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0326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docx

《绩效管理试题》《西方经济学试题》社科院含答案

绩效管理试题答案

一、简答题(从以下五道题中任选三题作答,每题20分,共计60分)

1、请说明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并对其实际操作进行简单描述。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A、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绩效评价只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B、绩效管理注重信息的沟通与绩效目标的达成,绩效评价注重的是考核和评估。

C、绩效管理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绩效评价只出现在特定的时期。

D、绩效管理具有战略性与前瞻性,绩效评价具有滞后性。

绩效考核的实际操作描述:

1、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是岗位说明书,有岗位职责,工作标准,2、要有考核方案和目标,就是说有个游戏规则;3、做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考核的重要依据,任何一件事或是一项工作做得好坏一定要有记录,通过事实和数据说话,4、要有检查记录,平时的检查要有详细的记录;查询记录。

对生产中控记录、员工工作记录、交接班记录、出勤情况整理统计。

5、考核结果要反馈:

其目的是为了让被考核人知道不足的地方是什么?

绩效管理的实际操作描述:

(一)绩效管理中的计划

1.制定绩效目标计划及衡量标准2.对目标计划的讨论3.确定目标计划的结果

1GRADUATESCHOOL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二)绩效管理中的辅导

辅导的方式有两种:

(1)会议式:

指通过正式的会议实施辅导过程

(2)非正式:

指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和方法实施对员工的辅导。

对于员工的参与,要求员工能够:

(1)描述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实现的业绩)

(2)对自己实现的目标进行评估有效的辅导应该是:

(1)随着目标的实现过程,辅导沟通是连续的;

(2)不仅限于在一些正式的会议上,强调非正式沟通的重要性;(3)明确并加强对实现目标的期望值;

(4)激励员工,对员工施加推动力(推动力是指一种连续的需求或通常没有意识到的

关注);

(5)从员工获得反馈并直接参与;(6)针对结果目标和行为目标。

(三)绩效管理中的评价

在对阶段性业绩评价之前,要进行信息收集,尤其是对实现目标过程的信息收集,在沟通和综合员工与管理者双方所掌握的资料后,通过会议的形式进行阶段性业绩的评价,包括对实际业绩与预期业绩的比较、管理者的反馈、支持与激励、业绩改进建议、本阶段总结、确定下阶段的计划等。

在评价过程中需要管理者的具备较好的交流技能:

如提问、倾听、反馈和激励等。

一般绩效评价的内容和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量度:

量度原则与方法

(2)评价:

评价的标准和评价资料的来源(3)反馈:

反馈的形式和方法

(4)信息:

过去的表现与业绩目标的差距,需要进行业绩改进的地方。

一般评价的标

准是选择主要的绩效指标KPI(定量和定性的指标)来评价业绩实现过程中的结果目标和行为目标。

2GRADUATESCHOOL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四)建立以考核为基础的个人回报

个人绩效回报形式包括:

工资、奖金、股权、福利、机会、职权等。

确定合理的具有以实现和激励为导向的业绩报酬方面,公司目前以通过与绩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职位职能工资制度来实现。

通过员工职位的KPI(员工的业绩衡量指标)的设定,评定职位的输出业绩,对关键的业绩进行考核,综合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并将它们与报酬相结合。

2、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并对其实际操作进行简单描述

一、相对评价法

(1)序列比较法序列比较法是对按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考核的一种方法。

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考核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

将相同职务的所有员工在同一考核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他们的工作状况排列顺序,工作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较差的排名在后。

最后,将每位员工几个模块的排序数字相加,就是该员工的考核结果。

总数越小,绩效考核成绩越好。

(2)相对比较法相对比较法是对员工进行两两比较,任何两位员工都要进行一次比较。

两名员工比较之后,相对较好的员工记“1”,相对较差的员工记“0”。

所有的员工相互比较完毕后,将每个人的得分相加,总分越高,绩效考核的成绩越好。

(3)强制比例法强制比例法是指根据被考核者的业绩,将被考核者按一定的比例分为几类(最好、较好、中等、较差、最差)进行考核的方法。

二、绝对评价法

(1)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是通过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直至个人目标,最后根据被考核人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来进行考核的一种绩效考核方式。

在开始工作之前,考核人和被考核人应该对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时间期限、考核的标准达成一致。

在时间期限结束时,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工作状况及原先制定的考核标准来进行考核。

(2)关键绩效指标法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以企业年度目标为依据,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据此确定反映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人一定期限内综合业绩的关键性量化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

3GRADUATESCHOOL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等级评估法等级评估法根据工作分析,将被考核岗位的工作内容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几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用明确的语言描述完成该模块工作需要达到的工作标准。

同时,将标准分为几个等级选项,如“优、良、合格、不合格”等,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对每个模块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总成绩便为该员工的考核成绩。

