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2534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docx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

甘肃省榆中县猪嘴岭村规划

(2006—2010)

按照《农业部关于印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主义新农村省部共建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猪嘴岭村实际,农业部财务司会同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定远镇等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编制本规划。

一、猪嘴岭村的基本情况

(一)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

猪嘴岭村地处榆中县西部川水地区,与和平镇接壤,海拔1 780米,年均气温7.5℃,年均温差19℃,年无霜期159天,年日照时数2 650小时以上,年均降雨量400毫米,年蒸发量1 400毫米。

全村现有125户526人,劳动力280人,有耕地面积1 490亩,其中水浇地1 010亩(花卉种植582亩,蔬菜种植120亩, 粮食种植308亩);旱地480亩(苗木栽培130亩,粮食种植350亩)。

2005年全村总产值94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占总产值94%,第二产业占0.5%,第三产业占5.5%。

在农业总产值中,花卉占86.7%,蔬菜占10.4%,其他作物占2.9%。

农业生产用水主要依靠榆中县和平电力提黄灌溉和地下水,上水提灌工程建成于1983年,村内有机井2眼,日出水2 000立方米以上,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位于地下280~320米之间。

榆中县是甘肃省43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县之一,猪嘴岭村是榆中县川水地区的一个中等村。

本村已形成了以花卉为主的农业产业,产业化有良好的基础,交通便利,地处城郊,有发展城郊型农业的优势,村两委领导班子强,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200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 360元,高于甘肃省1 963元的平均水平,低于兰州市2 713元的平均水平,居兰州市中等偏下水平。

(二)产业发展现状

猪嘴岭村农业生产主要以鲜切花卉种植为主,是兰州市最大的鲜切花卉生产基地。

全村家家户户种植鲜花,现建有日光节能温室261座,高架大棚110座,年种植花卉面积达到582亩,形成了“户均2座温室、1个高架大棚,人均1亩花卉”的种植规模。

年产各类鲜切花4 000万枝以上,品种以玫瑰为主,主要有玫瑰、剑兰、菊花、康乃馨等11个,产品主要销往兰州、青海、宁夏、新疆、陕西、北京、上海等地区。

全村年花卉销售收入达700万元以上,花卉已成为本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公共事业发展现状

猪嘴岭村容村貌相对比较整洁,住房以砖混和砖木结构为主,其中:

砖混37户,占30%;砖木82户,占66%。

村内已硬化主干道2公里。

全村125户526人,20岁以下110人,20~40岁234人,40岁以上182人。

高中以上79人,占15%;初中316人,占60%;小学131人,占25%。

有党员25名。

建成三级三类标准化小学1所,现有教师6名,在校学生68名,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村级卫生所1所,村民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民每年每人承担10元,国家补贴40元(其中国家30元、省级5元、市级3元、县级2元),覆盖面100%。

建有示范沼气池10个,建成双瓮式卫生厕所60蹲。

村民生活用水靠庭院水窖贮存井水解决,燃料主要以煤和秸秆为主。

(四)区位分析

猪嘴岭村地处兰州城郊,距省会兰州12公里、陇海铁路骆驼巷货运站3公里,国道312线、309线和巉柳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是兰州市区东扩和构建“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紧邻和平镇,居于金川科技园和酒钢工业城的核心区域,交通便捷,信息畅通。

依托兰州发展城市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花卉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是以城市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品,猪嘴岭的花卉产业就是依托兰州市场而逐步发展壮大的。

猪嘴岭花卉产业的发展已经辐射带动了定远镇的歇驾嘴村、安家营村、定远村、连搭乡的麻启营村、肖家嘴村等7个村120户近500人从事花卉种植,周边地区花卉种植的发展势头以每年新增10亩的速度递增。

仅从花卉产业的辐射影响作用来看,猪嘴岭村可辐射带动榆中川区和南部二阴山区大部分乡村的产业发展。

从生产发展的模式和产业发展的模式来看,对甘肃乃至西北的大部分城郊型新农村建设有示范意义。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管道、渠系破损严重,电力设施容量小,加之地下水的水位下降,严重影响和制约生产需要;因为没有浇灌条件,村里有数百亩坡地无法耕种。

本村主干和支干道路共有6公里,目前仅硬化部分主干道路2公里,占需硬化道路的30%,且硬化质量不高,已有部分路面出现破损现象,需进一步按乡村道路的标准进行翻建。

有线电视没有进村入户,信息闭塞。

2.农业组织化水平低  猪嘴岭村花卉产业虽然有一定的规模,但仅限于花卉种植环节,产业链条短,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新品种覆盖率低,产业竞争力不强,产品以自产自销为主,没有形成自己的销售队伍,专业化合作组织的组建工作刚刚起步,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3.农民文化程度低,科技素质不高  由于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仅占全村村民的15%,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科技信息只能通过政府发放的宣传材料和有限的农业技术培训获取,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范围有限。

