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师自测考试案例分析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4213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评价师自测考试案例分析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全评价师自测考试案例分析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全评价师自测考试案例分析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全评价师自测考试案例分析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评价师自测考试案例分析题.doc

《安全评价师自测考试案例分析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评价师自测考试案例分析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评价师自测考试案例分析题.doc

安全评价师自测考试案例分析题

一、论述题

论述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答案:

《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法律形式加以固定和实施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安全生产法》的灵魂。

《安全生产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预防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进行主动的、超前的管理。

  “安全第一”体现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把生产、安全、效益等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这些指标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预防为主”主要体现为“六先”,即

(1)安全意识在先。

宣传、普及安全意识是各级人民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再要任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常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只有增强伞体公民特别是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使安全生产得到普遍的和高度的重视,极大地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使安全牛产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2)安全投入在先。

生产经营单位要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3)安全责任在先。

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健全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法律的上述规定就是为了增强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感,切实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

(4)建章立制在先。

预防为主需要通过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并落实各种措施和规章制度来实现。

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废弛,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势必埋下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最终导致事故。

因此,建章立制是实现预防为主的前提条件。

(5)隐患整改在先。

预防为主,主要是为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事故发生前都有不安全隐患。

如果事故防范措施周密,从业人员尽职尽责,管理到位,都能使隐患得到及时消除,可以避免或者减少事故。

(6)监督执法在先。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是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的重要条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关口必须前移,放在事前、事中监管上。

要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的力度,重点查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且未导致事故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发现事故隐患应当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者处罚措施,并且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

二、场景及案例分析

  年×月×日,某建筑公司周某在一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清理时,无视作业区设置的警告标志,跨过护栏进入作业管制区内进行清理。

此时作业区上方一工人正在12m高的平台上寻找工具,不慎将作业面上的一块物料碰落滑下,正好击中周某头部。

虽然周某带有安全帽,但安全帽被砸破,造成周某脑部重伤,经治疗和康复,出院后无法从事正常工作,周某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1)请指出此事故所属性质和类型,并简述理由。

答案:

现场作业人员忽视安全警告,跨越栏杆在危险场所进行作业,根据《安全生产法》中关于“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要求,该事故是一起工人违章作业的重伤责任事故。

(2)简述建筑施工企业主要的伤亡事故类型,如何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答案:

建筑施工行业伤亡事故类型主要是以下5类:

①高处坠落;②物体打击;③触电事故;④机械伤害;⑤坍塌。

(3)针对此次事故,如何开展事故调查?

简述一般程序和要求。

答案:

依据:

①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或国务院75号令;②由该建筑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组织调查工作;③调查组成员应包括该公司技术、生产、安全、工会等部门的有关人员。

程序:

①事故现场处理;②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③证人材料的收集;④向被调查者搜集材料;⑤对证人提供材料进行考证;⑥现场摄影和拍照;⑦绘制事故图(表);⑧事故原因的分析;⑨事故调查报告的编写;⑩事故调查结案归档。

三、安全评价模拟题

  我国小氮肥行业全国现有500多家,其合成氨生产力为每年2.5万~20万t。

合成氨生产是以白煤为原料,在煤气发生炉内燃烧,间隙加入空气和水蒸气,产生伴水煤气;在经气柜到脱硫工段,脱出气体中的硫;到变换工段将气体中一氧化碳变换为二氧化碳;经压缩机输送到碳化工段,生产碳酸氢铵或送脱碳工段,清除并回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再到铜洗工段,清除气体中少量有害成分;最后送合成工段,生成氨;氨再与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生产工艺流程共九段,流程图如下:

  在整个合成氨生产操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危险因素。

同时,因生产工艺流程长、连续性强,设备长期承受高温和高压,还有内部介质的冲刷、渗透和外部环境的腐蚀等因素影响,各类事故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火灾、爆炸和重大设备事故经常发生。

通过以往经验,造气、合成和尿素工段的危险程度更大。

  附:

  表6-1造气、合成和尿素工段生产装置单元火灾爆炸指数(F&EI)表

项目

造气

合成

尿素

物质名称

CO

H2

NH3

物质系数

21

21

4

一般工艺危险

基本系数

1.00

l.00

1.00

l.放热化学反应

0.5

0.5

0.3

2.吸热化学反应

0.2

3.物料的处理和运输

0.4

0.3

0.3

4.密闭式或室内工艺单元

0.25

0.25

0.5

5.通道

0.2

0.2

0.2

6.排放和泄漏控制

0.2

0.2

0.5

特殊工艺危险

基本系数

l.0

1.0

1.0

1.毒性物质

0.4

0.3

04

2.压力

1.0

0.6

3.易燃极不稳定物质量/kg

物质燃烧热HC/(J·kg-1)

