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0521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docx

电子辞典接受标准

电子辞典接收标准

 

更改记录

修改日期

版本

页码

修改摘要

修改者

首版

前言

本接收标准规定了电子辞典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储运等。

本标准中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在综合和参考了本公司掌上设备其他产品和业界通用指标的基础上,考虑用户的需求确定的。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OEM、ODM供应商为本公司提供的电子辞典产品。

2.引用文件

《手持式个人信息处理设备通用规范》(GB/T18220-2000)

《联想掌上设备》(Q/HDLCS051-2001)

《可靠性测试工作指引》(LTJ-012JY-02)

《电子辞典通用检验标准》(LTEDTY-012JY)

3环境条件

本标准中除气候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和耐电强度试验外,其他试验在下述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以下统称为室温条件)。

温度:

15°C~35°C

相对湿度:

45%~75%

大气压:

86kPa~106kPa

4功能和性能

应具有预定的功能,具体由技术规格书规定。

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器、触摸屏、前光或背光、键盘、指示灯、声音系统、通讯系统、供电系统、扩展槽等硬件应能实现技术规格书的定义,其性能指标应能达到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和通用水平。

5外观和结构

5.1产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凸点、划伤、裂缝、变形等现象,各部分缝隙应符合和《电子辞典通用检验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表面涂履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LOGO无不良,键盘丝印良好。

金属部件不应锈蚀和损伤。

各操作开关、按键、卡扣应灵活、可靠、方便,各部件无脱落,锁紧装置不得自行释放。

5.2除特别要求,应在如下条件下进行测试:

环境光照强度:

500Lux

视力:

1.2(含矫正视力)

观察距离:

30cm

其他条件见3。

5.3用目测法和有关检测工具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应符合上述要求和《电子辞典通用检验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测试方法与标准见下表。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和标准

外壳

a.用手接触部位无割手、批锋或尖点等不良,机体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现象;

b.目视检查表面涂履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LOGO无不良。

按键

a.用手指按压按键表面的任一部位,应无按键不能弹起之不良现象;

b.用手指刮按键表面及边缘,应无按键脱落现象

门铰

a.能在产品技术书要求的角度范围内停留或/和转动;

b.门铰在开合过程中无异常噪声,不会刮伤外壳和转轴;

c.门铰之转轴销钉不能松脱

LCD

a.LCD定位良好,不得上下左右移动和旋转;

b.LCD外观颜色应一致,应无红镜、水印、牛顿环等;

c.LCD内面可见区域应无灰尘、杂物、划痕等;

d.LCD液晶性能:

在开合面盖/重压字钮(500gf)/轻扭样机(3mm)等各种模式下检测样机之e.LCD显示状况:

A.开/合盖对显示应无影响(如LCD液晶条纹、间歇显示、不均匀显示);B.轻扭样机时,如LCD液晶显示条纹令显示的数据模糊不清,则不可接受

机不平

将样机放置于硬的平面上,并分别使上盖处于闭合、半开(如可能)和全开三种状态下,用塞规测量样机与平面间的间隙,要求各处的间隙符合《电子辞典通用检验标准》。

间隙

用塞规测量外面壳、内面壳、中框、内底壳、外底壳、电池盖周边的间隙,要求各处的间隙符合《电子辞典通用检验标准》。

段差

用塞规测量外面壳、内面壳、中框、内底壳、外底壳、电池盖的段差,要求各处的段差符合《电子辞典通用检验标准》。

6字型和字符集

6.1产品应按下列标准顺序采用字符集:

a)GB/T1988;

b)GB2312;

c)GB2312/GB/T12345;

d)GB13000.1/GB18030。

6.2产品采用的汉字字型应至少符合下述标准:

a)15×16(GB5199);

b)14×15(SJ11189);

c)11×12/13×14;

d)24×24(GB5007)。

产品如采用曲线汉字字型,其对繁笔字的处理应与相应尺寸的点阵汉字字型一致。

对个别装饰性和说明功能的用字可低于11×12点阵,但其字形应符合文字规范。

由于国家相关部门会不断更新字型数据以满足标准要求和用户需求,各方在使用字型数据时应探讨使用最新的字型数据的可能性。

7输入法

产品应至少配备一种音码和一种形码的键盘输入,并且配备的输入法应在有关部门正式推荐的输入法中选择。

输入法选择时如涉及版权问题,应妥善处理。

当选择手写输入法时,其功能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8键盘

键盘键帽上的字符应清晰、耐久,其布局应符合GB/T17971.1规定。

按键应按动灵活、接触可靠,除特殊按键(如reset)外,各按键应平整一致,其压力离散性不应大于0.3N。

每个按键在规定的负荷条件下,通断寿命应大于106次。

按键压力及行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按键压力(N)