农业灌溉方式为大水漫灌,每亩花卉年耗水200方以上,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

4.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  没有任何村办企业,集体经济没有积累,村里公用事业发展基本依靠上级部门的支持,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

村级民主管理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5.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村内没有文化娱乐设施,没有公共休闲活动场所,没有专门的科技培训场所、农业技术服务机构。

6.村容村貌不够整洁  农户庭院环境卫生较差,部分房屋属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年久失修。

清洁节能能源使用率低,垃圾没有固定的倾倒点和处理设施。

二、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规划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这个落脚点,以 “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和谐兴村、民主治村”为着力点,按照 “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找准项目建设重点,加快猪嘴岭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规划原则

1.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动员多方广泛参与,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在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争取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

2.因地制宜,注重特色  充分发挥猪嘴岭村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及村民多年种植花卉的丰富经验,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形成以花卉为主导,以无公害蔬菜为补充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本村的特色。

3.突出产业,全面发展  以生产发展为主导,培育壮大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

在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公共事业,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4.统筹安排,稳步推进  注重与榆中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划、“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定远镇小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突出特色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

规划组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目标,以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原则,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科技兴农、能源利用、村容村貌、文化娱乐、资金支持等七个方面,通过与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和全体村民问卷调查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进行汇总分析,猪嘴岭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分述如下:

在产业发展方面,93%村民认为最急需发展的产业是花卉,同时兴建花卉批发市场,4%村民认为是发展蔬菜产业。

在基础设施方面,91%村民期望加强灌溉设施改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90%村民希望对现有温室进行改造,提高经济收益,100%村民希望对全村路面进行全面硬化,改变村容村貌。

90%村民希望建设排水管网和自来水入户。

在科技兴农方面,96%村民最想得到新品种、新技术,组建科技协会,配套村级网络建设,培训农业实用人才。

在生态建设方面,74%村民希望建设沼气池,开发利用太阳能,降低能源费用。

在村容村貌方面,95%村民希望垃圾集中处理,提高整体环境质量。

在公共设施方面,85%村民希望通过建设文体活动中心,有线电视入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四)规划目标

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目标,2006年规划起步实施,2007—2008年全面推进建设,2009—2010年完善提高。

规划到2010年,将猪嘴岭村初步建成为甘肃省城郊型现代农业示范村,成为生产高度发展、生活较为富裕、农民素质普遍提高的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具体目标如下:

1.经济快速发展  到2010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1 600万元,年均增长15.65%;设施农业产值达到900万元,农民纯收入中 50%以上来自设施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200元左右,年递增11.22%。

2.农业科技增强  农业科技含量明显提升,全面实现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覆盖率95%以上,科技入户率95%以上,基本实现设施农业滴灌,大田农业小畦管灌。

3.村容村貌整洁  村庄主、次干道实现硬化、绿化、净化。

100%农户使用双瓮式卫生厕所,全面推广使用沼气和清洁节能能源。

90%以上的垃圾及时处理,100%集中处理。

4.农民素质提高  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儿童入学率保持100%,高中入学率达到90%以上。

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程度普遍提高,花卉种植农户每户有1个花卉种植能手,蔬菜种植农户每2户有1个种菜技术明白人,80%的农户能够通过文化阅览室查阅资料,开阔视野。

农民群众公德意识、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

5.管理民主有序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全面提高,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完善。

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等,村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村民自治组织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农民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6.农村社会和谐  实现乡风文明,邻里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农民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勤勉协作的意识明显增强。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杜绝大操大办婚丧嫁娶。

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设置村级信息点、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棋牌室等,农民安居乐业。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继续鼓励有经济条件的农民参加其他社会保险。

有效发挥花卉和蔬菜协会的牵头、组织、带动等作用,构建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三、规划布局

(一)规划布局原则

1.服从市、县、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根据市、县、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本村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的实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重点结合兰州市区东扩与定远镇小城镇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2.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各项建设应当相对集中,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新建、扩建工程及住宅应当尽量不占用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3.合理布局,逐步建设  合理安排住宅、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的建设布局,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并适当预留发展空间。

村庄建设不搞大拆大建,指导新建房农户按规划建设。

(二)规划布局

根据以上基本原则,将猪嘴岭村土地利用划分为六个区:

四个生产区和一个居住生活及综合服务区。

规划总体布局参见村总体规划图(附图)。

1.生产区布局  分为花卉栽培区、蔬菜种植区、粮食种植区、苗木栽培区。

村西北为花卉栽培区,面积800亩;东部为蔬菜种植区,面积250亩;南部为粮食种植区,面积200亩;东北部为苗木栽培区,面积240亩。

2.生活区及综合服务区布局  合理布局村庄设施,基本保留已形成的居住区,根据猪嘴岭村带状的地理特点和风向影响,在村东南约25亩土地规划集中建设新建居民住宅区,逐渐转移较分散的居住户。

在村中心的村委会办公楼及其周边设置卫生室、村民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以两纵三横主干道为骨架,干道及居住区道路配套的道路网络,对现有主干道两旁进行绿化。

四、发展方向与建设重点

(一)发展现代农业,走产业富村之路

1.突出“一村一品”,发展花卉蔬菜产业  在猪嘴岭村已形成以花卉种植为主,无公害蔬菜种植为辅的基础上,重点对现有261栋日光温室和110栋塑料大棚分年分批进行改造和配套完善,新建第三代日光温室100栋,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出率和农民收入。

逐步扩大花卉种植面积,使花卉种植面积由现有的582亩增加到800亩,人均花卉面积由1亩增加到1.5亩。

积极发展蔬菜产业,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充分利用定远镇作为全国“北菜南运”、“西菜东调”重要集散地,产品外销渠道畅通的优势,通过和相距1公里已初具规模的定远镇蒋家营等蔬菜专业生产村实施产业、技术联姻,使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0亩,使蔬菜产业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

充分利用猪嘴岭村花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花卉苗木,辐射带动周边乡村花卉产业发展。

利用气候温和、有水源条件,适宜苗木栽培的优势,扩大观赏苗木生产,使全村苗木种植面积达到240亩。

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继续稳定粮食生产。

玉米、小麦、油料、洋芋为主的粮食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200亩以上。

2.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推进产业化经营  组建猪嘴岭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统一组织生产、统一产品质量、统一组织销售、统一策划宣传,注册花卉商标,实施产地认证,打造猪嘴岭村品牌。

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提升合作经济组织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开展产后处理和流通服务,拓展农民收入空间  依托猪嘴岭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占地8亩的花卉蔬菜产后处理和流通中心,配套花卉蔬菜产后处理相关设备,结合 “三电合一”项目实施,配套建设信息服务与产品展示设施,方便农户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和价格信息,对外提供产品信息。

完善中间服务,对接终端销售市场,使农民有组织的进入市场,改变一家一户独立经营、无序竞争的现状,进行规范交易,公平竞争,切实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4.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建设猪嘴岭至嘴疙瘩山二级提灌工程,扬程70米,解决近500亩地的灌溉问题,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加快滴灌、管灌节水技术推广,改变大水漫灌的粗放方式,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每亩作物用水量控制在50立方米以内,节省有限的水资源。

(二)加强技术推广,走科技兴村之路

1.引进推广优良品种  以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为原则,加快引进花卉新优品种,每年引进更新花卉品种2~3个,进行示范推广,丰富市场供应,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商品率。

2.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争取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支持,对全村125户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

使配方施肥建议卡发放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100%,全村1 490亩耕地测土配方施肥实现100%,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

3.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依托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选择10个科技示范户,采取科技培训入户、技术服务入户、农业信息入户、物化补贴入户、农业机械入户等方式,重点扶持培养,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通过他们带动其他村民学习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和方法,提高全村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三)培育新型农民,走人才强村之路

1.培养具有中专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  在设施园艺专业生产、农产品市场营销方面为猪嘴岭村培养2~3名具有中专学历的实用人才。

2.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依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围绕设施花卉和蔬菜产业,对农民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要领培训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

力争做到每户有一名设施园艺生产能人,全村有一批新技术示范户和经营大户。

(四)集约利用资源,走生态建村之路

1.加快户用沼气工程建设  在全村所有适宜农户推广农村户用沼气。

以“一池三改”为基础,在农户庭院内建设户用沼气,带动改院、改路、改水,推进畜禽圈养、人畜分离,净化、美化庭院,改善家居环境。

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和沼渣、沼液,将农村沼气建设与发展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殖业结合起来,发展循环农业,建设资源良性循环的生态新村,推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2.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  通过开展节水灌溉示范、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化种植结构、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建立蔬菜花卉良种繁育基地等措施,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等节约型农业技术以及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3.推广太阳能热水器  充分利用本村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通过加强宣传和示范户带动,推广普及太阳能热水器,解决村民生活用热水问题。