0.3

0.3

0.3

4.一直在燃烧范围内

0.8

0.8

5.低温

0.3

6.腐蚀与磨损

0.2

0.3

0.7

7.泄漏——连接和填料

0.1

0.3

0.3

8.使用明火设备

0.4

9.转动设备

0.2

0.5

0.5

  表6-2单元补偿系数表

项目

造气

合成

尿素

C1工艺控制

1.应急电源

0.98

0.98

0.98

2.冷却装置

0.99

0.99

0.99

3.拟爆

0.98

0.98

0.98

4.紧急切断装置

0.98

0.98

0.98

5.计算机控制

0.97

0.97

0.97

6.惰性气体保护

0.96

0.96

7.操作规程

0.99

0.91

0.91

8.活性化学物质检查

0.91

  表6-3F&EI及危险等级

 

 

项目

造气

合成

尿素

C2物质隔离

1.远距离控制阀

0.98

0.98

0.98

2.备用泄料装置

0.98

 —

0.98

3.排放系统

0.91

0.91

0.91

4.连锁装置

0.98

0.98

0.98

C3防火措施

1.泄漏检测装置

0.98

0.98

098

2.钢制结构

0.98

0.98

0.98

3.消防水供应

0.94

0.94

0.94

4.特殊系统

0.91

0.91

0.91

5.喷洒系统

0.97

0.97

0.97

6.水幕

0.98

0.97

 —

7.泡沫装置

0.94

0.94

0.94

8.手提式灭火器

0.97

0.97

0.97

9.电缆保护

0.94

0.947

0.94

F&EI值

危险等级

F&EI值

危险等级

1~60

最轻

128—158

很大

6l~96

较轻

159

非常大

97~127

中等

 

 

问题:

(1)简述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程序;

答案: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是根据生产工艺中的物料、数量、设备及操作条件数据,定量地对工艺装置的工艺单元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

其评价程序如图1所示:

(2)试说明道化学指数评价分析的目的;

答案:

①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②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是事故扩大的装置;③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④使有关人员了解各工艺单元可能造成的损失,已确定减少事故损失的有效措施。

(3)根据所述条件和数据,应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小氮肥厂生产中造气工段、合成工段及尿素工段进行分析评价,要求得出火灾爆炸指数及危险程度、补偿后火灾爆炸指数及实际危险程度、暴露半径和暴露面积。

答案:

物质系数(MF):

21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

F1=1.00+0.5+0.2+0.4+0.25+0.2+0.2=2.75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

F2=1.0+0.4+0.3+0.8+0.2+0.1+0.4+0.2=3.4

单元工艺危险系数(F3):

F3=F1×F2=2.75×3.4=9.35(如果F3≥8,只能取8)

火灾爆炸指数(F&EI):

F&EI=F3×MF=9.358×2l=168

  安全补偿系数(C):

C=C1×C2×C3=0.859×0.856×0.648=0.476

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1):

C1=0.98×0.99×0.98×0.98×0.97×0.96×0.99=0.859

物质隔离补偿系数(C2):

C2=0.98×0.98×0.91×0.98=0.856

防火措施补偿系数(C3):

C3=0.98×0.98×0.94×0.91×0.97×0.98×0.94×0.97×0.94=0.648安全补偿后的火灾爆炸指数(F&EI×C):

F&EI×C=168×0.476=79.9

  暴漏半径(R):

R=0.84×F&EI但是1英尺=0.3084米所以0.84*0.3084=0.256

R=0.256×F&EI=42.0lm暴露面积(s)S=πR2=3.14×42.01×42.01=5833m2合成工段和尿素工段计算过程略。

  表1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结果表

  

序号

项目

造气工段

合成工段

尿素工段

1

物质系数(MF)

21

21

4

2

火灾爆炸指数(F&EI)

168

168

168

3

危险程度

非常大

非常大

非常大

4

安全补偿后的火灾爆炸指数(F&EIxC)

79.9

79.8

70.4

5

实际危险程度

较轻

较轻

较轻

6

暴露半径R(m)

43.01

43.01

43.01

7

暴露面积s(m2)

5833

5833

5833

  评价结果:

  通过对小氮肥厂三个重要生产工段进行评价,可以看出造气、合成和尿素工段的火灾爆炸指数较高,危险程度非常大。

通过对生产装置的安全补偿,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强化各项工艺指标、设备管理及对安全附件的检查、检测,对装置进行配置和补偿,并应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实现自动化管理,各工段的实际危险程度分别下降为较轻,生产安全得到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