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0168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docx

《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docx

分子生物学实验总结

《转化荧光蛋白大肠杆菌》

本实验通过重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到载体质粒中,再将质粒转导入BL21大肠杆菌中,从而实现荧光蛋白的原核表达

实验概况

本实验持续时间为14个周(5个实验周)。

在小组三人通力合作下,成功完成了整个分子生物学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习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基本方法。

2.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基本技能。

3.学习如何收集资料并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流程,并具体实施。

4.学习如何协调好一个长期实验的分工与衔接。

实验完成情况

本实验持续时间为14个周(5个实验周)。

在小组三人通力合作下,成功完成了整个分子生物学实验,每阶段的实验结果与预期较为符合,没有出现严重的实验事故,最终的试验结果也较为符合预期。

实验板块

主要实验部分:

1.质粒的提取及检测

2.质粒酶切与胶回收

3.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转化及工程菌导入表达并PCR验证

4.荧光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

附加实验:

植物基因组的提取与检测

实验流程

为了充分让我们能更自主的去学习试验相关内容,老师在仅给出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的情况下,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所以在实验开始之前,还包括了一次各小组的实验流程展示,老师对每个小组的实验设计都给出了打分评价,随后开始正式的实验。

具体实验为隔周一次共进行了五周,完成了以下实验部分:

主要实验部分:

5.质粒的提取及检测

6.质粒酶切与胶回收

7.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转化及工程菌导入表达并PCR验证

8.荧光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

附加实验:

植物基因组的提取与检测

实验结果与结论

实验结果

在小组三人通力合作下,成功完成了整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在紫外线照射下可明显看到大肠杆菌中红色荧光蛋白和绿色荧光杆菌的较高表达。

实验结论

GFP与RFP荧光蛋白基因通过转化pET28-A导入到DH5a和BL21大肠杆菌中,DH5a表达菌体经PCR验证确定为阳性表达;BL21在IPTG诱导下,能实现荧光蛋白的高活性表达。

注:

•DH5a和BL21都可以作为表达宿主。

•BL21是蛋白酶缺陷株,表达出来的蛋白不会被降解,做蛋白表达是比较适合用的,。

BL21生长要比DH5a快,这是他们的又一区别,在高密度发酵BL21表达蛋白时,需要控制它的表达条件,使得高密度且高表达。

所掌握的实验技能

用试剂盒从细菌中小提质粒技术

通过碱裂解方法,使细菌破裂,并通过将蛋白质与其他物质沉淀的方法,去除除核酸以外的杂质,经过吸附柱吸附DNA,并多次洗涤,最终获得提取的质粒DNA

DNA琼脂糖凝胶检测技术

利用不同分子量的DNA在通电的琼脂中移动的速度不一样的特性,

鉴别或分离DNA片段

质粒的特异性酶切技术

人工构建的质粒都包含许多限制性酶切位点,利用特异的核酸外切酶能够实现DNA的定向剪切

质粒的胶回收技术

利用琼脂糖电泳技术能够将不同分子量的DNA分离开,所以也是一种纯化DNA的方法,胶回收技术可以将纯化的DNA分子回收,主要包含取出琼脂胶和清洗两个步骤。

质粒的体外酶连接技术

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两段DNA分子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可以连接在一起。

质粒的感受态细胞导入转化技术

在冰上融化感受态细胞,经过42度短暂热激后,由于细胞膜处于液晶态产生裂缝,外源DNA黏附于细胞表面,而后立即冰浴,促使细胞膜愈合。

然后将菌体放入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以促进细胞的愈合恢复

学习到的实验思想

1.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查找资料,寻找前人的资料,比起自己完全孤立的去思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当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时,我们学会了自己思考实验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根据结果反向的去推理,从而解决问题。

3.实验永远都不会是照搬实验指南上的内容,我们需要完全弄清楚“我们要做什么”以及“我们要怎么做”,这样才能灵活的根据实验的变化而变化,到达实验效果的最大化,而不是死磕操作的规范和准确性。

4.在实验中我们会接触很多的有毒试剂,这在之前的实验中是很少出现的,我们不能按照以前的随意的态度去应对实验中接触的各种试剂,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5.独立思考对科学研究十分重要,不能一味的去问去查,要学会自己独立的思考,这样才能更迅速的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其他收获与感悟

在实验开始之前,需要小组自己去设计实验流程,当时可以说是什么都不知道,两眼一抹黑,完全独立的开展实验设计对已经习惯了照搬书上实验步骤的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分子生物学是大学碰到的第一个真正培养独立实验能力的实验课,它不同于我们在大一开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实验课。

在这些课上,主要以老师主导讲解,我们重复为主.这是由于我们当时专业知识还远不够。

随着理论课学习的深入,我们开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学习,这无疑对于深刻巩固我们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是有帮助的,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如启动子的概念.类型,PCR的原理等。

此外,在实验课中,我们掌握并学会如何运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技术.如质粒的提取。

质粒DNA的制备、PCR技术等。

我们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亲身接触实验过程并亲自设计一些实验得到了大大提高,使我们不象刚开始做实验的吋候照搬实验指导上的实验步骤,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思考.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对原有的步骤作必要的改进。

此外,通过这门实验课的学习,我们形成了严谨的态度,如有时做出的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我们渐渐养成了仔细分析实验结果的习惯,查找在实验设计或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理论知识认识得更清楚。

总之,我认为,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一门有价值,有创新的实验课程。

小组信息

合作者黄剑宇黄少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