配合沼气应用,减少煤炭和秸秆燃烧,转换农村能源结构,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五)加强公共服务,走和谐兴村之路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建10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实现自来水入户。

完成有线电视入户工程。

对全村现有的65个传统蹲坑厕所改造为双瓮式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100%。

推广生活垃圾的收集,在划定区域内对垃圾实行集中掩埋处理。

硬化道路6公里,绿化村庄,美化庭院,创建舒适的生活环境。

2.提高教育、卫生、文化水平  建设包括农民书屋、老年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广场等的村民活动中心,为农民提供文体活动场所。

改造村卫生医疗室,完善医疗设施,保障村民享受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100%,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接受率达到100%,高中阶段学生入学率达到90%以上。

3.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农村五保对象救助、教育救助、养老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为辅助,以捐赠扶贫为补充,建立健全覆盖全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保障机制和养老保险制度。

(六)完善村民自治,走民主治村之路

1.完善村民自治机制  建立村民理事会、监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村务财务监督组织。

健全村规民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等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农民对集体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完善“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制度,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完善和落实《村规民约》,形成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机制。

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责任。

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2.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  开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党支部活动。

建立完善“一制三化”(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模范带动作用,特别是新品种的推广,新技术的应用,新成果的展示。

落实党员干部“两带三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民造福、为民解困、为民排忧)责任,巩固和体现党员先进性,全面开展“三项培养”(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的农村基层干部)活动,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强村快富之路,增强猪嘴岭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五、建设进度安排

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总体思路,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年实施,梯次推进。

(一)2006年建设内容

1.提灌工程建设  建设猪嘴岭至嘴疙瘩山二级、三级提灌工程,扬程70米,渠系配套6 000米,配套节水灌溉设施。

2.日光温室改造  改造日光温室65座,46.4亩,在100座日光温室外统一建造缓冲房一间,改善生产条件。

3.日光温室新建  新建日光温室10座。

4.引导扶持合作组织建设  购置办公设施,组织本村劳动力参加农业科技、产后处理、市场经济等知识培训和考察。

5.花卉蔬菜产后处理及流通服务中心项目  完成占地8亩的花卉蔬菜产后处理和流通中心的地面硬化,建1 000平方米的交易大棚一座。

6.良种引进、科技入户、农民培训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各2个以上。

7.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全村1 490亩耕地测土配方施肥实现100%,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

8.自来水入户工程  建100方蓄水池一座,铺设主管道,实现自来水入户。

9.猪嘴岭村小学的修整  拆除小学校园内危房,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

10.村庄道路建设  硬化6米宽道路2公里。

11.农民书屋建设  建成1个拥有8组书架、3 000册图书、40平方米的农民书屋,充实农村文化生活。

12.文化活动广场建设  在本村建设1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1副标准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

建党务、政务公开栏。

13.有线电视入户  完成有线电视入户工程。

14.垃圾集中处理  选择垃圾处理点1个,将垃圾集中处理,美化村容村貌。

15.完善村规民约  召开村民大会,讨论通过《猪嘴岭村村规民约》。

(二)2007年建设内容

1.日光温室改造  改造座日光温室36棚,18亩,在50座日光温室外统一建造操作间一间,改善生产条件。

2.新建日光温室  新建日光温室25座。

3. 80户户用沼气工程  以“一池三改”为基础,建成80户户用沼气工程。

4.良种引进、科技入户、农民培训项目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各2个以上。

5.村庄道路建设  硬化4米宽道路4公里。

6.改厕  改建65座厕所。

(三)2008年建设内容

1.日光温室改造  改造日光温室50座,在温室外统一建造缓冲房一间,改善生产条件。

2.新建日光温室  新建日光温室25座。

3.良种引进、科技入户、农民培训项目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各2个以上。

(四)2009年建设内容

1.新建日光温室  新建日光温室25座。

2.良种引进、科技入户、农民培训项目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各2个以上。

(五)2010年建设内容

1.新建日光温室  新建日光温室15座。

2.良种引进、科技入户、农民培训项目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各2个以上。

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猪嘴岭村成立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实施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由村民代表大会推选6人为成员。

工作实施小组负责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广泛发动群众,营造良好氛围

切实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功夫,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充分发扬民主,发挥主体作用

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项,要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引入专家论证等多种科学决策方式,实现新农村建设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四)多方筹措资金,形成建设合力

紧紧抓住省部共建的机遇,将现有各渠道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县、镇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

凡是能够市场化运作的,都要积极引进市场机制。

用民主协商的办法,鼓励和引导农民投工、投劳。

(五)强化服务与指导,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引导,着力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