按键行程(mm)

0.3~0.8

0.3~1.5

用目测法检验键盘排列是否正确。

用手检验按键按动是否灵活,接触是否可靠。

用精度为0.02mm级的量具检验按键的行程,用误差不超过10%的压力计检验按键的压力。

在专用按键寿命试验台上进行按键寿命试验,按键压力根据各产品的规定值,使之正好能送进数字或字符为准。

9安全

如果采用交流供电,产品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4943的规定。

a)产品的电源适配器部分对地漏电流的允许值不得超过0.25mA。

b)产品的电源适配器部分耐电强度的电压值为:

3000V(电压有效值)。

c)产品的电源适配器部分的交流地必须与逻辑地、保护地严格分开,但逻辑地和保护地可以接通。

d)产品的220V交流电源接口、直流电源正负极都应有标记。

10电源适应能力试验

如果采用交流供电,应能在(220±22)V、(50±1)Hz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按表2组合对受试样品进行试验,每种组合运行检查程序一遍,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

标称值

组合

电压V

频率Hz

1

220

50

2

198

49

3

198

51

4

242

49

5

242

51

对于直流供电的产品,应能在直流电压标称值±5%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标称值由产品技术规格书规定。

按单向和双向方式分别调节直流电源电压,使其偏离标称值±5%,然后运行检查程序,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

11环境适应性

以下各项试验中,规定的初始检测和最后检测,统一按5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并运行检查程序一遍,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

11.1气候环境适应性

温度

工作

0°C~40°C

贮存运输

-20°C~55°C

相对

湿度

工作

40%RH~90%RH

贮存运输

20%RH~93%RH(40°C)

大气压

86kPa~106kPa

11.1.1工作温度下限试验

受试样品先进行初试检测。

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将箱内温度逐渐降到0°C,待温度稳定后,加电运行系统诊断程序2h,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

试验完后,待箱温度回到室温,取出样品,在正常大气压下恢复2h,进行功能检查应工作正常,符合4的要求;外

观结构应符合5的要求。

 

11.1.2贮存运输温度下限试验

将样品放入低温箱,使箱温度降到-20°C,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存放16h,取出样品回到室温,再恢复2h,进行功能检查应工作正常,符合4的要求;外观结构应符合5的要求。

为防止试验中受试样品结霜和凝露,允许将受试样品用聚乙稀薄膜密封后进行试验,必要时还可以在密封套内装吸潮剂。

 

11.1.3工作温度上限试验

受试样品先进行初试检测。

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将箱温度逐渐升到40°C,待温度稳定后,加电运行系统诊断程序2h,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功能符合4的要求,外观结构应符合5的要求,试验完后,待箱温度回到室温,取出样品,在正常大气压下恢复2h。

 

11.1.4贮存运输温度上限试验

将样品放入高温箱,使箱温度升到55°C,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存放16h,取出样品回到室温,恢复2h,并进行检测,功能检查应正常工作,符合4的要求;外观结构应符合5的要求。

 

11.1.5工作条件下的恒定湿热试验

温湿度分别取40°C90%RH,受试样品须进行初始检测。

试验持续时间为2h。

在此其间加电运行检查程序,工作应正常。

功能检查应正常工作,符合4的要求;外观结构应符合5的要求。

 

11.1.6贮存运输条件下的恒定湿热试验

温湿度分别取40°C90%RH,受试样品须进行初始检测。

受试样品在不工作条件下存放48h,恢复2h,进行功能检查应工作正常,符合4的要求;外观结构应符合5的要求。

 

11.1.7温度循环试验

在(-52)C、2小时后,在1小时之內逐渐增加到(452)C并保持2小时,然后在1小时內降低到(-52)C,作为一个循环,共进行12个循环,然后置于室温下冷却2小时再进行功能检查应工作正常,符合4的要求;外观结构应符合5的要求。

 

11.1.8高温老化

将受试样品装上新电池,且设定在煲机状态,放置于40C环境中240小时后,进行功能检查应工作正常,符合4的要求;外观结构应符合5的要求。

 

11.2机械环境适应性

11.2.1未包装振动试验

测试条件:

振幅:

总振幅2mm(±1mm)

频率:

1000r/min(即16.7Hz)恒定

测试方法:

检查样品功能、外观(主要包括LCD有无灰尘、倾斜,贴纸、面片、铭板是否贴紧)符合要求,样品装入电池,并存贮数据后置于关机状态。

将样品固定在符合上述测试条件的振机中,要求三个垂直轴线的方向(即X、Y、Z)各连续振动1小时。

试验后进行功能检查应工作正常,符合4的要求,外观结构应符合5的要求。

不能出现功能异常(包括数据丢失)、LCD倾斜、松动、灰尘,面片、贴纸、铭板松出,零部件损坏、松动、脱落,门扣松脱、折断,连接不良或有可能连接不良。

11.2.2带包装振动试验

测试条件与方法

振动条件分为两种,任选其中一种进行。

第一种:

定频50Hz,幅度为0.2mm,加速度恒定1G;

第二种:

扫频5~50Hz(3分钟),幅度为0.2~20mm,加速度恒定1G。

检查样品功能、外观(主要包括LCD有无灰尘、倾斜,贴纸、面片、铭板是否贴紧)符合要求,样品装入电池,并存贮数据后置于关机状态。

将测试样品固定于振机上按如下方向和时间进行振动:

X向15分钟、Y向15分钟、Z向1小时,样机倒转后Z向再振1小时。

试验后进行功能检查应工作正常,符合4的要求,外观结构应符合5的要求。

不应出现印字擦伤、损坏、彩盒和密封的印刷材料变坏,机体部件脱落,机体机表面脱油、发亮,LCD有灰尘或异物,机盖锁折断或出现粉末,以及功能异常等。

11.2.3未包装冲击试验

测试验条件:

峰值加速度:

150m/s2

脉冲持续时间:

11ms

冲击波形:

半正弦波形

冲击方向:

三个垂直轴线的方向(即X、Y、Z)

冲击次数:

各3次

检查样品功能、外观(主要包括LCD有无灰尘、倾斜,贴纸、面片、铭板是否贴紧)符合要求,样品装入电池,并存贮数据后置于开机工作机状态,按上述条件进行试验。

试验后进行功能检查应工作正常,符合4的要求;外观结构应符合5的要求。

不能出现功能异常(包括数据丢失)、LCD倾斜、松动、灰尘,面片、贴纸、铭板松出,零部件损坏、松动、脱落,门扣松脱、折断,塑胶件发白等。

11.2.4未包装碰撞试验

测试验条件:

峰值加速度:

100m/s2

脉冲持续时间:

16ms

碰撞方向:

三个垂直轴线的方向(即X、Y、Z)

碰撞次数:

1000次

检查样品功能、外观(主要包括LCD有无灰尘、倾斜,贴纸、面片、铭板是否贴紧)符合要求,样品装入电池,并存贮数据后置于非工作状态,按上述条件进行试验。

试验后进行功能检查应工作正常,符合4的要求;外观结构应符合5的要求。

不能出现功能异常(包括数据丢失)、LCD倾斜、松动、灰尘,面片、贴纸、铭板松出,零部件损坏、松动、脱落,门扣松脱、折断等。

11.2.5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

参数

要求或测试方法

跌落高度

总重小于15kg

100cm

总重大于或等于15kg

80cm

碰撞面

木板,面积1.5m×1.5m,3cm厚,铺在硬地板上

跌落顺序和次数

按以下顺序,每个角、边和面跌落一次。

由1角开始作为起始角、含起始角的最短边、含超始角的次短边、含起始角的最长边、含起始角的最小面a、含起始角的次小面b、含起始角的最大面c、a之对面、b之对面、c之对面共1角、3边、6面,计10次。

注意事项

在检查时即使看到包装材料、内容物和防震垫等损坏也不要更换,继续进行跌落测试。

试验后进行功能检查应工作正常,符合4的要求;外观结构应符合5的要求。

1、彩盒、吸塑等包装料不应出现严重擦花、变形、皱折现象。

2、彩盒、吸塑等包装料不应出现破裂现象。

3、样品机丝印字、烫印字无擦伤现象,样品机之标签无严重擦伤现象。

4、样品机外壳不允许严重脱油或发亮等。

5、样品机外壳无开裂、变形、发白、壳离现象。

6、样品机功能符合要求。

7、样品机无内部零件松脱。

11.2.6未包装跌落试验

测试前先在样机内输入数据并保存,电池不取出,并锁好电池门。

样品机处于关机状态。

方法

参数

推荐使用

选用

方法A

方法B

方法C

方法D

样机状态

裸机(关机)

带皮套(关机)

测试数量

3

3

3

5

落地面

柳木板,厚度3cm,面积为1.5*1.5m2

铺塑料板(或瓷砖),厚度5mm

水泥或混凝土地面

一般室内地面(瓷砖、水磨石)

