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0204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docx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docx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

曾国藩家训:

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

 

(2014-07-1111:

13:

33)

转载▼

标签:

 

转载

分类: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原文地址:

曾国藩家训:

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作者:

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

 

第一看:

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第二看:

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第三看:

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

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条遗嘱: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

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

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

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

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

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

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

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

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

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 

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

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

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

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

 

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

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

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劳,才能收获数担粮食数尺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却每餐必是美味佳肴,穿必锦衣绣袍,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

这样怎么能长久呢?

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

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倘若曾国藩九泉有知,也定会捻须颔首微笑的。

  

 

百年家族系列:

曾国藩家族

1885年,大清外交官曾纪泽在伦敦《亚洲季刊》上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一文,称中国“似入酣睡,固非垂毙”。

同治年间,由恭亲王奕和文祥在北京主持,由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在京外推动的自强运动,是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棒喝和日本咄咄逼人的威胁下最初的觉醒。

从咸丰十一年恭亲王和文祥聘请外国军官在天津训练新军,到光绪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中国积极致力于国防的近代化,而国防的近代化又必然要求交通、教育和经济的进步,于是同时有了建铁路、设新式学堂、设招商局、开采煤矿金矿等一系列的新举措。

自强运动只是在科技层面上学习西方,该运动的五大领导者都认定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内在精神完美无缺,完全没有想到要去借鉴他人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

遗憾的是,技术进步远不能解决一切,甲午海战,排名世界第八的中国海军败给了排名十一的日本海军。

梁启超对于自强运动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中国两千年历史上仅有的两次变法——王莽的变法和王安石的变法,都以失败告终。

1898年,光绪亲政,在康有为的指导下,推行了冒犯太多既得利益者的百日维新。

很快,戊戌变法以惨败告终。

      

1901-1905年,慈禧太后推动了一次几乎与1898年的改革雷同的改革。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大败俄国,实业家张骞说,“日本的胜利和俄国的失败是立宪主义的胜利和专制主义的失败.”梁启超也开始大力鼓吹君主立宪思想。

1905年12月,五人考察团赴国外考察。

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发布“宪法大纲”,规定宪法生效以前,仍有9年预备期。

这个“大纲”实际上给了皇帝比日本模式更大的权力,它规定行政、立法和司法权统统属于皇帝。

1910年,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宣布宪政筹备期缩短为6年,但是很快他就组织了一个“皇族内阁”,13个任命者中皇亲国戚占了5位。

几个月后,辛亥革命结束了满清政府的统治。

20世纪的中国以如此轰轰烈烈的巨变开始,随后的百年,有更多的轰轰烈烈,更多的迂回曲折——民国兴起、袁世凯复辟、军阀割据、新文化运动、国共角逐、八年抗日、国共内战和新中国建立。

1949年以来的历史,其复杂性和丰富性并不因为距离我们更近已被穷尽,它的深处,深处的更多真相,仍在被人们不断挖掘。

回顾历史,惯常的做法自然是从第一年说起。

这样一种做法有它的方便之处,但是也有可能斩断近代史这一处处因果相联、难以机械拆解的活体。

当我们回顾历史,我们最想弄清楚的,是我们从哪里来,以便知道我们想要和可以往哪里去;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在哪儿前进了,又在哪儿倒退了,哪些方面超越了前人,哪些方面却原地踏步。

 

自创刊以来,《南方人物周刊》一直忠实于自己的办刊宗旨——“记录我们的命运”。

2009年,无疑是一个挖掘中国和中国人之命运的富有意味的年份。

不久前,国外有人说,20年后,中国将成为第一经济大国,第二政治大国,而有关中国崛起的言论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1949年距今是一个甲子,再往前推进一个甲子,恰恰可以涵盖百日维新的重要时刻,并且可以衔接由奕和曾国藩等人主导的自强运动,将近代中国的梦想和今天的光荣打通,将百年前的激荡与今天百味杂陈的现实联接,通过一个个影响过中国的著名家族的故事,来完成我们对于百年中国的回望。

这是我们推出“百年家族系列”的缘由。

首先出场的是曾国藩家族。

        

曾国藩是晚清至关重要的两位人物之一(另一位是李鸿章),堪称革新和守旧的典型。

从清末开始,曾国藩生前最看重的名声已经“毁誉参半”。

从民国章太炎所称的“民贼”,到解放后范文澜所说的“汉奸、刽子手、卖国贼”,曾国藩顶着这些帽子进入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老一代史学家在“曾国藩是刽子手还是近代化先驱”这个命题上,耗费了不少心思。

上世纪80年代初,岳麓书社推出的30册《曾国藩全集》引起外电评议:

“其重要性可以和中国发射一枚新的导弹或卫星相比。

”随后,唐浩明的长篇小说《曾国藩》引发了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曾国藩热”。

从曾国藩这样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上,人们汲取了诸多政治智慧、实干精神、为人处世之道。

喧闹中,我们也能听到一些沉潜学人的声音,他们沿着曾国藩留下的奏议、书信、日记和诗文,深入到百余年前中国士大夫身处的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对这一阶段的中国真面目给出独立的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