(4)平衡记分卡平衡记分卡从企业的财务、顾客、内部业务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进行评价,并根据战略的要求给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实现对企业的综合测评,从而使得管理者能整体把握和控制企业,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描述法

(1)全视角考核法全视角考核法(360°考核法),即上级、同事、下属、自己和顾客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的一种考核方法。

通过这种多维度的评价,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则可以得出一个全面、公正的评价。

(2)重要事件法重要事件是指考核人在平时注意收集被考核人的“重要事件”,这里的“重要事件”是指那些会对部门的整体工作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重要影响的事件,对这些表现要形成书面记录,根据这些书面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考核结果。

绩效定量管理法正是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工作状况下,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处理,及时、准确地考核,协调落实收入、能力、分配关系。

四、目标绩效考核法目标绩效考核是自上而下进行总目标的分解和责任落实过程,相应的,绩效考核也应服从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完成。

因此,作为部门和职位的KPI考核,也应从部门对公司整体进行支持、部门员工对部门进行支持的立足点出发。

同时公司的领导者和部门的领导者也应对下属的绩效考核负责,不能向下属推卸责任。

绩效考核区分了部门考核指标和个人考核指标,也能够从机制上确保上级能够积极关心和指导下级完成工作任务。

3、请说明什么是KPI体系,其特征是什么?

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

KeyPerformanceIndicator)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

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

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关键绩4GRADUATESCHOOL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效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是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征:

首先,作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KPI的制定有力地推动公司战略在各单位各部门得以执行;其次,KPI为上下级对职位工作职责和关键绩效要求有了清晰的共识,确保各层各类人员努力方向的一致性;第三,KPI为绩效管理提供了透明、客观、可衡量的基础;第四,作为关键经营活动的绩效的反映,KPI帮助各职位员工集中精力处理对公司战略有最大驱动力的方面;第五,通过定期计算和回顾KPI执行结果,管理人员能清晰了解经营领域中的关键绩效参数,并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动予以改进。

4、请说明平衡记分卡的主要内容和功能?

平衡计分卡是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从而为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执行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

平衡记分卡方法认为,组织应从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

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

平衡计分卡功能:

1.具有战略管理的功能2.可以有效地推动组织变革3.是一套完整的组织绩效评估系统4.是一套系统的管理控制系统5.可以实现有效的激励

5、请说明平衡记分卡与传统考核方法的不同。

(1)平衡计分卡打破了传统绩效考核方法财务指标一统天下的局面

(2)平衡计分卡使得为增强竞争力的硬板事项中看似迥异的事项同时出现在一份管理报告中(3)平衡计分卡是一个基于战略的绩效考核体系,它表明了源与战略的一系列因果关系,发展和强化了战略管理系统。

(4)平衡计分卡是考核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完美结合。

不仅克服了传统考核体系的片面性、主观性;而且实现了考核体系与控制体系的协调统一。

(5)平衡计分卡防止了次优化行为。

5GRADUATESCHOOL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二、论述题(从以下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共计40分)

1、请根据经验说明如何与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面谈工作。

答:

1、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熟悉员工的绩效情况;

2、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要让员工心理紧张;

3、先要肯定员工的成绩,以具体的事例来肯定,不要泛泛而谈;4、听听员工自己的心声,找到认同;

5、就员工绩效差异(指不满意的地方)一起进行分析,最好让员工自己意识到可以做的更好;

6、一起分析达成一致要改进的地方和改进的措施。

2、请谈一下你对于绩效管理以及绩效考核的认识并分析你所在公司的绩效考核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一、简述题

1、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参加《西方经济学》P25)

随着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也在增加,但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这个概念表示:

人们在增加同一种商品或劳务消费的过程中,对其迫切需要的满足度会越来越小。

2、简述标准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参加《西方经济学》P30)

符合理性公理的“标准”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五个特征:

1)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

即如果要增加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那么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必定要减少,以保证仍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2)不管两种商品是怎样组合的,这些组合总是处于某一无差异曲线上,这一特点也称为无差异曲线的密集性。

3)无差异曲线向原点成凸状,这反映的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其商品组合的满意度越高,即对任一给定的无差异曲线来说,所有在其右上方的无差异曲线都代表着更高的消费者满意程度。

5)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3、简述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

(参考《大纲》P172、《西方经济学》P4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此时消费者处于均衡。

消费者均衡即是指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选择商品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状态。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

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经济学家通常把这一条件称之为消费者均衡条件。

4、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参加《西方经济学》P78、《大纲》P185)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指按照这种组合,生产某一定量产品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最低,厂商将获得最大利润。

它包括:

在厂商的成本既定时,使得厂商产量最大化的要素组合;或在厂商的产量既定时,使得厂商成本最小化的要素组合。

5、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参加《西方经济学》P73)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一点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该规律并不是从各种定理中推导出来的,而是一种经验概括,是大多数生产过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6、简述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参加《西方经济学》P105)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实质上是对厂商的目标函数求极值的问题。

这一目标函数定义为

π=φ(Q)=TR-TC

其中,总利润π为产量的函数,总收益TR和总成本TC本身也是产量的函数。

根据数学原理,令上述总利润函数在其一阶导数为零,即:

dπ/d(Q)=d(TR)/d(Q)-d(TC)/d(Q)=0

也就是MR–MC=0

所以,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MC。

但是,MR=MC只是说明在Q这一产量水平上存在利润极值,既可能是最大利润,也可能是最小利润。

因而,要保证这是利润最大的产量,还要求总利润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零,即:

d2π/d2(Q)=d(MR)/d(Q)-d(MC)/d(Q)<0

也就是

MR’

所以,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边际收益的变化率小于边际成本的变化率。

7、一般均衡理论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参加《大纲》P221)

应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重要前提是,必须证明在所考虑的经济中存在一般均衡状态。

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考察所有市场同时均衡时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其所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是否存在一系列价格使所有市场同时处于均衡,这是一般均衡状态的存在性问题。

与此相联系的问题还有,“如果存在一般均衡状态解,这种状态是否是唯一的?

”这是一般均衡状态的唯一性问题。

此外,还需回答,“如果原有的一般均衡状态受到扰动,在扰动消失之后,原有一般均衡状态是否会自动恢复?

”这是所谓一般均衡状态的稳定性问题。

8、何为垄断?

它一般会产生什么后果?

(参加《大纲》P230)

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首先可造成完全竞争市场所假定的条件得不到满足从而使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其次,垄断可能导致管理松懈;第三,垄断可能导致研究与开发支出降低;第四,垄断可能导致寻租;第五,垄断产生的利润通常也被看成是一种不公平的收入分配。

9、简述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参加《西方经济学》P133)

每一种资源或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都有各自不同的市场。

这些市场的状况与厂商的目标和产品市场相结合,影响着每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一种要素的价格和它被使用的数量影响着它的总收入。

影响资源市场的任何变化也就影响到一种要素的收入,从而影响到收入在不同要素之间的分配。

西方经济学对资源市场上要素价格的分析实际上也是一种功能收入分配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

如果资源市场是竞争性的且运转良好的话,那么,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就来自其对生产的贡献,且等于它的边际产品。

按照这种理论,以某种生产要素的单位价格乘以一定效率条件下(即成本最小化)所使用的该种要素的数量,便可以得到该种生产要素的收入份额。

即收入的分配部分取决于要素的相对生产率。

10、为什么国民收入核算中总供给永远等于总需求?

(参加《西方经济学》P319、324)

在国民收入与产值账户中,用支出来度量的最终产品分为四大类:

消费品、投资品、政府采购和净出口。

因而有下列等式:

GDP=C+I+G+X-M

其中C代表居民消费支出,I代表企业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厂房、增加存货等的私人投资支出、G代表政府支出,X-M代表净出口。

用于购买产品的每一项支出都意味着销售者的同一数量的收入,因而通过计算要素所有者收入,即运用收入法计算的GDP值,在理论上自然应该同运用支出法计算的结果相同。

用Y代表表现收入的GDP,即令Y=GDP,则可得到国民收入与产值账户恒等式Y=GDP=C+I+G+X-M。

即在国民收入与产值账户中,用收入度量的GDP值恒等于用支出度量的GDP值,也即收入恒等于支出。

在上式中的收入方(Y)可理解为总供给,支出方(E=C+I+G+X-M)可理解为总需求。

因此,在国民收入与产值账户中,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

11、为什么IS曲线的斜率是负的,而LM曲线的斜率是正的?

(参考网络资料)

IS曲线是反映当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所谓均衡状态就是I=S,即投资等于储蓄。

因为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当投资等于储蓄时,可导出国民收入是利率的减函数,表示这个关系的曲线就是IS曲线,那么它的斜率一定是负值。

它表示:

当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国民收入随利率的增加而减少。

这个也可以这样解释:

当利率上升的时候,投资会减少,投资的减少会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减少。

LM曲线是反映当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所谓均衡状态就是L=M。

L是货币需求函数,是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函数,即随利率的升高而减少,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M是定值。

所以当L=M时,可推出利率与国民收入是正相关的关系。

即LM曲线的斜率为正。

12、请解释为什么在政府预算保持平衡的条件下,政府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

(参考网络资料)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

这里所讲的财政收支平衡,不应局限于年度预算的平衡,而是从整个经济周期来考察财政收支的平衡。

在经济周期下降的阶段上,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增加消费和促进投资。

这样从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上看,一定是支大于收,从年度预算来看必然会出现赤字。

当经济已经复苏,在投资增加和失业减少的情况下,政府就可以适当减少财政支出或增加税收,从一个年度预算看会出现盈余。

  这样就可以用后一阶段的盈余抵补前一阶段的财政赤字,即以繁荣年份的财政盈余补偿萧条年份的财政赤字。

于是从整个经济周期来看,财政收支是平衡的,但从各个年份来看,却不一定平衡。

13、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

(参见《大纲》P286)

货币工资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即物价与失业率或者说经济增长率反比!

