛋白。

【检测原理】

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Hi),Hi与氰化钾的氰根(CN-)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HiCN在540nm有吸收峰。

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可测得吸光度并计算Hb(G/L)。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实验室的分光光度计达不到WHO规定的标准条件,所以利用Hb参考液制备标准曲线,换算出Hb(G/L)。

【参考值】

成年男性:

120-160g/L,成年女性:

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70岁以上老年男性:

94.2-122.2g/L;70岁以上老年女性:

86.5-111.8g/L

【相关】:

贫血(anaemia):

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下限,称为贫血。

临床上通常以血红蛋白为标准:

轻度贫血:

男性<120g/L,女性<110g/L,>90g/L;

中度贫血:

90~60g/L;重度贫血:

60~30g/L;极度贫血:

<30g/L;

低于45g/L应考虑输血。

红细胞比积(HCT/PCV):

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百分比。

【参考值】(温氏法)

①成年:

男性0.40~0.50,女性0.37~0.48;②新生儿0.47~0.67;③儿童:

0.33~0.42。

【临床意义】

增高:

1.血液浓缩;2.红细胞增多症;3.新生儿。

降低:

1.贫血;2.其他原因的稀血症

应用:

1.疗效观察;2.计算红细胞指数

血小板计数(PLT)

【参考值】(100~300)×10^9/L

降至(20~50)×10^9/L时可有轻度出血或手术后出血;低于20×10^9/L,可有较严重的出血;低于5×10^9/L可导致严重出血。

【临床意义】

1、病理性血小板减少: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障骨髓肿瘤、放射性损伤、巨幼贫);②血小板破坏增加(脾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③血小板消耗增多(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④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大,血液稀释);⑤先天性。

2、病理性血小板增多:

①骨髓增生性疾病;②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③外科手术/脾切除后;④感染及炎症性疾病;⑤肿瘤;⑥其他。

红细胞平均容积(MCV):

指每个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以飞升(fl)为单位。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指每个红细胞内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以皮克(pg)为单位。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g/L)

【计算】

手工法:

MCV=HCT/RBC;MCH=Hb/RBC;MCHC=Hb/HCT;

血液分析仪法:

MCH=Hb/RCB;MCHC=Hb/(RBC*MCV)。

血细胞沉降率(ESR)

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速度,简称血沉。

血沉分三个阶段:

①红细胞缗钱样聚集期,约10min;②红细胞快速沉降期(聚集减弱,以恒定速度下沉,约40min);③红细胞堆积期。

约10min。

【参考值】(魏氏法)

男:

<15mm/h;女:

<20mm/h。

【临床意义】

一、ESR增快:

>25mm/h轻度↑、50mm/h中度↑、>50mm/h重度↑。

生理性增快:

①妇女月经期;②妊娠>3月;③>60岁的高龄者;④女比男快;晚比早快;热天比冷天快;④过劳、紫外线、X线、服用鸦片等ESR增快

病理性增快:

①各种炎症:

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②组织损伤及坏死:

心梗发病后3-4天ESR↑,持续1-3周;心绞痛ESR正常。

③恶性肿瘤ESR↑,良性肿瘤ESR多正常;恶性肿瘤治疗有效ESR↓,转移、复发则ESR↑。

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SLE、慢性肾炎、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⑤贫血;⑥高胆固醇血症:

二、ESR减慢:

脱水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IC。

白细胞计数:

类同与红细胞计数

【计数方法】显微镜计数法

用稀乙酸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后,滴入计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

【参考值】

成人:

(4-10)×10^9/L;新生儿:

(15-20)×10^9/L;6月-2岁:

(11-12)×10^9/L。

【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成人为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正常值(成人为4×10^9/L)称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总数变化的临床意义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不过具体情况应当具体分析。

一、生理性变化

年龄:

新生儿WBC升高,一般在15×10^9/L;3~4天降至10×10^9/L左右;3月后接近成人水平。

运动、疼痛和情绪影响:

当剧烈运动、疼痛和激动时,WBC↑↑,以N为主,是循环池和边缘池细胞重新调配的结果。

日间变化:

在安静和休息时WBC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下午高于上午,一日之内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1~2倍。

妊娠与分娩:

妊娠>5个月,WBC↑(12~17)×10^9/L,分娩时疼痛和产伤可更高,如无并发症产后2周左右恢复正常。

二、病理性变化

1、增多:

急性感染,尤其化脓性球菌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大量的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肿瘤性增多;骨髓增殖性疾病。

2、减少:

某些感染,尤其是病毒性感染;某些血液病;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

【有关内容】

中性粒细胞:

具有趋化,变形,粘附,吞噬及杀菌等功能,在机体防御和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数量最多,对白细胞总数影响最大。

其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感染,绝大多数细菌感染后的白细胞数量为(10~30)×10^9/L,超过30×10^9/L提示深不感染或腹膜炎,超过50×10^9/L提示严重感染。

当粒细胞<1.0×10^9/L时,极易发生感染;当粒细胞<0.5×10^9/L(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时,严重感染和疾病复发的风险增加。

白细胞分类计数

【技数方法】显微镜目视分类计数法

将标本制成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形态学特点逐个分类计数,得出各种白细胞相对比值(或百分率),并注意观察其形态和质量的变化。

【参考值(成人)】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1%

淋巴细胞(L):

20%~40%

单核细胞(M):

3%~8%

【有关名词解释】

1、中毒颗粒:

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超过5%和(或)出现杆状核以前的细胞为核左移。

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

3、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大多数由于缺乏造血物质,如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参考值】(0.05~0.50)×10^9/L

【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多:

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及传染病恢复期,某些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