跌落高度

100

75

60

100

测试部位

顶面和底面

四边和四角

所有边、角、面

顶面和底面

跌落次数

各2次

各2次

各2次

各2次

操作方式

从规定跌落高度落下样品机,让样品的测试面冲击碰撞面。

试验后进行功能检查应工作正常,符合4的要求;外观结构应符合5的要求。

1、结构件及机内元件均应无破损及性能退化现象。

2、无功能退化及失效、资料丢失或异常改变等现象。

3、外观不应出现脱油、胶件发白、变形、元件错位等现象。

4、无零件松脱、折断、损坏现象;无门扣松脱、电池门损坏现象。

对于有电池门锁制或有螺丝固定电池门之样本,不允许有电池门脱落现象。

12电磁兼容性

12.1无线电骚扰

只适用于交流供电的产品。

产品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应符合GB9254-1998的B级要求。

试验按GB9254-1998规定的方法进行:

a)进行辐射骚扰实验,符合GB9254-1998的B级要求;

频率范围MHz

准峰值限值dB(μV/m)

30~230

230~1000

30

37

1在过渡频率处(230MHz)应采用较低的限值。

2当出现环境干扰时,可以采取附加措施

b)进行电源端子骚扰电压限值试验,符合GB9254-1998的B级要求

表9B级ITE电源端子传导骚扰限值

频率范围MHz

限值dBμV

准峰值

平均值

15~0.50

50~5

5~30

66~56

56

60

56~46

46

50

注:

1在过渡频率处(0.50MHz和5MHz)应采用较低的限值。

2在0.15MHz~0.50MHz频率范围内,限值随频率的对数呈线性减小。

12.2抗扰度试验

产品的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17618-1998的要求。

试验按GB/T17618-1998规定的方法进行:

a)进行静电放电试验,符合GB/T17618-1998第8条表1的规定,能达到B级要求;

b)进行连续波辐射骚扰试验,符合GB/T17618-1998第8条表1的规定,能达到A级要求;

c)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符合GB/T17618-1998第8条表4的规定,能达到B级要求;

d)进行浪涌(冲击)试验,符合GB/T17618-1998第8条表4的规定,能达到B级要求;

e)进行连续波传导骚扰试验,符合GB/T17618-1998第8条表4的规定,能达到A级要求;

f)进行电压暂降(30%)试验,符合GB/T17618-1998第8条表4的规定,能达到C级要求;

g)进行电压暂降(95%)试验,符合GB/T17618-1998第8条表4的规定,能达到B级要求;

h)进行电压短时中断试验,GB/T17618-1998第8条表4的规定,能达到C级要求;

13.可靠性要求和测试方法

13.1喷油和丝印强度

13.1.1定义:

13.1.1.1测试时间为喷油后48小时;

13.1.1.2油膜附着力标准如下:

5B级:

切口边相当平滑,网格上无方格涂层脱落。

4B级:

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种:

(1)在交叉点有小的片状涂层脱落,损伤的区域小于5%

(2)切口边相当平滑,网格上无方格涂层脱落,但表面油层银粉脱落(即从3M胶纸上看,格子中央粘有较多银粉,损伤区域小于5%)

(3)在交叉点有小的片状涂层脱落,损伤的区域小于5%,且表面油层银粉脱落(即从3M胶纸上看,格子中央粘有较多银粉,损伤面积小于5%)

3B级:

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种:

(1)涂层切口边和交叉点有小的片状涂层脱落,方格受伤区域5%~15%

(2)切口边相当平滑,网格上无方格涂层脱落或方格受伤面积小于15%,但表面油层银粉脱落(即从3M胶纸上看,格子中央粘有较多银粉,损伤区域为5%至15%)

2B级:

滿足以下条件中的一种:

(1)沿著切口的边和方格部分有涂层脱落,损伤的区域为格子的15%至35%

(2)切口边相当平滑,网格上无方格涂层脱落,但表面油层银粉脱落(即从3M胶纸上看,格子中央粘有较多银粉,损伤区域小于35%)

(3)沿着切口的边和方格部分有涂层脱落,方格受伤区域小于35%,且表面油层银粉脱落(即从3M胶纸上看,格子中央粘有较多银粉,损伤区域小于35%)

1B级:

沿著切口的边,涂层长条式地剥落,并整個格子脱落,损伤的区域为格子的35%~65%

0B级:

剥落和脱落比1B级还差。

13.1.2测试方法和要求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要求

1

本色

用色度计测量测试样本的颜色(L,A,B,E的相对值),并与样本对照判断是否相符。

与样本相符(即E的相对值不大于1.0)

2

油膜硬度

测试方法:

把受试样本固定于水平面上,将已削好之HB铅笔(笔芯削为长3mm的圆柱体,并在砂纸上打磨成尖角)与样本表面成45角以每秒10mm的速度向前推划,推划行程为10mm,每次推划后均须将笔芯磨尖,方可进行下一次操作,在不同的位置共推划5次,下笔力度不致导致笔芯折断(约1kgf)

硬度判定:

在所划出的5条线中,如果出现0道或1道划痕,则用高1级硬度的铅笔重复前面步骤,直至在最新划出的5条线中,有2道或2道以上的划痕,这时用铅笔的硬度值降低1级硬度,便被记录为受试样本的表面硬度值(落笔时产生的冲击小坑,不作判定依据)

硬度H级或以上

3

丝印部位附着力

用99%的酒精对测试样本表面进行脱脂,等一分钟后,用3M#600胶纸(粘附力为350~400g/cm2)牢牢地粘实测试样本丝印部位,再抓住胶纸两端,在垂直方向迅速扯开胶纸,重复在同一测试面做10次相同试验

字符和标记必须清楚易读

4

喷油部位附着力

用干净的白布轻轻擦拭待测试面,用锋利介刀在油膜面(应该选择平面区域,且介刀为无尖的锐边)刻划1×1mm(油膜厚度为50um~125um)面积为10×10mm的十字槽,且每一条划线深达油层的底层,然后用99%之酒精脱脂,等一分钟后,再用3M#600胶纸(粘附力为350~400g/cm2)牢牢地粘实测试样本刻划区域,在同一位置垂直撕拉两次,仔细观察测试表面有无油墨脱落和胶纸有无粘有油墨(注意:

若有油墨脱落,则需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脱落的油墨上或脱油区域是否粘有灰尘或其它杂物,若确认为粘有灰尘或杂物,则此次脱油现象不予考虑,需重新选择其它位置之平面再次按上述程序进行测试。

外观无剥落,裂痕起皱,分离等现象,且附着力在4B级或以上

5

耐磨性

用白色棉布包住1cm×1cm的橡皮,把样本和橡皮固定在耐磨仪上(调节压力为500g/cm2,行程为5cm,以每秒/1次的速度),确定测试面(先用干净的白布轻轻擦拭待测试面,且测试面为平面)与棉布擦头平行,开动耐磨仪,橡胶油漆擦20000次,普通油漆/变色油擦15000次。

每擦5000次检查测试面外观1次

喷油:

不应暴露样本油层底层

丝印:

字符和标记应保留原来宽度的1/2以上

6

抗酒精强度

用吸管把99%的酒精滴在测试样本面上(面积为1cm2),让其自然干燥

外观无鼓起,剥落、脱色、分离等现象

7

高低温试验

把测试样本至于温度条件为-20°C4Hrs25°C1Hrs60°C4Hrs25°C1Hrs,一个周期后再检查样本油膜外观有无变色、起皱、鼓泡、分离等异常现象,并按第3、4项检测其附着力。

外观无剥落、裂痕、起皱、分离等现象且附着力在4B级或以上

8

耐盐水性

将样本2/3面积浸入温度为(25±2)℃,浓度为3%(重量)的NaCl溶液中24小时后,观察油膜外观。

油膜无脱落、起皱、起泡、变色和失光等现象

9

耐热水性

将被测样板2/3面积浸入600C热水中2小时后(温度要均衡),观察样本油膜外观,室温置1小时后并再按第3、4项检测其附着力及按第6项检测抗酒精强度。

外观无剥落、裂痕、起皱、分离等现象且附着力在4B级或以上

10

喷油/丝印强度

用白色棉布包住1cm×1cm的橡皮,把样本和橡皮固定在耐磨测试仪上,调节压力为1000克/cm2,以每秒一次的速度(行程为5cm)往复磨擦喷油或丝印油层表面共20次,然后检查棉布是否粘有油墨。

20次后棉布上没粘有油墨

11

耐脂和耐油性

1.用99%酒精浸泡的布块对样本脱脂;

2.把指定之润手霜和橄榄油涂到样本表面,在室温下放5分钟,然后用白布块轻轻抹掉润手霜和橄榄油;

3.把样本固定在耐磨仪架上,(调节压力为300g/cm2,行程为5cm,速度为每秒1次)确定测试面与棉布擦头平行,开动耐磨仪擦30次

外观无剥落、裂痕、打皱、脱色、分离等现象

12

耐撞损性

将油漆试件装成成品假机,模拟扣合成品机动作做扣合试验,直至油膜被撞损之次数。

大于3000次以上。

13

耐脱色度

1.把样本测试面的一半用锡纸(铝膜)盖住,放入装有20w紫外灯的木箱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