菲利普斯曲线是概括表示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的曲线。

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1958年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揭示出:

低失业和低通货膨胀二者不可兼得,如果一个经济愿意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则可以实现较低的失业率。

14、什么因素会造成货币乘数的不稳定?

其政策后果是什么?

(参加《西方经济学》P483)

货币供应的乘数理论是建立在准备率re和现金-存款率cu为常数的假定上。

事实上,准备率和现金-存款率都不是常数,而是市场利息率、贴现率、法定准备率和银行存款流量不稳定性(σ)的函数,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货币乘数的不稳定。

这说明控制货币供应量不仅仅是一个控制基础货币的问题,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并不能保证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15、请简述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具体过程。

(参加《西方经济学》P477)

现实中,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中央银行的最重要资产是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对政府的借贷)。

大多数国家是通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来改变基础货币量的。

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购买100万美元政府债券时,它用中央银行支票支付。

出卖政府债券的公众把得到的中央银行支票存入自己的开户银行。

公众在银行的存款增加100万美元,这是新增原始存款。

银行把中央银行支票存入中央银行,该银行在中央银行账户中的存款(准备金)增加了100万美元。

这就意味着基础货币增加了100万美元。

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在负债方增加了100万美元普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在资产方增加了100万美元的政府债券。

由于普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量(100万美元)等于存款增加量(100万美元),于是便可以进一步增加对公众的贷款,从而使货币创造的乘数过程继续进行下去。

如果中央银行想减少货币供应,它便可以出售政府债券。

当公众用自己开户银行的支票支付后,中央银行便相应减少其开户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普通银行便需相应收缩其贷款,货币供应量将按乘数减少。

16、简述外汇储备增加对一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

(参考网络资料)

外汇储备增加会加剧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企业或个人赚取外汇后,为了在国内消费或投资,大多会兑换为本币,这样就造成市场上本币流通量的增加,物价随之上升,造成通货膨胀。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由于本币需求增大,会导致本币升值,从而加大出口和外来投资的成本,进而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在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政府一般会采取提高利率的手段来抑制通货膨胀,这样同时也会抑制消费和投资,使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17、在弗莱明-蒙代尔模型中,国际收支平衡曲线在什么情况下是水平的?

(参考XX百科“BP曲线”)

国际收支平衡BP曲线呈水平是一种极端现象,当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时,资本流动对于利率变动具有完全的弹性,既任何高于国外利率水平的国内利率都会导致举额资本流入,使国际收支处于顺差;同样,任何低于国外利率水平的国内利率都户导致巨额资本流出,使得国际收支处于逆差。

18、论一国货币贬值对其外贸的影响。

(参考网络“货币贬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贬值对出口的影响:

本币对外币贬值,因此产品的外币价格大幅度下跌,这增强了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引起出口增加.本国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增强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诱发国外居民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有利于一国增加出口。

另一方面,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则会提高,影响进口商品在本国的销售,同时刺激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进口替代产品的供应,对进口起抑制作用。

2)贬值对进口的影响:

本币对外币贬值,使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

进口商品是外国生产的,其外币价格不会因别国汇率的变动而变动。

本币对外贬值,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折算成本币就会使以本币表示的商品价格上升,从而导致进口商品的减少。

19、何谓公共产品?

(参考XX百科“公共产品”)

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

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

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

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

20、何为“流动性陷阱”?

(参考XX百科“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时,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有无限弹性,即人们对持有债券还是货币感觉无所谓。

此时即使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

二、论述题

1、利用无差异曲线说明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参考XX百科“替代效应”)

考察价格下降(上涨反之)时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x商品降价前,x与y两商品的价格比率由预算线aj表示,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在E0点,在该点预算线aj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

与该切点相对应的x商品的购买量为q0,x商品降价后,预算线由aj变为aj2这条新的预算线表示x、y两商品的新的价格比率。

新预算线与较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切点为E2点。

E2点是降价后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与该点相对应的x商品的购买量为q2。

可见,x商品降价后,其需求量由q0变到q2。

则价格下降的总效应是q2−q0。

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是在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情况下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这里所说的实际收入不变是指消费者维持在原来的效用水平上,但又要用新的价格比率(由预算线aj2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