2、病理性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此质激素后。

3、直接计数的应用:

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观察大手术和烧伤病人的预后,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和脑垂体前叶功能。

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参考值】(0.02~0.05)×10^9/L

【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多:

①慢粒:

嗜碱性粒细胞可>10%。

②骨髓增生性疾病:

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③其他:

如淋巴细胞瘤,脾切后和某些转移癌。

病理性减少:

无太大意义。

淋巴细胞计数

【参考值】成人(1.684±0.404)×10^9/L;学龄前儿童(3.527±0.727)X10^9/L

【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多:

某些传染病:

如风疹、百日咳等;某些传染病恢复期和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时;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某些慢性感染:

如结核病(WBC总数正常)。

2、病理性减少:

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长期接触放射线,细胞免疫缺陷等。

各种引起N↑的原因均可导致L相对减少。

【相关名词解释】

异型淋巴细胞:

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包括:

I型,泡沫型,浆细胞型;II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III型,幼稚型。

单核细胞计数

【参考值】(0.196±0.129)×10^9/L

【临床意义】

①某些感染:

如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某些感染的恢复期;②某些寄生虫病:

如疟疾,黑热病等;③某些血液病: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退行性变白细胞

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或溶解等变化。

点彩红细胞

是一种较幼稚的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害,其胞质中残存变性的嗜碱性RNA在瑞氏染色时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蓝色颗粒的细胞。

正常不超过0.0003(0.03%)。

【临床意义】

重金属铅、铋、银、汞及硝基苯、苯胺等中毒时,点彩红细胞数显著增高。

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时,点彩红细胞数也可增高。

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1、电阻抗法(库尔特原理,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于电解质溶液是非导电的颗粒,当体积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应的脉冲电压,从而间接区分出血细胞群,并分别进行计数。

2、VCS技术中,V代表体积。

C代表电导。

S代表光散射(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它采用三个独立的能量来源在流动池内检测白细胞,将这三者结合,可以将白细胞分为五群(三种粒细胞和淋巴、单核细胞)。

红细胞体积平均分布宽度(RDW):

是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均的客观指标。

其增大提示存在红细胞大小不均的混合细胞群。

【参考值】

RDW-CV:

11.5%~14.5%

RDW-SD:

42±5fl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图形:

根据BCA的检测原理不同,分为直方图和散射图两种细胞分布图形。

一、血细胞直方图:

横坐标为血细胞体积大小,纵坐标为不同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

细胞直方图为表示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统计图形。

它可以显示出某一特定细胞群的平均细胞容积、细胞分布情况及有无明显异常细胞群的存在。

直方图观察的内容:

①峰的位置,反映主细胞群的位置有无异常。

②峰的高低,大致反映主细胞群数量的多少。

③峰底的宽度,反映细胞群容积大小的不均一性或离散程度大小,如RDW、PDW等。

④有无异常峰出现,和正常直方图相比有异常峰出现,多提示血液中有异常细胞群或干扰因素存在。

⑤峰的起始处或结尾处有无异常,若有多提示有干扰因素。

二、血细胞散点图

五分群BCA,在测定血细胞参数的同时,还可打出直观白细胞分类彩色的散射图,也称散点图。

应注意的是:

①在分析图形时应注意与正常图形比较,结合细胞参数、报警提示综合分析。

②注意观察散射图各个细胞群区域的大小、密度、颜色深浅。

特别要注意除正常细胞群以外区域有无细胞群出现。

白细胞直方图

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在35~450fl范围内将白细胞分为3群。

正常白细胞分布直方图的左侧高陡,通道在35~95fl为小细胞峰群(主要是淋巴细胞);通道在160~450fl为大细胞峰群(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左右两峰之间较平坦区有一个小峰,为中间细胞群(主要是单个核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也含有嗜酸/嗜碱粒细胞)

【直方图异常改变报警】

1、淋巴细胞峰左侧异常:

可能有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未溶解红细胞、白细胞碎片、蛋白质/脂类颗粒。

2、淋巴细胞峰与单个核细胞峰之间区域异常:

可能有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原始细胞,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3、单个核细胞区与中性粒细胞之间区域异常:

可能有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异常细胞亚群,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

4、中性粒细胞峰右侧区域异常:

可能中性粒细胞绝对增多。

5、多部位报警(RM):

表示同时存在2种及以上的异常。

红细胞直方图

正常~是一条近似正态分布的单峰曲线,通常位于36~360fl范围内,横坐标表示RBC体积,纵坐标表示不同体积红细胞出现的频率。

正常红细胞集中在50~200fl范围内,可见两个细胞群体:

一个是红细胞主群,从50~125fl,为一个两侧基本对称、较狭窄,呈现倒扣钟状的正态分布曲线;另一群是大细胞群,位于主群右侧不与X轴重合拖尾部分,分布在125fl~200fl区域,又称“足趾部”,是一些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红细胞的二聚体、多聚体及白细胞的混合物。

报警

血液分析仪的功能主要有3项:

①筛检和报告正常检测结果,此时,一般不出现任何报警。

②技术条件已成熟,被FDA批准、并在仪器或实验室设定的检测项目规则内作出报告时,也可无报警。

但在多数情况下仍出现报警,以提醒检验人员密切注意已经出现的异常。

③标本不能满足实验室预先设定的各项规则时,仪器必然出现报警,必须复查。

检测结果出现报警,意味着仪器直接向临床报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已经明显降低,在没有复查确认或有效解释之前,不能直接向临床签发检测结果报告。

【来源】

主要包括检测结果超出实验室设定的检测项目参考区间、处于要求复查的状态、临床病理标本、标本异常干扰和人群变异。

应高度重视标本异常干扰引起的报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